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生 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8-066-0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切实转换角色,担当学生学习促进者的重任,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1.创造充裕的时空环境。课堂中教师要给足学生讨论、交流的时空,让各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的发挥,同时要留给学生合作之前独立思考的时空,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形成了初步的认识,才会有交流的需要和能力,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提醒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说一说,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成效。
2.塑造热情的帮助环境。课堂中教师要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自然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让学生觉察不出因本组水平低而需要教师的帮助。考虑到学生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帮助性的提示,在那部分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得到一定的启示,而不至于让他们束手无策,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二、让学生参与,体验真实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1.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如果我们把数学内容放在真实的且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逐步抽象到数学问题,学生就会感到亲切,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2.让学生经历观察、实践、猜想、质疑、讨论的探究过程。探究性学习方式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探究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由学生本人自主探索或合作交流探索,让学生经历一系列"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等等的体验活动,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探索活动要创造性地选择直观性、操作性、趣味性强的材料,让学生在充满兴趣和信心的前提下实现有效学习。
3.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经历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问题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探索和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材呈现的知识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规范的知识体系,而且往往一个例题只呈现一种解法。如果我们能灵活使用教材,把教材上的内容开放地呈现给学生,就能使学生有更多的个性选择,促进他们开展有效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
4.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又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识体系,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内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需要和信心。
三、在学习的关键处,巧妙借鉴身边的生活工具小资源
在学生的生活周围,有许多可利用的数学工具,这些熟悉的小"资源",选择应用得当,它们之中蕴藏着数学"大智慧"。它们可以来进行数学游戏或学习,并能从中感悟和理解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方法,有时还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作为突破学习的重难点的凭借物,起到"四两拔千斤"的教学效果。 这样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身边生活工具的应用资源,对于同一教学内容,达到了料想不想的学习效果,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效。
四、运用游戏教学,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小学生正处于爱玩、好动的年龄,游戏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游戏的教学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长时间地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是寓教于乐的具体体现方式之一。游戏能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形式中愉悦地接收数学知识,对促进其"学"是大有裨益的。数学的教学游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灵活设计,如,口算状元赛、数学大侦探、超市购物节……等等,只要教师用心去设计,这样的数学游戏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信手拈来。
五、在联想中拓展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训练学生用联想的方法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独创性,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分析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联想的学习方法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非常适用,越到高年级学生的知识越丰富,联想也就会越迅速、越丰富。
六、注重的作业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习
作业有效首先取决与作业布置的有效,使学生对作业有个透彻的理解。一般一堂课中,作业的布置和指导需要5分钟这样。传统的数学作业都是抄公式、练习等,它缺乏创造性,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来临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有效处理好其它学科与数学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助于数学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任务之外的有效延伸,它是巩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个重要支持点,因此教师应布置融合各门课程在内的课外作业。再次,和其他学科不一样的,数学会有练习作业。为使学生不疲乏于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端正心态。最后,有效的作业应该适度适量,并有一定的趣味性、实践性和层次性。
参考文献
[1]瞿佳. 浅议如何促进小学生有效学习.《知识文库》.2017.06
[2]郑加忠.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和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世纪之星.交流版》.2018.08
论文作者:杨继华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作业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论文; 知识论文; 促进学生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