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的日本模式:形成过程和融解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趋势论文,过程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70(2003)03-0009-06
引言
人们常用学历主义一词来概括日本教育的特质,同时这也被说成是日本教育变质的根源。对此加以批判非常容易,可是批判之前必须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一、为什么日本社会会出现学历主义的现象?二、学历主义和日本现代化的形态有何相关?本论文认为,学历主义深深扎根于日本现代化的方式之中,显现了日本教育的特征,本文称之为日本模式。以下就对这个日本模式的结构、功能及变化过程加以分析。
一、日本型学历主义
1.学历主义产生的原因
学历主义或者说学历社会是什么,若对此深究,会意外发现该词内涵非常模糊。以新闻媒体为中心,人们在议论日本的教育问题时,经常使用这个词,结果使之内涵变得有些破损不堪。如果对其意进行梳理,可以析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报酬的获得受学历左右。(2)因此,社会成员为了获得高学历而竞争。(3)结果,孩子受到来自父母的过多的期待和压力。人们使用学历社会一词一般指其中某几个意义的组合。受验体制这个词主要指第三个方面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受验体制可以说是学历主义现象的一个侧面。
英国学者多尔(R.P.Dore)在《学历社会》一书中,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出发,对日本的受验体制作出了精辟分析。在和英国比较的基础上,多尔对学历社会在日本社会的出现提出若干见解。以下为我对多尔理论所作的整理。
首先,日本和英国的基本区别在于,社会发展和教育等现代制度的建立之间的时间对应关系不同。一般来说,欧洲诸国特别是英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其它现代制度和经济发展都经历了很长时间,其间互相影响,经历了反复的试行错误才发展完善起来。以英国为例,首先是产业革命,而后是各种现代制度的发展,其后才是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尤其在初等教育阶段,国民的就学率已经扩大之后,出于对工场里青少年劳动力的照顾,政府才建立义务教育制度。这被认为是政府在制度和财政上介入教育的开端。与此相比,在西方诸国经历了长期发展,社会发展处于停滞期时,日本才引进西方现代制度,这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才被导入。日本的现代化是通过政府之手有目的地推进的,现代诸社会制度是促进现代化的手段,而学校教育制度为其之一。因此,日本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打上了日本社会的独特印记。
基于以上原因,日本的经济发展具有二重结构。日本的现代化过程首先是有目的地导入现代组织和技术。之后,在传统的经济结构中,相对比较小的现代部门形成,而后逐渐扩大发展。最先成为现代部门中心的是政府机构,其次还有引进外国组织和技术的民间企业。但是,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之间的差异不可能轻易消失。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差异直到现在还存在。这意味着劳动市场的二重结构,进而是社会机会的二重结构。作为现代化中心的政府,独占了设计日本社会的机能。作为政府核心的官僚,各种待遇很高,而且参加工作之后,还有到海外工作学习的机会,也能得到其它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本投资。到现代化程度高的企业去工作,也能得到比传统经济部门就业人员较好的待遇。
第二,传统的身分制度的崩溃。日本传统的社会阶层,受到现代化的影响,制度上和经济上都受到沉重打击。同时,作为现代国家的日本,为了动员社会全体成员实现社会目的,不能不强调全体国民的整体性。在意识形态上,也强调社会机会向社会全体成员开放。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实质上的经济或文化的差异消失,但是,束缚社会成员设计自己未来的框框少了。
从上述两个特征中产生的结果是,大范围的社会成员形成到现代部门中去工作的高期望。与此相对应,现代部门在选拔人才时,也把学校教育作为选拔基准。这一方面说明,由于从外国引进的知识由学校来教育,在实践中,期待学校教育所形成的知识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了给予社会的某些成员特别有利的社会机会,需要支撑这种作法的强有力的合法化理论。为此,成为选拔基准的不能是出身门弟,必须是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学校教育制度,整体充满反复的评价和选拔。在这个意义上,学校里的学业成绩和能力主义原理(meritocracy)最适合。另外,在上述的国民动员的现代国家的政纲中,必须在全体国民中普及初等教育。为此,必须向初等教育的毕业生开放向高一级学校升学的机会。这样一来,向高一级学校升学的可能性,以及到现代部门中就业的可能性得到制度上的保证。在此,向上一级学校升学与否直接和社会机会的获得与否相联系。虽说因经济原因,不得不放弃升学想法的人占大部分,但随着具有经济支付能力的家庭的增加,依据学业成绩进行的选拔考试激化。这样的选拔越严格,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的素质越高。在这个意义上,学校教育和现代部门的工作对知识的要求相对应。同时,公平竞争,为选拔的正当化提供了依据。这样,一方是教育制度,另一方是雇用结构,两者之间联系的强化和固定化现象可称之为学历主义。
2.学历主义的发展变化
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充满种种曲折。上述的学历社会也经历了诸多阶段,形式不断发生变化。首先,明治维新不久,虽说新政府急于导入教育制度,但并没有立即为社会所接受。历史研究证明,在这个时期,存在着人民反对建立小学的事实,也不乏人民烧毁新建小学的证据。初等教育的普及直到明治维新40年后的日俄战争时才实现。对高等教育来说,明治政府成立初期,各省厅(注:相当于中国的中央各部委。脚注均为译者所加,下同。)设立各自的人才培养机构,为了保证生源,不得不付给学生生活费。其后设立的东京大学在建校初期,也面临着如何确保具有相当素质的生源问题。提高学费也经历了很多曲折。到现代部门就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学历和就业机会的联接作为制度固定起来需要时间。从明治初期开始,日本的学历主义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为止,为学历主义的形成期。从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进入该时期的转折点是,民间的近代部门开始发展,二重雇用结构开始形成。同时,都市的中间层开始扩大,经济上能够负担子女上中学和大学的家庭增多。初等教育近于普及,以此为基础,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升学阶梯在教育制度中得到实现,其结果引起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需要的高涨。不过,此时对学历主义的成立,日本社会还残存着很大的制约。首先是封建社会制度的残余尚存,国民的收入水准也很低,能够升入上一级学校的人仍是少数。而且,初等教育毕业之后,学校教育制度还存在着升学和就业的双轨制。中等教育,从制度上起着限制高等教育升学需要的作用。
第二阶段,二战后改革和20世纪60年代的高度经济发展期。战后教育改革,首先变双轨制为单轨制,废除了升学的制度障碍。同时,战后改革,使社会机会向任何国民开放的意识形态以新的形式广泛传播。而且通过土地改革,收入水平逐渐趋于平均。在60年代的经济高度发展时期,不仅城市中间层,一般大众的收入水平也得到提高,这使升学变得可能,获取更好社会机会的期望值升高。另一方面,经济的二重结构看起来以大财阀解体的形式而消失,实际上,以新的形式重新组成。特别是随着出口市场的开放,大公司吸收新技术的步伐急剧扩大。政府作为设计社会发展结构的中心,其存在的合法性得到社会认同。这样,现代部门和这以外的部门以新的形式得到保存。在这样的经济和社会构图之中,战后型的学历主义形成。高中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之间的阶段性关系可以说是这个时期学历主义的首要特征,这从根本上引起对高学历的追求。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初中升高中的比率,60年代到70年代高中升大学的比率急剧增加。而且,升学率的扩大和社会机会相关联。实际上,大学间的差别逐渐增大,而且人们也意识到这种现象。
第三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的经济发展结构进入转换期。以石油危机为界,日本经济从高速成长时代进入低速成长时期。经济结构从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牵引力转到以服务业的扩大为中心,制造业本身也转向生产技术集约型、高附加值的产品。当然,这种转换以大企业为中心而进行,日本经济的二重结构并没有大的变化。结果,石油危机后出现大学毕业生需求数减少。进入80年代,对大学毕业生的需要急速扩大,特别是大企业增加大学毕业生的招聘数。大企业增加的大学生雇用数不是面向所有的大学,而是面向比以前该企业招聘的大学生的毕业学校稍次的大学。从这一点来说,学历主义无疑得到重新强化。另一方面,1975年前后,政府由支持大学扩张转变为抑制大学扩张,结果大学入学率自此之后以至90年代中期处于停滞状态。同时,大学扩张期出现的大学间考试难度差异更加明确化,特别是全国共通一次考试制度的导入进一步加剧该现象。大学间入学难度的差异变得井然有序,而且为一般大众所认识。这不是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的差别,而是同一教育阶段里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别。也就是说,学校历程作为学历主义的中心问题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使那些能够向名牌大学输送新生的高级中学的社会地位升高。结果,在比这更低的教育阶段里,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也变得重要。
3.受验体制的自己扩大
如上所述,现代社会,所谓的学历主义具有多层结构。
这即是说,以日本的追赶型现代化发展作为背景,一方面是经济的二重结构,另一方面是大众社会(注:即中文的“市民社会”。)的形成,这两个原因引起向高阶段教育升学的高期望。这可以称为学历主义形成的第一个过程。但同时,同一教育阶段的不同学校之间也因选拔性的不同而出现社会威信的差别。这样,不仅引起向某一教育阶段升学,而且引起向高选拔性的学校升学的竞争。同时这使在中等教育阶段,学生对取得好成绩也具有高期待,进而影响到初等教育。以上可称为学历主义形成的第二个过程。这种结构,通过竞争显示所取得的好成绩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威信(prestige)。学历本来作为在工作上取得高报酬的工具,已逐渐远离这个目标,取得学历本身成为目的。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大众社会中,在这个生活水准上已无法向他人显示自己的高人一等,追求和高威信相关的学历也许是为了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证据。这可以称为学历主义形成的第三个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学历主义对个体来说,仅从经济功能上已无法解释,应该解释为一种“心性”(注:即英语的mode。社会心理学术语。可简单解释为一种弥满于整个社会,对人们的行动有巨大影响,但很难为人所明确意识到的社会思维习惯。)。这三个过程未必和前述的历史发展过程相对应。比如说,学历主义过程的第二过程和第三过程在二战前已经萌芽。但越往现代,与第一过程相比第二过程、与第二过程相比第三过程更为重要也是事实。
二、作为一种发展模型的日本模式
另一方面,学历主义和日本现代化密切相关这一点常为人们所忽视。
1.就学率的增加和人才培养
首先,就学率的急速上升,引起高学历年轻劳动力供给的扩大。初等教育的快速普及与其说是学历主义的产物不如说是学历主义产生的前提,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政策的结果。但是,中等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就学率的上升,学历主义起着很大作用。二战前,日本的青年劳动力几乎都受过初中教育,战后,初中教育变成义务教育。从50年代后半期起,青年劳动者中高中毕业生的比率上升很快。60年代以后,4年制本科大学毕业生迅速增加。从70年代后半期起,专修学校等中等后教育机关迅速增加的结果,使受过某种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占毕业生劳动市场的十分之六。
劳动力特别是青年劳动力的高学历化引起何种经济结果,对此仍有很多问题没有搞清楚。一般来说,宏观人力资本理论是分析教育对经济发展贡献的经济学方法。这种方法以经济发展的会计分析作为理论基础,资本之外,把对劳动力投资也作为经济发展的要素。因此,把教育看成投资,并认为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的部分中,含有因教育投资增加而增加的成分。这种理论基本上是把人力资本投资看成资本的增加。也有不少研究者把劳动力按照性质分类,作为不同的生产要素。但是,在微观人力资本理论中,测定人力资本投资的效果,均使用学历别教育的内部收益率(注:很多中国研究者,使用教育的个人回报率一词。)。
下面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日本的学历别教育内部收益率。20世纪60年代,高中、短期大学和大学毕业生的内部收益率都在百分之八至百分之十之间。高中的内部收益率60年代呈降低趋势。从60年代后半期起,因大学毕业生迅速增多,短期大学和大学的内部收益率呈现降低趋势。但自此之后内部收益率处于平稳状态。若进一步分析,男女之间,不同学历之间虽有差别,但均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七之间。从收益率降低这一点来说,有些研究者认为这显示出教育投资已经过剩。但基本上,教育投资的收益率的高低应该和代替投资机会的收益率相比较来判断。依此而论,70年代以后,银行的定期存款的利息最高不过百分之三而已,大部分时候少于百分之三。与此相比,教育投资还是一种高效投资。
2.作为发展战略的学历主义和受验体制
另外,人们强烈意识到受验体制是日本社会的弊端。但是,与此同时,认识到受验体制肩负着经济方面的使命这一侧面也很重要。
东亚的学历主义提高人们的升学欲望,从而使社会各阶层对高中和大学阶段教育的需要增加,但是,政府给予财政支持的国立的高中和大学的学生容纳能力仍然有限。无缘利用这种教育机会的家庭不得不多付学费让孩子到私立学校读书,政府也对私立学校的设立采取宽大政策。就学率增大的大部分是由私立学校来承担的。其结果是,中等教育阶段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政府的教育支出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非常低,高等教育阶段低于千分之四。来自民间的支出为千分之五至千分之六之间,加起来勉强达到百分之一程度,公共财政支出不足这个数字的一半。虽然计算方法上稍有出入,其它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的政府支出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为百分之二弱。法国虽然少也有千分之八。日本的作法可以把公共部门的资金用于其它更重要的部门。政府资金主要用于国立大学特别是国立大学的工科专业。选拔性高的大学一般学生的素质也高,特别是进行科学技术教育时,教育投资的效率就变得相对较高。与此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等专业的选拔性低,换句话说,经济利益低的专业就利用家庭的升学欲望进行教育投资。
受验体制使学生具有很高的学习动机。这对数学等靠直觉未必能够理解,需要个人不断努力的科目非常重要。另一方面,直到现在,日本小学和初中的教师人均学生数和其它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高。尽管如此,前几次国际学习成绩比较调查的结果表明,日本学生的成绩处于上等。这说明,日本的初等教育在标准化知识教学上质量很高。可以说,这些基础学力和企业内训练结合起来,形成组织和正确完成工作的劳动能力。而且,严格而激烈的考试竞争创造了一个能够非常正确地测定个人素质的体制。大企业几乎无需花费就得到这些指标。大企业通过以上过程,得到素质高的大学毕业生。然后通过企业内培训,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开发资金,确保很高的生产力,这成为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大企业的竞争能力的基石。这种结构形成的过程参见图1:
图1 大学·企业的等级结构的自我强化
这样看来,日本的学历主义或者说受验体制不仅是日本经济和社会特征所带来的结果,而且是支撑经济发展的社会机制的一个方面。不过不容否认,这也造成了日本社会阶层结构的再生产。这种现象渗透到教育现场,给社会带来某种不稳定因素。把上述矛盾也包括在内,学历主义就具有了自己完整的内涵。在此,不妨把学历主义称为日本模式。
三、日本模式的融解趋势
具有以上构造和功能的日本式学历主义或者说日本模式正处于明显的大转换时期。
1.受验体制的融解
首先,初等和中等教育正发生大的变化。上述的作为学历主义反映的受验体制,一方面处于自我强化的过程和亢进状态,另一方面存在着自我毁灭的矛盾。对此日本人拥有一种事后暗自庆幸的心理,或者说预感到它将会复仇。这是因为,一方面,日本人感到学历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或者说,除学历主义之外,解决经济发展中矛盾的社会规范不存在;另一方面,成人世界提高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成为促使孩子努力的压力,这种感觉的丧失直接影响孩子的努力意欲。在经济发展以一种不完善的形式实现(或者说感觉到实现)后的阶段,学历主义存在的正当理由逐渐变弱。而且,应该面对学校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必须尊重孩子自身的生活或者说个性的观点占了上风。我已经多次说过,作为这种观点的前提,学历主义和不尊重孩子个性问题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研究证明。但是,稍微改变一下观察问题的视角,这个问题就被看成重要问题。而且作为政治过程的结果,出现教育课程由难变易的动向。1990年开始,小学和中学中导入的新教育标准正体现了这种动向。新教育标准中,特别是数学和物理等需要继续不断努力的科目的内容变少,而且每一科目中,选修的内容变多,必修的内容变少。
另外,大学入学考试也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前所述,由于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政府对新建大学采取限制政策,日本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慢性的需要过剩状态。至今为止,被认为是中坚大学的大学的选拔性上升,新设的大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生源,进行筛选。特别是城市内,不论什么样的大学,只要合格就想去读的学生不能读大学的现象仍然存在。不过,在这学历主义解体的大趋势中,高中生的志向也发生很大变化,一般来说,考试科目少的大学很受欢迎(注:现在,日本大学考试分两部分,首先是大学考试中心的有考试,为全国统考。其次是各大学的考试。大学在招生时,一般要求考生参加大学考试中心组织的某几门科目考试,对此科目考试要求有一个基本合格标准。大学的考试科目和内容由各大学自定。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起,随着18岁人口的减少,减少考试科目和降低考试难度已成为整体趋势。)。那些高选拔的大学也受到影响,围绕着争夺考生,各大学展开竞争。想早一点确保生源的大学,在通过以考试成绩来选拔考生之外,还采取多种多样的“一技入学”(注:即选拔具有某一特长的学生。)方法,而且后一种选拔的比重越来越大。受验体制中的权力很明显从大学一方移向消费者一方,这和上述的高中课程变化相结合,至少导致了大学新生的基础学力(core cornpetence)的降低。在一些基础科目上,基础学力较低的大学教师也变得多起来。
18岁人口的减少作为第三要素使以上倾向加速发展,关键时刻很快就会到来。20世纪90年代初,200万左右的18岁人口到2010年左右预计将降至121万左右,也就是说,在20年间将减少十分之四。正像一般所认为的那样,这会导致一批大学破产。更为重要的问题是,以现在4年制大学的学生收容能力为基准计算,到2010年左右4年制大学的入学率将达百分之五十。加上短期大学和专门学校,全体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将达百分之八十。就4年制大学来说,这种影响是入学率从同年龄人口的十分之三升到十分之五。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从大学全体来说,供需几乎处于均衡状态,依据考试成绩而进行的选拔已不能实现。换句话说,出现了基本标准消失的状态。这不仅在一部分大学出现,半数以上的大学都接近这种状态。在一部分的大学中,严格的考试还会存在,但考试形态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同时,作为学历主义产生的背景,日本经济的二重结构,二重结构中的雇用习惯也在发生变化。在国际竞争中,大企业出现相反的两种趋势,一方面急剧分化成数个小企业,另一方面,企业合并也在进行中,至此大企业和非大企业之分变得模糊。特别是以中高年人员为主,从大企业调配到小企业去工作的人不在少数,终身雇用制度已开始崩溃。对大学毕业生的采用,也一改以往的一次采用,而尝试灵活的雇用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名牌大学毕业,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一定的待遇就能得到保障的约定俗成已开始和现实不相符合。可以说,今后这种倾向会进一步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一直被说成是日本社会固有弊端的受验体制虽不至于崩溃,但至少形式上将发生很大变化。过去的学历主义,通过把社会的大部分人卷进去,改变了它本身的性质,逐渐形成了受验体制。与此相反,现在,从高度竞争的离脱使受验体制解体。这使被批判为社会弊端之源的受验体制变得难以看清其真象。
2.日本模式的未来
日本社会正面对着非常困难的问题。
上述的日本模式,实际上,与其说是日本特有的现象,不如说是东亚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共有的特征。应该说,这是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模式相联系的社会变化过程。一方面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功能,同时又一直被认为是个社会问题。常常与此相提并论的是美国模式。在美国模式中,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不是知识内容的填压,而是尊重学生的自主发现,强调主体性学习。大学入学很容易,但入学之后的学习内容难,毕业难。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不重视大学的名气,而重视学生的个性。而且,就业后,个人并不会为组织所埋没,而是根据强调专业性的工作规定(job description)去工作,必要时,可以转换工作。换句话说,市场原理成为个人技能获得和劳动市场的轴心——或者说,至少大家认为美国是这样。虽然,上述观点,在多大程度上对美国的教育和劳动的关系作了正确阐述还要慎重讨论,不过这种论调有很大影响也恐怕是事实。时值日本教育进行改革之际,不能否认这种观点具有很大诱惑力。而且,许多专家通过对日本劳动市场的分析,也证实了这种变化趋势的存在。如上所述,现在,日本模式不变不行,能够指明变化方向的毕竟可以说是美国模式。从日本模式到美国模式,日本会沿着这个方向变化吗?很显然,在此变化过程中蕴含着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对此,容另文论述。
标签:学历论文; 日本大学论文; 人才选拔机制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