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今天,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体态语的合理运用,不仅能有效表达教学内容,有助于课堂的组织调控,而且对传统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教师对体态语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和运用方法不当的现象。因此,本文试图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结合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成果,通过了解师生信息、情感交流与互动的需求,进一步找出教师在体态语运用上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对策,从而为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体态语的运用能力并在教学中有效发挥体态语的特殊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态语 课堂教学 作用
所谓体态语,也称体态语言,就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体态表现,诸如表情、手势、眼色、姿态等等。它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如同口头语言一般的社会交际工具的功能,所以被称之为一种语言。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柏拉曾对语言行为传递信息的效果进行过因素分析,最后得出一个十分有趣的结论:课堂信息传递的总效果等于7%的文字加38%的有声语言加55%的体态语。可见,教师体态语在课堂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如果教师能以体态语配合有声语言组织教学,既能有效表达教学内容,又有助于课堂的组织和调控,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要获得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体态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教师体态语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师生间情感互通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性和评价能力较低,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心理,部分同学甚至把得到教师表扬作为其学习的动机。如微笑着点头以示信任赞许,温柔轻缓的爱抚表示关心,将教师信任、爱护、尊重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积极的情感信息,从内心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认同和情感迁移,从而引发学习热情,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形成一种情感驱动力,从中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直观、形象的体态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学生喜爱、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能够主动融入教学之中。如小学语文课文《小猴子下山》一课,如果教师在对小猴子下山时一连串的动作:掰、扛(玉米)→摘、捧(桃子)→摘、抱(西瓜)→扔(西瓜),追(兔子)→空手(回家)的讲述中,单凭有声语言对这些动作进行逐个讲解,不仅会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碍于积极生动的教学氛围的创设。教师如果能够在运用语言讲述的同时加入恰当的体态语表述,用自己的动作向学生演示小猴子一系列的动作,为小学生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使小学生切实感受到小猴子下山途中从兴奋、高兴到最后空手回家时的后悔与失落多种情感的变化过程,有效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三、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进行有效教学
1.运用体态语辅助语言教学。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合理运用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减少课堂教学中不必要的语言重复。例如,在教师对词语“环视”与“扫视”作出区别解释时,如果仅仅依赖空洞的语言讲述,学生虽然知道了词语的字面意思,却依旧很难感受到词语间的形象差异。如对“环视”解释时,教师可以慢慢将头部由一边转向另一边伴随着视线的移动;对“扫视”解释时,教师以其目光的迅速移动对其加以形象化,使小学生马上就可以领会到两词间的区别。教师体态语在教学环节中的运用能够节省教学时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所授内容心领神会,是达到有效教学的最佳途径。
2.运用体态语调控课堂秩序。对于生性活泼、好动,以无意注意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被外界事物环境所干扰,如果课堂上有同学做小动作,教师可以边讲课,边走过去,摸他的头或肩,以示其注意。这样,该生马上会停止做小动作而认真听讲,这种做法既让教师避免了中断讲课,对正常课堂教学进行不必要的重组过程,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也是拉近师生距离,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方式之一。
四、有利于起到良好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恰当和谐的体态语不仅可以充分展示教师的修养与风度,同时,也可以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言传,又要讲究身教。杨雄在他的《法言·学生卷》中曾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可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所起到的榜样作用是任何事物都无法企及的。如教师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工整,首先自己要起到表率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板书工整,写字规范,笔顺正确;教导学生节约资源,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早读课过后及时关灯,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等。教师这些细枝末节的体态表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学会做人做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优美的体态语,不但是其职业示范性和榜样功能的体现,而且也是配合有声语言形成有效教学方式,营造出生动有趣课堂氛围的有效方式之一,从而使学生在这种无声的姿态语中获得启迪,在快乐中主动接受学习。因此,广大教师还需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有意识地进行体态语的培养与训练,提高体态语的表现力,并使之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辅助有声语言进行教学,以完成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论文作者:高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教师论文; 体态语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语言论文; 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课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