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淝河小学 田先月
摘要:现在的小学生和以往相比,思维明显活跃,想法也很多。教师追求高效率的课堂必须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桎梏,多运用交流的方式活跃课堂,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交流;数学课堂;高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率的课堂始终是教师追求的目标,而交流在课堂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要让四十分钟的课堂成为一个高效率的课堂,交流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它可以最有效地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提升课堂效率。交流,在课堂中,不仅仅表现在师生之间的交流,它更体现在同桌之间的交流,小组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数学课堂中,交流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式,下面谈谈笔者的做法,抛砖引玉。
一、触及课堂效率的根源,在“结论揭示”处交流。
课堂讨论是学生依据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学习、启发的一种教学形式。不仅能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有利于认识的深化,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与情感的“双赢”。
如在讨论“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时,课堂气氛活跃异常。
生甲:0÷0=1,因为1÷1=1;8÷8=1;100÷100=1……,0÷0也不例外。
生乙:0÷0=0,因为0÷1=0;0÷2=0;0÷100=0……0除以任何数都得0,所以0÷0也是0。
这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学生都拼命抢着说他们争论不休,各有各的理由。
接着,教师再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讨论和研究,我们能不能给“0作除数会得到怎样的结果”这个论题下个结论呢?学生纷纷表示:0不能作除数,0作除数没有意义。
以上过程中,学生真正体验了交流的快乐,在交流中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学生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发现问题的所在,与传统僵硬的填鸭式教育相比,学生更容易从过程而不是结果入手数学问题,可以一边思考一边挖掘自身对数学的感性认识。
二、提示课堂的本质,在“模糊”处交流。
交流的问题应是学生或在规定时间内个人难以解决的。小学数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对某些相似、邻近的数学知识产生混淆的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克服这种现象,就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增强感知效果,让学生把这些易错的知识进行对比,通过交流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能收到好的效果。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三位数隔位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出示情景图,学校买来儿童文学304本,买来的科技书比儿童文学少187本,问题:买来的科技书有多少本?同学们迅速思考列算式,接着,老师让学生上黑板板演,列竖式计算。上黑板的同学,基础比较好,通过验算,能得出结果,下面的许多同学都遇到了问题,这时,老师安排下面同学和上黑板同学交流,提问。
学生甲:当十位是0,不够借时,怎么办?
学生已:当百位借给了十位一,个位又向十位借一,十位是最关键的,变成几了?
学生丙:我为什么算的结果是127,你为什么是117?
上面的同学一一作了回答,有的表达不明白的地方,下面明白的同学可以帮他回答。
等同学们大多数明白后,还有少数同学不明白或者不会表达时,在这个时候,老师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1)个位上不够减,向十位退1时,十位是0,应怎么办?
(2)从百位退1后,这个“1”怎么处理?
(3)今天学习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退位减法有什么不同?
这样,就让大家都统一了思想,搞清楚隔位退位减法的难点在哪里。再引导同学们说说计算方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在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方法。这里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交流时要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发言同学的观点产生的原因。学生相互之间指正问题,可以更好地从孩子们的眼光去改变出错的地方。学生在这种有效交流中,更能提高找别人错误,提升自己数学学习的动力。
三、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在“思维活跃”处交流。
数学交流的实质是信息的沟通和意义的生成。课堂交流质量的高低,能否深入、有效地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是否具有思考性。因此,教师既要善于设计一些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也应善于设计一些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的小问题。
如:梯形面积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梯形折折、剪剪、拼拼,观察一下能发现什么?学生独立操作后,再进行交流。教师及时表扬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初步设想,最后让学生分组探索。学生在交流时提出了丰富多彩的、富有创意的想法。在这些方法中,你最欣赏哪一种?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开放的,交流是充分的、热烈的。教师注意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素材,使学生有机会从多种角度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在学生提出用多种方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后,教师又提出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形成优化的方法。通过交流,学生不但经历了知识的探究过程,而且领悟了“转化”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交流不再是被动的应答,而是学生展示自我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在交流中思考着,体验着。课堂成为了学生的课堂,教师不过是引领者。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地体现出来。
总之,对于有效数学课堂交流的方式思考,最终要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多地去关注“课堂交流”而不是“唱独角戏”;更多地去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更多地去关注“实质”而不是“形式”。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我相信,只要运用正确的交流方式去创新授课模式,必将高效提高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论文作者:田先月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除数论文; 梯形论文; 活跃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