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林青,陈光

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林青,陈光

威海市文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是超高层建筑主体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但是却非常容易因为混凝土施工不到位而诱发裂缝等质量病害,所以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超高层建筑施工,重点就如何运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研讨。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在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高层、超高层等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促使大体积混凝土这种混凝土施工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如果没有进行有效处理,那么容易形成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等施工病害,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所以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应用要点进行研讨意义重大。

1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控制技术

为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首先需要做的是结合超高层建筑施工需求,选择高品质且符合施工要求的各种施工材料。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而言,水泥是影响混凝土使用性能的一种重要施工材料,相应的选择中需要综合考虑水泥的流动性、强度、初凝和终凝时间等相关指标进行科学选择,并要做好水泥的现场存储与装运管理工作。针对细骨料而言,要尽量选择级配良好的中粗砂,相应的砂率适宜控制在43%之内,同时要对其中的含泥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过大含泥量而造成施工裂缝。针对粗骨料而言,要尽可能地增加其粒径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级配,同时要对其中的碎石针片状颗粒进行有效管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此外,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可以灵活地添加一些外加剂或粉煤灰等,以此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如通过利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或者在大体积混凝土混合料中适当地掺加一定量的UEA-H膨胀剂,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抗收缩与抗拉强度,避免其出现温度裂缝等质量问题。在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各种施工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实际施工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施工配合比计算和实验室试配等,科学地确定符合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所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2 混凝土拌制与运输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拌制施工技术

在搅拌大体积混凝土过程中,要严格依据规定的搅拌施工流程与要求,按照次序依次将原材料投入到搅拌机械中,不得存在后掺或外掺等搅拌施工问题。在搅拌施工材料期间,同样要注意对拌合料的搅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可以使搅拌的大体积混凝土保持良好的和易性。在搅拌完大体积混凝土之后,将其装入到相应的运输车辆中,此时要注意对其坍落度进行严格测定,确保其保持良好的和易性,避免出现坍落度不满足施工要求或出现分层、离析等质量问题,那么不可将其运输出站。

2.2 混凝土运输施工技术

结合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其距离大体积混凝土搅拌站之间的距离,本着安全、高效的原则,科学地制定大体积混凝土运输路线,并科学地确定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车辆数目,确保可以为后续的超高层建筑施工提供充足、可靠、连续的大体积混凝土,避免因大体积混凝土供应量不足而影响施工的连续性,否则容易会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间断而出现“冷缝”等施工质量问题。在运输大体积混凝土期间,运输时间不可超过3h,如果到达浇筑点的运输时间超过3.5h后就不可进行使用。此外,在离开混凝土搅拌站后,施工时不可私自在混合料中添加外加剂或水等任何一种施工材料;如果大体积混凝土的坍落度在经过运输环节后存在了40mm以上的损失或者现场的温度超过25℃,那么不可在现场进行浇筑施工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施工技术

3.1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浇筑超高层建筑基底部的混凝土期间,首先需要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避免因为浇筑施工工序不到位或间断浇筑施工行为而使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针对超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底层结构浇筑,灵活运用车载架臂泵等一些的浇筑设备去浇筑这些部位,之后再相应地浇筑超高层建筑的中心筒部位,同时要注意以中心筒为核心来逐步浇筑其周边区域的梁板。鉴于浇筑基地转换层部位的大体积混凝土中核心筒部位处以及周边承台部位处所用的大体积混凝土强度各有不同,所以在实际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要注意灵活地运用分层浇筑法开展浇筑施工。而要确保每一层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厚度控制在500mm,同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可能会因为自身重力作用而自动地构成浇筑斜坡,这样就可以所增加浇筑横截面积来充分地释放出所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中的热量。在这个环节的浇筑施工环节中,可以采取逐步向前浇筑的分层浇筑施工工艺,期间要认真地做好交接缝部位混凝土振捣施工,确保整体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此外,在利用大型浇筑设备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期间,不可在同一位置处开展连续布料施工作业,且要采取渐进式布料作业的施工方式,在施工作业区域中应用水平转动的方式开展大体积混凝土布料施工。

3.2 混凝土振捣施工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也要做好振捣施工。在振捣施工之前,要结合实际的超高层建筑施工实际情况科学地确定振捣棒的埋设位置,力求确保振捣施工的全面性与均匀性。一方面,针对振动棒设备间的位移距离适宜维持在400mm之内,振捣时间适宜控制在20-30s之内,同时要本着“快插、慢拔”的原则开展振捣施工作业;每次振捣棒插进的深度适宜控制在50mm,且要确保振捣棒深入下层混凝土中10mm左右距离,以便确保两层混凝土之间保持良好的衔接性。另一方面,鉴于超高层建筑工程对混凝土抗裂强度等具有较高要求,可以针对大体积混凝土采取二次振捣施工,并且在分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逐层递增浇筑的坡度,逐步延伸其坡长,且要将振捣设备科学地设置于坡度两端位置。此外,在振捣大体积混凝土期间,要以振捣的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不存在下沉、灰色泥浆涌出或气孔等情况为主,这时候即可停止施工振捣施工。

4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施工技术

在浇筑和振捣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后,为了确保整体施工质量,还需要做好其养护施工管理,具体的养护施工技术要点包括如下两个方面:(1)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抹平施工。鉴于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基地底部部位的混凝土非常容易因为温度改变而形成比较大的温度应力,容易出现裂缝等质量病害,所以在浇筑完毕后要做好抹平施工作业,且要进行3次以上抹平施工;(2)要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抹平施工之后的覆膜施工,使其可以保持良好的湿润性。比如,要对超高层建筑基底的底板与梁台部位处利用麻袋或塑料薄膜进行覆膜施工,并要持续进行2周以上时间养护施工,具体需要结合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外部环境以及混凝土的发展强度等进行合理确定。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是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重点,其质量直接关乎工程施工的质量,加强其施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从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控制技术入手,做好混凝土拌制与运输施工,浇筑与振捣施工以及养护施工等关键施工环节的施工技术应用控制,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华毅.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概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8):95-97.

[2]李翠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1):268.

[3]陈乔雄.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南建材,2018(5):302-303.

[4]谢桂明.浅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居业,2017(12):130+132.

[5]蔡宪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J].广东建材,2017(12):45-47.

[6] 唐坚.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4):7-8.

论文作者:林青,陈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3

标签:;  ;  ;  ;  ;  ;  ;  ;  

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林青,陈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