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论文_王寅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论文_王寅

王寅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张庄凤凰山学校 25517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数学不仅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同时又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它也是一种语言,数学用它的符号、图表、公式向人们简洁明快地展示它所提供的信息与资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习使用的语言。

但在平时的数学见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学生会解题,可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却很难做到。例如一道应用题有多种解法,倘若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解题过程,往往存在表达与交流的问题,以至于使自己和其他同学产生更多的迷惑。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也不是由单一因素所起着重要影响的,它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起来的。在今天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新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和谐的表达与交流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与心理的自由。对一个人的赞许仍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他可以在进行发散思维时无须处于防御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因此,在新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个性在活动中张扬,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敢想、敢说的空间。首先,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思想,从教导者转变为顾问、伙伴式的服务者,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平和与可信,使他们愿意在自己朋友的面前乐于展示自己。其次,教师应给学生留足敢想、敢说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即使他们说错了,教师也要从不同的角度表扬他们,从而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给每一个学生创造表达与交流的机会

在新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只有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因此,在课堂中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组合作学习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助,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满足需要的机会,也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小组合作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新型的师生关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地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在组长的协调下给学生多创造小组内表达与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由组长选出代表再在课堂中发言,有助于提高那些不喜欢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学生的积极性。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参加进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与学习质量,多与那些“沉默寡言”的学生进行心理的交流,教给他们怎样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怎样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多给他们创造表达与交流的机会,使他们敢于在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及时把握表达与交流的时机与时间

在一堂数学课中,教师对于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应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准确无误地了解每一个教学环节,以至于清楚地知道在哪个环节中让学生进行交流会对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具体来说,让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并不是针对每一个问题的,它是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出发,当学生的心里产生了很大的疑惑或有着深刻的评价意义时,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进一步说,就是学生产生了思考困难、同学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与意见、有多种解法、能拓宽知识面时,就必须及时地进行表达与交流。比如在学习除法的运算时,除数为什么不能是0呢?在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合理调控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在进行表达与交流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学生会利用这一时间表现出扰乱课堂纪律的现象,会给那些爱说话学生制造机会,降低表达与交流的质量。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发自内心地讨论问题,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根据探究的数学问题的不同采用全班交流、小组交流、同桌交流,同时兼用了一帮一型、组长轮换型。

总之,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社会实践经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从而导致了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不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的差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经历数学表达与交流的活动,使他们在培养自己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同时感受到别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在新数学课堂中进行表达与交流。

参考文献

[1]黄建宏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丁亿 数学交流的价值及其内容与形式[J].数学教学,1998,(2)。

[3]钟启泉 徐斌艳 数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马云鹏 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

论文作者:王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论文_王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