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流通产业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贡献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流通产业对GDP或GNP的贡献
流通产业对GDP或GNP的贡献大小,可以通过流通产业所实现的产值占GDP或GNP的比重来衡量。这一比重越大,流通产业对GDP或GNP的贡献也越大。从各国的经验来看,一国流通产业产值占GDP或GNP的比重高低,与该国的商品与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及社会化、专业化生产水平有关。也就是说,商品与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越高,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越高,流通业对GDP或GNP的贡献也越大。
表1 中国GDP与流通产业发展情况(1981-2004) 单位:亿元,%
年份
GDP 流通产值GDP增长率流通增长率 流通产值占
GDP的比重
1981 4682.4 255.7 5.2
30.0
5.5
1985 8964.4 878.413.5
28.9
9.8
199018547.91419.7 3.8
-4.8
7.7
199558478.14932.310.55.9
8.4
200089468.17316.0 8.08.2
8.2
200197314.87918.8 7.57.5
8.1
2002
105172.38476.7 8.38.1
8.1
2003
117390.29238.4 9.59.1
7.9
2004
136875.9
10098.5 9.56.3
7.4
注:按可比价格计算的GDP、流通产值;流通业包括零售批发贸易。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相关数据整理并推算而成。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流通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为8%左右。2004年,流通产值为10098.5亿元,年增长率为6.3%,小于GDP增长率9.5%;流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7.4%,比1981年增长约2个百分点。从表1还可以看出,在流通产值对GDP的贡献较大的年份,GDP增长率也相对较高。由此可见,流通产值对GDP的贡献越大,GDP增长越快。在启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除内需和出口均属流通产业以外,其中投资约有60%转为消费额,直接或间接在市场实现,与流通产业直接、间接有关的占“二驾半”(黄国雄,2005)。
表2 流通产值贡献的国际比较 单位:%
年份 英国
美国
日本 韩国
德国
1975-1979 10.1
16.2
13.7 12.2
11.0
1980-1984 10.2
13.9
14.0 11.8
10.0
1985-1989 11.8
15.8
13.6 12.89.7
1991-1993 12.5
16.7
13.9 12.8
10.3
资料来源:夏春玉:《流通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表3 2004年中国主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产业 产出增长率(%)
增长贡献率(%) 增长贡献额(%) 产出弹性系数
全部产业
9.5
第一产业
6.3 10.06
0.96 0.1517
第二产业 11.1 61.80
5.87 0.5289
工业 11.5 55.55
5.28 0.4589
建筑业 8.1 59.60
0.57 0.0699
第三产业
8.3 27.91
2.65 0.3194
交通运输仓储 14.9 8.82
0.84 0.0562
流通企业
6.3 4.90
0.47 0.0738
注:流通产业主要指零售、批发贸易和餐饮业。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有关数据计算而来。
表4 中国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1990-2004)
注:流通产业主要指零售、批发贸易和餐饮业。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相关数据计算而来。
从国际来看,1992年,日本流通产业的产值达59万亿日元,仅次于制造业,占当年GNP的14%(申恩威,1995)。再如韩国,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比重日益高涨。在GNP上,以1992年为准,农林水产占7.6%,流通业占14.4%,流通业领先于第一产业(商寻,1998)。在1991-1993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流通产值占GNP的比重均超过12%,美国最高,达到16.7%,几乎是我国同期的2倍(见表2)。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的流通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达到15%以上(曹金栋、杨忠于,2005:108~109页)。这表明,一方面,中国流通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还是比较低的,中国商品与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中国流通产业的增长潜力还很大。
二、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般来说,国民经济由包括流通业在内的各产业构成,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净产出总值等于各产业活动的增加值之和,整个国民经济的产出增长是各产业产出增长的总和。各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表示:
我们选取了中国在2000-2004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及产业构成数据,考察各产业,特别是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表5 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国际比较
国家 年份 GDP增长率 流通产业增流通产业增流通产业增流通产业产
(%) 长率(%) 长贡献率 长贡献额 出弹性系数
(%) (%)
中国
1978-1999
9.72 10.40 7.98 0.78 0.0746
2000-2004
9.50
7.80 7.42 0.62 0.0793
美国
1973-1993
2.43
3.4421.62 0.52 0.1525
日本
1973-1993
3.73
3.7513.89 0.52 0.1378
英国
1973-1993 11.09 11.4414.21 1.58 0.1381
韩国
1973-1993
8.05
8.1212.93 1.04 0.1281
德国
1970-1993
2.53
2.17 9.12 0.23 0.1063
法国
1980-1991
2.17
2.0914.18 0.31 0.1472
注:表中2000年以前“流通产业”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其中2000-2004数据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的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相关数据计算而来。
资料来源:夏春玉:《流通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从产出弹性系数看,2004年流通产业为0.0738,这意味着流通业增加值每增加1%,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0738%;此外,工业净产出每增加1%,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4589%;农业净产出每增加1%,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1517%;建筑业净产出每增加1%,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0699%;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净产出增长率每增加1%,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0562%;由此可见,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次于工业和农业而居第三位(见表3),这种状况除了有我们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还需要第二次产业来更多地带动经济增长的原因,也表明当前产业结构的扭曲性和不合理性。
表6 中国第一、二、三产业与流通产业产值(1978-2004) 单位:亿元
注:表中数据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第一、二、三产业与流通产业的产值;流通产业包括零售、批发贸易和餐饮。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
表7 流通产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关系数(1978-2004)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流通产业
第一产业 1
0.982**
0.981**
0.991**
第二产业0.982** 1 0.997**
0.992**
第三产业0.981**
0.997** 1 0.996**
流通产业0.981**
0.992**
0.996** 1
注:**表示在显著水平为0.01的情况下显著相关(双尾)。
表8 中国流通产业对就业的贡献(1980-2002) 单位:万人,%
年份 总从业 第三产业流通产业流通从业人员占总流通从业人员占第三
人员
从业人员从业人员从业人员的比重 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
1980 42361 5532
1363 3.22
24.64
1985 49873 8359
2306 4.62
27.59
1989 55329 10129
2770 5.01
27.35
1990 64749 11979
2839 4.38
23.70
1991 65491 12378
2998 4.58
24.22
1992 66152 13098
3209 4.85
24.50
1993 66808 14163
3459 5.18
24.42
1994 67455 15515
3921 5.81
25.27
1995 68065 16880
4292 6.31
25.43
1996 68950 17927
4511 6.54
25.16
1997 69820 18432
4795 6.87
26.02
1998 70637 18860
4645 6.58
24.63
1999 71394 19205
4751 6.66
24.74
2000 73025 20228
4737 6.49
23.42
2001 73025 20228
4737 6.49
23.42
2002 73740 21090
4969 6.74
23.56
注:流通业包括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及相关数据计算而来。
从动态上看,我国流通产业增长贡献额基本上保持稳定,说明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流通产业的绝对贡献(增长率)变化不大。而流通产业增长贡献率和产出弹性系数的变化不够稳定,从1992年开始,总体上是不断下降的,从而表明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渐减弱(见表4、图1、图2)。
从国际比较来看,在1978-1999年期间,中国流通产业产出弹性系数仅为0.0746,即流通产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0746个百分点,而基本上处于同期的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韩国分别为0.1525、0.1378、0.1381、0.1063、0.1472、0.1281(见表5),远远高于中国。在2000-2004年期间,中国流通产业产出弹性系数平均为0.0793,比1978-1999年间的平均水平增长了0.0047个百分点,这虽然表明流通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所增强,但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从而反映出目前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偏低,流通产业发展较为滞后的现状。
表9 流通产业就业贡献(份额)的国际比较 单位:%
年份英国 美国 日本 韩国 德国
1970-1974 16.6 20.4 20.5 15.2 14.6
1975-1979 18.3 22.8 22.1 15.8 15.0
1980-1984 19.8 20.6 22.8 21.0 15.2
1985-1989 19.9 20.7 22.9 22.0 14.8
1991-1993
-
20.7 22.5 22.8 14.8
注:表中“流通产业”与“商业”不作区分。
资料来源:刘勇:《商业增长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页。
三、流通产业对三次产业的贡献
表6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二、三产业与流通产业的发展情况。根据表6,我们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分析流通产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关性,具体的Pearson相关系数如表7。
从表7中可以看出,在显著水平α=0.01的情况下,流通业的发展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高度相关。其中,流通业与第一产业的相关系数为0.991,说明流通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发展;流通业与第二产业的相关系数为0.992,说明流通产业的发展对第二产业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流通业与第三产业的相关系数为0.996,分别高于流通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相关系数,而流通产业与第二产业的相关系数又高于流通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相关系数,由此可见,流通产业对第一、二、三产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且对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高于第一、第二产业,而对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又高于第一产业。
四、流通产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
考察流通产业对社会就业贡献程度的大小,可以用商品流通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社会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来衡量,即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产业就业人数占该时期全社会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越大,流通产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也就越大。
从静态来看,自1993年以来,批发零售餐饮从业人员年均增加177万人,占全社会新增就业人员的23.6%。2000年,批发零售业安排新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 27.5%,比第二产业安排就业人数高出5个百分点(黄国雄,2005)。 2002年,我国农业、制造业和流通业的就业比例分别为44.06%、 11.27%和6.74%,流通业的就业贡献仅次于农林渔业和制造业,列第三位。
从动态来看,我国流通产业的就业贡献不断增大,由1980年的3.22%,增加到2002年的 6.74%,达到历史最高值。近两年来,就业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流通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的增加趋势没有改变(见表8)。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流通产业在中国将成为安排下岗人员和农转非人员工作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小,无论是吸纳劳动力贡献率还是吸纳劳动力的增长率相对也较低,新增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需求弹性很小。如1996年,吸纳劳动力增长率仅为3.1%,远远低于第三产业的7.9%,而新增劳动力产值贡献率只有51.1%,第三产业则达到123%。且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是一个专业化水平较高的行业,对就业人员的要求较高,而我国当前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因而较难从事此行业的工作。而流通业,因其活动主要是在商品流通领域进行,以手工劳动为主,对劳动力专业化水平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吸纳劳动力的范围特别广。同时,流通产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很低、存在明显的工作“个人化”和“家庭化”的倾向,个体商业经营者容易进入市场,这对于吸纳我国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下岗人员有着重要的作用(吴沉,2001)。
从世界范围看,西方发达国家的流通产业对就业的贡献是很大的。平均就业贡献最大的是日本,基本维持在22%(见表9)。例如,日本1991年商品流通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433万人,占当年所有产业就业总人数的22.5%(申恩威,1995:3页)。发展最快的韩国, 20世纪70年代初为15.2%,到 20世纪90年代初上升到22.8%。1992年,在就业上,韩国流通业占27.8%(见表9)(商寻,1998)。而在中国,1991年和1992年流通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58%和4.85%,分别只是日本、韩国同期就业贡献的1/5和 1/10。德国的流通产业对就业贡献相对而言较小,但是也是我国同期就业贡献的2.74倍。可见,我国流通产业的就业贡献还是比较低的,这说明我国流通业的就业空间还很大。
五、流通产业对国民福利的贡献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国民福利大致包括下列内容:(1)国民收入。即国民收入的提高意味着国民福利的增加,反之,国民收入的降低意味着国民福利的减少。(2)生活质量。生活不仅有自然方面的内容 (如环境污染的消除、生活条件的美化),而且还有社会方面的内容 (如社会文化服务的便利、社会治安状况的改善)。(3)工作兴趣。即人们在工作中不感到单调、乏味。(4)消费者闲暇。即消费者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5)消费者爱好的满足,等等。
流通产业虽然不能与所有的福利内容直接相关,但是在国民收入、消费者闲暇和消费者爱好的满足这三个方面,却具有直接的相关性。
从国民收入来看,流通产业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岗位,从而提高其收入水平,而随着流通产业的不断发展,在流通领域从事经营或劳动的人越多,那么,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也会越高,进而使国民福利也得到增进。1980年,我国国民总收入为4517.8亿元,其中流通产值为213.6亿元,贡献率(流通产值/国民收入×100%)为4.73%;到2004年,国民总收入为 136584.3亿元,流通产值为 10098.5亿元,流通产业的贡献率为7.39%。1980年以来流通产值、国民总收入和流通产业对国民收入的贡献变动情况如图3、图4所示。
从消费者闲暇来看,流通产业与国民福利的增进也是直接相关的。这是因为,随着流通产业的发展,消费者的许多家务劳动成了流通产业的经营内容,从而大大减少了消费者的家务劳动时间,相应地也就增加了消费者的闲暇。例如,超级市场、自动售货等零售方式的引进,节约了消费者的购物时间;流通加工业及“饮食产业”、“快餐业”的出现,大大节约了消费者的用餐时间等等。
从消费者爱好的满足来看,流通产业也有特殊的贡献。通过改善卖场环境、延长营业时间、更新销售方式、增加消费服务等等,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爱好,进而增进国民福利。
六、流通产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贡献
巴顿(K.J.Button)指出,商业是城市形成的两条主要线索之一 (巴顿,1984)。杨小凯运用他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建立了对分工、交换与城市的形成进行分析的数学模型 (杨小凯,1998)。晏维龙则认为,如果从商品流通(包括产品流动)的角度来看,消费和生产集中而形成城市的原因,主要在于密度经济的效应(晏维龙等,2004)。
“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 (中共中央编译局,1985:371页)。哈里斯(C.D.Harris)在其著名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中,列出了零售商业城市、批发商业城市、运输业城市等以流通活动为主要指标的城市类型。日本地理学家国松久弥认为,现代城市化的过程就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聚集的过程。随着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的实现,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阿瑟·奥沙利文 (A.O′Sullivan)明确指出:“地区的比较优势使地区间贸易变得有利可图,所以地区间贸易促进了市场城市的发展。生产上的内部规模经济使工厂生产商品比个人生产效率更高,所以工厂生产商品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发展。在生产和市场销售上的规模经济促使公司聚集在城市里,这种群聚性促进了大城市的发展”(Aahur O′Sullivan,2000)。谢朝斌认为,“城市化过程是现代商品流通发展与变革的直接推动力量,而现代商品流通发展与变革的过程也反过来构成城市化过程的基本内容” (谢朝斌,1995)。晏维龙等学者在深入探讨城市化与商品流通关系的基础上,主张实行“流通先导”战略,认为这是推动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根本道路(晏维龙等, 2004)。
R·库克斯(Reavis Cox)把城市理解为“流通组织”,并将城市的产业划分为两种,即“形成城市的产业”(City-forming Industries)与“服务城市的产业”(City- Serving Industries)(夏春玉,2002)。前者是指城市通过与外部进行交易来支撑城市发展的产业,后者是指向城市内部居民提供各种服务的产业。一般来说,“城市形成产业”的产出能力越大、越发达,则该城市的规模也越大、越发达。但是,一个城市的“城市形成产业”的产出能力及发达程度,又会受到该城市的“城市服务产业”的产出能力及发达程度的制约,因此,“城市形成产业”与“城市服务产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就流通产业而言,零售商业属于“城市服务产业”,而批发业属于“城市形成产业”。显然,一个城市的发展既取决于批发商业的发展,也取决于零售商业的发展。如果批发商业发达,则说明该城市向城市外部的组织与个人提供物品与服务的能力强,即该城市的产出能力强,因此,该城市的影响力与贡献度也就比较大。同样,如果零售商业发达,则说明该城市向城市内部的组织与个人提供物品与服务的能力强,即该城市的投入能力强,因此,该城市的发达程度和竞争力也就比较强。从各国城市的发展历史来看,批发商业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批发商业不仅通过广阔的商品流通网络将城市内部与外部相连接,而且还通过信息与金融功能的强化使城市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层级关系;同时,批发商业的集中程度也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各国城市发展与批发商业关系的历史来看,城市发展过程基本上也就是批零系数不断扩大的过程(夏春玉, 2005:179页)。
从这些学者的著述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流通产业具有互为因果关系。一方面,城市发展对商品流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流通产业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流通产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城市化过程及发达程度。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流通产业对GDP或GNP、经济增长、三次产业、社会就业、社会福利以及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一方面,流通产业日益成为基础产业或先导性产业(黄国雄,2005;洪涛,2005),其贡献正在不断显现和增大;另一方面,流通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它的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低。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流通产业的地位与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提高流通产业的贡献程度:(1)实施流通产业扶持政策,促进流通领域的基础设施、管理、信息和经营方式等的现代化;(2)因地制宜地实施流通产业组织政策,既要促进流通产业的组织化,支持组建大型流通企业集团,走流通产业国际化道路,又要控制垄断,维持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3)降低流通产业门槛,积极鼓励投资者进入,并且帮助经营失败者退出,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吸纳就业的功能;(4)要在西部大开发以及开拓广大农村市场的实践中大力推动流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流通产业扩大内需、引导生产的先导作用;(5)推动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与商品流通的互动中寻求流通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