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改良型AAO工艺的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其工艺设计中的各构筑物设计规划内容,并通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处理效果明显,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AAO工艺设计;运行实施
当下污水处理系统正不断完善,因此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技术也必须面向更高的层面。在污水处理中,通过改良型AAO工艺对污水处理厂进行设计施工,运用更加高效稳定的污水处理系统对城市污水进行排放前处理,实践证明其运行效果明显,排放水质稳定达到排放标准,具有极大的环境以及经济效益,值得提倡运用。
1 设计进、出水水质
进水水质预测需综合分析污水处理厂污水来源及水质的变化趋势,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出水排入河。
一期工程的设计进、出水水质如表1。
3 主要构筑物设计
3.1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
粗格栅间与进水泵房合建,土建按4.5×104m3/d设计。2条粗格栅渠道,安装回转式格栅除污机2台,格栅宽度为1.00m,栅缝为20mm,格栅倾角为75°,用于拦截直径较大的漂浮悬浮物质,设计过栅流速为0.75m/s,过栅水头损失为0.30m。栅渣由1台无轴螺旋输送机输送至栅渣压榨机挤压脱水后,与厂区污泥泥饼一起外运处理。
进水泵房内设置4台水泵位置,一期工程设备安装规模为3.0×104m3/d,安装3台潜水排污泵(2用1备),其中1台水泵变频控制,适应不同的水量条件。二期工程在预留泵位上新增1台同型号水泵,3用1备。
3.2 细格栅及沉砂池
粗格栅池与沉砂池合建,设计规模为4.5×104m3/d设计,设备全部安装。2条细格栅渠道,每条渠道设两级细格栅,以有效去除悬浮物质,降低后续水解酸化池的负荷;第一级格栅采用回转式细格栅,栅缝为5mm,第二级格栅采用转鼓式细格栅,栅缝为3mm。两级格栅的栅渣各采用1台无轴螺旋输送机输送,经沿细格栅池外墙设置的落渣管落至地面垃圾筒,外运处理。
沉砂采用旋流沉砂池2座,为圆形钢混构筑物,单池直径为3.05m,深度为3.65m,用于去除原水中密度>2.65g/cm3、粒径>0.2mm的无机砂粒。池内配套安装旋流沉砂搅拌装置、提砂泵、砂水分离器等设备。
3.3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设计规模为3.0×104m3/d,设计采用泥法水解酸化工艺,这种工艺由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演变而来,它集生物降解、物理沉降和吸附于一体,污水缓慢穿过水解酸化池底部的泥层,合理的设计将反应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污水中的颗粒和胶体污染物得到有效截留和吸附,并在产酸菌等微生物作用下得到分解和降解,同时对大肠杆菌和蛔虫卵也有显著的去除作用。主要设计参数:设计规模为3.0×104m3/d,总平面尺寸为40.0m×35.0m,中间为管廊,有效水深为5.50m,平均流量时停留时间为5.40h,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为3.72h,平均流量时上升流速为1.01m/h,最大流量时上升流速为1.48m/h。
3.4 组合式C-AAO生化沉淀池
3.4.1 池体布局
组合式C-AAO生化沉淀池以改良型AAO工艺的生化池与辐流式二沉池合建为基础,将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硝化液回流、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放等系统组合为一体,形成组合式生化沉淀池,兼顾多种功能。该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能耗低、原水适应能力强、运行管理方便的突出优点。
池体平面图如图2所示。
组合式C-AAO生化沉淀池的设计规模为3.0×104m3/d,两组对称布置,单组建设规模为1.5×104m3/d,能够实现半边运行,以满足设备检修更换需求。
3.4.2 改良型AAO工艺
改良型AAO工艺将缺氧池置于厌氧池之前,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0~100%的进水和100%~300%的硝化液回流进入缺氧阶段,回流污泥和混合液在缺氧池内进行反硝化,去除硝态氮,再进入厌氧段,保证了厌氧池的厌氧状态,强化除磷效果。生化池进水采用堰门调节,30%~50%来水进入缺氧区,70%~50%来水进入厌氧区,两点进水的方式,使得缺氧段污泥浓度较好氧段高出近50%,分段进水系统比常规法具有较多的污泥储量和较长的污泥龄,从而增加了处理能力;单位池容的反硝化速率明显提高,反硝化作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在不同进水水质、不同季节情况下,根据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所需碳源的变化,调节分配至缺氧和厌氧段的进水比例,反硝化作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系统中的除磷效果也有保证。
3.4.3 生化池设计
设计最低水温为10℃,污泥龄为17.14d,混合液污泥浓度为3.80g/L,污泥总产率系数为0.56kgMLVSS/kgBOD5,污泥负荷为0.068kgBOD5/(kgMLSS•d),好氧池容为11800m3,缺氧池容为6600m3,厌氧池容为2250m3,总池容为20650m3,水力停留时间为16.52h。设计需氧量为10105.88kg/d,折合空气量为162.22m3/min。缺氧区潜水推进器4台,单台功率为11.0kW,厌氧区潜水搅拌器4台,单台功率为3.0kW,好氧区曝气方式采用盘式微孔曝气器,合计5610个,单个曝气器服务面积为0.36m2。
3.4.4 二沉池设计
出水水质要求较高,选择具有大容量、高负荷、高稳定性特点的周边进水、周边出水二沉池,数量2座,直径为33.0m,最大流量时表面负荷qmax=1.06m3/(m2•h),平均流量时表面负荷为0.73m3/(m2•h),沉淀时间为3.59h,池边水深为4.80m,其中有效水深为3.80m,缓冲层高度为1.0m,超高1.00m,总高度为5.80m。
设备采用中心传动单管吸泥机,具有迅速吸泥、高浓度污泥、吸泥平稳、结构简单、日常维护量小等特点。
3.4.5 污泥回流及排放系统设计
硝化液回流、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放系统设置于长方形改良型AAO生化池与圆形二沉池合建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如图2所示)。硝化液回流采用水平穿墙泵6台,单台流量为650m3/h,扬程为10kPa,功率为4.0kW;污泥回流采用潜水排污泵6台,单台流量为310m3/h,扬程为35kPa,功率为7.5kW;剩余污泥排放采用潜水排污泵3台(2用1备),单台流量为30m3/h,扬程为150kPa,功率为4.0kW。
3.5 混凝沉淀池
混凝沉淀池设计规模为3.0×104m3/d,尺寸为36.85m×9.40m×4.2m。机械絮凝池2组,对称布置,采用三级絮凝沉淀,共6格沉淀区,每格平面尺寸为4.50m×4.50m,有效水深为4.20m,水力停留时间为24.50min。上向流斜管沉淀池2组,对称布置,每组平面尺寸为20.10m×4.50m,表面负荷为6.90m3/(m2•h),斜管倾角为60°,有效水深为4.10m,其中清水区为0.90m,斜管高度为0.90m,缓冲层为1.20m,排泥区为1.00m。
3.6 过滤消毒池
过滤方式采用纤维转盘滤池,保证出水SS达标,消毒方式采用紫外线消毒,保证出水的微生物学达标,过滤池与消毒池合建,设计规模为3.0×104m3/d。
纤维转盘滤池2组,直径为3.0m,单组盘片数量12片,旋转驱动功率为0.75kW。进水SS≤20mg/L,出水SS≤10mg/L,滤速≤15m3/(h•m2),水头损失为0.6m,反冲洗水泵每池配5台,共10台,单台流量为50m3/h,扬程为70kPa,功率为2.2kW,冲洗频率约3~5次/h。
紫外线消毒渠道1组,安装1套紫外线消毒设备,功率约25kW。
3.7 出水井
过滤消毒池出水设计独立的出水井一座,平面尺寸为2.50m×3.00m,内部采用蓝色瓷砖饰面,中间设置不锈钢出水堰板,处理后尾水排入运河,运河水位较低时,出水井内形成“瀑布状”的出水效果,观赏性较好。同时,出水井也作为地方环保部门出水监测系统的监测点,方便取水。
3.8 鼓风机房
鼓风机房土建设计规模为4.5×104m3/d,平面尺寸为20.00m×9.00m,设计5台鼓风机位置,一期工程安装罗茨鼓风机3台(2用1备),单台风量为81m3/min,风压为58.8kPa,功率为132kW;预留两台鼓风机位置,供二期工程使用。
3.9 污泥浓缩池
污泥浓缩池污泥由三部分组成:二沉池剩余污泥量为448.89m3/d,含水率为99.20%;水解酸化池剩余污泥为144.50m3/d,含水率为99.00%;混凝沉淀池排泥为205.35m3/d,含水率为99.20%;设计总污泥量为798.74m3/d,平均含水率为99.16%,折合绝干污泥量为6.68tDS/d。
污泥浓缩池直径为15.0m,有效水深为4.0m,污泥固体负荷为37.80kg/(m2•d),设计停留时间为21.23h。设计浓缩后污泥含水率为98%,浓缩污泥量为333.95m3/d。污泥浓缩池内安装桨板式中心传动污泥浓缩机一台,功率为3.7kW。
3.10 污泥脱水机房
污泥脱水机房土建设计规模为4.5×104m3/d,平面尺寸为34.00m×15.00m,设计3台污泥脱水机位置,一期工程安装带式污泥脱水机2台,预留1台机位供二期工程,带宽为2.0m,单机处理能力为20~40m3/h,污泥脱水机配套设置污泥螺杆泵2台、冲洗水泵2台。设计脱水前污泥含水率为98.5%,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为80%;脱水机运行时间为6~8h/d。
絮凝药剂采用高分子聚丙烯酰胺(PAM),加药量按干泥量的0.4%考虑,采用全自动絮凝剂制备、投加设备,数量1套,配药能力3~5kgPAM/h,药剂浓度为0.1%~0.5%。
污泥脱水机房旁设污泥斗,有效容积为30m3,2台污泥脱水机的污泥汇集至1台水平螺旋输送机,再经倾斜螺旋输送机提升进入污泥斗,由污泥斗底部的电动刀闸阀控制,重力落入运泥卡车中,泥饼外运,经堆肥处理实现无害化处置。
3.11 中水回用
工程出水水质较好,带式污泥脱水机的滤带冲洗全部采用处理后尾水。厂区内设置中水回用系统,在脱水机房内设置隔膜式气压罐一套,有效容积为1.36m3,设计压力等级为1.0MPa,水源来自出水井,中水管网覆盖全厂,场内绿化浇灌、生产车间地面冲洗、道路冲洗、车辆及设备清洗等全部采用处理后的尾水,节约了厂区自来水消耗量。
4 运行效果
污水处理厂2013年日常监测的具体运行数据(月平均值)。根据监测结果,出水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出水水质稳定。
5 设计特点
(1)预处理系统的水解酸化池采用泥法工艺运行,污泥浓度能达到20g/L,集生物降解、物理沉降和吸附于一体,污水中的颗粒和胶体污染被截留吸附后降解,对于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效果明显。
(2)二级生化处理采用“组合式C-AAO生化沉淀池”:以改良型AAO工艺的生化池与二沉池为基础,整合硝化液回流、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放等辅助功能于一体,该池型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能耗低、原水适应能力强、运行管理方便的突出优点。
(3)三级处理采用“混凝沉淀+转盘滤池”工艺,有效保证出水的各项指标,设备简单可靠,运行效果好。
6 结语
总之,改良型AAO工艺由于其良好稳定的污水处理能力,十分适用于城市污水的处理。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该工艺设计对今后污水处理厂的提高排放标准有很强的适应性,应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应用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景玲、沈连峰、徐道金、王谦.改良型A/A/O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科学.2009(10)
[2]鄢卫东.广州市炭步镇污水处理厂多模式AAO工艺的设计与运行[J].中国给水排水.2012(20)
论文作者:韩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污泥论文; 格栅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工艺论文; 水质论文; 生化论文; 水井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