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出纳;财务管理;作用
引言:过去有一种倾向认为出纳人员只管钱,整个财务管理中没有会计员重要,也往往把出纳员置于比较次要的地位。其实,这是观念是错误的。出纳员与会计员都是一个独立核算单位的要害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二者的地位应当是平等的。由于现金是具有特殊财富功能的货币符号,并且日常流动性很大,需要有专人管理,与专管帐目的会计员形成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是共同搞好财务管理的有机整体。
一、出纳工作的职能
出纳工作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岗位。出纳人员的日常工作繁琐、重复性强,看似简单容易,而实际中出纳人员每天记载的有关资金和票据的记录,是事业单位会计所需财务信息的第一手资料,不仅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产生影响,甚至对事业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经济效益都起到影响作用。具体而言,出纳人员的职责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出纳”顾名思义,出即为事业单位资金支出,纳即为事业单位资金收入。出纳人员每天首要工作是对事业单位资金部分的收支和结算,包括到银行的存取业务。而且要做好每日的资金流动记录及资金月结记录,准确真实记录资金出入帐情况。出纳人员还负责保管事业单位法人章,给员工开支和每逢节日发放福利等内容。
第二,关于票据管理。出纳人员负责管理空白支票、发票;负责审核和保管事业单位经营中一些项目费用收据;负责员工因外出产生的需要报销的发票及借款票据的手续办理。要求出纳人员每日现金盘存工作做到账面记录与实际支出相符。对资金结报单记录清晰准确避免资金盈余或亏损等现象发生。认真落实所有票据的办理手续和后续工作。
第三,出纳工作需要与会计配合,确保事业单位资金中银行存款数额和现金数额,能够与事业单位账本记录保持一致,能够为事业单位的核算工作提供基础依据。出纳工作负责事业单位资金收支和财务票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起点、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事业单位管理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分支。出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财务的规章和制度,在出纳岗位遵纪守法,才能起到为事业单位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一手信息,促进事业单位经济效益提高,发挥增强事业单位竞争力的作用。
二、出纳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作用
出纳的工作紧密地关联着整个财务工作体系的运作,其包含单位的支出和收入的票据管理,以及票据的准确性确认,还有实际的资金流转等细节的记录和审核。因为会计的出纳工作内容特别具有敏感度,所以单位都是要求有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操作。可以说,在事业单位中,出纳的作用和职责是不可替代的,并且不是随便任何人都能轻易担任、胜任这个职位的。我国会计相关法律规定:出纳职位不得由单位领导人的亲人担任。由此可知,出纳工作对单位的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单位都会在财务管理部门中将出纳这一职位独立出来,以此来保证单位财务管理的安全。
1、出纳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
出纳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确保单位资金安全和检验货币真假的作用,因此出纳工作的开展可以降低单位财务问题出现的概率。其次,出纳工作还可以审核单位的相关财务票据,保障了这些票据的合理性。此外,出纳还可以将单位财务上的相关信息及时传达给财务部门领导,帮助其及时的做出决策。出纳的这些工作职责,都是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因此,出纳在单位财务管理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出纳是财务工作纪律的领头人
出纳是单位财务工作的开端,不管是财务收入还是财务支出都需要经过出纳。出纳的基本工作职责就是收付现金和支出现金,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牢牢遵守着单位的财务纪律。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都比较健全,单位出纳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与财务管理法律规定不符的资金收支问题,这时候出纳工作者要坚守道德底线按法办事,确保单位利益免受侵害。
3、出纳在财务管理中的循环作用
出纳工作是单位财务工作的开端点,同时也是终止点。出纳参与了单位财务工作的全过程,不管是收付资金,拨付款项,还是购买材料和设备、取得收入、回收账款,这些财务工作的流程都与出纳的工作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出纳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出纳工作的实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三、如何充分发挥出纳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1、强化对出纳工作的重视程度
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出纳人员在出纳工作方面的宣传力度和培训力度,教育并灌输出纳工作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思想,使管理人员和出纳人员能够对出纳工作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产生重视。同时也要对出纳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应该包括法律知识、会计技能、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等方面,保证出纳人员在思想和业务水平方面能够胜任岗位的要求。?
2、建立监督机制,完善财务管理
要想把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必须健全监督机制,完善财务管理、公务卡结算、固定资产管理等系列制度,成立监督部门,由专门人员进行负责,安排人员对每个项目、工作进行跟进,实时监督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在这个过程中,监督人员要学习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相关技术进行监管,不仅可以增强财务信息有效性,还能防范财务管理的风险。领导层必须紧抓财务部门,确保财务信息的透明性,并对信息进行如实公布,事业单位可以成立财务公开栏,对财务支出进行详细记录,并通过信息技术实时共享财务信息,确保公布的时效性,让财务、出纳人员自觉受到事业单位员工的监督。
3、制定激励制度,调动出纳人员的积极性
第一,制定评估制度,工作完成良好的出纳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例如在公开场合当众表扬,这样会增加出纳人员的工作动力,体会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另外对于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出纳人员给予物质奖励,激发出纳人员的积极性,使出纳人员能够更加出色的完成工作。而对于完成质量差的出纳人员及时给予惩罚,公开评估结果,让出纳人员可以及时改正自身的不足。第二,确立完善的晋升机制,让员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依照晋升制度制定职业规划,无形中也会确保财务工作的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出纳的工作职责繁多,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出纳工作的特殊性,因此出纳工作者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树立正确思想道德意识,并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以此满足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从而推动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江.出纳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6,(14):106-107.
[2]冀龙爱.对事业单位出纳工作的几点认识[J].现代经济信息,2017,(16):120.
论文作者:梁栩莹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出纳论文; 工作论文; 事业单位论文; 财务论文; 人员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单位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