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心理学:制度视角的考察_心理学论文

家庭心理学:制度视角的考察_心理学论文

家庭心理学:基于系统观点的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观点论文,家庭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33(2009)01-0043-08

家庭心理学特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系统观点为基本立场和出发点,对个体、夫妻和家人在相互关系及其广泛的活动环境中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它从系统的角度,强调心理学研究应当注意理解多个个体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将个体放入以家庭背景为主的大系统中,强调环境与个体、个体与个体间的相互影响。1985年,家庭心理学成为美国心理学学会的第43个分支,标志着它正式得到主流心理学的认可。

与家庭心理学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概念是家庭治疗,它是产生于上世纪中叶的一种以系统观点来理解和干预家庭的心理治疗方法。家庭心理学和家庭治疗在历史上和范式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有相当大的重叠部分。不过,家庭心理学比家庭治疗的内涵更广一些,它包含并超越了家庭治疗以治疗为导向的局限,而另外包含了建立理论、验证理论、评估研究、发展应用性的心理诊断、评价工具,除此之外还包括了社会心理学及小团体研究,以及更宽广的多元文化、多元族群的相关知识。因此,家庭治疗可以看作是家庭心理学的临床分支。这也是本文题目中用“家庭心理学”而不是“家庭治疗”的原因。

一、家庭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家庭心理学的产生受到二十世纪中期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代表的系统运动强烈影响。此外,心理学中的机能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拓扑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等对整体的强调,也为家庭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不过,直接促使家庭心理学产生的原因却是来自于对精神病家庭的研究。

1956年,贝特森、杰克逊等人在《一个通往精神分裂症的理论》一文中提出了双重束缚模型,并认为它是精神分裂症家庭沟通方式的一个特点。[1]双重束缚是指个体在不同抽象水平上接受了重要的相互矛盾的命令但又不能对此进行评价或逃避,因而处于一种必输无疑的、冲突丛生的环境之中。例如,一个恢复良好的年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他的母亲去医院看他,他非常高兴,激动地抱住妈妈的肩膀。但母亲僵硬地站在那里,这个男孩只好把胳膊撤了回来,脸红了。但母亲问到:你难道一点也不爱我么?你不要总是一副窘态,羞于表达自己的感情。[2](P73)母亲在这个情境中一次表达了这样的信息:别碰我(走开);不要相信你对我的反应的感觉(靠近我);不能指出我行为中的矛盾;没有我的爱你就不能活;无论你怎样解释我所表达的信息都是错的。面对如此相互冲突的信息,儿子要想逃避就意味着需要求助于不理智的行为。因此,当这名沮丧的病人回到病房后很快就变得暴戾和好攻击。

贝特森的“双重束缚”理论抛弃了精神病学中的还原主义将精神分裂症定义为个体内的传统,转而将精神分裂症定义为人际间的,病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关系。尽管这一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原因的解释并不十分完整,但是它超越带症状的个体而看到家庭的交互作用,开创了从系统的观点研究家庭的先河。

二、家庭系统的内涵

家庭心理学对家庭系统的组分、结构、环境、控制、发展以及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清晰的家庭系统的图景。

(一)家庭系统的组分

家庭系统的组分就是指家庭中的每一个个体,包括居住在一起的,或不居住在一起的;活着的或者是去世的,甚至包括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家庭系统由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的个体组成。家庭心理学在对家庭系统的研究中,并没有因为强调系统的关系,而完全不顾个体的家庭成员,只不过在强调的内容和强度上与个体心理学存在差异而已。

(二)家庭系统的结构

家庭系统的特性、状态、行为、功能等都受到家庭结构的强烈影响,因此,对家庭结构的分析是家庭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结构分析也是复杂和困难的。尤其是那些精深的结构总是隐藏于现象背后,如家庭系统的互动结构、深层结构、软结构等,复杂而微妙,必须深入地观察家庭成员之间实际的交互作用,运用思维的抽象力和理论的洞察力去探索和发现。

家庭心理学很注重对家庭结构的分析,尤其是以米纽钦为代表的结构模型。[2](P160-166)米纽钦认为一个家庭通常包括一些既同时共存又相互独立的子系统,如夫妻子系统、母亲-孩子、父亲-孩子和孩子-孩子子系统等等。一个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有所区分,并在子系统间建立界限,以执行其特殊的功能。子系统间的界限太过僵硬或太过松散都不好。太过僵硬造成疏离型家庭,而太过松散形成了纠缠型家庭。当家庭面对压力,出现危机时,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家庭都会产生问题。纠缠型家庭常常是对任何与日常互动模式不一样的变化都反应得过于激烈,而疏离型家庭则常常是在需要有所反应时不见其反应。例如,在一个纠缠型家庭中,父母对孩子不吃水果表现地过于失望;而在疏离型家庭中,他们可能对孩子的厌学都漠不关心。在纠缠型家庭中,父母常常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根本无法给孩子适当的成长空间,使孩子在家庭忠诚与自我成长方面产生严重冲突;而在疏离型家庭中,父母缺乏对孩子必要的关注,孩子常常因得不到足够的关爱与支持而无法发展起必要的与外界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结盟也是结构模型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特定家庭成员之间形成的反对其他成员的内隐的、暂时的或持久的联盟或联系。当一个系统总是利用非此系统的成员分散子系统中的冲突时,可能就会出现家庭中的功能不良现象。例如,父母间的结盟对于子女的养育和设定界限是有好处的,但父亲或母亲与孩子结盟以打击另一方则对家庭功能有破坏性影响。有两种家庭结盟的形式可能使家庭出现问题:迂回冲突和跨代联盟。迂回冲突是指两者抓住第三者来为他们之间的困难和冲突负责任。通常是夫妻间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身上。父母可能采取攻击孩子的方式,因为他不好而造成家庭的问题,也可能视孩子为需要保护的对象。这个孩子通常会出现问题,成为带症状的孩子,治疗时也常常称其为“带罪的羔羊”。跨代联盟是指特定的家庭成员间形成稳定的代际间联盟,用来排斥第三者。典型的方式是父或母的一方与一个孩子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建立起跨代间的僵化联盟,以排斥另一方。

家庭心理学中以鲍文为代表的代际模型也很关注家庭系统(尤其是情绪系统)的结构,并提出的三角关系的概念。所谓三角关系是指一种三个人组成的子系统,当家庭中一个两人的子系统在遇到压力时,会将第三个人拉入系统以降低情感强度和焦虑并获得稳定。鲍文认为,三角关系是人类关系中最小的稳定团体,是家庭情绪或关系系统的基石。

一个家庭在焦虑水平低、外部环境平稳的时期,双向或两人系统可以进行令人满意的情绪交流。然而,如果由于内部压力或外部压力,其中一个或两个人感到焦虑,那么这种稳定情形就会受到威胁。当焦虑达到一定的中等水平时,其中一个或两个成员就会将一个脆弱的第三者拉入其中。这样三角关系冲淡了焦虑,而且,与两人关系相比较它既稳定又灵活,在应对压力时又有较高的耐受性。当三角关系中的焦虑平息后,情绪又回到了平静期。然而,如果三角关系中的焦虑增加,三角关系中的个体可能会拉人另一个或更多的人,直到所有人都卷入其中。因此,当紧张增加时,三角关系会扩散成为连锁三角关系。一般来说,家庭成员的分化不良会增加家庭内部三角关系形成的可能性。因此,代际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训练个体成员重新定义自己和从父母那里去三角化。

(三)家庭系统的环境

家庭,植根于特定的文化、种族、社会阶层和社会历史之中。对家庭的了解,必然涉及到对家庭所处环境的认识。近年来,家庭心理学家将思维扩展到家庭内部互动过程之外,开始关注性别、文化、社会阶层、种族等因素对个人和家庭的观点和行为模式的影响。

1.性别因素 正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成员既包括男性也包括女性,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似乎是个体成员之间的生物学上的差异,不属于环境因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正如女权主义者所揭示的,性别差异是一种社会建构的,而不仅仅是生物性的。女权主义主张以“社会性别”(gender)而不是以“生物性别”(sex)作为描述两性的基础。生物性别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性别差异,是先天的;而社会性别则是在生物性别基础上产生的性别意识,是性别的社会属性。它是个体同一性、社会文化特权或社会文化压迫的共同作用的产物。男人和女人以不同的期望、经历、态度、目标和机会被抚养大,这些差异影响了日后在家庭关系中的文化规定的角色模式。因此,我们应将性别因素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背景来分析。

2.文化因素 人们早就认识到文化背景对认识个体的重要性,但早期的研究多将文化对个体的影响和家庭对个体的影响并列起来,直到最近,人们才将家庭嵌套在文化背景中进行理解。[3](P400-407)也就是说,通过把握家庭身在其中的文化背景(民族、种族群体成员关系、宗教、社会阶层和性取向)以及家庭赖以生活的文化规范来理解家庭。文化即共享的、习得性知识、态度和行为,它从一代传到下一代,以多种方式影响着家庭,这种影响有的微不足道,有的却对家庭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语言、规范、价值观、习俗、音乐和食物偏好都在很大程度上由文化因素决定。一个家庭究竟是“功能良好的”还是“功能不良的”,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它的评价依赖于文化。文化观念决定了这种行为是“适当”,还是“不适当”;“正常”,还是“不正常”。

3.社会阶层因素 社会阶层将一个社会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之间不仅在资源分配上存在差异,而且在信念、价值观和行为等方面也都不同。社会阶层的因素也同样影响家庭的生活方式。

此外,性别、文化、阶层三者之间的也存在交互作用,他们共同作为家庭系统的社会环境而起作用,所以一个因素不可能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时得到真正的理解。

(四)家庭系统的控制

按照控制论的观点,在一个控制系统中,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作为输入,再来控制系统的输出,称为反馈。它是系统借以维持稳定状态同时又监控它达到某种目标的努力和调节机制。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正反馈是接受偏离的反馈过程,系统通过修正其结构来适应系统的变化;负反馈是反对偏离的反馈过程,系统通过使变化最小化或抵制变化而维持现状。两者都是自我校正机制,前者顺应新信息和变化的环境,后者在恰当的时候会维持现状。它们的目标都是使系统维持稳定以应对新信息。

从控制论的观点出发,家庭心理学关注家庭系统如何保持平衡状态,又如何从病理性的平衡状态中解脱出来。他们认为家庭系统的失衡可以通过内部的负反馈得以纠正,或通过正反馈改变家庭固有规则。例如,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可能会要求更多的独立或自主决定权,他们要求改变家庭规则而这会暂时使家庭系统失去稳定。适应性强的家庭一般通过重新协商青少年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通过接受孩子的反馈信息,来试着应对变化。当家庭通过改变它的结构来适应变化时,正反馈机制开始起作用,系统重新获得稳定。一旦系统完成校正,负反馈机制就让它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过程,家庭因此在有效地处理了变化的同时维持了稳定。

(五)家庭系统的发展

家庭系统属于一个非线性连续动态系统,它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最早采用阶段性发展的视角观察家庭的是家庭社会学家杜瓦尔(Evelyn Duvall)和希尔(Reuben Hill)。他们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首先提出家庭生命周期的理论,把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1.没有孩子的新婚夫妇;2.养育孩子的家庭(最大的孩子30个月);3.拥有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最大的孩子30个月-6岁);4.拥有儿童的家庭(最大的孩子6—13岁);5.拥有青少年的家庭(最大的孩子13-20岁);6.孩子纷纷离开的家庭(最大的孩子到最小的孩子纷纷离开家庭);7.中年父母家庭(家庭空巢—夫妇退休)8.老年家庭(退休—夫妇双双死亡)。[4](P98)

卡特尔和麦克歌德里克(Betty Carter & Monica McGoldrick)在1999年的最新著作中,将家庭生命周期的概念进一步扩大,包括了个体、家庭、社会文化等视角。[5]他们认为家庭内部的焦虑与垂直应激源和水平应激源有关。垂直应激源是关联性和机能性的模式,它是通过一代代传下来的,如家庭态度、故事、期望、秘密、禁忌和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这些东西都是经由祖父母传给父母再传给孩子。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会接受此类遗产。除此之外,在垂直应激源上还包括一些生物遗传、基因组成、性情、可能的家族先天性的残疾以及老一代或当前一代所经历的种族、性别、贫富等因素。水平应激源是指家庭在应对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和变迁时,所经历的焦虑激起性事件。这些事件包括各种可预见的发展压力以及不可预测的创伤(如突然死亡、慢性疾病)。创伤性经历,如恐怖事件、战争、经济衰退、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家庭的社会政策也包括在内。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组织图式,有助于人们根据家庭处于那个发展阶段以及这个发展阶段可能面临的压力,来评估家庭的功能并对家庭进行干预。

(六)家庭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功能是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系统总体的行为、特性、能力和作用的总称,它是刻画系统行为、特别是系统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对家庭功能的研究是家庭心理学中的核心主题,所有理论模型至少都有一个关于家庭功能正常的外显的或隐含的观点。家庭心理学家James H Bray发现可以用四个大的类别和十个因素将所有涉及家庭功能的概念和因素组织起来。[6](P469-477)其中,四个大的类别是:

1.家庭组成:这一大类主要包括成员(夫妻二人、夫妻以及子女还是单亲家庭)、家庭结构(例如,核心家庭、离婚家庭或是再婚家庭)。家庭的组成是家庭各个方面功能的主要制造者。

2.家庭过程:即形成家庭关系主要特征的行为和互动因素。这一大类包括冲突、分化、沟通、问题解决和控制等因素。

3.家庭情感,即家庭成员的情感和情绪表达。情感和情绪奠定了家庭关系的基调。情感对于家庭成员如何理解沟通信息有重要的影响。

4.家庭组织,指家庭中的角色和规则以及有助于家庭功能发挥的行为期望。这些因素包括界限、层级等。

十个相互联系的重要因素是:

1.沟通 沟通问题是定义家庭功能的最常用的指标。家庭内部的沟通是指言语或非言语信息是如何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交换的。沟通包括家庭成员清楚地表达他们的需求、要求和期望的能力,包括注意别人从而做出恰当反应的能力,包括请求别人说出他的观点以便澄清他们的立场的能力。良好、健康的沟通包括家庭成员之间恰当的关注,对意义的共同分享以及清楚的直接的言语交换。功能不良的沟通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不注意对方,缺少共享的意义以及间接的伪装的言语交换。沟通不良造成了家庭冲突以及无效的问题解决模式;相反,良好的沟通会带来有效的问题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的融合和亲密。

2.冲突 家庭中的冲突是一个很稳定的预测源,可以预测各种不同类型的个体、婚姻和家庭问题。家庭冲突的形式从温和到强烈有不同的水平,从不同意、指责、谩骂到肢体打斗。随着双方负面的互动的激烈程度的升级,冲突也随着升级。冲突通常还与负面的情绪相连。

冲突的增加和降低与防御性的还是支持性的沟通相联系。如果一个家庭成员A感觉受到了B的指责,那么A通常会采取防御性的沟通方式;而A的这个防御性的反应在B看来却是一个指责,因此也采取了防御性的反应。随着防御性言语的循环的持续,冲突也就增加了。如果家庭成员A对于感受到的来自B的指责,报以支持性的反应,或同情的话语,B就会以一种较少指责的、中性的、支持性的话语来应对,这就降低了冲突循环。冲突还与其他的个体和家庭过程相联系,例如,家庭压力、抑郁和焦虑、沟通不良以及问题解决。

早期的研究通常将冲突视为负面的,损害家庭功能的,然而,最近关于婚姻冲突的研究却表明:陷入冲突中的配偶如果能有效地解决冲突,与那些避免或回避冲突的配偶相比,拥有较高的长期的满意感。[7](P295-318)不过,父母的冲突对于儿童来说却是一个危害性因素,父母的冲突可以预测儿童的行为问题,而且会对他们的亲职行为造成破坏。[8](P310-330)

3.问题解决 有效的问题解决能力包括对问题的准确的定位和描述,并与家庭成员一起进行讨论和沟通,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将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能力与家庭的功能有着密切联系。所有的家庭都会遇到问题,健康的家庭也不例外。不过,健康的家庭能更好地解决和处理问题。有效的问题解决与良好的沟通和协商的技能有关。反之,无效的问题解决与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有关。

4.融合/凝聚力(bounding/cohesion) 融合/凝聚力是指家庭成员自己感觉到的情感上紧密地程度。它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从过度卷入、陷入到自由或没有联系。这个因素还包括家庭支持、牵涉以及共同分享的兴趣和朋友。纠缠的家庭成员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过多的情感表达以及较低的分化水平。疏离型家庭成员之间拥有严格的家庭界限,缺乏情感的依恋和沟通。家庭中的凝聚力和情感的融合与家庭冲突之间有联系。此外,在不同的家庭结构中,凝聚力的运作方式也不同。

5.情感和情绪 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和对他人情感表达的反应。也就是说,它不仅包括情感的联系,而且包括情感的表达以及相应的规则,这是它与融合的区别。情感和情绪表达是家庭关系中得到最广泛测量的过程之一。从家庭的情绪和心境的基调可以反应家庭的情感状况。家庭中的情感因素有这样一些特点:其一,这一维度具有正向和负向两极,在这两极之间分布着程度不同的若干等级。例如,从非常喜欢到一般到非常厌恶。其二,家庭中的情感表达可以分为非常公开的到非常控制的。情感往往比话语的意义更重要。

在家庭中,强烈的负向情绪被称为外露情绪(expressed emotion,EE),它包括指责、敌对以及对“被指认的病人IP”在情感上的过度卷入。在有精神分裂症成员的家庭中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情绪强烈的并且消极的交互作用被视为是引起精神分裂症、抑郁等精神疾病复发的一个因素。此外,Gottman等人的研究还表明负向的情绪表达比正向的情绪表达对家庭关系的影响更强烈,而且情感泛滥会妨碍沟通和问题解决导致婚姻解体。[9]

6.亲密 亲密是自觉自愿的亲近与保持自我的界限二元一体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自发的亲近的同时又不失自我。如果在相处中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失去了个体的自我界限,我们称之为融合和卷入而不是亲密。亲密的组成成分主要有:信任、自我暴露、承诺、爱和喜欢。亲密关系具体表现为相互尊敬和自愿的自我暴露,同时又不失自我的界限。与亲密相对的是隔离或孤立。夫妻间的亲密有益于子女的心理健康。代际间的亲密与整个核心家庭的亲密相联系,而且相应的有较少的心理问题、较多的促进健康的行为。

7.自我分化 根据鲍文的观点,自我分化是指个体思维和情绪功能的分离;两者的差异越大,个体就越能抵抗不被卷入他或她的家庭的情绪反应之中,从而使个体不易产生功能失调。[10]情绪纠结与自我分化相对,处于连续体的另一端。情绪纠结源于与原生家庭之间没有解决的情感纠缠,它是指家庭成员在思维和情感方面的合并,与个人卷入家庭关系中并丧失自我的独立感的程度相对应。

自我分化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在家庭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具体体现。它表现为清楚地有效地沟通、恰当的自信,对情绪、心境和情绪反应的控制。而且自我分化好的家庭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而自我分化不好的家庭更有可能出现情绪化的反应和较差的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陷入困境。

8.三角化 一个两人子系统在处理他们之间的焦虑和情绪融合问题时,会通过转移、结盟或替罪羔羊等方式,将第三方拉入系统以化解压力。情感纠结和三角化都是自我分化不良的指示灯,不过情感融合是两人之间的,三角化是三个人之间的。情感融合的关系对于个体的功能是有害的,但处于这种关系中的个体却将它知觉为积极的;相反,在三角关系中,最初的两个人通过三角化通常会感到压力和焦虑的降低,而被拉进来的第三者经常感到压力,觉得被绑在两人之间。鲍文将三角化看作是两人在处理情绪融合问题时的一个正常的过程,而其他人(策略派和结构派)则将其看作是一个病理过程。[11][12]三角化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家庭中的负向情绪、效率较低的问题解决方式以及儿童的心理或行为问题相联系。

9.压力 家庭内的压力既是过程又是结果,它由家庭内部机能以及家庭与更大的社会情境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压力产生于经历到的负向的生活事件和日常生活中的争辩、冲突和敌对。压力源于社会/家庭相互作用以及个体内部的生物—心理—社会反应,是一个多系统、多维度的结构。巨大的压力会影响家庭功能。

10.角色 角色是为了完成家庭功能和要求,家庭成员在相互作用中所期待的和重复出现的模式。Epstein等人描述了五种类型的家庭角色,分别是:资源(例如食物、服装、住所)提供的角色;养育和支持的角色(例如情感支持,安慰);生活能力发展的角色(如促进发展和成功);维持和管理家庭系统的角色(如领导、财务、或做出决定)以及配偶双方性满足的角色。[13](P171-180)

社会在不断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组成也在改变,尽管如此,女性仍然持续承担着养育孩子和做家务的传统义务,只有少数家庭在养育孩子的任务上,配偶双方承担同样的责任。健康的家庭角色能满足家庭的需要。功能不良的家庭角色表现为两者形式,或者是严格界定的,或者是不能满足家庭需要的。在角色上不是非常刻板和严格的夫妻对婚姻有较高的满意度;而且参与家务事的男性更有可能获得满意和持久的婚姻。

当然,除了上述的四个大类和十个因素外,在评估家庭功能时还有两个因素应该考虑,一是家庭生命周期问题,家庭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经常是家庭的核心因素。第二,家庭所处的文化和种族情境。因为家庭系统的功能是由结构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家庭系统由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的个体组成。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就形成了家庭的结构。家庭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环境之中,并受环境的制约和规定。家庭系统是一个由规则控制的系统,在一个运转良好的家庭中,规则有助于维持家庭的秩序和稳定。家庭系统通过正反馈机制修正其结构来适应系统的变化,通过负反馈机制维持家庭系统的现状。家庭是一个动态性系统,它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家庭功能是家庭系统最重要的整体涌现性,而且也是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领域。我们可以从沟通、冲突、问题解决、融合/凝聚力、情感和情绪、亲密、自我分化、三角化、压力和角色等十个因素来考察家庭的功能。

三、系统观点与心理学方法论变革

家庭心理学采用系统观点作为基本的立场和出发点,建立和验证理论、发展应用性的心理诊断、评价工具,并进行临床治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种系统的观点对心理学其他领域的研究有什么重要的启示呢?

(一)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

系统思想提醒我们在审视研究对象时,首先要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系统的最基本的属性是多样性、相关性和一体性。系统的一切其他属性,如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不确定性等等,都是在这三种属性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将心理现象作为系统来认识的思想观点,落实在具体的研究活动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心理现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准确界定具体的研究对象,确定研究的范围,十分困难。不仅心理现象内部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而且心理现象与生理基础、社会文化也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要确定对象系统,就意味着有些联系必须保留,有些联系应该割断,有些现象属于研究对象系统的组分,有些不是。心理现象这个系统的边界究竟在哪里?绝非很容易确定的事。不过家庭心理学中的系统理论给我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它总是围绕着家庭中的问题,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入手解决问题。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是与家庭中的问题关系最密切而又最有意义的因素。也就是说我们在划定系统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与问题关系最密切而又最有意义的因素。

(二)“不完全还原论”对“完全还原论”的厘正

还原论的方法在自然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自然科学中还原论的还原可分为三种:组成的还原、解释的还原和理论的还原。组成的还原论将有整体分析为其组成成分;解释的还原论认为只有把整体分解为最基本的部分才能理解一个整体,例如,认为把生命现象还原到原子水平才能理解生命;理论的还原论将一种较为复杂水平的现象用另外一种较为简单水平的理论来解释,例如,化学被还原为物理学的理论,热力学被还原为统计力学。与之相应的,一些心理家也将还原论的方法论应用到心理学领域。心理学中还原论表现为:1.元素还原论,如构造主义心理学将心理现象分析为各个元素;行为主义心理学将行为分析为刺激和反应;2.生理还原论,把心理现象还原为生理;3.生物还原论,以动物行为的研究取代心理学的研究;4.机械还原论,把人比作机器,或像认知心理学把人脑比作计算机;本质上都是采用分解的方法,把高层次的现象活动还原为低层次的现象,以低层次来解释高层次。

系统思想承认还原和还原方法的合理性,它并不是要摒弃还原方法。高层次的系统会出现低层次的元素所不具有的实体与属性、结构与功能及其特有规律,这些性质与规律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由低层次的组成元素经相互作用和动态的演变发展起来的。而在形成高层次系统之后,这些元素及其协同相互作用,依然对高层次的运作有着某种决定作用。这种关系就是上向因果关系(upward causation)。既然承认上向因果关系就必然承认还原和还原方法。

不过,在心理学研究中,既要进行还原的分析,又要注重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将还原的分析、本层现象的分析和脉络分析,这三个层次的分析整合起来,并驾齐驱,反对完全还原论。例如,“疼痛”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动物来实现。人、其他灵长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类动物甚至软体动物都可以感到疼痛。然而,神经解剖证明,不同动物之间的疼痛感觉没有一个共同的神经结构,那么疼痛这种心理概念应该还原到哪种神经结构上去呢?事实上,没有哪一个还原定义是充分的和必要的,因而痛是不可能做出还原定义的。这个例子说明要解释一种心理活动,从它的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中寻找它的机理是必要的,但这这对于心理活动的解释并不是充分的。用一种学科的术语与命题去定义和表达另一种学科的术语与命题并不总是可能的,更不总是必要的。

在对心理现象的解释中,除了运用低层次的规律和本层次的规律之外,还必须运用更高层次的规律加以说明,因为高层次系统对低层次的组成元素的一种支配、限制和影响作用,也就是下向因果关系(downward causation)。如果某个学生最近比较烦恼,在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这种下向因果关系,即他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中是否受到了什么影响和刺激。这种思考就不是还原分析,而是一种脉络分析和扩展解释。

(三)非线性因果观对线性因果观的补充

在主流心理学中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是一种简单的、线性的、完全确定性的机械的因果观,其特点是把原因与结果作为绝对对立的范畴,否认原因与结果的相互转化。在心理学研究中,为了检验理论假设,求得确切的因果关系,研究者一方面尽量把“因”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简单的变量;另一方面以反证实验表明:“消除原因,就不出现结果”。这是一种机械的、线性的因果观。

非线性因果关系是相对于线性因果关系而言的,它包括环状因果关系和网状因果关系。[14](P12-14)在环状因果关系中,原因所产生的结果,由于反馈机制的存在,又可以以一定的方式作用于产生它的原因。反馈的概念为因果关系的解释带来了一个飞跃。它不再把事情看作是线性的、序列的;相反,它指出因果关系是一个双向的、辩证的、循环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它有别于线性因果关系。

网状因果关系,不仅具有正负反馈调节机制,而且系统内各因果关系存在历时性生与共时性的相互制约、推移转化,共同组成因果关系网以维持系统的稳定或推动系统的成长。系统思维认为每一个复杂系统都是一个由许多平行发生作用的“作用者”组成的网络。每一个作用者都会发现自己处于一个“作用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环境中,都在不断根据其他作用者的动向采取行动和改变行动。系统中的“作用者”之间并不仅仅发生线性的因果关系,更多的是存在非线性的因果不等当性。它与普通联系、相互作用的区别在于它不限于单纯的作用与反作用,而在于这些诸多作用与反作用中有精细的调控来实现生成与转化。

总之,我们看到,家庭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因受到系统科学的影响以及自身实践的需要,创造性地将系统的观点运用到对家庭的研究之中,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清晰的家庭系统的图景。这种系统的观点,如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用“不完全还原论”替代“完全还原论”,注重环境因素对个体的约束,以及采用非线性的因果观而不是仅是线性的因果观等,必将促进心理学方法论的变革,在心理学内部掀起一场思维的革命。

标签:;  ;  ;  ;  ;  ;  ;  ;  ;  ;  ;  ;  ;  ;  ;  ;  

家庭心理学:制度视角的考察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