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优秀传统 克服消极因素——谈撒拉族传统文化与经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撒拉族论文,传统论文,经济建设论文,消极论文,文化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与中华古代早已形成的汉文化一样,在神州大地上发展、形成的各个少数民族文化,既是大一统的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有着各自相对独立发展的历史和独特的地方民族风格。对自幼受到黄河文化影响和熏陶的撒拉族儿女来说,如何认识和发扬本民族文化中优秀的传统,克服其消极的因素,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加速民族经济的发展,是亟待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
文化现象复杂纷繁。由于学科体系的不同、方法论上的分歧和政治视野上的差别以及民族语言表达形式上的问题,对文化概念的界定,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的定义。笔者从探讨“传统文化与经济建设”关系的角度,倾向于对传统文化作广义的理解,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切成果,它包含有地理环境、经济形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反映狭义文化的一切文化艺术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类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人们在审视撒拉族文化传统的特征及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所起的各方面作用时,往往把撒拉族的落后归结为传统文化落后所致,认为撒拉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阻碍经济发展的内容,是一种保守的“惯性”妨碍着她进入先进行列,即便是借助“外部扶持”,也不能发家致富,只能留在“本土”受穷。这种认识和观点,不符合撒拉族的实际,事实上,撒拉族传统文化中从来就包含着许多有利于发展经济的要素,即使旧的封建的文化,它的有价值的内在精神,也还可以重新组合,发扬光大,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可以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容。
撒拉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只谈谈对撒拉族影响最显著,为该民族文化中最大特点的三个方面。
第一,撒拉族是一个坚毅勇敢、开拓进取的民族。 撒拉族, 是在7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吸收了中亚土库曼人以及周围汉、回、 藏、蒙古等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而逐渐融合、形成的具有共同地域、共同心理和共同语言的民族共同体。700多年前, 生活在中亚地区的撒鲁尔人,逼迫放弃了成群的牛羊,带着珍贵的《古兰经》手抄本,牵着白骆驼,驮着家乡的水、土,告别故土,行进在未卜的命运途中,他们翻山越岭、涉水过滩,长途跋涉,苦苦寻求,终于找到了乐土,并在循化定居下来了。一个民族悲壮而艰难的历史序幕就从这儿徐徐拉开了。
循化,地处黄土高原西端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四面环山,山谷相间,黄河干流自西而东横贯县境北部。清水河和街子河自南而北注入黄河。撒拉人沿着“兀”字形水道分布,聚落成村,自古以来,这里就以门户险阻、交通闭塞闻名于世。历经沧桑的撒拉族人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不断与自然挑战、拼搏,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建设着这片家园,有着独特的生命磨炼与体验。他们繁殖牛羊,开发山林,开垦田亩,进行“茶马交易”从事耕作,过着农牧兼营从事一些副业的经济生活。他们曾利用奔腾而下的黄河水道,扳筏放木,把采伐来的木材扎成木筏,水运到兰州、宁夏、包头一带,将未卜的命运交付给如狼似虎的激流险滩和风云莫测的深谷暗礁,以换取食粮和日用物品。为了拓展日益壮大的民族生存领域,他们曾剥下牛羊皮,鼓气为皮筏,以双手为桨,划渡黄河,缩短了黄河两岸的距离。一片片荒滩在他们脚下变成了肥沃的田地,一座座村庄在他们手中建立起来。撒拉族文化就是在这相当封闭的自然条件下相对独立地获得了发展,也铸造了撒拉族人民坚毅勇敢、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性格。这种性格在环境以及经济生活的变迁中,无疑有着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这种精神,在克服了自然经济的消极因素以后,对于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重人伦尚道德。尊老爱幼、互助合作,同舟共济的伦理道德和社会风尚,构成了撒拉族文化的又一特征。撒拉族的社会文化,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形成的,其文化个性基本上是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他们坚持伊斯兰教伦理道德的最高原则和最高标准“六大信仰”和“五功,即信真主、信使者、信经典、信天使、信前定、信末日和诵经、礼拜、封斋、纳天课、朝觐,并严格遵从功修制度,要求穆斯林心有赞功,身有拜功,性有斋功,命有朝功,财有舍功。此为穆斯林的根基,是每个穆民必备的修身养性功课。在此基础上,还要求穆斯林遵从忠、孝、善、友、慈“人道五典”,要孝顺父母、夫为敬爱、兄弟友爱、朋友忠信、敬老爱幼。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在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中,铸造了撒拉族人民最核心的民族精神,亲密团结,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牢固的群体意识,也形成了撒拉族人民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统一的思维特征。撒拉族的群体意识不但体现在民族内部团结友爱、互助互济,而且滋生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爱国主义精神,只要我们正确引导撒拉族人民发扬这种群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就能促进民族经济发展,促进民族的进步与繁荣。
第三,撒拉族传统文化吸收了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使之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不管哪种文化,既有排他性,也有融合性。撒拉族传统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一些变化,与汉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是突厥——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结晶。以撒拉族茶文化的发展为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其先民在中亚时主要饮用乳酪、果汁和“尤吉”。“尤吉”译成汉语为“麦茶”,是一种自制传统饮料。将小麦炒成焦黄,碾碎成小颗粒,冲水加适量食盐熬煮而成,色酽如茶,清香可口,有的还配以花椒、小茴香、炒熟的苦杏仁等,调入牛奶,则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其饮用历史久,普及面广,但这种以麦代茶的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唐代起吐蕃与唐茶马互市,河州(今临夏)一带为茶马交易市场之一。撒拉族在明朝和清初的三百多年中是河州卫纳马十九族之一,到河州交易中马,进行茶马互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撒拉人与河州、兰州的民间贸易日益兴起、加强了民间相互依存和经济文化交流,随之接触和引入了“茶”这种独特饮料,不仅成为人民须臾不可离开的生活必需品,而且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种文化并在中华民族茶文化中形成、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撒拉族茶文化,创造了适应各自饮料对象和饮茶习惯的烹茶工艺和饮茶器具。就茶叶的种类而言,撒拉族喜欢的茶有麦茶、叶子茶、茯砖茶、松州茶。民国时期,兴饮香片花茶、绿茶等,五六十年代兴饮毛尖茶、窝窝茶(沱茶),近一二十年,兴饮云南春尖茶;就茶具而言,有阿牙克(木碗)、茶盅(又称把盅)、揍子(茶罐)、茶壶、火壶、盖碗子等;就饮茶方法而言,既有熬后饮用的熬茶、清茶和奶茶,也有沏饮的沏茶,盖碗茶等;就茶俗的礼仪化而言,婚丧嫁娶中离不开茶,请客会友、社交活动中离不开茶,互相馈赠也离不开茶,就茶俗的商品化而言,食品经营中离不开茶,饭馆离不开茶,洽谈生意也离不开茶,茶园更离不开茶。撒拉人在饮茶时很有一番讲究:讲究茶叶鲜而不陈、色正味浓;讲究水洁而无染,泉水为上,井水次之,讲究茶具精巧雅致、古朴大方、好淡素色并雕有花草、诗句或经文,现代特别盛行用“盖碗子”(包括茶盖、茶碗和茶托三部分);讲究盖碗茶配以桂圆、冰糖,也有加泡核桃仁、杏干、葡萄干、红枣、枸杞等的,纵观,撒拉族茶文化,是经世代传承和发展,并与中原文化、周边兄弟民族文化长期相互影响、交融相汇的结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茶方式和习俗,而且不断向更高一级的文化层次发展着,无疑对中华茶文化的丰富作出了贡献。
二
在认识、继承并发扬民族文化中优秀传统的同时,也要看到并努力克服其消极的因素,“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撒拉族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撒拉族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一个礼俗社会,许多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宗教、礼仪、友情、相互信任,恪守信义等等的感情联系上,而且这些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礼仪感情来调整的。因而,反映在传统文化伦理观念中,过分注重人与人、人与群体,即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个体必须归属于群体,强调群体的和谐与统一,而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虽然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统一,有利于为发展经济而共同奋斗的积极一面,但这种和谐统一观念只强调的是人的义务,忽略的是人的权利,过分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和谐,轻纷争,会压抑人的个性发展和个体的创造力,同现代化的创造和竞争机制是格格不入的。还因其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礼仪感情,又往往形成一些裙带关系、门户关系、尊卑关系,带来一些不利因素。
(二)撒拉族长期生活在一个比较闭塞的社会里,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从事着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牧业及其它副业的经济生活,生产分工程度低,生产工具和技术十分低劣,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自然经济的思想观念,深入民族心理之中。同其它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无论从人流量方面,还是从物流量方面,都是极其有限的,文化交流也处于低水平。小农经济思想影响到民族的思维方法和心理状态,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依赖性,容易满足于现状,满足于现在比过去好,久而久之,会阻碍民族开拓进取和创新改革的精神,不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
(三)旧社会尤其明清时期,撒拉族的社会组织普遍停留在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宗教寺院和村落为单位,以特有的“阿格乃”、“孔木散”为社会基层组织,以土司、哈尔、尕最为首领或宗教头人的封建领主形态。在这种狭小的亲缘圈内,人们的生产、生活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习俗原则进行的,人们交往和活动范围也大都局限在家族与家族、村与村之间,形成了一个自我封闭的状态,因此,民族的血缘观念和地域观念比较浓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例如在生育上,他们虽不嫌弃女婴,但又重生男,认为只有儿子才能传宗接代,才是继往开来的人,在婚俗上,姑妈的女儿须嫁给舅家作媳妇,认为这样亲上加亲,岂不知这严重影响了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有婚丧嫁娶、盖房打庄廓、大摆宴席,一年到头应付不完的“人情账”,负债累累,严重影响了生产和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育观念有所转变,重男轻女的思想有所淡化,婚姻关系也有所变化。但有些习俗则有增无减,例如随着人民经济生活的不断改善,礼尚往来,走亲访友中的“人情风”越来越盛。这种现象在发展商品生产,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活动中处于极不相适应的状态,有待改革。
三
综上所述,撒拉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许多有利于发展经济,与现代化相适应的部分,也有一些阻碍社会发展,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消极因素,“用现代人的眼光,科学地进行分析、鉴别、采择、消化,是我们的任务”。撒拉族人民应正确对待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既要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又要以科学的态度分析和认识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对适应部分要保持、发扬,对不适应部分要清理,并敢于变革,使之既保持民族文化的精华与民族特色,又适应经济建设和现代化的需要。当前亟需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1、撒拉族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封闭的环境中形成的, 很少与外界发生联系和交流,因而也就很难意识到自身文化中的落后面和值得发扬光大的积极面,要实现变革是很困难的。因此必须打破以往那种闭塞的局面,改变过去那种封闭性的文化模式,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借助于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增强对民族文化中的优弱点的识别能力,吸收国内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借鉴兄弟民族建设现代化的先进经验,以剔除自己所带有的历史沉淀,加速自觉变革的过程,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建设。
2、科学文化教育能开发人的智力、锻炼人的思维, 增长人的才干,从而提高人的素质。要想整个民族充满活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既离不开本民族人民的觉醒和自觉参与,更离不开文化教育的发展和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首要的是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无论是在办学形式上,还是在办学内容上,都必须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照顾民族地区的特点,切忌把民族教育单纯地办成升学教育,改变过去那种单一办学形式与民族地区多样化的办学要求相脱节,纯又纯的办学体制与民族地区要求多样化办学体制相脱节,教学内容与民族地区生产发展相脱节的三脱节现象,把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服务,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作为评价民族教育的根本标准,从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出发,不断改革办学体制,拓宽办学形式,设计教学内容,实现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实现民族教育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双向发展。为此,一要继续搞好基础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依靠政府逐年增加教育投资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筹集教育资金,基本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支出的要求。政府要制定出一些扶持民族教育发展的倾斜政策,二要大胆改革办学体制,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从“读书就是要升学”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科学地设计教育内容,就能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发展民族教育的形式,例如中学可采用“3+1”班的形式,不仅使学生学到文化基础知识,而且也会学到一两门能直接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的实用技术,这种办法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三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民族地区什么人才都缺,但最缺的是实用技术人材,这与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不发达有关。职业技术教育又是一种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教育形式,在科教兴农方面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我们应充分证实职业技术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建立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改变民族地区劳动力的素质结构,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建设的伐步。四要采取灵活办学形式,加强成人教育。由于经济和历史原因,民族地区教育设施不足,教学环境差,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每年有一批学生不能升学,极大地影响了劳动者素质,有可能形成新的文盲。县上应有成人教育科,各乡镇应配备扫盲专干,形成健全的成人教育工作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扫盲教育,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