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保险的发展与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前景论文,信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的鲜明特征。各国经济超越国界和民族的限制,遵循市场原则,进行广泛深刻的交往,开展全球范围的大合作、大竞争。生产全球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全球化不断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形成生产经营全球网络,深化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将世界经济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内和国际贸易以远高于GDP的增速高速增长,使信用险成为保险行业不可忽视的又一增长点,具有极大的拓展空间。本文主要讨论世界信用险发展现状、风险管控模式和发展前景,以及对中国信用险发展的借鉴意义。
信用险概况
(一)信用险的概念
信用险是以商品赊销和信用放贷中债务人的信用作为保险标的,在债务人未能如约履行债务清偿而使债权人招致损失时,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即债权人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保险。信用险是一个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它能够补偿投保人在其客户未能支付货物和服务的款项时所遭受的损失。通过提供这一风险保障,信用险使得卖主能够更自由地提供赊销。信用险服务的领域包括出口贸易、国内销售和批发、建筑领域、承接公共机构业务的承包商。
(二)信用险发展状况
1.从保费规模看
1998年,全球信用险保费为43亿美元,2004年为66亿美元,2005年为69亿美元,保险金额为19,000亿美元,综合费率为0.363%,占全球信用风险转移价值的3%。保费规模年均增长6.3%,约为GDP5曾长速度的2.5倍。1998年,中国信用险保费为0.36亿元人民币,2006年为28.67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72.8%,约为GDP增长速度的7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惟一的政策性信用保险公司,提供出口贸易信用保险。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还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巨大市场。
2.从市场份额来看
2005年,西欧市场占73%,保险渗透率为3.7%,人均保费12.8美元。北美市场占17%,保险渗透率为0.9%,人均保费3.7美元。中国占2%,保险渗透率为0.7%,人均保费0.1美元。可以看出,信用险发展与一国或地区的贸易依存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3.从公司情况来看
2005年,四大信用保险公司,包括Euler Hermes保险公司、Atradius保险公司、Coface保险公司和Credito y Caucion保险公司主宰全球市场,其综合收入在2005年达到58亿美元,占有全球市场80%以上份额。其中Euler Hermes占37%,Atradius占23%,Coface占18%,Creditoy Caucion占7%。而1990年,这四大信用保险公司仅占30%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趋势明显。它们都是单一专业化信用保险公司,主要通过产品创新和海外扩张(主要是兼并和收购)来实现持续增长,其核心核能主要体现在费率厘定、产品开发、风险控制、信息技术、核保核赔上,在资本运作领域则主要是通过其母公司来实现的。目前,四大信用保险公司中的前三名已经开始在中国设立代表处,或和国内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加紧培育和布局中国信用保险市场。
(三)信用险的作用
从贸易基本情况看。赊销所产生的应收账款一般占非金融类机构总资产的30%,公司可能由于逾期付款或不付款而面临重大财务风险。目前,每5个企业破产案例中就有一个是由于逾期付款而造成的。全球应收账款占GDP的15%,破产公司的应收账款占GDP的1.7%。信用险作为一种应对逾期付款和不付款风险的重要工具,可以向保单持有者提供以下好处。
一是将付款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专业知识、业务多元化以及财务实力使得其有能力承担这些风险;二是使被保险人得以了解信用风险专业知识以及获得相关建议;三是可以防止被保险人承受流动性压力或破产的风险;四是通过对保单持有人的相当一部分资产提供保障从而降低其资产负债表及盈利的波动性;五是有利于获得银行的融资以及较优惠的信贷条件,因为有些银行规定在提供融资之前必须要有信用保险;六是使得被保险人可以向客户赊销而不用要求现金支付或信用证等担保文书。
信用险的风险管理
信用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是确保所承保风险的透明度,同时对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风险总量与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匹配。总体来说,信用险风险管理包括以下方式。
(一)保单设计
保单设计的内容包括:风险自留、共同保险、限额设定、将保险限制在较短期限内以及保单持有人的报告规定等。
(二)构建风险模型和设计风险工具
构建可以提高风险透明度并为核保提供支持的风险信息工具及模型。一是升级定价和风险选择模型,为更广泛的风险种类建立风险模型。二是采用先进的投资组合工具,将预测性指标,包括预计违约率、风险评级和资本成本等囊括在内。风险模型和信息工具可以完善核保,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三)风险分散
顶级信用保险公司的风险业务中包含了几百万个账目。因此,风险暴露被分散到不同的行业和国家。通过广泛分散风险,可以降低业务绩效的波动性,抵消经济低迷时期的影响。由于很多客户都是中小型企业,并且分布于不同地区,同时出现违约的可能性非常低。
(四)动态限额管理
制订和管理信用限额的能力使信用保险公司可以对独特的风险暴露加以控制。短期信用保险使得保险公司能够对可能影响一个买家信用质量的问题做出应对。限额管理对于风险暴露、特定账目和信用危机的管理都很重要。
(五)再保险
单个信用保险公司赔付率的变动通常比整体市场的变动更大。再保险通过降低其盈利的波动性从而降低了信用保险公司的资本成本。主要的信用保险公司将其业务的近一半分保给再保险公司。再保险可以分为两大基本类别: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如果是比例再保险,直接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比例来分享保费和分担损失。非比例再保险条款中规定了在某个金额范围内直接保险公司必须赔偿所有损失。超过规定金额的部分,再保险公司将赔偿所有损失或按主要事先约定的比例来分担损失,但不得超过保单限额。非比例再保险主要为巨额损失提供保障。这两种再保险都各有作用,并且使得直接保险公司可以获得原本无法获得的资本。因此,再保险可以被视为发行股票、债券或混合证券的替代方案。
(六)风险证券化
风险证券化可以将保险公司从以吸收风险为主的业务模式转变为以风险中介为主的业务模式。1999年4月,格宁金融公司将其贸易信用账目证券化,发行了价值4.55亿欧元的信用风险联结证券。该交易使得格宁公司得以将与其欧洲信用保险业务相关的风险向资本市场转移。购买这些证券的公司得以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欧洲中小型企业的信用风险绩效中去。2006年1月,瑞士再保险公司完成了一笔2.52亿欧元的交易,这是一个基于实际赔偿的信用再保险的证券化。与水晶信用有限公司签订了转分保协议,承保超过第一损失自留额部分的总损失,保险期限为三年,并作适当调整来提供最佳的经济和评级上的资本援助。该交易使得投资者参与到一个为期三年的被积极管理的多样化的信用账目中。
信用险的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信用险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国际贸易快速发展
自1950年以来,全球贸易以6.2%的年实际增长率增长,而全球GDP的年实际增长率为3.8%。随着中国和印度越来越活跃地参与到全球经济中,以及俄罗斯、中欧和东欧国家越来越活跃地与欧盟打交道,贸易还会持续迅速增长。中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979年以来,GDP年均增长9.8%。2006年,全国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是2000年的3.71倍;全年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1485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5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外资吸收国。
(二)信用信息需求的增长
信用保险公司在提供信用信息和相关服务方面占有优势。顶级信用保险公司拥有约5000万家企业的资料。通过向银行和其他感兴趣的客户销售信用信息,从其独家拥有的市场情报和风险情报中获利。
(三)信用险渗透率低
在信用险最发达的西欧市场,信用保险公司仅仅渗透了其潜在市场的20%。只有2%的小型企业、15%的中型企业及30%的大型企业购买了信用保险。潜在客户的数量是巨大的。
因此,信用险的增速将高于全球GDP增长,大概为GDP增长速度的2倍左右。预计将从2005年的59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33亿美元,即每年实际增长率达4.2%。亚洲、美洲、中欧和东欧的保费实际增长将会呈现特别强劲的势头,大约会达到每年5%到7%的增长率。
对中国信用险发展的启示
从信用险的发展历史看,可以看到中国信用险是一个巨大市场,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只要做好风险管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就能开拓另一个保险领域盈利空间。信用险经营成功与否都取决于专业化的经营模式、严格的风险控制模式、对核保核赔规则的严格遵守、以盈利为目的和灵活经营。
(一)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保单设计。信用险保单的特点,例如保险免赔额以及自动包括被保险人的所有合同降低了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信用保险公司进行风险管理的其他关键方面,包括遵守核保纪律;避免行业风险、国家风险或交易对手风险的过度积累;使用再保险以及周期管理。有些保险公司采用早期警报系统和关键绩效指标来确定重要业务走向,并为诸如风险承受能力的管理、限额和保单条款的调整等战略决策提供支持。
(二)降低成本
日益进步的信息技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信用信息共享的速度。较之其他产品,信用险的劳动集约化程度和资本集约化程度更高,因为它要求在保险期内卖方、买方以及保险公司之间必须进行相互交流。因此信用保险公司将其自身的信息技术系统与客户以及提供信用信息的机构的系统相连接,同时利用评分工具来确定中小规模买家的信用限额,以力图降低成本。从流程自动化上来看,世界一流的顶级公司现在可以以完全自动化的流程处理60%以上的业务;处理80%以上的业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