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应用题辅导个案浅谈论文_于刚

低年级数学应用题辅导个案浅谈论文_于刚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小学 264400

应用题是指应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它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也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学习难点。不少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相对滞后,如何辅导这些同学以提升其对应用题的解决能力呢?下面我结合一则个案来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个案】

二年级一道应用题:一种带鱼每千克18元,妈妈买来了3千克,带了100元,还剩多少元?

生列式解答:18×3=54(元)。答:还剩54元。

师问:18乘3求的是什么?生答:求的是每千克带鱼18元。

师提示:每千克带鱼18元,还用你求吗?这不是已经知道的吗?生无言。

师启发:求“还剩多少”用什么法求?生答:用减法求。

师再问:那谁减谁,怎么减啊?生无言。

师提示:不是用“总共拿的钱”减去“一共花的钱”,求的是“剩下的钱”吗?3千克带鱼总共花多少钱,会算吗?生答:会。

师问:懂了吗?生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答:懂。于是,学生列式解答。答案是:100-18+3=85(元)。答:还剩85元。

师阅,言:你不会列综合算式,不会列分步吗?生重做,解答:18×3=54(元),100-54=46(元)。答:还剩46元。

师另出新题:每千克苹果8元,买了5千克苹果,付出100元,还剩多少钱?生列式解答:100-8=92(元)。答:还剩92元。

师阅,问:题中告诉你一共买了多少千克苹果?生答:5千克。

师提示:花8元买的是几千克苹果?生答:1千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后,生重新列式解答:8×5=40(元), 100-40=60(元)。答:还剩60元。

师松了口气,继而提出要求:你再看一看、想一想这道题,然后自己编一题做做看。几分钟过后,生编题并解答如下:每千克苹果29元,买了7千克,付出100元,还剩多少钱?29×7=196(元),196-100=96(元)。答:还剩96元。

师阅,提示:买7千克苹果需要196元,你拿出100元,还能剩96元?你这100元,不是不够吗?你编的数大了,小点编,总共付出100元,其它的数改小点。生重编题并解答如下:每千克苹果6元,买了5千克,付出100元,还剩多少钱?6×5=30(元),100-30=70(元)。答:还剩70元。

师终于长吁一口气,问:这种题会做了吗?生答:会。

两天后,师又出题给该生做:一支钢笔15元,买这样的3支钢笔,带了100元,还剩多少钱?生列式解答:15×3=45(元),100-45=55(元)。答:还剩55元。

师问:15乘3求的是什么?生答:求的是一共花了多少钱。

【体会与思考】

1.“耐心+等待”是成功辅导的必要基石。

学生之所以对应用题难以顺利解决,必有其认知或理解上的障碍。所以,教师一定要耐住性子,耐心地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的方法。对于其中的反复、曲折,教师一定不要气馁或着急上火。

2.号准脉搏,促进建模,是应用题辅导的有效途径。

学生对应用题存在什么样的认知或理解上的障碍?教师对这个问题一定要号准脉搏,方可对症治疗。如何号准脉搏呢?基本的方法是“望”与“问”,望其思考结果,问其所知所想。在上述个案中,我首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题,让其展现平静状态下的思考结果;之后通过平和而耐心的交流,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是对“剩下的钱=付出的钱-一共花的钱”这一数学模型没有得到较好的建构。号准脉搏,接下来就是帮助学生建模的问题。怎样帮助学生牢固建构“剩下的钱=付出的钱-一共花的钱”这一数学模型呢?我主要按照以下三部曲来进行:

(1)另设平台,重识模型。在“望”与“问”的号脉过程中,学生已对模型的特征(条件和问题的关系)有所感知。这时,教师再另设新题让学生尝试解答,可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模型的特征。虽然上述个案中学生对新题“每千克苹果8元,买了5千克苹果,付出100元,还剩多少钱”开始就做了“100-8=92(元)。答:还剩92元”的不正确解答,但相比首题尝试的乘法解答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

(2)编题解答,深化模型。“数学建模不是做题,而是干活。”中国科技大学李尚志教授的话指明了“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现实现象的过程”。让学生自主编题并解答,学生必然要经历一个观察、分析、整理、建模、计算的完整过程,由此可使模型得到进一步深化。上述个案中,从学生的编题情况来看,其对“剩下的钱=付出的钱-一共花的钱”这一数学模型的特征有了较深的理解。

(3)应用练习,巩固模型。建模的直接价值在于用模,即应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两天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相关应用题练习,以促进学生牢固掌握数学模型。实践证明,以上三部曲是有效的。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作出最后的、绝对的结论:某某学生什么都做不来,他的命运就这么注定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由这则个案再次得到了印证。“也许,一个孩子在1年、2年、3年内什么都不行,但是终有一天是能行的。思维就像一棵花,它是逐渐地积累生命的汁液的。只要我们用这种汁液浇灌它的根,让它受到阳光的照射,它的花朵就会绽开。”对学生的辅导,考验我们教师的既有耐心也有智慧。

论文作者:于刚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2月总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低年级数学应用题辅导个案浅谈论文_于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