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叶海颖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5)

1前言

随着我国电源结构的不断优化,清洁能源装机的比重逐步上升,火力发电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和所处的发展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控制发电成本,减少煤炭消费总量、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发电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燃料作为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生产原料,约占发电成本的70%以上,其供应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单位部门多(计划、采购、财务、供应商、运输单位),输送、储存、制备环节复杂,因此燃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益。

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就是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将火力发电厂中分散的燃料设备和作业环节统一起来,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实现全过程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流程规范化,有效提升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水平及综合管理效益。

华电土右电厂2×600MW级空冷机组工程在设计、建设过程中,针对燃料计量、采用、制样、化验、储存等关键环节,建立了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全面实现了煤车自动识别、集中管控、采制一体化、自动无人值守,煤场智化掺配,在规范管理、提升经济效益上赢得了主动权。

2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现状

过去火力发电厂燃料输送系统大部分采用传统的采样、制样、化验、储存过程,智能化程度较低,主要工作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监管不严,约有70%的环节可能存在人为干预的状况,无法对作业流程实时监控;操作过程规范、标准不统一,样品代表性不强。各个环节的信息处于孤立状态,不能实现信息共享,上报数据真实性、实时性达不到要求,不能对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当前在燃料供应市场日益复杂化的大环境下,各火力发电企业均把加强燃料智能化管理,作为控制成本、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和升级的主要突破口。

3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基本组成

3.1 系统组成

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

3.1.1 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涉及的硬件有:

(2)入厂煤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涵盖硬件,主要有:轨道衡、汽车衡、机械采样、制样设备等;

(3)数字化煤场建设所需固定式盘煤仪、定位装置等设备;

(4)监控、门禁等其它必须的硬件配置;

(5)化验设备:包括各种煤质化验分析仪以及化验室的除尘通风等;

(6)实现智能化管控所需要增设的相应的检测、监测设备等(如:红外、激光扫描仪、传感器等);

3.1.2 软件模块为燃料计量、采样、制样、化验设备的管控平台和数据库管理平台。涉及的软件包括计划管理、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调运管理、入厂燃料验收管理(包括数量验收和质量验收;质量验收包含采制化编码、化验数据管理、存查样管理等)、接卸管理、数字化煤场管理、结算管理、厂内费用管理、燃料成本核算等。系统应用软件有数据库软件和备份软件。

3.2系统业务流程

4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1 工程概况

华电土右电厂2×660MW空冷机组工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境内,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发电机组,规划容量为2×660MW+2×1000MW机组。

一期工程卸煤系统按2×660MW+2×1000MW机组容量规划设计,储煤场及煤场后的筛碎系统、上煤系统按2×660MW机组容量设计。一期工程铁路来煤卸煤系统按2台C型双车翻车机及其配套的调车系统设计,折返式布置,土建部分一次建成,设备分期安装。汽车卸煤设施采用7档自卸汽车车位的缝隙式卸煤沟。厂内设有2个并列布置的斗轮机煤场。

进厂铁路线上设有2台火车入厂煤采样装置;汽车进厂道路上设有3台重车汽车衡,1台空车汽车衡,3套汽车入厂煤桥式采制样、封装写码系统,安装于汽车衡之前,能够根据汽车的载重量确定采样点数。

4.2 燃料智能管控系统设计方案

4.2.1入厂煤验收管理

通过RFID无线射频技术与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车辆入厂、重车过衡、汽车采样、煤场卸煤、空车过衡、车辆出厂共6个环节的车辆自动识别。

安装有机械化汽车采样机、汽车采样煤样自动运输设备、智能全自动智样系统、样瓶气送系统、自动存样系统、在线全水分自动测试系统等,实现在在采样存送等环节的无人干预。并对设备相关数据自动采集、信息自动存储,形成来煤过程、燃料运输过程、煤样流转过程的实进监控和分析,并上报上级部门。

4.2.2 数字煤场系统

实现了煤场不同种类的入厂煤精确分区存放,入厂时根据计划进行分区规划,系统自动通过语音以及LED提示司机卸煤位置,车辆卸煤时,根据手持PDA进行卸煤位置精确确认。发热量、硫含量、库存时间等数据一目了然。

4.2.3 标准化试验室

建设有标准化验室系统、实现对化验数据的自动上传与采集、实验室环境的实时监控、化验数据的自动解码解密、报表可定制化、并自动生成;数据自动从硬件采集并传输、过程实时监控,同时对当前采制样环节进行优化,采制化三个环节自动生成采样、制样、化验三级编码;

4.2.4 信息化网络

通过信息化网络建设,燃料智能管控系统直接获取计量设备、采样设备、制样设备、化验设备、手持设备和煤场管理设备的数据,通过网络共享传送至系统进行整理加工;通过工控数据交换平台,将入厂验收数据传输至上级部门燃料管理系统,全过程分层、分模块实现与部署。

4.2.5视频监控、门禁系统

通过视频监控、指纹门禁和软件管理平台指纹认证等技术,实现痕迹管理,煤车从入厂到计量、采、制、化等整个流程全程监控,无死角,杜绝人为舞弊。

4.3 系统功能模块

5结束语

近年来,燃料智能化管理的总体发展已经由研究、规划转向建设实施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应根据各工程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燃料智能化管理各个模块的布置,提升设备性能,促进燃料管理全过程和各个环节的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贺晓明、张顺林主编《火电企业燃料智能化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ISBN 978-7-5123-6624-4[M].

论文作者:叶海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叶海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