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乌兰宏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乌兰 817199
摘要:着生产生活需求的逐步发展、科技的进步与革新以及生态环境的环保化需求,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也随之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无论是从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材料还是施工技艺方面而言,民用和工业施工技术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施工技术向着高科技和统一化方向发展。文章针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的革新与发展趋势探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革新;发展趋势
导言:工业建筑是指从事各类工业生产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房屋,一般称为厂房。工业建筑具有对生产工艺要求高、所需空间庞大、厂房宽度较大、构造相对简单的特点;民用建筑则是指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民用建筑因为其所提供的功能多样,用途广大,民用建筑比工业建筑在构造上要复杂得多。
1创新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要想做好创新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就必须对工民建施工的范围有了解,认识工业与民用建筑各工种的基础施工技术的创新,施工范围较广,交叉涵盖各专业内容较多,涉及到对材料和设备的技术组合选择,还要综合的考虑施工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的施工创新的作用。也就是创新应用于工程,工程实现更加合理的质量。也就是原有基础寻求突破工民建施工,突出表现创新技术在施工运用。创新施工技术结合了现代的施工理念,是沿着传统的施工理念发展,突破传统施工技术,改变原有的技术缺陷,继承传统施工技术的优点。全面分析技术的要点,注重分析和总结,使施工技术更具备科学性,结合先进科技理念,对各工种的基础施工技术数据做准确、客观、合理,提高施工水平,使创新技术适应时代的发展,更适合在工民建中的发展。创新工民建施工技术有利于对工程造价的评估,使施工技术更具体、明确。能够客观地准确反映工程造价,提高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降低企业施工成本,对工民建的施工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创新工民建施工技术是依靠先进科技支撑,有利进一步完善整体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促进创新技术在施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在工民建施工技术的进步。所以,创新工民建施工技术是非常必要。
2施工材料的革新
2.1防水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发展
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成为必然,为适应高层建筑对工艺的要求,更多的新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中被大量应用。清水混凝土技术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技术的一项新技术,因其直接以原始浇筑面作为装饰表面,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建筑的使用期,缩短工期且降低了成本,同时便于维修。另外,我国现已发展出高分子卷材、新型防水涂料、密封膏等高效弹性防水作业,相对于传统的防水材料,新型防水材料以其高强度水泥为载体,在其基础上开发出多种优良产品。在这一领域中,水泥基渗透非结晶型防水涂料、混凝土外加剂、结构修补砂浆便是成功的例子。目前也已经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建筑施工的实践过程中,水泥基渗透非晶防水材料以其强大的渗透性和持久的防水性能使其自我修复功能更加强大。
2.2新材料钢纤维砼的应用
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都应当满足居住性和生产适用性的基本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建筑的美感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而建筑的美感一方面来源于创新设计,另一方面与现代建筑新型材料的成功研制息息相关。因而,对于新型材料的研制与应用势在必行。钢纤维砼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相对于普通的砼而言,钢纤维砼是一种混合物,将适量的钢纤维掺入普通砼拌合而成,一方面增强了砼的抗拉强度,另一方面改善了砼构件的防裂能力、耐久度、抗剪性以及增加其延性特性。在混凝土施工中,改善构件的抗冲击能力是在选择材料时的关键所在,钢纤维砼的应用,恰恰可以弥补混凝土建筑材料抗拉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此,其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革新以及建筑施工技术的重大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3施工技术的革新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决定着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作为施工单位,要结合建筑物性质和自身实际施工水平,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提升施工效率,满足实际需要,保证施工质量。下面就针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革新展开论述。
3.1地基加固新技术的发展
第一,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振冲、挤密等技术工艺,整合水泥土桩等多种施工技术,不断完善强夯、排水固结以及注浆加固等地基处理方法,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最大限度地提升施工作业效率,保证施工效率。第二,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不断采用大直径和大断面灌注桩的成孔技术,提升施工机械化水平,不断应用无泥浆污染的挖掘式钻机和大直径的扩孔灌桩施工设备,提升成孔的效率和准确性。另外,可以采用预应力管桩,大力采用静压桩工艺设备,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问题。
3.2提升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需要不断完善施工标准,控制好施工过程,保证施工质量。第一,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流态的混凝土,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装备,提升搅拌站计量的准确性,利用施工现场的简易设备拌制混凝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采用高效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和料,不断开发高性能的混凝土,提升混凝土检测技术,在不断积累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发展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第二,在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小流水段施工,做好模板周转工作,在施工现场不断应用钢框竹(木)胶合板模板、钢或胶合板大模板、塑料模壳及混凝土楼盖的快拆支模体系。为提升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不断开发大模、爬摸、滑模以及飞模等模板技术工艺,引进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最大限度地提升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满足实际施工的要求。
3.3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用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升建筑物性能,延长建筑物寿命。其中建筑物防水技术得到很大提升,新型的防水材料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方式混凝土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建筑承压能力,提升建筑物抗渗、抗冻以及抗侵蚀能力。在整个方式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利用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技术应用方面,这种结构施工便利,有效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可以大大缩短工程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投入,并且在实际检修过程中,操作起来非常便利,在工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结束语
总体而言,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的革新与发展进程是不断加快的,且在改进过程中渐趋完善,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来说,应当时刻刷新思想,更新理念,不断发展与提升施工技术的专业性,使得工民建施工技术的革新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王素玲.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建筑结构的屋面防水[J].四川水泥,2016(6):210.
[2]王华磊.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7):965.
[3]杜晓翔.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5).
[4]臧龙.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5).
论文作者:刘胜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民用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业论文; 技术论文; 工民建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