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单何时会亏损

保单何时会亏损

一、政策性亏损到何时(论文文献综述)

杨中浩[1](2020)在《基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的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研究》文中认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是医改核心任务,目的是建立导向清晰的薪酬激励机制,保障医务人员合理薪酬水平。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医院逐渐形成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薪酬制度,以科室为经济核算单元,实行以收减支、按比例提成。医院薪酬总量和人均水平不受约束,医务人员薪酬与所在医院、科室、甚至是个人经济创收挂钩,而经济效益受到医疗行为和政府规制共同影响。由此导致薪酬分配难以体现医疗服务价值,驱使医生流向薪酬较高的专科,加剧急诊、儿科等较低薪酬专科的医生短缺,专科之间医生资源配置更加不均衡,也诱导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对此,医改要求建立体现公益性和医疗服务价值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破除逐利机制。尽管近年来改革频出,但大多局限在医院内部计薪公式的改变,切断薪酬与经济效益的关联,引入非经济因素,而外部政策层面改革滞后;部分地区探索的薪酬总量规制仍与经济性指标挂钩,引导医院形成逐利性薪酬制度的外部规制环境没有转变,医院间的薪酬差异依旧和经济效益相关,医疗服务价值没有得到重视。现有研究多立足医院外部宏观政策和医院内部微观分配层面,或是分析单项规制对医院薪酬的影响,或从薪酬分配制度、水平、结构等方面论证我国公立医院薪酬体现医疗服务价值不足等问题,但缺乏站在公立医院的机构管理层面中观视角(办医主体)、基于医疗服务价值构建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1)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现状如何,通过什么途径对公立医院薪酬产生什么影响。(2)医疗服务价值如何合理度量,在公立医院机构层面的薪酬水平中是否合理体现。(3)如何构建与经济运营效益脱钩、与医疗服务价值挂钩的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模型框架,既破除逐利性,又不损害医疗服务产出效率。研究目的是,围绕公立医院薪酬改革目标,立足公立医院机构管理的中观视角,剖析现有薪酬规制效应和医疗服务价值体现问题,基于医疗服务价值的合理度量和体现,提出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模型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薪酬规制国内外主要模式、医疗服务价值度量方法,构建回归模型分析薪酬规制效应,利用DEA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医院薪酬的医疗服务价值体现问题,结合理论分析方法提出和论证薪酬规制模型框架。实证研究采用东部某省(市)属30家三级公立医院2008-2018年机构层面的医疗业务和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来源是国家法定财务报表和医院信息系统等。主要研究内容:(1)理论基础。围绕研究问题,重点回顾薪酬相关理论、规制经济、标尺竞争和生产前沿面等理论。(2)现状分析。梳理我国公立医院薪酬规制历史沿革,归纳比较新医改时期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的主要模式,分析借鉴典型国家经验。(3)薪酬规制效应分析。利用样本医院面板数据构建回归模型,结合理论推导,分析薪酬规制对公立医院薪酬水平的影响程度和路径。(4)公立医院薪酬投入与医疗服务价值产出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提出符合医改和薪酬规制需求的医疗服务价值度量方法,利用样本医院数据进行度量,从投入产出角度评价医院薪酬投入与医疗服务价值产出是否匹配。(5)构建薪酬规制模型框架,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进行论证。(6)归纳主要结论和提出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缺乏清晰导向、总量约束和竞争机制。我国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经历了规制、放松规制、再规制的过程,从公益性转向逐利性,再回归公益性。再规制不是重回计划经济,而是通过薪酬总量规制,整合医疗价格等相关规制,建立激励性的薪酬规制。从当前改革看,公立医院薪酬总量核定的收入系数、支出比例、结余奖励、增幅核定四种模式,与改革预期存在差距:薪酬总量核定与医院经济效益依旧挂钩;薪酬规制对薪酬总量约束不强,缺乏配套政策;公立医院之间竞争机制缺失,医院薪酬总量取决于自身绩效,同行绩效提升不会引起自身薪酬总量减少,难以产生激励作用。英国、德国、美国尽管国情不同,但是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薪酬均受到政府规制,改革方向也是趋同的:一是薪酬尽量与医疗业务脱钩;二是规制与竞争互相结合,采取有管理的竞争、构建内部竞争市场等改革举措;三是规制协同性强,通过工资制和完善的支付体系、充分的劳动力市场竞争等实现薪酬规制。第二,薪酬规制主要通过干预医院经济运营显着影响薪酬水平,医院薪酬与经济运营效益密切相关。回归分析显示,薪酬总量规制(狭义的薪酬规制)对样本医院薪酬水平有显着正向影响;医疗服务产品市场相关规制中(广义的薪酬规制),诊疗服务、检查化验、药品等价格规制对薪酬水平均达到1%显着水平的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589、0.470、0.084,运营收支平衡、财政投入政策影响不显着,说明规制间缺乏合力;薪酬总量规制削弱了其他薪酬规制的影响程度,但医院薪酬与经济运营效益未完全脱钩。理论分析显示,薪酬规制通过薪酬总量规制、医疗价格规制、财政投入政策和运营收支平衡等四个途径影响医院薪酬总量的形成:医院管理者决定薪酬分配总量时,受到薪酬总量规制和运营收支平衡约束;薪酬分配总量的决定机制影响医院内部分配和诊疗行为;诊疗行为在医疗价格规制等作用下,也对医院经济运营产生影响。第三,以医疗服务项目行业成本度量的相对价值更加符合薪酬规制需求。从度量对象看,医疗服务项目覆盖全部医疗服务活动,细分度高、可比性强、同质化高,与现行支付体系一致,优于病种等其他度量对象。从度量依据看,由于医疗价格调整滞后于实际成本变化,还要考虑患者负担、医保支付、物价等因素,难以动态反映医疗服务供给成本,根据成本度量优于按收费价格度量。从度量标尺看,相对价值可避免价值绝对量难以度量的问题,国际经验也表明基于相对价值的医保支付等领域改革产生了较好的激励机制。从度量结果看,按行业平均成本度量的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与按收费价格度量结果明显不同。如果薪酬规制采用按收费价格度量的医疗服务价值,会诱导医院规避成本高、定价低的医疗服务,而行业成本高的医疗项目往往难度大、风险高,或是开展较少的新项目,反而是政府办医鼓励开展的;以行业实际成本作为“影子价格”度量价值,能引导医院增加此类医疗服务供给,对于能普遍开展的医疗服务,同业竞争会引起行业成本下降,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也相应动态下调。第四,公立医院薪酬投入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产出严重背离。从样本医院DEA模型分析结果看:行业平均效率方面,以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为产出的模型综合技术效率值为0.72,明显低于以运营收入为产出的对照模型效率值(0.88),纯技术效率值、规模效率值也是如此,样本医院总体上达到运营收入产出较高的效率状态,但与医疗服务价值产出发生背离;医院个体效率方面,无论是以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为产出,还是以诊疗服务收入、运营收入、综合服务量作为产出的对照模型,都有样本医院明显偏离生产前沿面,存在投入冗余,医院间的效率差异明显,这也构成薪酬规制的必要性。第五,基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的薪酬总量规制是薪酬规制框架的核心。在实施薪酬总量规制的同时,整合医疗服务产品市场的相关规制,可以实现医院薪酬与医疗服务价值挂钩、与经济运营效益脱钩的规制目标,其作用机制包括:一是根据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相对价值投入产出效率,直接约束薪酬总量;二是调整面向医疗服务市场的医疗价格规制、财政投入政策等,干预医院投入产出效率,间接影响薪酬总量;三是利用运营收支平衡,约束医院薪酬发放。薪酬规制下,公立医院产生抑制逐利性的内在动力,不再无限扩大薪酬总量和医疗规模,医疗行为发生转变。理论分析显示,以行业平均成本度量医疗服务相对价值实施薪酬规制,可以人为地构建内部竞争市场,形成激励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尤其医疗价格无法动态反映实际成本的情况下,让公立医院业绩评价回归价值。利用DEA模型得到的各医院薪酬总量目标投入占行业薪酬总量比例,可对冗余和高效医院分别核减、核增薪酬总量,产生正向激励作用。根据上述结论,建议通过薪酬总量规制实现医院薪酬与医疗服务价值挂钩,同时基于实际成本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探索财政投入与医疗服务产出挂钩,薪酬规制的各项措施要相互融合和制衡,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实施方式。可能的创新点:(1)尝试提出了“依投入产出效率直接核定薪酬总量、从投入产出两侧间接调控薪酬总量、用运营收支平衡约束薪酬总量发放”的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模型框架,实现薪酬总量规制与相关政府规制的整合,解决现有模式下医院薪酬与经济运营效益挂钩、存在医疗服务诱导动机等问题。一方面,基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产出效率核定薪酬总量,实现医院薪酬与经济运营效益脱钩;另一方面,薪酬总量得到规制部门认可和相关规制支持,同时医院根据医生的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产出支付薪酬,在医院内外部形成一致、与医疗服务价值挂钩的激励导向。(2)研究提出基于医疗服务项目行业成本度量相对价值更适合薪酬规制需求的观点。根据医疗市场特征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目标,借鉴相对价值理念和改革经验,提出以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以成本为依据、以相对价值为标尺的度量方法,并利用样本医院实际业务数据,对按行业平均成本和现行收费价格两种方法的度量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方法可行性,从供方角度解决医疗服务价值难度量的问题,为薪酬规制提供评价依据。(3)从中观视角系统地研究了公立医院薪酬规制问题。公立医院薪酬研究多关注医院内部薪酬分配和单项规制宏观影响,缺乏中观视角和系统性研究。本研究立足医院机构管理层面,从中观视角,界定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概念,开展薪酬规制现状、规制效应、医疗服务价值度量体现等理论和实证分析,对整合薪酬相关规制和构建新的薪酬规制框架提出结论建议,既丰富了公立医院规制理论研究,也为深化医改、尤其薪酬制度改革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围绕薪酬总量规制核心问题,系统梳理我国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演进过程,归纳比较我国公立医院薪酬总量核定的四种典型模式,结合模型简化和逻辑推导,系统分析不同模式的内在机制和优缺点,为薪酬规制理论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郑逸[2](2017)在《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 ——以PPP视角》文中认为世界各城市形成共识: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需要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我国内地的许多城市也进入了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轨道交通属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范畴,具有公益性,我国内地传统上多采用由政府包揽投资、建设和运营的模式。传统模式下的轨道交通投融资遇到了显着、典型的资金问题和管理问题。同时,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产及提供公共产品,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有效合作,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引入PPP有望为轨道交通投融资难题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论方面:一是分析了轨道交通的经济特点及投融资特点,特别关注到传统模式下轨道交通强正外部性与其投融资亏损的内在关系;二是阐述了 PPP的基本概念,并提出引入PPP可以优化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实践方面:分别对国外、国内典型城市的轨道交通投融资情况进行研究,特别关注到国外的东京、新加坡以及国内的香港、北京、深圳对轨道交通投融资领域PPP的成功运用。本文的核心观点及结论来源于第五章、第六章。第五章,对典型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提出:轨道交通投融资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轨道交通应该多元化经营尤其是与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在轨道交通投融资领域引入PPP可以结合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优势。第六章,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我国内地城市引入复合型PPP优化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和文章结构。第二章为轨道交通概述及PPP概述,介绍相关概念及理论。第三章为国外典型城市(伦敦、巴黎、柏林、东京、新加坡)轨道交通投融资情况研究。第四章为国内典型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轨道交通投融资情况研究。第五章为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进行的典型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比较研究。第六章为以PPP优化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研究。第七章为结论和展望,概括阐述第五章、第六章得出的结论,并对我国发展轨道交通的未来进行展望。

施润[3](2017)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模式”的立法构建研究》文中认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本质,是业主为行使区分所有权之共同管理权的便利而设立的管理工具。但业主拥有资金所有权,并不代表业主必须进行自主管理。在业主管理能力有限的现实背景下,立法并未将增强业主管理能力作为重点,而是希望通过政府代管专项维修资金、物业服务企业代管维修事务转移业主的共同管理责任,但问题是,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事务虽然被转移,但住宅小区建筑物维护保养的长期风险并未转移,建筑物维护管理责任是住宅小区业主难以逃避的责任。对于政府行政机关代管专项维修资金的模式而言,政府作为外在行政力量,难以深入住宅小区了解建筑物维护保养现状,难以确定专项维修资金的提取是否为资金滥用,也难以介入小区微观治理过程,难以在专项维修资金决策使用过程中平衡各方主体利益。因此,政府行政机关往往倾向于牺牲资金使用的便捷效率而设置重重管理手续以保障资金的安全性,但由于业主难以监督政府管理权力的正当行使,以致曝光出全国归集5000亿专项维修资金,却在制度体系外暗自保值增值等丑闻1,政府代管所出现的挪用、贪污等管理漏洞,证明政府代管体系下资金安全性实难保障,政府代管模式受到来自于资金安全性、资金使用效率性两方面的质疑。此外,长久习惯于政府代管,以至于许多业主认为,住宅建筑物老旧的维修管理责任在政府,从而出现老旧小区的维修维护难题,更难以形成业主积极维护管理小区共有部分的责任意识。因此,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模式的立法设计,其基本出发点应当从如何转移业主管理责任的立法思路转变到为业主自管责任的履行提供完善制度保障的立法思路。在具体制度设置上,应当通过设置激励机制,便利于业主履行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责任,增强业主自主治理能力,促进住宅小区的保值增值。在立法目标上,应以促进实现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效益为目标,在此过程中注重管理权力的合法控制,以维护资金安全。对于业主自管模式下的专项维修资金立法,首要的问题就是制度模式设计的问题,必须强调住宅小区业主自管责任的履行和必要的政府监管两个方面的重要性。在立法思路上,一方面,在住宅小区共有范围不明、业主组织难以成立、业主知情权难以保障的情况下,业主履行自管责任无异于纸上谈兵,即使有精英业主勇于维护业主集体利益,但没有制度化的设计和保障,精英业主也难以承担重大责任压力。因此,必须为全体业主承担自管责任奠定基础,扫清制度障碍。在现阶段,有积极意义的制度设计主要包括:构建住宅小区区分所有权制度,促进住宅小区的一体化保护;完善业主公约制度,以明确业主对于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责任;明确小区应当设置业主组织的制度,并构建互利合作、沟通互信的参与表决机制;最后,构建业主共同利益的救济维护机制,保护业主个体为共同利益进行权利救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必要的政府监管则又是促进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秩序良好运行所必须的条件。在监管理念上,政府监管是一种“有限干预”,容许业主自主管理资金过程中形成各种有效模式;政府监管是一种“有效干预”,干预的目的是形成有效率的业主自主治理,克服业主组织等资金治理主体在资金运营过程中的权威性不足和效率低下等弊病。在监管的具体措施方面,政府应当制定必要的小区自治扶持计划、培育第三方社会机构(如业主协会、维修事务评估机构、物业职业经理人)的成长,制定基于特定项目的财政支援计划等。因此,必要的政府监管包含了支持援助及秩序规制的双重含义。业主自管模式下专项维修资金立法的第二个问题在于制度的整体构建。首先在于构建什么样的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主体制度。当前形势下,由物业企业主导的“垄断式”商业治理结构支配小区治理,将专项维修资金交由物业企业主导,则资金失控危险极高,物业服务企业代签名、假签名的案例即为证明。建立业主团体组织,以小区的组织化代替单个业主对外联络的个体契约化,同时考虑大型小区的现实需求,以建立真正紧密连接的业主共同利益维护机制,此为制度构建的上策。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有利于业主积极履行管理责任的表决机制和参与制度,构建业主组织的法治化管理机制。其次,专项维修资金归集与续筹、使用、保值增值三大制度,分别对应了实践过程中的“归集续筹难”、“使用难”、“保值增值难”三大难题,因此也是论文着力解决的问题。排除将问题归结于民众素质、文化传统等视角,单从法律制度的角度分析,从制度设立的依据、公共性参与的权利保障、到立法的科学性、立法制度的完备性等均存在重大缺陷,以至于“三难”问题并非单一制度规定或行政命令就可以解决。但归集到一点,解决的总体方案在于保障资金的使用安全性、使用过程中的真正民主参与,合理划分针对特定情形的特定使用程序。在此,立法应当充分重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于业主权利保障的重要意义。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难”是“三难”的核心,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真正促使“归集续筹难”、“保值增值难”问题的解决。最后,专项维修资金自治与监管的整体秩序建构,只是刚刚塑造了一个自治型小区和小区型公共收益制度的雏形。未来,作为小区的基础收益制度,其来源应当更加丰富、并通过金融化运作保值增值,在这一过程中,小区公共治理结构也更加完善。一个建基于住宅小区的民主治理机制和小区型公共资金体制模式将逐渐形成。它将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主政治绝不是生成于政府的单方面行政管控,而是来源于基层治理的整体机制设置。社会财政,也绝不仅仅单是国家意义上的公共财政,也包括小区自治型资金管理制度。在最终意义上,良好的小区治理才是良好国家治理的根本来源,二者是紧密的整体。除导论外,论文主体共七章。前三章着重于阐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模式的理论基础,从历史与域外经验、自管责任的立法激励、政府监管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理论梳理。后四章着重于法律制度体系的构建,从主体组织制度、归集续筹制度、使用支出制度、资金的金融化治理等方面进行全面阐释。第一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模式的历史演进与域外考察。首先,本章探究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脉络,展示出政府强力推进与个人私权意识觉醒在制度变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剖析专项维修资金的制度属性,指出将专项维修资金的性质定位于资金而非基金,主要是我国住宅小区的治理实际所决定,但同时,政府代管模式也逐渐显现出政府在过度介入社会微观事务后的弊端。再次,本文结合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关住宅公共部分维修的相关立法和管理模式,指出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是国际立法的主流趋势,相关立法应当着重于构建业主自管的制度体系,激励业主积极担当自管责任,但同时,政府必要的监督与协助义务也是制度得以良好运行的保障。第二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业主自管责任本章主要解决为什么要由业主自管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专项维修资金的可行性、以及如何构建业主积极履行自管责任的立法激励等理论问题。首先,本章认为,在业主自管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立法着力于转移业主自管专项维修资金的事务,但无论是政府代管还是物业代修,业主均无法免除最终责任后果。其次,从区分所有权理论、政府逐步退出微观管理事务的改革、业主自管模式改革的可行性等各方面讲,业主自管模式都具有现实可行性。再次,问题的关键在于立法如何激励业主履行积极管理义务。为此,在理论上需要改革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为业主的小区共有权确定权利边界;在制度上则需要通过业主组织、业主公约、参与表决机制、救济机制的改革,建立业主为共有利益而担责的制度基础。第三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模式的政府监管本章主要回答业主自管模式是否需要政府监管、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政府如何监管业主自管专项维修资金的行为等问题。首先,业主自管行为存在权利滥用的风险,同时容易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这些弊病都决定了政府监管的必要性。但政府监管行为亦存在其必要的干预限度,应当确立政府监管的法定原则、有限干预和顺势而为的原则、服务与扶助的原则等。政府监管不是制约与限制,而是以合法性监督为前提,扶持不具有治理能力的自管主体,同时对资金治理过程中形成的有效模式进行优化。在监管的过程中注重监管目标、时机、监管对象等监管具体规则的选择,较为完善的监管法治体系应当涵盖业主自管组织的建立与发展、资金的归集与续筹、资金的使用和工程维修等各方面。第四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组织的法律构建业主大会是最核心的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组织。健全而良好运行的业主大会制度及业主委员会职责的依法行使,是专项维修资金能够实现业主自管的关键。本章从我国小区治理的现实出发,论证从物业服务企业所主导的垄断式小区商业治理结构向业主组织主导的小区公共治理结构转型是历史必然。具体法律制度的设计应当考虑我国住宅小区大型化的现状及对外联络的便利性,规范政府机构的指导行为,设置楼宇业主委员会制度、建立有关业主委员会的规则监督体系,保障业主知情权。制度建构中着重强调两个方面,其一,应注重小区规约立法机构的设立,以小区的法治化治理实现对业主组织的监督。其二,业主自管组织的法人化对于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管理、保值增值意义重大,但同时应吸取各国经验,有效解决业主自管组织的对外责任承担问题。第五章,自管模式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归集与续筹归集与续筹是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前提。现行立法采政府强制归集代管模式,业主组织没有自主归集权,未来要建立业主自治归集模式,必须首先完善小区控制权的转移制度,在确立业主组织法人地位基础上建立适合于住宅小区的业主强制归集义务制度和业主成员责任制度。在其他方面,首先,立法应放松不必要的监管,保障业主对于专户管理银行的选择权;除设置业主账户外,应根据“受益原则”设置共有统筹账户。其次,现行立法在归集依据、归集主体确定、老旧小区专项维修资金补建等方面均存在重大疏漏,亟需改进;再次,续筹问题除着重于法律规则的完善,也应根据我国住宅小区业主共有收益来源广泛的特点,建立小区公共收益补充专项维修资金的具体制度规则。第六章,自管模式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法律问题支出使用问题是专项维修资金的核心问题,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支出程序本质上是小区业主的公共管理与决策过程,立法理念上应注重财产安全性与支出效益性的结合。首先,对于支出使用的一般程序,需设立详尽的预算决策程序;在具体的使用表决规则上,应注重业主对于维修问题科学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与表决的民主性相结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保障业主参与权、监督权提供了便利,立法应当充分重视其在解决传统表决决策规则难题上的意义。其次,应急维修特殊使用决策规则并非权益之计,其核心理念在于业主“适足住房权”的保障,立法应信任并授权业主组织相应处置权利,并给予必要的政府救助。再次,住宅维修和保养是业主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工程招投标、维修施工过程中均存在资金使用风险,需加强立法监督,维护资金安全。第七章,自管模式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金融化治理该部分在于解决专项维修资金闲置中的保值增值理念与制度设计。本章认为,专项维修资金的保值增值,目标不在于金融投资以实现资金价值最大化,而在于小区财产的安全与小区治理水平的提升。因此,构建以专项维修资金购买小区公共财产保险的法律制度,既能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又有利于减轻业主赔付责任,减少小区共有部分更新的资金压力,应当成为业主的首要选择。在投资其他理财产品时,立法应注重资金安全监管的程序设计。最后是结论与展望部分。本部分首先阐释了在住宅小区治理转型背景下,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的理想模式,这一治理模式是以业主自管责任为基础的多元主体共治的有机治理整体。同时,本部分认为,合理的自管模式的架构,为业主自管能力的养成与习得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而业主自管能力的提升,又从本质上塑造了业主的公共参与精神和责任意识,从而有助于形成以财产权为基础的社会自主管理体制,实现真正的社会治理现代化。

任诗发[4](2013)在《公交成前10月客车增长中流砥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中国客车网统计,2013年110月,共销售公交车60103辆,比2012年同期的51563辆增长了16.56%。分析前10月公交市场,体现出如下特点:细分市场中增幅最大出口同比负增长从数据来看,公交是所有客车市场中增幅最大的细分市场,其次是校车市场,再次是旅游客车市场,而占据客车市场份额最大的座位

李清萍[5](2012)在《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作为一种新兴的经营方式,在国外已日臻发展成熟,我国的公用事业领域的改革也正在各地兴起,在公用事业领域引入特许经营的经营模式发展仍处在摸索阶段,但它在各地的试点所取得的效果令人瞩目。相比较于实践的发展,在理论和立法上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的研究较显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发展。本文从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多个学科综合视角,同时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实践经营,运用比较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及经验总结法等分析方法,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相关法律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首先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相关概念、特点、法律关系及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法律性质进行界定,同时介绍英、美、法三国在此领域的相关改革经验,后在此基础上论述我国在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领域中存在的法律漏洞,针对存在监管的问题、合同的问题、责任分担的法律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在对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应当制定一部统的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的结论,该法在内容上应完善特许经营合同的条款,应明确对纠纷的解决方式及合同的制定程序的规范;在对特许经营的监管上应明确监管主体及其相互之间权限的划分;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责任分担上应加以情况分析来具体区分。

邢晓辉[6](2012)在《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的系统模型及其应用》文中认为公立非营利性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重点和难点。“新医改”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明确提出补偿体系和补偿机制改革,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因此,如何构建科学适宜的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体系、完善补偿机制,决定着公立医院能否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败。论文首先对比分析了国际上三种代表性的医院补偿机制,即公共集成模式、公共合约模式和商业保险模式,并综述了国内外公立医院补偿体系和补偿机制的相关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论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公立非营利性医院成本结构和收入结构的特点,建立了规范的医院成本发生与补偿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了包括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三大补偿渠道的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体系,并定性分析了补偿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其次,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基于Vensim仿真平台深入分析了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的因果关系图,通过流图和方程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系统检验和测试。最后,在补偿机制模型的基础上,依据2002年到2010年《广东省卫生统计年鉴》,研究了广东省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现状,并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确定仿真模型中各参数的初试值。通过模型的模拟、敏感性试验和政策干预试验,论文模拟出了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系统的结构特征和行为机制,据此分析了广东省公立非营利医院补偿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国家宏观层面医改政策设计及具体操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黄健[7](2010)在《三级甲等医院实行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研究 ——以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为例》文中提出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多次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公立医院改革提出多项指导意见。三级甲等医院是我国除特殊医院以外的最高等级的医院。目前三级甲等医院基本为公立医院,它在我国公立医院中发挥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参照国外及香港地区公立医院的改革实践进程,以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为例,进行研究。我认为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关键,应该实行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组织机构由股东、理事、院长和监事组成,根据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相互独立、权责明确、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原则,设立股东会、理事会、院长管理委员会、监事会等医院管理机构,同时进行治理结构的治理机制、运行机制的改革,以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国外先进的管理体制,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的要求,赶上国外的先进医疗技术水平。

周玉洁,王涛[8](2010)在《公立医院试享财政补偿专家褒贬不一》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新医改进程中的关键步骤,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偿机制改革终于将有突破。 上周末传出消息,北京市今年将率先启动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改革,制订针对医疗机构的财政补偿方案,并将在朝阳医院开始试点。补偿新政或将对医院亏损项目全额买单。 对此,医院方?

黄晓梅[9](2009)在《新医改方案之网络参与》文中研究表明2005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研究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表明: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份报告迅速引发了一场关于我国医改问题的大讨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6年9月,由发改委和卫生部牵头、14部委(后增加到16部

何勇海[10](2007)在《政策性亏损》文中研究指明

二、政策性亏损到何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策性亏损到何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的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
        一、公立医院
        二、薪酬规制
        三、医疗服务相对价值
        四、研究范围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医疗服务市场及公立医院规制理论的研究
        二、政府规制对我国公立医院薪酬影响的研究
        三、公立医院薪酬对医疗服务价值体现的研究
        四、文献评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四、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薪酬相关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薪酬公平理论
    第二节 规制经济理论
        一、规制的基础理论
        二、激励性规制理论
    第三节 标尺竞争理论
        一、标尺竞争理论的发展
        二、标尺竞争理论在医疗服务市场的应用
    第四节 生产前沿面理论
        一、生产前沿面理论的发展
        二、数据包络分析法
第三章 公立医院薪酬规制进展和国内外模式比较
    第一节 我国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的历史演进
        一、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7年)
        二、经济转型时期(1978-2008年)
        三、新医改时期(2009年起-至今)
        四、三个时期的薪酬规制特征分析
    第二节 新医改时期我国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模式比较
        一、薪酬规制的主要模式
        二、薪酬规制的内在机制分析
        三、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三节 典型国家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模式比较
        一、英国公立医院薪酬规制
        二、德国公立医院薪酬规制
        三、美国公立医院薪酬规制
        四、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薪酬规制对公立医院薪酬水平的影响程度分析
        一、研究假设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三、指标选择和计算方法
        四、模型构建
        五、实证结果和分析
        六、稳健性分析
        七、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二节 薪酬规制对公立医院薪酬水平的影响路径分析
        一、理论推导
        二、实证分析
        三、路径归纳
        四、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立医院薪酬投入与医疗服务价值产出分析
    第一节 医疗服务价值度量方法比较
        一、度量维度分析
        二、度量方法比较
        三、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二节 医疗服务相对价值的模拟度量
        一、数据描述
        二、度量方法
        三、度量结果
        四、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三节 基于DEA模型的薪酬投入和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产出分析
        一、模型设定、数据说明和变量定义
        二、第一阶段DEA结果
        三、第二阶段SFA环境变量分析和投入松弛量修正
        四、第三阶段DEA结果
        五、Malmquist跨期分析结果
        六、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的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模型框架构建和论证
    第一节 薪酬规制目标和模型构建
        一、薪酬规制目标
        二、薪酬规制模型构建
    第二节 薪酬规制模型的理论分析:基于标尺竞争理论
        一、理论模型设定和分析
        二、标尺竞争理论引入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的适用性
        三、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三节 薪酬规制模型的实证分析:薪酬总量模拟规制
        一、薪酬总量模拟规制思路
        二、从减少投入冗余角度模拟核减薪酬总量
        三、从鼓励投入有效角度模拟调整薪酬总量
        四、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缺乏清晰导向、总量约束和竞争机制
        二、现有薪酬规制通过干预医院经济运营显着影响薪酬水平
        三、以医疗服务项目行业成本度量的相对价值更适合薪酬规制需求
        四、公立医院薪酬投入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产出存在背离
        五、基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的薪酬总量规制是薪酬规制框架的核心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通过薪酬总量规制实现公立医院薪酬与医疗服务价值挂钩
        二、应基于医疗服务实际成本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三、探索建立财政投入与医疗服务价值产出的挂钩机制
        四、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的各项措施要互相融合和制衡
        五、公立医院薪酬规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2)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 ——以PPP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文章结构 第二章
    轨道交通概述及PPP概述 第一节
    轨道交通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轨道交通的经济特点 第三节
    轨道交通投融资概述 第四节
    PPP的基本概念 第五节
    轨道交通投融资与PPP的结合 第三章
    国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情况研究 第一节
    英国伦敦轨道交通投融资情况研究 第二节
    法国巴黎轨道交通投融资情况研究 第三节
    德国柏林轨道交通投融资情况研究 第四节
    日本东京轨道交通投融资情况研究 第五节
    新加坡轨道交通投融资情况研究 第四章
    国内典型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情况研究 第一节
    北京轨道交通投融资情况研究 第二节
    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情况研究 第三节
    广州轨道交通投融资情况研究 第四节
    深圳轨道交通投融资情况研究 第五节
    香港轨道交通投融资情况研究 第五章
    典型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国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比较研究 第二节
    国内典型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比较研究 第六章
    以PPP优化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研究 第一节
    典型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运用PPP的经验借鉴 第二节
    以PPP优化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实施建议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模式”的立法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问题聚焦
    二、国际与国内的研究现状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四、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五、论文框架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模式的历史演进与域外考察
    第一节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模式的立法与沿革
        一、单位体制下关于住宅维修管理的法律探索
        二、“维修基金”概念的形成及其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三、“专项维修资金”法律制度中的管理模式
    第二节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定性争论与反思
        一、有关“专项维修资金”的定性争论与评述
        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法律特性评价
        三、从“维修基金”到“维修资金”——我国立法变革的深入反思
    第三节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法律制度的国际经验
        一、欧美国家有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的立法经验
        二、亚太国家和地区有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三、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国际立法经验”的中国借鉴
第二章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业主自管责任
    第一节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代管中的业主责任转移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下专项维修资金的定性分析
        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责任的现行立法思路
        三、政府法定代管模式难以维护业主权益
        四、物业服务企业代管维修事务的业主监督困境
    第二节 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责任及其立法缺陷
        一、住宅小区业主的专项维修资金自管责任
        二、业主自管责任立法理念的缺陷及其转型
        三、我国香港地区关于业主积极管理责任的立法及评价
    第三节 业主积极履行自管责任的立法激励
        一、明确共有权利边界,实现小区一体化维护
        二、保障业主知情权,建立自管的认知共识
        三、设立业主组织,降低谈判联络成本
        四、构建互利合作、沟通互信的参与表决机制
        五、构建业主共同利益的救济维护机制
第三章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模式的政府监管
    第一节 政府对业主自管模式进行监管的理论基础
        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模式下政府监管的正当性基础
        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政府监管的理论阐释
        三、我国香港地区老旧楼宇维修监管的启示
    第二节 政府对业主自管模式实施监管的法律制度构建
        一、政府对业主自管模式实施监管的原则定位
        二、业主自管组织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政府监管责任
        三、专项维修资金归集和续筹中的政府监管
        四、专项维修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政府监管
        五、专项维修资金金融参与中的政府监管
第四章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组织的法律构建
    第一节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组织的困境
        一、我国住宅小区的垄断式商业治理模式
        二、业主自管组织运行过程中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组织的构建逻辑
        一、住宅小区治理模式转型的现实需求
        二、住宅小区业主自管组织的重构逻辑
    第三节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组织的法人化
        一、业主自管组织法人化的立法与实践困境
        二、业主自管组织法人化的中国实践与国际考察
        三、业主自管组织法人化对于专项维修资金的意义
第五章 自管模式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归集与续筹
    第一节 专项维修资金归集前提:专户管理银行的选定
        一、专项维修资金专户管理银行的市场准入与业主选择
        二、专项维修资金账户设置的法律问题
    第二节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归集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专项维修资金归集方式的立法争议
        二、专项维修资金归集依据的立法确定
        三、专项维修资金归集主体的立法确定
        四、老旧小区的维修资金补建补缴法律问题
    第三节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治归集模式的创建
        一、美国共同权益小区维修准备金归集制度的立法考察
        二、美国共同权益小区维修准备金归集制度的立法评述
        三、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治归集制度的立法构建
    第四节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续筹法律问题探究
        一、续筹资金的重要来源:小区公共收益
        二、专项维修资金续筹法律规则的完善
第六章 自管模式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法律问题
    第一节 专项维修资金支出使用程序的立法理论
        一、专项维修资金支出使用程序的法律原则
        二、专项维修资金支出使用程序中主体权利义务的法律架构
    第二节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预算法律程序的构建
        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预算法律程序设立的必要性
        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预算法律程序的设立原则
        三、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预算法律程序的立法规则
    第三节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决策规则的立法改进
        一、专项维修资金使用表决规则的反思与完善
        二、专项维修资金使用表决新方法的法律问题
        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使用决策中的运用及其法律问题
    第四节 应急维修特殊使用决策规则的法律问题
        一、适足住房权——应急维修特殊使用决策规则的核心理念
        二、应急维修特殊使用决策规则中的业主权利保障
    第五节 工程维修中的专项维修资金支出监督
        一、构建工程维修中的专项维修资金支出监督法律制度
        二、招投标过程中的专项维修资金风险监督
        三、施工过程中的专项维修资金风险监督
第七章 自管模式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金融化治理
    第一节 房屋维修保险的中国模式与美国经验
        一、房屋维修保险“泰州模式”的深度剖析与反思
        二、美国共有公寓保险制度对我国维修资金“金融化”的立法启示
    第二节 专项维修资金金融化的法律模式设计
        一、“维修资金使用中引入商业保险”的模式设计——以电梯维修更新为例
        二、专项维修资金“金融参与”风险的立法控制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公交成前10月客车增长中流砥柱(论文提纲范文)

细分市场中增幅最大出口同比负增长
10~11米增量贡献最大6~7米增幅最大
新能源增长可期CNG向LNG转化提速
体制改革是拉动增长重要因素
需在政府监管下市场有序运作

(5)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概述
    第一节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含义
    第二节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特点、模式及法律关系分析
    第三节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法律性质
    第四节 西方国家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立法与实践的比较分析
第二章 我国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律规制的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我国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法律规制现状分析
    第二节 我国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存在的法律问题
第三章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规范化的构想
    第一节 制定一部统一的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
    第二节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的内容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的系统模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念阐释
        1.1.1 公立非营利性医院
        1.1.2 补偿机制
        1.1.3 医院的成本核算
        1.1.4 系统动力学及应用
    1.2 研究背景
        1.2.1 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促使公立非营利性医院改革
        1.2.2 补偿体系和补偿机制改革是公立非营利性医院改革的重点
        1.2.3 “新医改”对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体系和机制的影响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研究回顾
    2.1 国外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现状及启示
        2.1.1 以英国为例的公共集成模式
        2.1.2 以德国为例的公共合约模式
        2.1.3 以美国为例的商业保险模式
    2.2 我国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方式的研究现状
        2.2.1 政府补偿研究现状
        2.2.2 市场补偿研究现状
        2.2.3 社会补偿研究现状
    2.3 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章 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体系研究
    3.1 公立非营利性医院成本结构及发生属性研究
        3.1.1 公立非营利性医院成本结构
        3.1.2 公立非营利性医院成本发生属性
    3.2 公立非营利性医院医疗服务流程成本发生研究
        3.2.1 公立非营利性医院医疗服务的流程及特点
        3.2.2 基于资源驱动属性的医疗服务成本发生研究
    3.3 基于医疗服务成本的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体系
        3.3.1 政府补偿
        3.3.2 市场补偿
        3.3.3 社会补偿
第四章 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4.1 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建模的结构分析
    4.2 因果关系图
    4.3 构建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模型
        4.3.1 医院服务指导价格子系统模型
        4.3.2 医院门诊收入子系统模型
        4.3.3 医院住院部收入子系统模型
        4.3.4 医院总收入子系统模型
        4.3.5 医院总支出子系统模型
        4.3.6 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模型
    4.4 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模型方程
    4.5 系统检验和测试
    4.6 小结
第五章 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模型仿真与分析
    5.1 广东省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现状
        5.1.1 广东省公立非营利性医院成本结构分析
        5.1.2 广东省公立非营利性医院收入结构分析
        5.1.3 补偿结构及变化情况
        5.1.4 医院医疗结余以及变化情况
    5.2 模型中初始数据分析和处理
    5.3 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模型模拟
        5.3.1 补偿机制改革前后医院收支趋势分析
        5.3.2 药品支出模拟与分析
        5.3.3 政府补偿连贯性及变动性模拟与分析
        5.3.4 市场补偿体系模拟与分析
        5.3.5 社会补偿模拟与分析
    5.4 广东省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政策建议
        5.4.1 政府补偿政策试验与分析
        5.4.2 市场补偿政策试验与分析
        5.4.3 社会补偿政策试验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国外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启示
        6.1.2 构建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体系
        6.1.3 系统动力学建模和仿真
        6.1.4 以广东省为实例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6.2 展望
        6.2.1 药品加成收益与新增药事服务费
        6.2.2 系统实证研究的拓展
        6.2.3 模型结构的优化
        6.2.4 统计数据的检验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7)三级甲等医院实行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研究 ——以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三级甲等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背景
    1.2 三级甲等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意义
    1.3 三级甲等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思路
    1.4 三级甲等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内容
    1.5 三级甲等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方法
第2章 法人治理结构相关理论
    2.1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2 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
第3章 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管理体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3.1 三级甲等医院概念
    3.2 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管理体制的现状
        3.2.1 有限的自主化管理
        3.2.2 实行院长负责制
    3.3 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3.3.1 产权单一
        3.3.2 管理结构的设置不完善
        3.3.3 监督机制和内部激励机制不到位
        3.3.4 人事制度改革缓慢
        3.3.5 筹资和发展面临困境
        3.3.6 过度市场化
        3.3.7 医疗质量相对滞后
    3.4 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管理体制问题原因分析
        3.4.1 医院不具备法人产权
        3.4.2 政府难以对医院严格监管
        3.4.3 医院内部监督机制减弱
        3.4.4 医院管理能力滞后
第4章 国外及我国香港地区公立医院成熟的管理体制及其启示
    4.1 美国
    4.2 英国
    4.3 日本
    4.4 新加坡
    4.5 香港
    4.6 启示
        4.6.1 公司化改革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最佳选择
        4.6.2 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为医院的基本结构
        4.6.3 公司化改革优化了资然配置
        4.6.4 医院公司化改革必须结合国情
第5章 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建立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5.1 我国三级甲等医院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
        5.1.1 客观必然性
        5.1.2 现实可行性
    5.2 我国三级甲等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管理体制
        5.2.1 三级甲等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结构构成
        5.2.2 三级甲等医院法人治理机制
        5.2.3 三级甲等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内部运行机制
第6章 案例分析: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管理体制
    6.1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概况
    6.2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管理体制
        6.2.1 医疗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结构
        6.2.2 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治理机制
        6.2.3 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内部运行机制
    6.3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管理体制的研讨
        6.3.1 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6.3.2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得到落实
        6.3.3 医院理事会成为复合型决策机构
        6.3.4 院长负责制更加明确
        6.3.5 有利于理顺医院与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政策性亏损到何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的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研究[D]. 杨中浩.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2]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 ——以PPP视角[D]. 郑逸. 厦门大学, 2017(05)
  • [3]“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业主自管模式”的立法构建研究[D]. 施润. 西南政法大学, 2017(08)
  • [4]公交成前10月客车增长中流砥柱[J]. 任诗发. 商用汽车新闻, 2013(43)
  • [5]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律问题研究[D]. 李清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 [6]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的系统模型及其应用[D]. 邢晓辉. 天津大学, 2012(07)
  • [7]三级甲等医院实行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研究 ——以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为例[D]. 黄健. 南昌大学, 2010(02)
  • [8]公立医院试享财政补偿专家褒贬不一[N]. 周玉洁,王涛. 经济参考报, 2010
  • [9]新医改方案之网络参与[A]. 黄晓梅. 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9), 2009
  • [10]政策性亏损[J]. 何勇海. 百姓, 2007(02)

标签:;  ;  ;  ;  ;  

保单何时会亏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