(广西柳州市柳江县人民医院 广西 柳江 545100)
【摘要】目的:评价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将其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5例—使用常规护理。对比2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护理后的智力发育指数评分及运动发育指数评分。结果: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数据(P<0.05)。 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值得在新生儿科推广使用。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301-0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新生儿在围生期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的大脑长时间缺氧缺血,轻者表现出一系列神经损伤的症状,重者可导致新生儿死亡[1]。本次对我院70例该病患儿进行研究,目的是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的影响。
1.70例患儿的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70例患儿的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2014年5月—2016年5月)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且70例患儿均为足月产儿,并排除遗传和先天性脑病患儿。
在观察组当中,男患儿17例,女患儿18例;出生~就诊1到24小时,平均(5.25±2.15)h。
在对照组当中,男患儿16例,女患儿19例;出生~就诊1到23小时,平均(5.63±2.12)h。
经过对以上各项基线资料的比较,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儿使用常规护理的方案进行护理,包括:进食护理、控制患儿惊厥、保温箱使用前消毒,严格控制探视人员数量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触觉训练、听觉训练、视觉训练、运动训练、氧疗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护理3个月后的智力发育指数评分和运动发育指数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0.0软件处理两组患儿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智力发育指数评分和运动发育指数评分,进行t值检验。若P<0.05,则两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异。
2.结果
经过3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如表: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及治疗方法[2],但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儿的智力和运动发育[3]。
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常规护理方式没有针对性,不能有效抑制患儿病情的进展,因此护理效果并不明显[4]。而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法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
早期护理干预的主要措施为:
(1)触觉训练:每天进行新生儿抚触,平均2h变换新生儿体位一次,训练患儿的吮吸能力。
(2)听觉训练:每天3次,每次30min给患儿播放音乐或儿歌。
(3)视觉训练:在患儿面前摆动颜色新鲜的物品,引导患儿的眼球运动。
(4)运动训练:每天使患儿进行一次四肢各关节的被动运动。
(5)氧疗护理:根据患儿的胎龄及病情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及给予合适的氧流量和氧浓度,调节体位,保持呼吸通畅。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其智力发育指数评分和运动发育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结果可知,观察组的早期护理干预方式更佳。
综上所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使用早期护理干预方案护理后,对修复损伤的神经功能有促进的作用,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庞超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护理干预和康复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241-242.
[2]吕俊英,梁莉丹,王逸扬.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发育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7):146-149.
[3]何玉云.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9):83-83.
[4]王楠楠,孟洁琼,李慧.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J].罕少疾病杂志,2016,23(4):22-24.
论文作者:覃丹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4
标签:患儿论文; 缺血性论文; 新生儿论文; 脑病论文; 智力论文; 指数论文; 评分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