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体会论文_张佩海1,张钢朋2

浅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体会论文_张佩海1,张钢朋2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卫生院 266111

摘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以心、肺疾病引发多脏器受损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持续性加重等特点,此类病症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严重损坏了患者健康。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鉴别;治疗

Abstract:chronic cor pulmonale with heart and lung disease cause multiple organ damage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common diseases.Is a common disease and frequently encountered disease in the elderly,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duration,continuous increase,the condition of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severe damage to the patient's health.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支气管及肺血管或胸廓等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结构及功能的异常,进而引起肺部血管循环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从而加大右心室的负荷,引起右心室的扩张、心肌的肥厚,进而发生心脏衰竭的疾病[1]。肺心病是我国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是中老年人死亡原因之一,其原发病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最常见。

1 病因

1.1 支气管及肺部病变

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为常见。COPD是老年肺心病最主要的病因,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包括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和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部放射治疗,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隐源性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肺泡硬石症等。

1.2 胸廓运动障碍

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成形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严重的胸膜肥厚,肥胖伴肺通气不足,睡眠呼吸障碍以及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灰质炎,可引起胸廓活动受限,肺受压,支气管扭曲或变形,导致肺功能受限,气道引流不畅,肺部反复感染,并发肺气肿,或纤维化,缺氧,肺血管收缩,狭窄,使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发展成肺心病。

1.3 血管性病变

甚少见,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均可使肺小动脉狭窄,阻塞,引起肺动脉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负荷过重,发展成肺心病,偶见于肺动脉及肺静脉受压,如纵隔肿瘤,动脉瘤等,也可见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1.4 其他因素

反复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和毒血症可能造成心肌损害和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力衰竭;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及先天性口咽畸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亦可导致肺源性心脏病;其他尚可见于肺切除术后和高原性缺氧等,这些疾病均可产生低氧血症,使肺血管收缩反应性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发展成肺心病。此外,铍中毒,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播散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也可诱发该病。

2 临床特点

起病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患的症状及体征外,主要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脏器损害的征象。功能代偿期,患者可有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急性感染后症状加重。体检可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及紫绀等;心音遥远、P2>A2,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剑突下心脏收缩期搏动增强等右心室肥厚的征象。可有颈静脉充盈、肝界下移等体征。

3诊断鉴别

3.1 诊断

肺心病多数是由慢性胸,肺疾病发展而来,呼吸系统症状与循环系统症状常交错出现,在早期很难肯定是否已有心脏病,在无心力衰竭出现以前诊断主要依靠综合判断:

3.1.1 胸部X线诊断

(1)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cm.经动态观察后动脉干横径增宽达2mm以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肺动脉段凸出,高度>=3mm.(3)中心肺动脉扩张与外周分支纤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呈“残根状”。(4)右前斜位圆锥部凸出高度>=7mm。(5)右心室增大(结合不同体位判断)。具有(1)至(4)项中两项以上或(5)1项者可诊断。

3.1.2 心电图检查

(1)主要条件: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钟向转位V5R/S=1;aVRR/S或R/Q>=1(阳性率较低);V1-V3呈现QS、Qr、qr(须除外心肌梗塞);RV1+SV5〉1.05mv;肺型P波:P波电压>=0.22mv;或电压>=0.2mv,呈尖峰型;或低电压时P波电压〉1/2R波呈尖峰型;P电轴>=+80°。(2)次要条件:肢体导联普遍低电压;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具有1项主要条件即可诊断,两项次要条件者为可疑。

3.2 鉴别诊断

由于急性肺心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于其他疾病相混淆,以致临床上漏、误诊率较高,故应注意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3.2.1冠心病

冠心病与肺心病均多见于中年以上者,均可出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两者心脏杂音不明显,肺心病心电图有类似心肌梗死图形,造成诊断的困难,鉴别要点:①肺心病患者多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病史和体征,而无典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表现。②肺心病心电图ST-T波改变多不明显,类似心肌梗死图形多发生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随病情好转这些图形可消失,肺心病也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多在诱因解除后较为正常,即短暂而易变性是其特点,冠心病常有心房颤动及各种传导阻滞,与肺心病相比较恒定而持久。

3.2.2 风心病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受累,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无力不易听到典型杂音,易与肺心病混淆,肺心病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心脏顺钟向转位,在原二尖瓣区可闻2/6~3/6级吹风性杂音,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在肺动脉瓣区有吹风样舒张期杂音,右室肥大及肺动脉高压易误为风心病。

3.2.3 缩窄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有心悸,气短,发绀,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心电图低电压与肺心病相似,但无慢性支气管炎史,脉压变小,X线心腰变直,心搏弱或消失,可见心包钙化,而无肺气肿及肺动脉高压,可与肺心病鉴别。

3.2.4 原发性心肌病

原发性心肌病心脏扩大,心音弱,房室瓣相对关闭不全所致的杂音及右心衰竭引起的肝大,腹水,下肢水肿与肺心病相似,肺心病有慢性呼吸道感染史及肺气肿体征,X线有肺动脉高压改变,心电图有电轴右偏及顺钟向转位,而心肌病以心肌广泛损害为特征,超声心动图表现“大心室,小开口”,血气改变不明显,可能有轻度低氧血症。

4.治疗原则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原则为: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和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

4.1控制感染

院外感染者病原菌多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院内感染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临床上常用于控制感染的抗菌药物有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或根据痰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4.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口服祛痰药以降低痰液粘度。2%~4%碳酸氢钠10ml雾化吸入,每日3~4次,有较强的稀释粘痰作用。使用氨茶碱、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支气管舒张药有助于改善通气。必要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

4.3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肺心病患者的氧疗原则应为低浓度(25%~35%)持续给氧。为增加通气量和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可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

4.4 控制心力衰竭

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首要措施仍是积极控制感染和改善呼吸功能,经此治疗后心力衰竭大多能得到改善,而不需要应用利尿剂和强心剂。对治疗无效者,或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肺心病患者,可适当应用利尿剂、强心剂或血管扩张药。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88.

论文作者:张佩海1,张钢朋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7

标签:;  ;  ;  ;  ;  ;  ;  ;  

浅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体会论文_张佩海1,张钢朋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