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琦[1]2003年在《质量管理的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质量管理系统作为企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受到众多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国际着名质量奖的评审要点及11家获奖公司和4家质量管理成效卓越的国际着名公司的质量环境建设的分析,建立了质量管理环境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度了各因素对质量管理的影响程度。提出质量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最后采用文中的研究结果对一汽大柴厂质量管理环境的建设进行了系统分析。 首先,借鉴系统管理学派的理论将企业的质量管理作为系统进行研究,认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需要管理环境的配合和支持,并提出质量管理的系统论观点。内化质量管理为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提出质量管理需要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并提出企业文化子系统,运行机制子系统,组织机构子系统以及供应链管理子系统等环境因素。 其次,研究并揭示了在企业系统中质量管理目标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相互关系,认为质量管理环境所包括的要素对质量管理的运行起到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转变管理者在企业质量出问题时一味在质量计划和质量体系内部寻找解救方案的想法。 最后,提出一些具体措施希望能够帮助企业进行要素的重建和改进。在进行企业质量管理环境建设时,需要依照质量管理环境框架模型分别从企业系统因素以及衔接因素方面开展,从几个方面进行建设: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运行机制、供应链管理以及外部环境的了解适应,同时利用一汽大柴厂质量管理环境建设的实例来验证企业质量管理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研究结果证明:质量管理的环境建设是质量管理成功运行的必要条件,脱离了环境的质量管理不管拥有多少技术和设备都无法保证质量的实现。
李海珍[2]2008年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研究生教育质量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研究生教学质量是体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最主要部分,因此如何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保证研究生教学质量则成为研究生管理的首要目标。目前,在探索有效的质量管理问题上,国际上正兴起将企业质量管理的理论引入到高等教育中来。其中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已经在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并取得显着成果。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力图以翔实的材料为基础,通过对两种理论的介绍、分析、提炼和总结,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作些探讨。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并且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对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教学质量管理存在教学质量观落后、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内部管理问题和评估体系不完善等外部保障问题。第叁部分,引介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ISO9000系列标准的先进管理理念到研究生教学质量管理中来,作为构建研究生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强调一切以质量为中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并且以质量的持续改进为组织的永恒目标。其核心理念为着名的叁全管理:全面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全员参与管理。ISO9000系列标准理论主要包括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以及与供方的互利关系这八项原则和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及测量、分析和改进四部分内容。第四部分,在深刻理解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ISO9000系列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研究生教学管理的实际,阐述了我国研究生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步骤,把我国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分为教学管理组织、教学资源管理、教学实现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和保证这四个子系统,并做了较详细的介绍。第五部分,为了保障研究生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顺利进行,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全面、客观的理解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强调最高管理者作用;加强人员培训、强调全员积极参与;应用PDCA循环,保持教学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明确研究生教育中“产品”和“顾客”的概念,树立服务意识;学校组织应保证体系正常运转的工作条件。
任豫晋, 刘越泽[3]2016年在《大型综合性医院在研究型医院建设中的质量管理对策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研究型医院的特点,分析了大型综合性医院在研究型医院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既能体现研究型医院特点又能补足当前医院质量管理缺陷的4点对策,即通过制度与文化相结合为建设研究型医院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流程优化重组推动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加强人才培养以促进质量管理专业化;利用信息化推动研究型医院质量体系建设。
许浩[4]2008年在《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国际建筑承包商的进入和国内建筑市场竞争的加剧,工程的质量成了施工企业赢得用户,获得良好信誉的关键。所以研究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继而提高工程质量,是本文的工作目的所在。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本文以西安市施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建筑市场不规范、参与人员质量意识差等问题,然后本文又对影响项目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重要性排序,得出项目决策者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一结论。接下来,文章针对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加强对建筑市场大环境治理、提高各岗位人员质量意识的措施、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组织设置的层次和各自的职责分工等措施。文章最后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通过成立QC小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应用实例,取得一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不同类型其它企业或多或少的也存在,所以它的研究成果对其它企业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胡世琴[5]2007年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与先进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分析国内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研究现状引出研究课题。论文从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出发,通过分析一个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控制实例中的弱点,详细阐述了在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导入5S法是一种弥补我国现有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的好办法。根据我国建筑企业现行的质量管理模式,将5S法与ISO9000标准以及5S法与全面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指出了5S法是贯彻ISO9000标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技术和方法,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一步,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最后结合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和方法以及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现场管理,提出了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导入5S法的方法和详细步骤。从分析5S法与混凝土工程可靠性过程管理之间的关系入手,论述了5S法为混凝土工程的可靠性过程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从5S活动推行质量控制可靠性分析原理出发,根据数理统计的原理和叁组5S活动检查评分结果进行了5S活动合格判定系数和标准差的求解论证,并利用某企业施工过程中的5S活动检查评分结果进行了可靠性计算方法的示例,证明了该计算方法可以用于5S法活动推行质量可靠性控制,从而实现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可靠性控制。本文为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提出了一种补充方法,制定了一套实施该方法的详细步骤供建筑施工企业借鉴。因此本文为5S法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推行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孙磊[6]2015年在《煤层气开发利用企业人力资源质量指标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煤气层开发工作对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必须从多方面优化人力资源质量管理指标,提高人力资源的综合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通过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的建设,提高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叶家富[7]2012年在《REF公司产品质量管理的平台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质量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和占领市场的有效武器。在这一宏观形势下,现代企业的竞争已逐渐演变为产品质量的竞争;加强产品质量的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产品质量管理的平台建设,是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本论文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组织结构理论,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对REF公司产品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际调查,发现目前REF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中最主要问题是缺乏完整的产品质量管理平台;进而从公司产品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等叁个方面对REF公司产品质量管理平台的建设进行探讨。最后,为确保REF公司产品质量管理平台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论文分别从方案实施步骤、难点与解决方法、应用评估与改进叁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本论文研究表明,REF公司在产品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建设中,重点工作是质量管理部门脱离生产总监管辖、质量管理部门内部增设质量外协组这两大方面;在产品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建设中,应重视产品质量标准信息系统和公司产品样板管理系统的建立;在产品质量管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中,则应注重吸引质量管理人才、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工作积极性。论文通过分析构建有效的REF公司产品质量管理平台,以奠定产品质量管理的基础,改善公司目前的产品质量管理局面,保证产品质量的逐步提高和满足客户要求,提高公司形象,增强公司的竞争力,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为公司现阶段的产品质量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和决策依据,并为将来达到更先进的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基础。
宋立荣[8]2008年在《基于网络共享的农业科技信息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质量(IQ)是信息共享发展的前提,从信息共享的本质特征看,信息共享必须解决信息质量最优化、共享程度最高效等实质问题,才能实现共享信息的价值。随着我国各类科技信息共享工程的逐步推动,共享信息的信息质量问题也日渐凸现,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工作中一个突出制约因素,因此,深入认识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质量管理(IQM)的基本特点,建立有效的IQ管理机制,解决共享中IQ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目前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和科技信息共享实践中存在的信息质量问题为突破口,通过质量管理基本理念、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认识,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共享项目运行中的现状认识这叁者的结合,从信息质量内在结构和管理角度分析了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质量管理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引入“信息质量约束(CIQ)”这一新概念,并以构建CIQ机制为框架,形成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即:通过对IQ控制研究、IQ管理策略分析、IQ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展开论文的理论研究;最后,采用案例进行比对分析和对策建议。本文是在农业领域中首次运用信息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质量问题,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1、在农业科技信息共享的信息质量管理中提出了“信息质量约束”概念和信息质量约束机制。“约束”包括两方面,一是需要增加投入来消除客观存在的不足的支持性约束;另一个是对影响信息质量因素所作的必要人为设置的限制性约束,以使共享系统按照预定方向进行。在此概念基础上展开深入分析,并构建信息质量约束机制,确保信息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2、提出了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质量管理的基本分析框架。它包括叁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信息质量管理的策略研究、从数据和数据库两方面入手分析信息质量控制方法,以及从信息质量本身和信息质量管理评价两个角度建立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形成一个基本完整的信息质量管理循环系统。3、揭示了目前网络共享环境下农业科技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从IQ的形式、内容和效用叁个方面结构分析入手,结合专家调查,认为目前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IQ基本质量特征主要集中在真实性、可达性和实用性等叁个方面。故在信息质量管理的策略分析、控制方法、评价指标选择等方面重点关注这叁个方面。4、简明地探索了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质量评价基本思路。信息质量评价应从信息质量本身评价和信息质量管理工作评价两方面进行,对前者,需针对不同需求(如针对农业科技信息总体评价、针对特定主题领域和针对某一专题领域这叁个层次)建立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后者,应针对宏观质量约束管理和微观质量约束管理分别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找出影响IQ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必要约束要素及约束指标,修订约束内容,使达到有效监控信息质量管理实施效果的目的。本项研究紧密结合我国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建设中的实际情况,形成的一些观点、办法和思路,期望能为我国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建设及信息质量管理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作用。
李江蛟[9]2007年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拓展和深化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拓展和深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大质量系统的协同、顾客价值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卓越绩效与自我评估、绩效测量与平衡记分、可持续卓越经营等。本论文通过对质量概念拓展演化过程的分析,提出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需要确立大质量的概念。大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既包括产品形成全过程的质量,又包括管理全过程的决策质量和经营质量,是实物形态质量和价值形态质量的统一。企业的大质量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它包括多个子系统。通过深入分析大质量系统的特征,并应用自组织理论来研究大质量系统遵循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大质量协同概念的内涵和特点,探讨了大质量协同模式与环境的关系。指出:在环境的稳定期,大质量系统协同的重点是强调子系统的整合、和谐和平衡记分;在环境的动荡期或超竞争情况下,大质量系统协同的重点是强调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系统自身的柔性,在此,识别并正确选择序参量是关键,提出:组织学习是主导企业大质量系统进化的序参量。质量管理体系是现代质量管理的基础,而质量信息系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深入分析顾客价值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提出顾客价值的概念应该引入质量管理体系,企业的质量管理应向以丰富顾客价值为中心的管理转变。大质量要求大体系。随着管理体系标准的增多,一体化是企业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和谐管理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最大化各子体系的协同增效作用,并通过风险管理使负效应最小化。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一体化功能实现的可能影响,并探讨了动态一体化体系的构建模式。大体系要求大优化。这要求企业采用卓越绩效模式,追求卓越经营。卓越绩效模式标准属成熟度标准,通过借鉴CMMI的理念,提出了企业管理体系成熟度的分级模型和连续模型并界定了其主要特征。卓越绩效模式标准的本质是自我评估,分析了自我评估的过程管理活动和采用模式的可能选择,并深入探讨了自我评估与组织学习的关系。绩效测量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基石,通过分析传统绩效测量体系的不足,探讨平衡记分卡与卓越绩效模式结合的可能途径,提出了体现大质量理念的卓越经营记分卡的概念、体系模式和评价方法,并通过具体实践实证研究,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竞争环境保持稳定,或它的主要方面是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变化时,企业追求卓越经营,可由卓越绩效模式标准提供的框架来指导,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但在剧烈的不可预测的环境变化条件下,这些框架不再继续适用。为此,提出需要开发一种二元的管理模式,来促进企业可持续的卓越经营。
邓德学[10]2008年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特点等进行了论述和研究。分析了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研究制定了具体对策。并对我国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论证。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重点论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和质量控制的方法工具。其次,分析了我国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上存在的具体问题。重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实研究,提出科学的对策。运用数学方法建立了分包单位优选模型、工程质量综合评判模型、质量改进优化模型,并通过工程案例验证模型的作用和效果。最后,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体系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运用质量控制工具、应用模糊数学等方法和手段来保证体系的运行。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质量管理的环境建设研究[D]. 吴琦. 大连理工大学. 2003
[2].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研究[D]. 李海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3]. 大型综合性医院在研究型医院建设中的质量管理对策探讨[J]. 任豫晋, 刘越泽.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6
[4].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D]. 许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5].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研究[D]. 胡世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6]. 煤层气开发利用企业人力资源质量指标体系建设研究[J]. 孙磊. 经贸实践. 2015
[7]. REF公司产品质量管理的平台建设研究[D]. 叶家富. 兰州大学. 2012
[8]. 基于网络共享的农业科技信息质量管理研究[D]. 宋立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9].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拓展和深化的研究[D]. 李江蛟. 南京理工大学. 2007
[10].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应用研究[D]. 邓德学. 西南交通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