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护理中使用安全管理对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88例血液净化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情况以及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安全管理护理血液净化患者,可以明显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血液净化;安全管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3-0341-02
血液净化是通过使用仪器对患者的血液进行净化,将患者血液中致病物质除去。血液净化是治疗急性肾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因不同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问题,血液净化的安全的问题一直被人们关心着[1]。安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将安全管理运用到护理中来可以明显的减少医疗事故,提高护理质量。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护理血液净化患者时,采用安全管理,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88例患者,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7岁,年龄均在(36.24±14.25)岁,病程10个月~14年,平均病程(5.36±0.58)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85岁,年龄均在(36.24±12.35)岁,病程9个月~14年,平均病程(5.36±2.78)年。纳入标准:患者自愿,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思维清晰,言语表达流畅者;高中及以上文化者。排出标准:思维混乱,言语表达不清楚者;非自愿患者;有其他重大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血液净化护理方法,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以一一的解答,同时引导年纪较小的患者家属予以正当的陪护。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采用安全管理,在心理安全管理上,科室可以成立专门的心理疏导小组,当血液净化患者出现负性心理问题时,比如焦躁不安,害怕,失望等,护理人员可以及时采取对策,可采用化疗成功的患者予以鼓励,使之积极面对生活,面对自我,重塑生活希望。科室还可以将血液净化知识装订成册,摆放在走廊和室内,方便患者了解。护理人员要正确对待患者焦躁、害怕等心理,帮助患者克服心理恐惧,树立康复信心,建立心理护理安全行为准则,严格规定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同时规定护理人员的日常用语,要温馨、亲切,不能生硬;对血液净化器的安全管理,护理人员要每日定时对机器进行检查,检查零部件的使用情况,同时定时消毒,每隔7天维修人员要对机械进行安全检查,防止仪器问题出现。对血液净化环境的安全管理,护理人员要定时清理病房,保证病房的清洁,一天一次消毒处理,每7天进行一次大规模全面的消毒处理。及时通风,保障空气流动,在墙壁上挂用温馨、舒适的图画,帮助患者平稳心情,在走廊处多摆放新鲜植物,减轻患者因长期透析带来的阴郁心理,积极鼓励患者面对新生活。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情况:连接口脱落、机械故障。对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问卷选项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总满意率=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其中对两组患者计数资料都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安全事故发生次数比较
观察组中一起连接口脱落1次,机器故障1次,事故共发生2次。对照组中连接口脱落8次,机械故障5次,事故共发生13次。观察组在临床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次数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中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因实际护理中,很多因素影响血液净化的护理质量,不同的因素会导致不同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患者在进行血液净化时会发生连接口脱落、滑针现象,这些情况如不及时得到处理,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治疗质量[2]。在护理中采用安全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血液净化工作质量,保证其他护理工作正常进行。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规范护理人员言行等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经常检查机器,将影响安全的因素及早排除,增加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格外的注意室内气温,及时观察天气状况以及室内气温,增加患者的舒适感觉,稳定患者心情。护理人员积极的去关心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3]。医院护理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政策,真正的做到处处为患者考虑,用温馨的服务感化患者,使患者不惧怕医院,不惧怕治疗,并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事故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血液净化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血液净化中使用安全管理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丹,韩晶.血液净化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中医药,2016(B03):1353-1354.
[2]梁丽英.血液透析操作中护理风险的探讨[J].上海护理, 2015,15(7).
[3]鹿香花.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5):173-176.
论文作者:申文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对照组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满意论文; 发生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