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实证研究

大连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实证研究

温贺[1]2003年在《大连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研究将对城市发展方向和城市地域空间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运用土地经济学、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对大连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和现状特征、外向扩展和内部重组、地域空间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对大连城市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商务用地和绿地空间结构进行专项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连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发展模式和优化途径。

陈烨[2]2008年在《京津冀沿海港口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提出由于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布局采用新方式,使得地方纷纷谋求“以港兴城”战略,这其中不仅包括传统的港口城市,而且还有市域范围临海的城市。在实践过程中,如何构建一个具有推动力的和谐港城关系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功能地域概念为基础来界定港口城市,以空间形态作为重要的切入点,来探讨具有推动力的和谐的港城关系所应具有空间结构特征。由于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战略价值、所面临的区域沿海空间结构变化的机遇以及港口城市本身所具有的代表性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该地区作为重要的分析对象。在文章内容组织上首先在个案城市层面以定性结合定量的方式实证分析城市形态变化的特征和推动演变的动力机制,总结形成形态演变和动力机制的阶段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炼得出港口在城市形态演变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港和城在职能和形态层面的关系;然后以比较的方式,总结归纳整个京津冀地域的形态演变特征和推动演变的动力机制。并以不同的港口分类为基础,分析推导出港口与临港组团、与临海地区间的关系特征。最后提炼演绎得出沿海港口城市港城空间模式。并以此模式为参照对京津冀地区沿海港口城市城镇发展的空间框架做出趋势判断,并提出在实践过程应重点解决的核心问题。

李静[3]2009年在《大城市低收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聚居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开始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并带来产业结构与就业制度、社会财富和分配制度等社会经济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中国社会开始由整合型社会向分化型社会快速转变。中国城市社会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分化,这种分化通过住宅市场的分流和住宅自有化的引导,空间化地表征为——以低收入与高收入阶层居住的相对隔离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中国城市的社会分化与空间分异构成了低收入人口及其聚居社区产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居住用地的不断扩张,城市低收入人口居住环境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尤其会对城市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本文对城市低收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聚居形态的研究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条件。论文共九章,内容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和二章,在对相关概念——低收入人口、低收入人口聚居形态、低收入社区进行界定和辨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的经典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社会空间分异理论、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人居环境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评述与总结;第二部分包括第叁章和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城市社会分化与空间分异的宏观背景,随后聚焦大连实证研究区,系统梳理了大连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历史脉络,并对大连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和居民群体分化的现状格局进行研究分析,为大连城市低收入人口的分布和聚居研究打下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基础;第叁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以大量社会调查资料和社会统计数据为基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了城区——街道——社区不同地域层次的大连城市低收入人口的空间聚居程度,以社区低收入人口聚居指数和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指数这两项指标的综合值作为判定大连城市低收入社区的标准,并通过MapInfo软件将判定结果落实到地域空间,明确了大连城市低收入社区的空间分布。然后,通过对大连低收入社区人居环境状况的实地调研,分析得出当前大连城市低收入人口的空间聚居主要存在叁种形态:旧城历史遗留衰退社区、传统产业工人聚居社区和农民工聚居社区,对各形态低收入社区的形成背景与区位分布、社区居民构成以及社区人居环境等形态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以大连西岗区日新街道东关街社区、西岗区香炉礁街道工人村社区和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大辛社区为例进行典型案例研究;第四部分是第七章,首先对低收入人口聚居形成机制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分别从历史发展惯性、政府导向、体制改革、市场分化、城市空间开发五个方面具体分析大连城市低收入人口社区的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因素,并构建了五大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大连城市低收入社区形成的机理模式图。第五部分是第八章,改善大连城市低收入社区人居环境的对策研究。首先分析了改善大连低收入社区人居环境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大连低收入群体自身、社会公众意识形态、社会保障制度叁个方面,最后借鉴国外在解决低收入人口住房问题方面的经验措施,提出改善大连城市低收入社区人居环境的对策建议,并指出低收入人口人居问题不能就住房建设论住房建设,在改善居住质量的同时,更应该考虑改善城市低收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这才是改善低收入人口人居环境的根本所在。最后是文章的结语部分,对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归纳,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展望。

姜斌[4]2008年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进与发展》文中指出本论文从城市地理学的视角切入,以现阶段我国快速城市化为背景,在系统研究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理论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大连市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居住空间日益分异问题,从理论上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剖析,并通过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自身机理的探索,充分认识其规律和发展趋势,运用GIS技术手段,建立评价模型,计算大连市居住空间分异度,将城市居民及其阶层的合理分布模式纳入城市整体发展框架之中,最终提出较为现实的调控策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和干预,从而达到从不同层面缓解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矛盾的目的。论文内容共分十章,主要分成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论文的前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进研究的缘起与学界动态;第二章为快速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和一般理论,通过对城市化发展阶段的研究,提出了快速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及一般规律和特点;第叁章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概述,通过对城市空间扩展和城市空间分异的研究,归纳出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构成要素、体系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并就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类型进行概述,分析了国外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方法;第四章为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及理论分析,从外部条件入手,归纳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及相互的空间作用过程,并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消费者均衡理论和地租理论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五章为城市居住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分别论述了国内外城市居住空间形态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形态特征及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后五章。第六章为大连市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进,介绍了大连市城市化发展概况及基本特征,并对大连市城市居住空间历史格局及演变进行研究,分析大连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空间表现及时空变化趋势;第七章为大连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研究,通过大连市市内四区34个街道的283个社区常住人口户的住房现状、需求情况的抽样调查,从房屋面积、开盘价格及建筑年代等方面分析了大连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状和不同居住区的分异格局,并对分异特征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第八章为大连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定量研究,以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GIS技术手段,对大连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大连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度,重点研究在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第九章为城市文化对居住空间分异的响应,分析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文化的空间分异现状;第十章为大连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对策研究,从大连房地产发展现状及国外和香港地区住房政策入手,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避免在城市居住空间上出现社会阶层“隔离”与“歧视”现象,实现人与人以及社会群体之间关系和谐。论文的结语部分,提出了主要结论和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闫广华[5]2017年在《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都市圈这种新型城市结构相继在各国出现并逐步完善,已成为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域,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并研究都市圈,都市圈研究的成果也被政府决策部门所重视。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都市圈在我国的研究也日益成熟,已经成为推进区域城市化的主要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点,也日渐成为了现代城市体系新的发展方向。实现都市圈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必须是在理清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特点及其演化规律的基础上,顺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其空间结构的演化进行干预和引导,优化其空间结构要素,重组其空间结构。都市圈的发展需要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优化,而都市圈空间结构的优化也会推动都市圈的进一步发展,优化都市圈空间结构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省份,已经形成了以沈阳都市圈、大连都市圈、鞍山都市圈、盘营都市圈、锦葫都市圈、盘营都市圈和丹东都市圈为主的辽宁省都市圈体系。辽宁省都市圈是融入国家“一路一带”开放战略、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以及国际多联式联运通道建设中的重要节点。然而,辽宁省都市圈体系虽已形成,但发展较为缓慢,其空间结构不合理。本文以建制乡镇作为最小的地理单元,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准确界定辽宁省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构建辽宁省都市圈城镇体系,并从城镇空间、人口空间、城际联系、经济空间的角度分析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运用相关模型对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演化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措施,对于推动辽宁省整体区域发展乃至东北地区经济的再次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包含五部分内容:首先,在总结国内外都市圈及其空间结构的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圈内涵,对都市圈与城市群、城镇密集区和都市连绵区(带)等具有相似空间结构特征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其次,根据形成都市圈的指标,确定辽宁省都市圈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辽宁省都市圈体系由沈阳都市圈、大连都市圈、鞍山都市圈、盘营都市圈、锦葫都市圈、盘营都市圈和丹东都市圈组成。以建制乡镇为最小地理单元,从经济联系的视角,运用相关模型界定辽宁省都市圈空间范围,构建出辽宁省都市圈城镇体系,并进一步划分出辽宁省都市圈圈层结构;第叁,阐述了辽宁省都市圈发展的现状,从人口空间、城镇空间、城际联系空间和经济空间等方面对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而判断出辽宁的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并分析了影响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因素;第四,从都市圈圈层空间结构的角度,对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第五,阐述了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必要性及优化的目标,并且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建议;最后,根据全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总结出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的结论和创新内容,且提出对其未来的研究展望。

王颖[6]2012年在《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机制与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城市空间既是区域发展的产物,又是支撑区域发展的核心与基本骨架。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区域城市空间。现阶段,在社会经济转型不断加快和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博弈过程中,我国的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矛盾也不断加剧。区域城市之间要素流动不畅、中心城市过度集聚、城市群体空间发育水平低、城市空间体系外向化发展落后等问题逐渐突出,严重限制了区域城市空间对区域发展支撑效应的发挥。探讨区域城市空间转型,促进“城市-区域”系统的整合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区域城市空间研究是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理论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倡导的研究领域。针对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城市空间自身的发展特征,而对区域城市空间的区域效应研究不足的状况,本论文提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是区域城市空间体系根据外界发展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响应,重构的基本方向是促进区域城市空间外在功能的强化。强调应从区域经济学视角对区域城市空间的组成要素、结构模式、外在功能效应进行研究,建立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研究的理论框架。基于上述实践背景与理论研究需求,本论文提出了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研究主题,初步建立了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概念与特征体系,对区域城市空间重构进行了系统解析。并以东北地区为例,综合运用多种数学统计方法,研究了区域城市空间发展的过程和现状特征,并对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综合分析了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基本趋势与目标格局,最后提出了实现东北地区城市空间重构目标的具体路径。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研究的基础理论。在相关概念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概念与内涵,总结了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研究可资借鉴的相关理论,并且对国内外区域城市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梳理。为接下来具体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研究的理论框架。本章主要是架构区域城市空间重构分析的一般理论框架,包括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过程与动力机制。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工业化以前、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区域城市空间重构是系统内外各种动力的耦合作用结果。第叁章: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与现状特征。本章开始了东北地区的实证分析。首先将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发展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探讨了不同阶段区域城市空间构成要素、空间结构以及功能效应;其次,从区域城市空间系统各组成要素出发,概括目前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存在的突出问题。第四章: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总结当前促进东北地区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包括不同尺度区域合作分工发展、区域经济地位提升与产业结构转型、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制度调整、区域空间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等方面。为东北地区城市空间重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第五章: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趋势格局。根据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问题,结合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转变等新型发展背景,明确新因素影响下东北地区城市空间重构的目标与趋势;在此基础上,预测东北地区城市空间重构的目标框架格局。第六章: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路径保障。根据东北地区城市空间重构的趋势与目标,针对地区城市空间功能发挥的限制性要素,从系统内部构成出发提出实现东北地区城市空间重构目标的基本路径;同时,提出了促进东北地区城市空间重构顺利进行的保障对策。

郭建科, 韩景, 韩增林, 杜小飞[7]2013年在《现代海港演化对城市发展的地域空间效应——以大连为例》文中认为港口是一类地理空间,更是一种经济系统。现代海港的功能已由最初的海洋运输演变为国际物流中心节点和全球资源配置枢纽。港口空间作为一种极化区域,在实现自身空间成长的同时,对其直接腹地——港口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地域空间作用,并成为所在城市空间重塑的基本力量。作为"以港立市、以港兴市"的典型代表,大连城市发展与海港演化息息相关。自开埠以来的100多年里,大连港城发展历史浓缩了中国近现代港口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见证了港城关系发展的全貌。结合大连港城发展的实证研究,将港与城的地域空间关系放入多维度空间框架之下,紧紧抓住"过程—机理—格局"之间的作用传递关系,考察海港演化在城市尺度的地域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海港交通区位势能的产生、巩固并不断强化,是海港演化对城市产生地域空间效应的源动力,并主要通过临港产业空间成长与城市形态演变、促进"港城式"土地利用模式形成、港航特色的轴—辐交通物流空间网络发育等实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牵引和再造,最终从多维度揭示现代海港对城市地域空间效应的作用方式与表现形式。

金丽[8]2007年在《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旅游城市的理论研究严重落后于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实践,有关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模式的研究目前还不多见,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城市创新理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理论、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以及旅游社会人类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总结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一般模式与驱动模式,并以大连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就国际旅游城市的概念、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重新界定了国际旅游城市的概念,明确了国际旅游城市的内涵及鉴别标准。本文构建了指导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理论框架,提出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城市创新理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理论、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以及旅游社会人类学理论是指导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基础理论。以此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系统,提出推动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主导力量是由外部推力与内在动力相互作用构成的、并主要由内在动力驱动的互动型动力系统。在不同历史阶段以及在同一历史阶段的不同城市,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推动力量是不同的,并且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并通过运行检验分析,验证上述观点的同时,确定了本文提出的九大动力子系统对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贡献的大小及排序。在总结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一般经济模式,即环境经济模式与产品经济模式、内生发展模式与外生发展模式。同时,应用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从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主导驱动力量出发,提出了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四种驱动模式,即区位驱动模式、环境驱动模式、资源驱动模式以及综合发展模式。并在对国际旅游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地域空间模式。上述研究丰富了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基础理论,可成为我国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重要参考。

郭建科[9]2007年在《现代物流业与港口城市空间再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物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是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发展,以及供应链管理模式广泛采用的基础上,融合运输、仓储等若干传统产业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是新兴的产业革命,正在成为继资源和人力领域后的第叁利润源。由于柔性生产方式的展开和物流活动的时空特殊性,作为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在产运销各个环节,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实现资源空间配置的优化,并与信息化一起快速整合到所有产业形态中,改变着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并最终对现代城市经济功能演替、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要影响。现代物流业的兴起对于港口城市的发展来说无疑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世界性的产业转移高潮,处于全球供应链枢纽节点地位的大型港口城市在物流经济中起着越来越强大的极核作用。港口优越的区位及规模化的集疏运能力更使港口作为国际贸易中的服务基地和货物物流分配中心,最有可能成为整个物流链的枢纽和增值服务中心。现代物流业的众多特性与港口城市发展物流业的优越区位相结合,促进了现代物流业在港口城市的飞速发展。相对于一般城市而言,由于港口物流的关联效应,现代物流业在港口城市可形成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易于形成产业空间集聚以及构建完善的物流空间网络,成为增强港口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的巨大引擎,对港口城市空间再造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旨在运用经济学和城市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注重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说明相结合,时间演化与空间转换相结合,探讨和总结现代物流业推动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再造的内在机制、实现途径和作用效应。

杨友宝[10]2016年在《东北地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与经济现象,是人类文明进步、自我需求提升及社会经济变迁的重要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开发强度空前提升,突出表现为旅游资源分布密度不断增大、旅游产业数量规模不断扩张、旅游城镇成长进程不断加快等,旅游投资建设与市场开拓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旅游开发作为一项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是区域整体开发的重要方面,区域空间是维系旅游经济与社会活动有序运转的重要支撑,伴随旅游开发强度时空推进,其与区域空间的交互关联作用成为一种必然现象。目前,学术界对于“旅游与区域关系”研究给予了广泛关注,并诞生了诸如“旅游区域效应”、“旅游产业效应”、“旅游城镇化”等一系列命题,这为我国正处于后工业化过渡期、经济结构调整期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期的实践发展需要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旅游区域效应研究是“旅游与区域”关系研究的重要方面,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从“旅游产业”视角,探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相关效应的研究现状,而对旅游空间效应关注不够的事实,本文提出,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资源、产业、城镇等子系统共同构成的地域空间系统,其效应影响具有“空间性”。本研究主要以“空间”视角为切入点,基于“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城镇”的旅游地域系统界定,探讨旅游地域系统动态演化的效应问题,并以我国东北老工业地域为区域指向,从旅游效应视角介入传统老工业地域的转型发展研究,建构“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空间效应发挥-区域转型发展”的研究范式,为“旅游与区域”关系研究做必要补充及为新时期东北地区转型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分析全球及国内两大区域尺度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以作为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其次从东北地区实践问题导向和理论研究需要出发,介绍本文的立论依据,进而提出本研究的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及研究目标,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区域、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进行简要阐释。第二章为相关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部分。本部分主要采用文献梳理方法,首先归纳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关的经典理论体系,作为本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主要涉及旅游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及其他相关理论体系等;其次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主要包括旅游(地域)系统及其系统结构、旅游发展的区域效应两个方面,最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第叁章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旅游地域系统、旅游地域系统演化及其空间效应分别进行概念界定,以建立本研究的基础概念体系;其次,分别从旅游地域系统、空间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内容解构,以明晰本研究的内容研究体系,进而以“资源-产业-城镇”的一般性演进规律探讨为基础,推导“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城镇”的逻辑递进关系,并确定各子系统在旅游地域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同时,从理论分析视角,分别从旅游资源系统、旅游产业系统、旅游城镇系统叁个方面探讨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理论传导机制;最后,基于旅游地域系统、空间效应的内容分解及其理论探讨,提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逻辑分析框架,建构“旅游地域系统”与“空间效应”两大板块的逻辑关联。第四章为东北地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过程分析,主要围绕旅游资源系统、旅游产业系统、旅游城镇系统叁大部分展开。旅游资源系统演化分析部分,首先界定了旅游资源系统动态演化的内涵,进而以18类旅游资源为基础数据,采用数学定量与空间分析方法,从时空尺度探讨了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数理与空间演化特征;旅游产业系统演化分析部分,首先介绍了旅游产业系统的动态演化内涵,进而采用本底趋势线模型、空间自相关、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东北地区旅游产业的时间演进规律、空间关联特征及与相关产业间的关联融合程度等;旅游城镇系统演化分析部分,首先从定性分析视角,识别了旅游城镇发展的基本现象、动力机制、空间模式,进而通过分别建构旅游与城镇系统指标体系,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旅游与城镇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测度,并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东北地区旅游城镇的演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第五章为东北地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与第四章相对应,分别对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城镇叁大子系统动态演化的空间效应进行揭示。其中,旅游资源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部分,主要探讨了旅游资源动态发展对区域旅游资源观演变、区域空间认知转变、旅游生产力空间重构的效应影响;旅游产业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部分,首先采用传统计量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进而通过纳入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现代空间计量方法,探讨了东北地区旅游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分析了旅游产业对于驱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效应,主要包括:定性归纳旅游产业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特征、实现路径及定量测度东北地区旅游产业对于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效应;旅游城镇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部分,主要探讨了东北地区旅游城镇发展对区域旅游城镇等级体系建构、职能体系分工及空间体系重组叁方面的效应影响。第六章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空间效应视角下的东北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该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同类型区域“旅游驱动区域转型”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总结,以作为东北地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案例借鉴,其次剖析了东北地区叁大子系统及其演化的空间效应存在的基本问题,最后从旅游资源的“要素替代”指向、旅游产业的“经济关联”趋向、旅游城镇的“空间支撑”导向叁方面提出了东北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 大连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实证研究[D]. 温贺. 辽宁师范大学. 2003

[2]. 京津冀沿海港口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陈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8

[3]. 大城市低收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聚居形态研究[D]. 李静. 辽宁师范大学. 2009

[4].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进与发展[D]. 姜斌. 辽宁师范大学. 2008

[5].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研究[D]. 闫广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6]. 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机制与路径研究[D]. 王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7]. 现代海港演化对城市发展的地域空间效应——以大连为例[J]. 郭建科, 韩景, 韩增林, 杜小飞.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8]. 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 金丽. 天津大学. 2007

[9]. 现代物流业与港口城市空间再造[D]. 郭建科. 辽宁师范大学. 2007

[10]. 东北地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研究[D]. 杨友宝.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大连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