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浏家湖血防站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目的: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孕期持续性护理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试验组49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的护理指导,试验组则实施孕期持续性护理,比较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指标,并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分娩前一周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胎儿畸形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孕期持续性护理可更好的控制其血糖指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持续性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妊娠期的激素异常、肥胖等因素有关,是围产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若未采取干预措施可造成症酸中毒,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产后出血、巨大儿、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1]。持续性护理是一种协作性及连续性的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患者在不同的照护场所得到相同的照护水平[2],本次的研究中主要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孕期持续性护理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门诊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8例,均为首次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且为单胎妊娠。以Excel软件产生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试验组年龄20-42岁,平均(32.2±4.5)岁,孕周24-28周,平均(26.0±1.0)周,体质量49-76kg,平均(61.5±5.2)kg。对照组年龄21-42岁,平均(32.5±5.0)岁,孕周24-27周,平均(26.0±0.8)周,体质量49-75kg,平均(61.5±6.0)kg。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指导,为患者及家属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症状及对母胎的影响,根据具体情况指导患者合理应用胰岛素降糖,通知予以饮食控制和运动控制,叮嘱其按时产检及来院随访。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指导基础上予以孕期持续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建立妊娠期持续性护理档案: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持续性护理的意义,提高其配合度,并指导患者学会血糖的自我监测。设计持续性护理计划,在出院当天为患者建立持续性护理档案,记录患者及家属的联系方式,并建立妊娠期糖尿病持续性护理公众号,让患者关注,通过电话随访、微信公众平台互动、家庭随访的方式实施持续性护理。
(2)实施内容如下:①每日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妊娠期糖尿病的食谱搭配及运动干方案,饮食原则为少吃多餐,每天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的摄入比例保持在5:3:2,注意增加粗粮的摄入,避免过分控制饮食以影响胎儿的发育。②运动干预以有氧运动为主,有条件者可参加患者瑜伽班,或每日散步2次,每次20-40min,运动强度有微汗为宜。③心理干预:通过电话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并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告知患者保持积极心理状态的重要性,并可通过微信工公众号推送深呼吸法、心理暗示法、与他人交谈法等自我心理调节方法,使患者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状态。④每周通过电话随访询问血糖控制水平,根据其血糖控制水平调整胰岛素、饮食及运动方案,并叮嘱患者每隔2周来院随访,或每4周进行家庭随访1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后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血糖指标取快速血糖检测仪连续测量3次的平均值。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中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方差()表示,数据比较为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数据比较为X2检验,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指标比较
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比较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妊娠期间的糖耐量异常所致的高血糖会使患者发生血管的病变,导致毛细血管的管腔狭窄,血管内皮增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娴、子娴、胎儿宫内窘迫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可导致患者的代谢指标紊乱,增加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风险,从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威胁母婴的健康,因此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妊娠结局[3-4]。
本次的研究结果中可看出试验组在分娩前一周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胎儿畸形及胎膜早破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孕期持续性护理可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持续性护理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实施连续性、持续性的护理管理,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更好的改善病情[5]。将持续性护理应用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除实施常规的护理指导外,在出院前建立持续性护理档案,在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微信沟通、家庭随访的方式继续在患者的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状态方面采取干预措施,使患者在出院期间仍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影响血糖的因素,提高对血糖的控制效果,从而改善其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将孕期持续性护理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不仅可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标,还可改善其妊娠结局,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董丽敏,印娟.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15,21(19):3006-3009.
[2]朱丽. 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8):91-93.
[3]张莉,孙冬梅,周娟,等. 全程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J]. 上海护理,2016,16(3):18-21.
[4]刘清华. 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孕期管理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271-273.
[5]王晓燕.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4):265-267.
论文作者:王配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4
标签:血糖论文; 持续性论文; 患者论文; 妊娠期论文; 结局论文; 孕期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