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 甘肃武威 733000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患者200例,对其感染的原因、部位、病原菌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的感染率为18%。首先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再者是泌尿道,最后是上呼吸道。医院感染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结论 医院应该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通过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管理,重视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减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监护;院内感染;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具有病情严重、免疫力也下降、手术创伤等特点,院内感染的机会多并且严重。[1]调查表明,神经外科脑出血和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率相对较高。为了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患者200例,并将其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患者200例,年龄5~85岁,平均年龄44.5岁。其中男100例,女100例。颅脑损伤85例,脑血管65病例,脑肿瘤50例。意识障碍94例,手术治疗106例。住院时间7~365天。
1.2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方法,参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采用的统一院内感染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资料并对院内感染因素加以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
2、结果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首先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感染15例,再者是泌尿道感染8例,最后是上呼吸道感染7例,其他感染6例。医院感染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3、讨论
3.1院内感染相关因素
结合资料以及其他调查分析发现,急诊入院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非急诊入院的患者,结果表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大多为机体处于高应激低免疫状态的病人,患者咳嗽、吞咽功能正在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卧床的时间一长就会增加易感性,导致院内感染率增加。[2]多数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亲人陪护、探视容易将院外的细菌带到患者病房,导致病房内细菌滋生,加大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于重症监护患者比如脑出血或者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时可能因为手术操作工具或者手术过程消毒不严格、不彻底或者不规范,同样会导致病原体进入体内引起院内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院内感染的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次到泌尿系统感染,最后是下呼吸道感染。
重症监护室感染基本是与医护人员的技术还有手术操作设备有关联。重症监护室内是病原菌聚集的集中地带,在患者机体抵抗力不足或者很弱的情况下,病原菌特别容易入侵人体致病。综上,导致院内感染的因素既与患者自身的菌群、物品感染、病室空气有关,还与外科医师手术过程中杀菌不彻底、不严格有关。除此之外,患者的卧具、生活用品、毛巾、医护人员的衣服和手也会有很多细菌感染,加上患者抵抗力不足,都会增大感染发生率。[3]
除此之外,还有抗菌素的不合理应用。我院外科医生对200例神经外科手术进行研究发现,不用抗生素组切口感染率为4%,局部应用组的为8%,全身应用感染率为12%。在手术后,如果应用抗生素不一定是对切口起到保护作用,抗菌素的不合理应用反而会增加切口感染率。
3.2护理对策
3.2.1严格做好无菌操作工作
医师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应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杜绝因为无菌操作不当造成患者医源性感染。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都应该洗手消毒,确保双手以及皮肤的细菌指数在国家要求的标准之内。[4]另外,工作人员应该做好留置管道护理工作,对气管插管、导尿、胃管均要做好护理常规操作,并在允许的情况下早日拔除引流管,做好每24小时就要更换无菌引流袋工作。
3.2.2重症监护室的管理
对重症监护室应该及时做好消毒隔离,患者要立即隔离到独立的空间内,做到专物专用,及时对周围的环境和使用物品进行消毒,避免病菌的扩散。[5]对于家属探望等要求,重症监护室做到不主张一次性探视人数过多、探视时间过长,保证不能让家属妨碍到护理工作。工作人员还应该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和研究,掌握病菌的分布情况,防止交叉感染。
3.2.3加强呼吸道管理
对气管切开的患者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日常监护时做好体温记录,时刻关注患者体型变化,对疑似感染的患者留取标本进行细菌培养。[6]
3.2.4听从医嘱准确用药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种培养标本要及时送检,快速准确分离病原菌,耐心指导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准确用药,避免因为抗菌素的不合理使用带来患者切口感染率发生。[7]
本次研究表明,院内感染是可以通过科学化管理和严格的杀菌消毒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的,对此医院应该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通过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管理,重视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减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率也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胡太可,阮巧芬,陈桂兰,黄锦峰,喻军华,袁学刚,刘斌,陈志勇.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03:138-139+142.
[2]刘素珍.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33:69-70.
[3]戴进前.神经外科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05:113-114.
[4]马红燕.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3,27:3560-3561.
[5]张佐莲,张显强.神经外科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23:151-152+154.
[6]王秀娟.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5:319.
[7]吴焕成,梁海乾,孙洪涛,武振东,苏娅,苏景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06:14-17.
作者简介:王菊萍(1981---),女,汉族,本科,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职称:护理师,研究方向:护理。
论文作者:王菊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患者论文; 院内论文; 重症论文; 神经外科论文; 因素论文; 感染率论文; 操作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