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为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加大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对其质量进行有效地管理与控制,才能确保工程建筑的质量,才能对人民的安全有所保障,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并保障国家的利益。本文对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管;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问题频出,主要还是监管机制的缺失以及建筑企业的重视不足等原因带来的。此外,市场环境的发展也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应当从制度层面、思想意识层面以及具体的建筑材料监管方面切入,切实抓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问题,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推动市场发展。
1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跟控制的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跟控制在项目建设的整体环节中一直贯穿始终,施工质量主要就是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和监督等工作。就建筑工程而言,工程管理可以增强参与项目的各方间的交流和联系,严格根据设计要求跟规划的整体目标来调整项目的实施工作,减少施工现场出现事故的概率,提升企业的随机应变能力,减少那些不利因素对工程造成的经济损失跟破坏力。质量控制主要指的是对质量进行优化跟掌控,它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可以进一步确保我们实现建筑物的功能性效果,通过质量过硬的建筑物来博得业主的肯定,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与形象。施工企业加强对工程管理跟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可以说对顺利实施建筑工程具有极为现实的重要意义,是促进现代化的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核心力量。
2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1质量监管部门权责不分
现阶段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部门数量比较多,层级比较多,导致质量监督工作得不到落实。当前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中存在一定的权责不明的现象,由于监管部门未能对监管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部门之间经常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导致质量监管工作无人问津,未能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的监督作用。建设单位对于这种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部门虽然实施了一定的监管措施,但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监管的效果并不理想。
2.2缺乏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
如今,许多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管体制,许多质量监管管人员都是根据自己多年工作的经验进行质量管理,并没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程质量监管制度。已有的工程质量监管制度都是根据主观的经验和行为,以及不成文的规定,缺乏系统的、有条理的质量监督机制。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机制不完善,就会缺乏针对性,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之中的细节,就会照顾不到,比较细小的施工环节就缺乏相应的质量监督机制去依照。有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细化程度不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缺乏针对性和预见性,质量监管人员一旦遇到模棱两可的建筑质量问题就会不知所措,没有具体完善的监督制度去依靠。已有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制度都是根据工作人员过去的经验总结出的,缺乏预见性,对于新出现的质量问题并不适用。
2.3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质量监管人员在工程项目监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是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监管人员对具体监管工作不重视,草草了事,监管力度不严格,甚至有些人为了私利,而直接纵容那些工程质量不达标的施工单位,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程质量监管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准确定位,明确职责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具体定位,包括人,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积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使岗位与职责能够完美地衔接。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的具体定位是受托于政府,主要是代表政府进行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是政府职能在工程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延伸。因此,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充分地发挥监督机构在工程质量中所起的作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实质上是一种技术管理,相关的监督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3.2建设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制度
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务必要施行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管控,最大限度的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来达到监督的目的,并且在实际执行期间,要对于各种不同的执行方式都进行完善的事先分析之后再落实,将工程质量的防范工作放在第一位,以此来避免工程质量隐患的出现。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切实有效的利用信息化制度监督管理方式,使得建筑企业自身能够通过动态管理方式来对工程质量加以把控。不仅能够使得计算机管理监督机构自身能够迅速的建立,还能够极大的强化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务必要将建筑工程建设期间的动态管理都进行监督,其监督体系本身也要从某种程度上来对于资料的精确性、及时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强化,保证信息资料的客观性。施工现场所采取的监督方式也应当进行完善,以此来使得质量安全事故、信息公布、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处理行为都能够通过计算机监督网络的方式来达成。而信息化监督管理工作本身在进行建立的过程中,对于监督机构自身所具有的管理水平进行强化便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3.3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
建筑单位应该努力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推动科技进步,从而完善质量管理,最终提高工程质量的控制水平。在施工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施工方对设计要求有疑问的问题。有些是因为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原因,有些是因为对施工工艺的要求不同而引起的。对于这些在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都不能被忽视,要及时进行沟通,明确要求,及时调整。依据不同的质量特点广泛设立施工质量控制点,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对比,切实做到工程质量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
3.4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的素质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质量监管部门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全面提升质量监管人员的素质,建立、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显得十分必要。只有提升质量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确保质量监管部门的执法地位,明确监管的职责,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监管的质量水平。对此,我们要对建筑工程监管人员进行考核和专门培训,在考核通过后发放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从业资格证书,这样从而来保证监管人员的具有专业的质量监管技能和水平。
结束语:
总之,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所在,只有做好了工程管理质量的工作,才能使工程顺利的完成。可是,工程质量的建设体现在工程建设的每个过程,因此,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协调好建设、勘测、设计、施工等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和相关部门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相互监督、协作,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各方责任主体行为,才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工程质量,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杜日东.探讨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5(16).
[2]冯子根,孙德英.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4(19):247.
[3]陈俊峰.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相关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5(8):00236.
[4]张健.探讨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门窗,2014(3):345.
论文作者:王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