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不典型川畸病的早期诊断分析论文_何琦玉

(双牌县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5200)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相关内容。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川崎病患者96例,按照患者病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为不典型川崎病,对照组患者为典型川崎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早期诊断方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BNP、WBC计数以及CRP的实验室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发热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儿不典型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在临床症状表现上存在部分差异,可以通过部分实验室指标进行判断,加强对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断能够在早期进行疾病诊断,给予患者更好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不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

小儿不典型川崎病是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的常见儿科疾病之一,不典型川崎病的发病症状不十分明显,在没有十分明确的诊断指标前很难进行确诊工作。小儿不典型川崎病对小儿患者具有一定危害性,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红斑、粘膜充血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小儿心脏病[1]。对小儿不典型川崎病进行早期确诊能够及时对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因此选择恰当的诊断方式对小儿患者确诊,降低误诊率对保障小儿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分析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方式和诊断相关指标,本文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川崎病患者96例,按照患者病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讨论,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川崎病患者96例,按照患者病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8例,女22例,男26例,年龄0.4—5岁,平均年龄(3.1±1.1)岁;对照组患者48例,女23例,男25例,年龄0.5—6岁,平均年龄(2.9±1.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采集小儿患者的肘静脉血进行化验,本次化验选用免疫光谱层析法进行临床检验。①采集两组小儿患者2ml的肘静脉血,在采集后2h内送检,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小儿川崎病的检测相关指标包括: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l)、WBC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数[2]。②对照组。对照组的典型川崎病组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免疫丙种球蛋白每次滴注2g/kg,每日1次;阿司匹林每次服用10mg/kg,每日3次,治疗持续9d。③观察组。观察组不典型川崎病组患者采用免疫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每次静脉滴注2g/kg,每日滴注1次,治疗至患者身体情况恢复正常[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并进行对比。将两组患者肘静脉血液检测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患者BNP、cTnl、WBC计数、CRP等试验室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通过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分析患者不典型川崎病的特异性,提供诊断依据[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并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热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发热时间为(6.4±1.3)d,对照组患者平均发热时间为(11.7±1.8)d。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发热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

2.2 实验室指标 观察组患者BNP、WBC计数以及CRP的实验室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小儿川崎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临床表现为全身性的血管炎症病变,患者会出现发热、红疹、口腔黏膜出血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引起小儿心脏病,对患者身体危害严重。小儿不典型川崎病是一种发病症状不十分明显的疾病,相比典型川崎病而言,患者临床病症特异性不明显,在进行诊断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容易延误治疗,造成不良的后果[5]。传统的小儿不典型川崎病诊断方式较为单一,确诊率较低,而研究显示选择联合诊断方式能够适当的提高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确诊率,达到早期诊断、尽早治疗的效果。

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联合诊断是一种通过对患者静脉血液分析与临床症状问诊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诊断方式。通过将患者血液送检分析,对患者实验室指标作为诊断的参考标准,而试验室指标的参考价值相对有局限性,但部分实验室指标如BNP、CRP等可以为不典型川崎病提供适当的诊断依据。BNP是脑钠肽,一般小儿患者感染川崎病后,BNP的应激性会随之增强,小儿患者心血管功能受到一定损伤,心室收缩和舒张出现阻碍,导致血液中的BNP指数随之上升,因此在静脉血检测中,观察到患者BNP指标上升可考虑患者不典型川崎病的可能性。当患者BNP指数超过50pg/ml就可作为心肌受损的敏感指标,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6]。CRP指数的增高与患者血管炎症密切相关,由于川崎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性的血管炎症,因此患者体内CRP指数会明显有所上升。以上实验室指数都可作为判断小儿川崎病患者的相关依据,本次研究中显示,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相关检测中,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相较于典型组有较明显的升高,在临床诊断中可以提供适当参考。而除实验室检验指标外,小儿非典型川崎病也具有一定临床特征,比较常见的是发热、咳痰以及皮疹等,部分患者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眼球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或口腔黏膜充血、出血等。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断需要医护人员将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试验室检测指标相结合,进行综合而全面的分析,进而做出判断,保证确诊率,防止误诊或漏诊。

本次研究中,将不典型川崎病患者与典型川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BNP、WBC计数以及CRP的实验室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发热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可知,小儿不典型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在临床症状表现上存在部分差异,可以通过部分实验室指标进行判断,且加强对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断能够在早期进行疾病诊断,给予患者更好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艳丽,王红燕.10例小儿不完全性川畸病的早期诊断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2):148+150.

[2]高建波,刘会青,郑伟伟.早期诊断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8):56-57.

[3]徐永梅.小儿不典型川畸病的早期诊断探讨[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04):455-457.

[4]李青.21例小儿不完全性川畸病的早期诊断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9):73-74.

[5]李淑林,刘万清.非典型川畸病28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1):157-158.

[6]钱三建.28例不典型川崎病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2):159-160.

论文作者:何琦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  ;  ;  ;  ;  ;  ;  ;  

小儿不典型川畸病的早期诊断分析论文_何琦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