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在不断增加,能源供需缺口在不断增大,而能源生产消纳结构不合理,传统能源消费仍然占主体。因此,我国需要改变能源消费现状,缓解能源消费矛盾,解决途径之一便是系统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断完善能源供给侧结构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由于新能源具有污染少、储量大、永续性等特点,因此新能源技术的革新进步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领域。通过技术进步高效利用资源,扩大市场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电力系统;发电技术;分析
引言
新能源是非传统能源,是值得大范围推广和使用的能源。新能源具有可再生性,能满足人类和社会多元化的能源需求。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能满足多元化的用电需求,发展新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发电工程中的新能源发电技术类型
1.1太阳能
太阳能是新能源发电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因为太阳能获取方便同时也较为稳定,在实际应用上可以直接进行能量转换,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太阳能热水器等直接完成太阳能向电能、水能等的转换。但目前的太阳能利用效率有着一定的上限,需要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才能继续增加太阳能的能量使用效率。
1.2风能
风能在新能源发电工程中通常作为机械能以及电能的转换来使用。西欧地区很早就开始使用风车来进行一些农业和工业活动,其原理主要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行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机械能供给。在现代社会,风能通常被用于转化为电能进行使用,系统的风力发电设备可以安装在大型建筑设计中进行电能的提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的美观性,使得人与自然的建筑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1.3地热能
地热能的主要来源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球内部温度较高,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人类受限于科学技术难以直接取用,地热能利用是在地球的地热温度较高的地区进行热能直接取用的能源利用方式,其能量能够直接转移成人类所需要的热能,并且可以简单转换为电能等。
二、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1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主要设备是太阳能电池板。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阳光充足的地区已经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应用,其利用形式也各不相同。太阳能电池板在持续集热的集热方式下提供的电能水平较低,因此在利用太阳能进行能量转换时就可以使用这些低能量供应的设备进行供暖等,实现太阳能到电能再到热能的转换,降低实际生活中的用电量。在实际生活中,太阳能是在具备阳光条件时发电的首选,同时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电能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太阳能发电设备。
太阳能房是指利用太阳能转化来供给人们常规生活中的各种能源如热能、电能等。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室内的电能,可以使室内保持一定的电力供应,从而可以在高原地区阳光充足但温度不稳定的条件下使用。但是由于目前科技水平下,对于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开发程度还不够,所以太阳能房目前还未得到较大规模的实际应用。
2.2风力发电
目前风能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效果还不够明显,通常是在地区较为大型且较为宽阔的条件下安装风力发电机来进行风能向电能的直接转换并给人类日常生活直接供电。
2.3地热发电
地热能可以用于发电、供暖以及空调制冷,其中用于发电是地热能最主要的能量转换方式,和普通发电程序一致,地热能也是先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同时地热能也可以直接用于室内的采暖空调、烹饪、沐浴等,由于其利用方式较为简单,目前已经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3利用海洋能发电
2.3.1波浪发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波浪发电实际上就是利用相关的转换装置,将波浪转化为机械、气、液压等能量,然后推动机械的运行。比如,广东某地建成的100千瓦振荡水柱式波浪发电站,就是我国比较典型的波浪发电的经典案例。虽然波浪发电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面临着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等各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这一发电技术比较符合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这一技术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3.2潮汐发电。潮汐主要是因为海洋水位在太阳、月球等天体的引力作用下,发生变化后而出现的水位波动的自然现象。所以,潮汐发电就是通过利用潮水涨落过程中产生的水位差,将创造出的势能转化为电能,然后用于日常生产中。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后发现,潮汐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可再生且存储量大、生产成本低,再加上潮汐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潮汐能发电因为存在着电价高、成本高等各方面的问题,所以对其推广和应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三、新能源发电发展建议
3.1全方位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为了加快新能源发展和应用的步伐,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已经根据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制定了统一的执行标准和要求,同时明确各个部门在新能源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所要承担的责任。这些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为新能源发电在我国能源市场中占有比例不断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科学规划新能源发电
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这也是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新能源主管部门,必须在坚持经济、绿色原则的基础上,深入的的分析我国能源市场的需求,合理的进行水电、火电发展的规划,并于此为基础制定不同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在新能源发展和利用整体目标确定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发电规划方案优化的力度,通过科学统一的规划方案,制定我国新能源发电的标准,同时针对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有效解决,才能确保我国新能源发电的健康稳定发展。
3.3提升新能源在整个供电系统中的可靠性
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全面的保障。传统电力系统脆弱性不断提升,将地理位置接近的重要负荷组成电网,合理的进行电路结构的设计和控制,不仅确保了电力供应的稳定与可靠,而且也降低了电能整体质量提升所需要的成本,促进了电力行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3.4化解我国固有光伏电源基地与负荷需求在空间分布上不匹配
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发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主要适用于中东部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电网系统较为成熟,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电网系统稍作改造就可以实现并网发电的目的。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满足了商业和居民的正常生活用电,同时也有效的缓解了因为限制煤电而导致的能源紧张的现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中,新能源能有效缓解传统能源的压力,满足当今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因此,对新能源发电技术进行探索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具有清洁环保、可循环使用和无限性等特点,对于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相关部门应以我国实际国情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制定新能源发电方案,确保其能在电力系统更好地应用,以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霞.分布式发电与新能源发电对电力系统对比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0).
[2]蓝澜.新能源发电特性与经济性分析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4.
[3]卢勇.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云南电力技术,2010,(3).
[4]苏海洪.简析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7, 15:1.
[5]卢勇.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云南电力技术,2017,v. 38;No.18903:91-95.
[6]曹仁贤.双向逆变技术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太阳能学会.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太阳能学会:,2018:1.
论文作者:王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新能源论文; 太阳能论文; 电能论文; 地热能论文; 能源论文; 我国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