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降低新生儿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论文_易景鸿

易景鸿

宜昌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443000

摘要:目的 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新生儿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 将我科 2016年 6月—12 月 收治的常规护理模式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225例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2017年 6月—12 月收治的使用 PDCA 管理模式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225例住院患儿作为试验组,比较 2 组患儿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 运用 PDCA 循环组患儿留置时间较长,非计划拔管率大大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新生儿;PDCA

引言:

静脉留置针以其操作简单,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痛苦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既安全,又方便,可减轻患儿多次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利于临床用药和抢救,从而在临床得到广泛使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增加患儿痛苦,增加护士工作量,增加患儿家属经济负担,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PDCA是指在护理管理活动中,为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效应所进行的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4个阶段循环的质量管理过程,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运用在护理管理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2]。我科于2017年6月开始使用PDCA循环对静脉留置针进行管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大大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6年6月—12 月收治的常规护理模式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225例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20例,女105例;胎龄 32 周 ~40 周;出生体重 1.15~4.4kg。2017年6月—12月收治的使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225例住院患儿作为试验组,其中男115例,女110例;胎龄33周~39周;出生体重1.2~4.2kg。2组患儿均使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4G留置针及配套的留置针敷贴。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计划阶段(P):(1)现状调查:科室成立质控小组,明确分工、职责,护士长任组长,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质控方案,以及质控组成员的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见表1):①管理因素:制度、职责、工作流程欠全面细致;日常监督力度不够;组织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不够。②护理人员因素:消毒待干时间不够,穿刺部位选择不当,穿刺技术不高,固定方法不当;封管不规范;护理不周。③患儿因素:患儿哭闹时,静脉压力升高,血液回流,容易堵管

通过对引起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针对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质控小组监督和检查实施情况,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不断循环改进,大大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率。

3讨论

我科运用PDCA 循环理论对留置针进行管理,针对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因素进行讨论分析,制定相应的操作标准和原则,对护士进行系统的培训,规范了操作行为,加强对留置针使用期间规范的细节护理,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减少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和皮肤完整性受损。美国静脉输液实践标准要求不能常规更换儿童外周静脉输液导管,要对患儿的穿刺部位、皮肤等的完整性等进行评估后确定[4]。由于新生儿皮肤的屏障作用弱,使用静脉留置针局部皮肤发生不同程度皮肤损伤,实施PDCA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大大降低,皮肤损伤发生率下降。

参考文献:

[1]潘金霞.探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J].辽宁中医药大 学学报,2013,15(4):215-216.

[2]蒋丽,吴小玲,叶艳萍,等.PDCA循环理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38-39.

[3]黄丽英.临床护理领域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进展[ 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2):170-172

[4]赵改婷,李瑞竹,李巧芬,等.早产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拔管时局部表现与静脉损伤的关系研究[ J].护理学杂志,2015,30(19):48-50.

论文作者:易景鸿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PDCA循环在降低新生儿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论文_易景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