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摆脱性心理负担(论文文献综述)
杨娜,杨平,刘燕,张莉[1](2021)在《肿瘤患儿照顾者照护体验与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与评价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照护体验与需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2月收录的关于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照护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采用Meta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提炼46个完整的结果,归纳成7个新的类别,汇集成3个整合结果:(1)照护者的负性心理体验与压力应激来源;(2)照顾者的支持性需求;(3)正性心理成长。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肿瘤患儿照顾者的心理体验与照护需求,针对其生理、心理等薄弱环节,给予心理疏导并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协助其胜任照顾者这一角色以更好地照顾患儿,从而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
张晨[2](2021)在《克罗恩病患者创伤后成长体验的扎根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和分析克罗恩病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心路变化历程及其深刻内涵,为医护人员识别和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创伤后成长程度,引导患者调动其身心康复潜能,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建构扎根理论,通过浙江省杭州市多家医院以及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以目的抽样和理论抽样选取19名克罗恩病患者进行个人深度访谈,所有录音逐字转录为电子文档,同时辅以文本资料、媒体报道。资料分析遵循建构扎根理论的初始编码、聚焦编码和理论编码策略,并采用持续比较、撰写备忘录等方法,逐渐形成范畴、亚范畴,最终构建核心范畴。结果本研究的核心范畴是“重建患病后的自我”,包括“经受患病痛苦”、“接受患病事实”、“与疾病共舞”、“充实疾病外的生活”四个范畴。克罗恩病患者在患病痛苦的驱使下,依靠自身努力和外界支持进行反思、学习,不断调整自身固有认知,重塑自我,在接受疾病、与疾病共舞和充实疾病外的生活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克罗恩病患者的创伤后成长主要表现为同理心增强、个人力量增强、把健康放首位、视野拓展和获得信仰,主要影响因素为个体因素、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自我反思。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克罗恩病患者创伤后成长体验的解释性理解,揭示了以“重建患病后的自我”为核心的成长过程。临床工作者可以依据患者成长的阶段性特征,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以改善克罗恩病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提高生活质量。
谢娜妹[3](2021)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研究及希望干预方案构建》文中指出目的:1.调查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水平,比较其与正常生长发育儿童父母希望水平的差异。2.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水平对应对方式、亲职压力、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患儿父母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3.剖析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母亲希望体验。4.构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干预方案。方法:1.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就诊于福建省某三级儿童专科医院儿童保健科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父母及同性别、年龄的健康体检儿童的父母各147名。应用成人特质希望量表及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两组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2.0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2.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2日至2020年8月1日就诊于福建省三所三级专科医院儿童保健科、儿童心理科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父母270名,应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成人特质希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亲职压力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儿童孤独症评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各变量间的相关性,使用Process 3.3程序构建变量间的路径模型。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患儿父母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3.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5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母亲进行有关希望体验的半结构化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文本资料进行整理、编码、归纳并提炼主题。4.基于量性调查及质性研究结果,结合理论及文献分析,初步构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干预方案;通过小组讨论及德尔菲法对方案进行修订。结果:1.147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水平平均得分为(22.56±3.61)分,动力思维平均得分为(10.90±2.01)分,路径思维平均得分为(11.66±1.97)分,均显着低于正常生长发育儿童父母(均P<0.01);83.68%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水平处于中等偏下。2.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的希望水平与其积极应对方式、生活质量显着正相关,与亲职压力、消极应对方式显着负相关(r=-0.18~0.55,P<0.01);希望水平可显着预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的应对方式、亲职压力及生活质量;还可通过四条路径间接影响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积极应对方式或亲职压力的独立中介作用;积极应对方式与亲职压力或消极应对方式与亲职压力的链式中介作用,各路径bootstrap 95%置信区间分别为[0.08,0.21]、[0.01,0.09]、[0.02,0.06]、[0.01,0.04],中介效应显着,占总效应的43.3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与患儿关系、夫妻关系、应对方式、亲职压力、生活质量的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患儿伴随自伤、患儿确诊年龄与当前年龄间隔时间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解释总体变异的32.9%(均P<0.05)。3.质性研究获得四个主题:希望的理解、希望的来源、希望的作用、阻碍希望感知的因素。4.基于以上四部分研究结果,结合理论与文献分析,经小组讨论及两轮德尔菲函询,构建了包含5干预模块、16个干预主题、63项干预措施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干预方案,并确定了干预团队组成、分工、培训及干预形式。德尔菲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70~1.00,群体权威系数为0.91,各条目重要性或合理性评价的均数为4.30~5.00,变异系数为0.00~0.16。结论:1.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的希望水平处于中等偏下。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希望水平,探讨影响患儿父母希望水平的相关因素,为建立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2.希望水平可作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身心调适干预的关键点,对促进患儿父母积极应对困难与挑战,降低亲职压力,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护理实践中应重点关注伴有自伤、确诊时间长的患儿父母希望水平,可通过改善患儿父母夫妻关系及生活质量,降低亲职压力,加强应对能力以提高其希望水平。3.希望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母亲坚持孤独症干预的动力,能加强患儿母亲应对困难的力量,使其改变心态,接纳事实;可从内在信念引导、心态建设、正面信息支持、积极语言鼓励、加强家庭支持、改善患儿症状、孤独症教育培训等方面强化患儿母亲希望体验,提升其希望水平。4.本研究构建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重要性、共性及个性化特点,对提升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水平,强化患儿父母希望体验,提高患儿父母应对能力,改善其负性情绪,降低亲职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曹志丹[4](2021)在《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1了解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与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2探讨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相关关系。3明确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对创伤后成长的具体作用路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26名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医疗社会支持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中文版癌症后生育忧虑量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多元逐步回归等分析方法;应用Amos 24.0对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研究结果1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医疗社会支持总分为(57.58±9.74)分,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依次排列为实际性支持、情感性支持、社会互动性支持与讯息与情绪支持;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包含年龄、有无配偶、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主要照顾者、辅助治疗方式、癌症分期、病程、家族史等。2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自我表露总分为(36.10±10.29)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73.6%的患者自我表露处于中低水平,26.4%的患者高水平;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有无配偶、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癌症种类、癌症分期和家族史等。3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总分为(58.34±9.38)分,处于较高水平;各维度依次排列为子女健康、自身健康、不孕接受度、备孕、配偶知情和怀孕能力;生育忧虑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有无配偶、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主要照顾者、癌症种类、辅助治疗方式、患者生育意愿、家属生育意愿、子女数量、子女性别和家族史等。4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8.50±11.44)分,条目均分为(2.93±0.57)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创伤后成长各维度条目均分排序为个人力量、人生感悟、自我转变、与他人的关系、新的可能性;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包含:年龄、有无配偶、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主要照顾者、癌症种类、癌症分期、辅助治疗方式、子女数量、子女性别、家族史;其中,文化程度、主要照顾者、职业、癌症种类、辅助治疗、社会支持、生育忧虑、自我表露最终进入回归方程,提示着8个因素会对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造成影响,共同解释创伤后成长变异的77.5%。5 Pearson分析显示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生育忧虑呈负相关(r=-0.810,P<0.01);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r=0.567,P<0.01);自我表露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r=0.596,P<0.01);社会支持与生育忧虑感呈负相关(r=-0.427,P<0.01);自我表露与生育忧虑呈负相关(r=-0.507,P<0.01);社会支持与自我表露呈正相关(r=0.454,P<0.01)。6社会支持、自我表露对创伤后成长的直接效应0.3246、间接效应0.5611,总效应0.8856。生育忧虑在社会支持、自我表露和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63.36%。研究结论1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处于中等水平,生育忧虑处于较高水平,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越高,创伤后成长越高;生育忧虑越高,创伤后成长越低;社会支持和自我表露越高,生育忧虑越低,创伤后成长越高。3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在社会支持、自我表露和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4文化程度、主要照顾者、职业、癌症种类、辅助治疗、社会支持、生育忧虑和自我表露对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起到预测作用。
崔桂武[5](2021)在《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文中提出中国自1990年起进入社会转型期,与社会转型同步的是文学转型。文学转型的标志有两个,一是从上世纪初即开始形成与延续的中国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向当代社会转型文学的转型;一是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文学写作向城市文学写作的转型。这两个转型标志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意义充分体现在“70后”作家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这使得本选题就有难得的研究价值。“70后”作家在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登上当代中国文坛,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时间。三十年来,围绕“70后”作家的“两次崛起”,读者和评论界一直争议不断。争议的重要原因是,“70后”崛起时间正是中国文坛大转型的时间。在众说纷纭的文学批评中,“70后”作家坚守文学理想,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创作实绩。时至今日,“70后”作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站在今天的文学立场来审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将其置于社会转型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展开研究,对这一作家群体及其创作给予客观恰当的文学史定位,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担当和责任。基于这一学术理念,本论文定位于自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研究。绪论部分梳理整合三十年来“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从“70后”作家的个案研究和整体性研究两个向度展开,概括分析“70后”作家在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创作的个性和共性特征。本部分对研究中涉及到的“70后”作家、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城市认知、城市体验等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第二章深入研究了社会转型与“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70后”作家及其城市文学创作何以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消费时代到来等政治、经济因素共同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此期学界内部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以及文学传播活动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及大众文化时代读者消费趣味的世俗化等,则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综合评论界多年的研究成果,本部分围绕“70后”作家群体的命名与身份建构、其城市文学的出场与特色书写、其进行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主体部分共三章,包括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底层书写”“精英书写”和“女性书写”三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论文第三章为“底层书写”。本章分别对“70后”作家城市文学中的下岗工人、城市乡民、城市平民等三类城市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下岗工人在下岗后的风光不再、再度出发,生活困顿、精神迷惘以及失业不失志等生活样貌和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度呈现;写出了城市乡民移居城市后人生漂泊的迷惘与执着、在城乡之间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对于城市普通原住民,“70后”作家写出了他们烦恼生活、诗意光阴的烟火气和世俗性。论文第四章为“精英书写”。本章重点对“70后”作家笔下书写的怀有精英意识的人、正在成长中的未来精英,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知识精英、白领精英和企业精英,在面对城市消费化、商业化所发生的历史变化,以及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在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其平民化书写姿态,能见出“70后”作家作为同代人的思索与进取、“个人化”书写特点以及在审美超越维度上的缺失等写作状况与特征。论文第五章为“女性书写”。本章重在研究“70后”女性作家“身体诉说”视角下的城市女性的另类生存状况,展现社会经济转型、消费文化兴起的城市带给女性“性”意识的变化,以及由此呈现的两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历史由来、现实原因以及作家自身原因三个角度探究了“70后”女作家的城市书写何以要用“身体诉说”这一重要问题。论文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集中分析概括了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本章重点阐释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对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从而概括出其独有的“代际”作用与意义,即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开始共存相伴;文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文学叙事从宏大历史叙事走向日常叙事。第七章是本论文的结语。本论文认为,与前代作家相比,“70后”作家创作缺失宏大叙事、人文关怀,与“80后”商业化写作成熟模式相比,“70后”商业化写作又有所欠缺;“70后”作家最初登场是以女作家的“身体写作”为文坛瞩目,文坛对其命名与评价以及社会经济、商业等文学内部与外部因素使这一作家群体成为“被遮蔽的一代”。事实上,全面考察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可以见出“70后”作家的历史贡献。他们的城市文学作品,全面真实记录了社会转型期城市人生的物质和精神境况,丰富、拓展了城市文学创作的领域和空间,同时,其在城市文学创作多个领域进行着的探索尝试,已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时代记录和文学留痕,具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和社会学价值,文坛应给予肯定与确认。
成丹青[6](2021)在《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实施对女孩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何对小学女生进行家庭性教育,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研究上海地区父母对小学女生实施家庭性教育的现状,本研究将上海地区370名小学女生父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父母的家庭性教育观念、家庭性教育实施情况以及实施家庭性教育时遇到的主要困难及希望获得的帮助,发现小学女生父母在实施家庭性教育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家庭性教育观念落后;家庭性教育知识匮乏;缺乏正确的家庭性教育方式。继而对8位女生父母、4位小学在编教师、2位家庭性教育专家进行访谈交流,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个层面深入探析了影响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开展的原因,发现影响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开展的国家因素有“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立法缺失、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缺失”;社会因素有“指导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社会资源不足、‘性’信息泛滥冲击小学女生父母的家庭性教育观”;学校因素有“学校对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缺乏关注、学校对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缺乏有效指导”;家庭因素有“父母成长环境的影响、父母自身素质的影响、亲子关系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分析,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参考国内外家庭性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本土情况,笔者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对策。国家可以通过“颁布国家政策,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保障;开办家长学校,推动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开展;开发社区资源,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保障和支持;社会则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社会支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创造干净的环境”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营造科学、干净的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家校合作,共筑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平台;以学生为本,指导父母开展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助力;家长应当“更新观念,摈弃对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偏见;觉醒意识,端正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态度;参与学习,提高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能力;加强沟通,优化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环境”从而提高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开展水平,为小学女生实施更加科学的家庭性教育。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价值,综述了学界目前对家庭性教育的已有研究,同时还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章对本论文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指出了本研究的三大理论基础。第三章将问卷调查的数据以及部分访谈实录的分析结果进行系统呈现。第四章在问卷数据及访谈结果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和研究,探讨了上海地区的小学女生父母在开展家庭性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背后原因。第五章在前几个部分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为推动小学女生父母开展家庭性教育提供对策。结语部分介绍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及不足之处,并为学界今后的研究提供建议。
常艳[7](2021)在《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与其生活质量、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调查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心理弹性在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路径中的中介效应。为护士从自我感受负担和心理弹性角度实施护理程序提供数据支持,以期提高尿路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2020年4月1日~2020年10月1日,在宁夏银川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和造口门诊就诊的尿路造口患者30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进行横断面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OH-QOL-OQ)、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将调查问卷中的数据录入Excel表格后导入SPSS 25.0统计软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借助Amos 21.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采用其中的Bootstrap BC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自我感受负担量表的总均分(31.00±6.89)。总体中89.7%的患者存在自我感受负担,其中有中等水平自我感受负担的患者共168例(55.4%),其次是轻度负担者74例(24.4%),重度负担者30例(9.9%)。2.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均收入、尿路造口时间、造口自理程度、有无并发症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这5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F=41.133,R2=0.409,P<0.001,可以综合解释自我感受负担回归方程40.9%的方差变异量。3.尿路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尿路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总分(194.57±20.41)分,量表均分(6.08±0.64)分。4.尿路造口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尿路造口患者心理弹性总分(51.22±13.32)分,量表均分(2.05±0.53)分。5.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呈显着负相关;自我感受负担与心理弹性呈显着负相关;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呈显着正相关。6.心理弹性在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自我感受负担对生活质量的直接负向效应显着,直接效应值-0.311,间接效应值-0.530,总效应值-0.841,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3.02%。结论1.尿路造口患者普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整体处于中度负担水平;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尿路造口自理程度,造口时间,有无并发症,月均收入,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2.尿路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不高,心理弹性水平偏低。3.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心理弹性,三者之间两两相关性显着。4.从模型的分解路径看,自我感受负担直接反向影响生活质量,而心理弹性直接从正向方面影响生活质量;从模型整体看,心理弹性在自我感受负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路径中起到63.02%的部分中介调节作用。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最终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心理弹性在其中发挥中介调节作用。因此,护士可以通过加强延续护理,采取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进行认知、情绪和心理调节,通过提升心理弹性水平来减轻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最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王励飞,孔骞,米元元,汪冕,冯志仙,吴亚美,李睿明[8](2020)在《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与评价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的心理体验。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Embase、Pub Med、Psyc INFO、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1月,采用2016版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提炼44个结果,归纳成9个新的类别,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1)照顾者的负性心理问题:负性情绪表现,心理应激来源;(2)照顾者的正性心理感受:心理弹性增强,照顾角色强化,享受照顾过程,转变生死观念;(3)照顾者的心理支持需求:专业人士支持,同伴亲友支持,精神信仰支持。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照顾者的负性心理问题,发挥正性心理效应,帮助照顾者强化社会支持系统,满足其心理支持需求,从而提高照顾质量。
傅安国[9](2020)在《脱贫内生动力的结构、机制与治理 ——基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扶贫工作是一项涉及内外资源配备的系统性工程,除了关注外部资源外,还要在心理资源上下功夫。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在脱贫攻坚这一大背景下,脱贫内生动力这一关键心理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扶贫相关议题亦备受关注。心理精准扶贫的本质是,针对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现状,有的放矢地激发其积极主动的内生动力,构建从下到上的长效脱贫动力机制,以打牢乡村振兴的基础。本文以脱贫内生动力这一中国化的心理学概念为切入点,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提出并廓清了脱贫内生动力“三因素洋葱模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心理测量学的原则,编制出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脱贫内生动力量表》。同时,基于内生和外生融合的视角,建立一个整体分析框架,建构出“世代贫困家庭的整体内生动力资源枯竭模型”,并按照“探究脱贫内生动力机制——探明个人动力核心要素——厘清主要社会心理动力因素——廓清关键家庭心理动力因素——提出基于心理扶贫的治理建议”的逻辑开展研究,当整体内生动力资源(个人心理动力、社会心理动力、家庭心理动力)与外在扶持资源形成合力,才能使家庭跳出世代贫困的陷阱。主要的工作和结论如下:(1)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质性探究。基于深度访谈的扎根理论方法,考察了脱贫内生动力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肇因,为后续开展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量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整合框架。研究发现,以消极的价值观、消极的自我观和被动脱贫的行为倾向为主体的个体心理动力“三因素洋葱模型”是世代贫困个体的消极内在驱动力,这一结构机制在编制量表的过程中亦得到验证;作为社会心理动力的控制感缺失是引致世代贫困个体内生动力匮乏的重要诱因,缺少市场理性及扶贫的运动式治理是造成贫困个体控制感缺失的外部肇因;家长亲职能力在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培植子代内生动力的过程中起着中间作用。(2)核心内因影响脱贫内生动力的研究。在实验中,采用自编短文激活被试的补偿性刻板印象,发现系统公正动机引发的补偿性刻板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个体的社会公平感。大众传媒可能在下意识的营造一种补偿性刻板印象,即“穷人是好的,富人是坏的”,这抑制了个体的脱贫内生动力。(3)重要社会心理动力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研究。以农村扶贫团队(国企+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层次阶层线性模型对领导-部属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扶贫干部的时间紧迫感、LMX均对脱贫内生动力产生正向影响,扶贫干部的时间紧迫感亦会增强LMX对内生动力的正向影响。(4)关键家庭心理动力对脱贫内生动力的作用机制研究。以贫困县的大样本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结果探明,家长亲职能力在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和子女脱贫内生动力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家长亲职能力的两个维度,即家长实质陪伴的中介作用大于家长给予关注的中介作用。(5)脱贫内生动力的多维治理启示。心理精准扶贫是构建长效脱贫动力机制的关键路径。本文提出心理扶贫的政策设计和队伍建设等治理策略,这是政府层面的着力点;建议从现代性的视角出发,培育贫困人口的现代性心理及市场理性,这是社会层面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针对贫困个体的内生动力匮乏,进行教育干预、完善家庭功能是培育脱贫内生动力并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对策。
白金文[10](2020)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了解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现状;2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的影响因素;3探讨基于PDCA理论的干预模式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共773名作为研究对象,现场发放问卷并及时收回。采用住院老年患者安全感量表评估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安全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基于循证护理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的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安全的影响因素(患者基本情况资料、卒中并发症资料、治疗情况资料、患者自我感知资料、住院照顾者资料。其中包括Barthel指数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等工具)。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x±)进行描述,单因素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分层回归分析。第二部分:选取2019年9月~2019年1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且心理安全得分≤83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共82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1名,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基于PDCA理论的干预模式,根据第一部分调查结果中可干预影响因素并结合心理干预特点设计干预方案(采用引导想象+宣教方式)进行干预,每天干预一次,每次30分钟,连续10天。干预后应用住院老年患者安全感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所有数据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包括均数±标准差(sx±)与方差进行统计描述,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数据进行t检验比较。结果1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情况:心理安全总分为(83.50±22.38)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病房管理(18.27±5.08)分,人际关系(19.48±8.27)分,疾病病情(14.37±4.62)分,医护行为(30.97±6.60)分。2影响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性格、居住地、收支状况、家族史、住院史、入院方式、疾病首复发情况、近5年摔倒经历、头痛、失能情况、眩晕、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肢体麻木无力、肌力情况、需要卧床、留置导管、护理分级、使用监护设备、治疗需暴露身体、吸氧情况、患者对家人照顾满意度、家人的关注度、本次住院照顾者、家人对患者住院的态度、家属医检陪同、因病友情况恶化而感到紧张、疾病对患者生活态度影响、担心增添家人负担、住院心理抑郁、担心住院时间过长与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的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受多个相关变量的影响,各相关变量对心理安全的总解释力达83.7%;其中性格、家族史、摔倒经历、肢体麻木无力、失能程度、治疗需要暴露身体、患者对家人照顾满意度、家属医检陪同情况、家属关注度、疾病对生活态度的影响、患者因病友病情恶化而紧张、住院心理抑郁是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基于PDCA理论模式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干预效果:干预前两组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总分及各个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天后实验组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总分及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得分为(83.50±22.38)分,有待进一步提高。2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与其性格、家族史、近5年摔倒经历、肢体麻木无力、失能程度、治疗需要暴露身体、患者对家人照顾满意度、家属医检陪同情况、家属关注度、患者因疾病生活态度受到影响、患者因病友病情恶化而紧张、住院心理抑郁因素的影响有关。3基于PDCA理论的干预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水平。图1幅;表19个;参134篇。
二、如何摆脱性心理负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摆脱性心理负担(论文提纲范文)
(1)肿瘤患儿照顾者照护体验与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4 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 |
1.5 资料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方法学质量评价 |
2.3 Meta整合结果 |
2.3.1 整合结果1: |
2.3.1.1类别1: |
2.3.2.2类别2: |
2.3.2 整合结果2: |
2.3.2. 1 类别1: |
2.3.2. 2 类别2: |
2.3.2. 3 类别3: |
2.3.3 整合结果3:正性心理成长 |
2.3.3. 1 类别1: |
2.3.3. 2 类别2: |
3 讨论 |
3.1 关注肿瘤患儿照顾者的负性情绪问题,摆脱多方面压力源 |
3.2 强化多方面支持系统,满足多元化需求 |
3.3 鼓励肿瘤患儿照顾者的正性心理成长 |
4 结论 |
(2)克罗恩病患者创伤后成长体验的扎根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概述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 创伤后成长研究现状 |
2. CD患者创伤后成长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的 |
(四) 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一) 扎根理论概述 |
(二) 研究准备 |
1. 前期研究 |
2. 质性研究学习 |
3. 研究问题的来源 |
4. 研究者角色 |
5. 伦理考虑 |
(三) 研究对象 |
1.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2. 抽样方法 |
(四) 资料收集 |
1. 个人深度访谈 |
2. 其他资料 |
(五) 资料整理 |
(六) 资料分析 |
1. 编码 |
2. 不断比较 |
3. 撰写备忘录 |
(七) 严谨性 |
1. 同行讨论 |
2. 尽力避免研究者主观性 |
(八) 技术路线图 |
三、研究结果 |
(一) 访谈对象人口学及疾病资料 |
(二) CD患者创伤后成长过程 |
1. 核心范畴:重建患病后的自我 |
2. 范畴一: 经受患病痛苦 |
3. 范畴二: 接受患病事实 |
4. 范畴三: 与疾病共舞 |
5. 范畴四: 充实疾病外的生活 |
(三) CD患者创伤后成长表现及影响因素 |
1. 创伤后成长表现 |
2. 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 |
四、讨论 |
(一) CD患者的创伤后成长过程 |
1. 创伤后成长过程的核心范畴 |
2. 创伤后成长过程的四个阶段 |
(二) CD患者的创伤后成长表现 |
(三) CD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 |
(四) CD患者创伤后成长干预建议 |
1. 把握CD患者创伤后成长的阶段性特征,施以针对性临床干预策略 |
2. 加强CD患者社会支持体系 |
五、结论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创新性 |
(三) 研究局限性 |
(四)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文献综述 炎症性肠病患者创伤后成长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研究及希望干预方案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按字母顺序排序)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
2 研究问题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研究理论框架 |
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6 科研质量控制 |
7 科研伦理 |
第一部分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水平的对比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水平的关联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母亲希望体验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干预方案构建 |
1 研究目的 |
2 方案构建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 问卷 |
附录三 |
附录四 孤独症儿童父母希望干预方案函询初稿 |
附录五 孤独症儿童父母希望干预方案 |
附录六 孤独症儿童父母希望干预方案 |
综述 孤独症儿童父母希望研究范围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相关概念界定 |
5 理论基础 |
6 概念框架 |
7 技术路线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工具 |
4 资料收集 |
5 统计分析 |
6 质量控制 |
7 伦理原则 |
研究结果 |
1 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的一般特征 |
2 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创伤后成长现状 |
3 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创伤后成长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 |
4 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 |
5 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与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与创伤后成长的结构方程模型 |
讨论 |
1 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分析 |
2 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分析 |
3 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自我表露分析 |
4 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分析 |
5 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分析 |
6 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分析 |
7 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多元回归分析 |
8 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与创伤后成长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9 建议 |
结论 |
创新点及展望 |
1 创新点 |
2 局限性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与创伤后成长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2 前期研究综述 |
1.3 主要概念说明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社会转型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 |
2.1 社会转型:“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活动语境 |
2.1.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 |
2.1.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 |
2.2 适变而生:“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登场 |
2.2.1 “70 后”作家命名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出场 |
2.2.2 “70 后”作家的身份建构与其城市文学的特色性书写 |
2.2.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 |
第3章 负重而行——“70 后”作家的城市底层书写 |
3.1 “失根”之痛:下岗工人的底层生存 |
3.1.1 下岗工人风光不再的生存困境 |
3.1.2 下岗工人再度出发的生存自救 |
3.2 此身何处:城市乡民的“他者”生存 |
3.2.1 城市乡民漂泊人生的迷惘与执着 |
3.2.2 城市乡民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 |
3.3 庸常人生:城市平民的平凡生存 |
3.3.1 城市平民窘迫处境的烦恼生活 |
3.3.2 城市平民安贫乐道的诗意光阴 |
第4章 欲海沉浮——“70 后”作家的城市精英书写 |
4.1 精英梦想: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 |
4.1.1 青葱岁月里精英成长的懵懂前行 |
4.1.2 成年拼搏中精英成长的坎坷起落 |
4.2 精英群像: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 |
4.2.1 知识精英:欲望诱惑与理性守持的碰撞 |
4.2.2 白领精英:“世俗”生存与精神守真的纠葛 |
4.2.3 企业精英:利益渴望与心存良知的博弈 |
第5章 身体诉说——“70 后”作家的城市女性书写 |
5.1 性/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另类生存 |
5.1.1 欲望的性:对感性生命快感的放逐 |
5.1.2 青春的性:解放肉体的精神虚空与困惑 |
5.1.3 癫狂的性:两性关系中的错位迷失 |
5.2 城市/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城市生活 |
5.2.1 繁华生活:在奢侈物化生活之中徘徊 |
5.2.2 凡俗生活:不能缺失的“蝴蝶的尖叫” |
5.3 “70 后”女性作家城市书写何以用“身体诉说” |
5.3.1 “身体诉说”的历史由来 |
5.3.2 “身体诉说”的现实原因 |
5.3.3 “身体诉说”的作家自身因素 |
第6章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
6.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 |
6.1.1 现实主义的别样书写 |
6.1.2 文学叙事的个性化呈现 |
6.1.3 感性写作的文学准入 |
6.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 |
6.2.1 文学审美趣味的变化 |
6.2.2 文学审美标准的嬗变 |
6.2.3 文学审美价值的重构 |
6.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代际”作用与意义 |
6.3.1 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 |
6.3.2 经由“70 后”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共存 |
6.3.3 经由“70 后”精英文学走向大众文学 |
结语:“70 后”作家城市书写——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家庭性教育是女孩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
(二)家庭性教育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
(三)家庭性教育是性教育研究发展的需要 |
二、文献综述 |
(一)引言 |
(二)家庭性教育研究进展 |
(三)简要述评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性 |
(二)性教育 |
(三)家庭性教育 |
(四)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 |
二、理论基础 |
(一)赋权型性教育理论 |
(二)家庭系统理论 |
(三)亲子沟通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上海地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调查设计和结果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 |
二、小学女生父母开展家庭性教育的问卷调查结果 |
(一)小学女生父母的家庭性教育知识来源 |
(二)小学女生父母的家庭性教育观念态度 |
(三)小学女生父母实施家庭性教育的状况 |
(四)小学女生父母实施家庭性教育时的困境及所需帮助 |
三、访谈实录及结果分析 |
(一)对上海地区女生父母的访谈及分析 |
(二)对上海地区小学班主任的访谈及分析 |
(三)对家庭性教育专家的访谈及分析 |
第四章 上海地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上海地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小学女生父母的家庭性教育观念落后 |
1.家庭性教育责任意识不强 |
2.家庭性教育内涵认识不足 |
3.家庭性教育学习意识不高 |
(二)小学女生父母的家庭性教育知识匮乏 |
(三)小学女生父母的家庭性教育方式不当 |
二、上海地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一)影响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国家因素分析 |
1.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立法缺失 |
2.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缺失 |
(二)影响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
1.指导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社会资源不足 |
2.“性”信息泛滥冲击小学女生父母的家庭性教育观 |
(三)影响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学校因素分析 |
1.学校对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缺乏关注 |
2.学校缺乏对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有效指导 |
(四)影响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家庭因素分析 |
1.父母成长环境的影响 |
2.父母自身素质的影响 |
3.亲子关系的影响 |
第五章 上海地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提升对策 |
一、国家: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保障和支持 |
(一)颁布国家政策,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保障 |
(二)开办家长学校,推动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开展 |
(三)开发社区资源,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 |
二、社会: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营造科学、干净的环境 |
(一)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社会支持 |
(二)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创造干净的环境 |
三、学校: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助力 |
(一)家校合作,共筑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平台 |
(二)以学生为本,指导父母开展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 |
四、家庭:提高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开展水平 |
(一)更新观念,摈弃对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偏见 |
(二)觉醒意识,端正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态度 |
(三)参与学习,提高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能力 |
(四)加强沟通,优化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环境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现状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一、小学女生父母开展家庭性教育的访谈提纲(家长卷) |
二、学校推动家庭开展性教育的访谈提纲(班主任卷) |
三、社会组织协助家庭开展性教育的访谈提纲(讲师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与其生活质量、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5 伦理原则 |
6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尿路造口患者的一般资料 |
2 尿路造口患者社会支持状况 |
3 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状况 |
4 尿路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状况 |
5 尿路造口患者心理弹性状况 |
6 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与其生活质量、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
7 心理弹性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第四章 讨论 |
1 尿路造口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2 尿路造口患者SPB分析 |
3 尿路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
4 尿路造口患者心理弹性分析 |
5 尿路造口患者SPB、生活质量、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
6 心理弹性在尿路造口患者SPB与生活质量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尿路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心理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8)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检索策略 |
1.2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4文献质量评价 |
1.5资料分析方法 |
2结果 |
2.1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2.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表1) |
2.3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表2) |
2.4 Meta整合结果 |
2.4.1整合结果1:照顾者的负性心理问题 |
2.4.2整合结果2:照顾者的正性心理感受 |
2.4.3整合结果3:照顾者的心理支持需求 |
3讨论 |
3.1重视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的负性心理问题,摆脱心理应激来源 |
3.2重视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的正性心理特征,维持积极心理状态 |
3.3强化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满足心理支持需求 |
4小结 |
(9)脱贫内生动力的结构、机制与治理 ——基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及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需要视角的动机理论 |
2.1.2 认知视角的动机理论 |
2.1.3 进取人格视角的动机理论 |
2.2 文献综述与探讨 |
2.2.1 文化致贫的研究 |
2.2.2 结构致贫的研究 |
2.2.3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 |
2.2.4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
2.2.5 研究评述及整合视角 |
第3章 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质性探究 |
3.1 质性探究的目的 |
3.2 质性研究的方法 |
3.2.1 研究取样 |
3.2.2 资料搜集 |
3.2.3 资料分析 |
3.2.4 理论模型构建 |
3.2.5 信度和效度检验 |
3.3 研究结果 |
3.3.1 内生动力及其关键外因的构成 |
3.3.2 世代贫困个体内生动力匮乏的心理机制:“三因素洋葱模型” |
3.3.3 世代贫困家庭的整体内生动力资源枯竭模型 |
3.4 脱贫内生动力的心理机制及其关键外因 |
3.4.1 个体内生动力的心理机制:“三因素洋葱模型” |
3.4.2 影响个体内生动力的外部肇因及其心理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脱贫内生动力的量表开发与测度 |
4.1 脱贫内生动力初始量表的题项确定 |
4.2 脱贫内生动力结构的探索 |
4.2.1 样本与方法 |
4.2.2 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过程 |
4.2.3 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 |
4.3 脱贫内生动力结构模型的验证 |
4.3.1 验证性因素分析实施方法 |
4.3.2 构想模型的检验 |
4.3.3 竞争模型的比较 |
4.4 脱贫内生动力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1 样本与方法 |
4.4.2 分析与结果 |
4.5 脱贫内生动力量表开发的意义探讨 |
4.5.1 三因素洋葱模型的确证 |
4.5.2 脱贫内生动力的理论内涵 |
4.5.3 脱贫内生动力与相关理论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补偿性刻板印象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5.1 价值观是脱贫内生动力的核心要素 |
5.2 补偿性刻板印象与公平价值观及社会公平感 |
5.3 补偿性刻板印象对公平感的影响 |
5.4 研究方法 |
5.4.1 研究被试 |
5.4.2 研究材料 |
5.4.3 研究程序 |
5.5 研究结果 |
5.5.1 变量的操纵效果检验 |
5.5.2 激活补偿性刻板印象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 |
5.6 激活补偿性刻板印象影响个体的社会公平感 |
5.7 补偿性刻板印象对脱贫的影响及其干预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社会心理动力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6.1 扶贫干部时间紧迫感与LMX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动力因素 |
6.2 时间紧迫感、LMX与脱贫内生动力 |
6.2.1 作为领导特质的时间紧迫感 |
6.2.2 时间紧迫感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6.2.3 LMX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6.2.4 扶贫干部时间紧迫感的调节效果 |
6.3 研究方法 |
6.3.1 研究被试 |
6.3.2 变量测量 |
6.3.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4 研究结果 |
6.4.1 共同方法偏差评估 |
6.4.2 变量相关分析 |
6.4.3 多层线性模型分析 |
6.5 扶贫干部时间紧迫感、LMX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6.5.1 扶贫干部时间紧迫感正向影响脱贫内生动力 |
6.5.2 LMX正向影响脱贫内生动力 |
6.5.3 高时间紧迫感增强LMX对脱贫内生动力的正向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家庭心理动力对子女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7.1 家庭建设能力与家长亲职能力是关键的家庭心理动力因素 |
7.2 家庭建设能力、家长亲职能力与子女脱贫内生动力 |
7.3 研究方法 |
7.3.1 研究被试 |
7.3.2 研究工具 |
7.3.3 共同方法偏差评估 |
7.3.4 研究程序与统计方法 |
7.4 家庭建设能力、家长亲职能力对子女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7.4.1 学生脱贫内生动力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
7.4.2 家庭建设能力、家长亲职能力与子女脱贫内生动力的关系 |
7.4.3 家长给予关注与家长实质陪伴的中介效应检验及比较 |
7.5 家长实质陪伴是子女脱贫的关键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心理扶贫的脱贫内生动力治理建议 |
8.1 基于心理扶贫的贫困治理 |
8.2 心理精准扶贫的政策设计 |
8.3 心理精准扶贫的队伍建设 |
8.4 企业帮扶培育现代性心理 |
8.5 使家庭完善催生内生动力 |
8.6 用教育扶贫培植内生动力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开放式访谈提纲 |
附录2:脱贫内生动力、幸福倾向及悦纳进取量表(用于计算效标关联效度) |
附录3:激发补偿性刻板印象的文字脚本 |
附录4:时间紧迫感、扶贫干部-贫困户主交换(LMX)及脱贫行为倾向问卷 |
附录5: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家长亲职能力及贫困家庭子女脱贫内生动力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调查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质量控制 |
1.1.4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基本资料 |
1.2.2 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现状 |
1.2.3 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现状分析 |
1.3.2 患者基本资料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水平的影响 |
1.3.3 卒中症状资料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水平的影响 |
1.3.4 治疗情况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的影响 |
1.3.5 照顾者因素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的影响 |
1.3.6 患者自我感知资料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的影响 |
1.3.7 建议及对策 |
1.4 创新点 |
1.5 小结 |
第2章 干预研究 |
2.1 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3 统计方法 |
2.1.4 质量控制 |
2.2 结果 |
2.2.1 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
2.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安全评分比较 |
2.3 讨论 |
2.3.1 基于PDCA理论的干预模式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的影响 |
2.3.2 研究的局限性与建议 |
2.4 创新点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3章 综述 |
3.1 与心理安全相关理论 |
3.1.1 需要层次理论 |
3.1.2 精神分析理论 |
3.2 心理安全的定义 |
3.3 心理安全理论研究现状 |
3.3.1 国外研究现状 |
3.3.2 国内研究现状 |
3.4 安全感的实证研究 |
3.4.1 国外实证研究 |
3.4.2 国内实证研究 |
3.5 心理安全的测量工具 |
3.6 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 |
3.7 心理安全的干预 |
3.8 PDCA循环理论及应用 |
3.9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住院老年患者安全感量表 |
附录B 老年脑卒中患者调查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如何摆脱性心理负担(论文参考文献)
- [1]肿瘤患儿照顾者照护体验与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J]. 杨娜,杨平,刘燕,张莉. 现代临床护理, 2021(08)
- [2]克罗恩病患者创伤后成长体验的扎根理论研究[D]. 张晨.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研究及希望干预方案构建[D]. 谢娜妹.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研究[D]. 曹志丹.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D]. 崔桂武. 辽宁大学, 2021(02)
- [6]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成丹青.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与其生活质量、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研究[D]. 常艳.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8]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J]. 王励飞,孔骞,米元元,汪冕,冯志仙,吴亚美,李睿明. 中华护理杂志, 2020(06)
- [9]脱贫内生动力的结构、机制与治理 ——基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D]. 傅安国. 天津大学, 2020
- [10]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D]. 白金文.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