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技术探析论文_康俊昌

电气安全技术探析论文_康俊昌

陕西建筑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 要】随着电气设备应用日益增多,并且基于日常生活中依然有很多的电气安全事故发生,所以有必要对电气安全技术进行分析。本文概述了电气安全技术,对电气安全的意义与常用的电气安全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电气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意义;

一、电气安全技术的概述

1、电气安全技术的涵义。电气安全是以安全为最终目标,以电气为领域的应用科学,与电气相关的科学技术及管理工程。主要包括:电气安全实践、电气安全教育和电气安全科研。电气安全又可分为用电安全和电器安全,其基本理论是电磁学理论及安全原理。电气安全技术是指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对可能发生的因电击引起的财物及生命的损害所采取保护措施的专业技术。由于安全的概念是相对风险而言的,也就是说,电气安全性取决于人们对电气安全的风险评价和预判。

2、电气安全规范标准。电气安全规范标准是依据标准化法,制定负荷国家规范实施的、适用于若干大类产品的通用安全规范,使之成为技术法规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控制电气设备专业产品安全。它反映了安全技术与人们行为之间的差别,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条件下或在生产者预见的合理的条件下使用时,合法地允许某产品的生产或服务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只要将危及人员的健康、设备安全等因素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在许多相关因素之间达到最佳平衡.

二、电气安全的意义

由于电气设备的高危险性,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事故频发,针对这种行业特性,做好施工时的安全保护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电力施工中,最重要的是要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其实,大多数的电气安全事故并不是因为施工人员在操作技术水平上存在着缺陷和问题,而是因为其没有充分认识到在电气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危险隐患,缺乏安全防护的措施。因此,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就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技术方针,通过提高和完善企业中的事故防范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作为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要手段,同时,监管部门也一定要积极贯彻自己工作的本位,对施工过程加强监管力度,对施工人员的行为也要严格监管,尽可能地杜绝一些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确保生产的安全。

三、常用的电气安全技术分析

1、电气接地安全技术。接地目的是为了使设备正常和安全运行,以及为建筑物和人身的安全创造条件。按EIC的标准,低压配电系统根据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接地与接零设计注意事项:(1)对于电气设备的接地体,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各种自然接地体,以便节约钢材。自然接地体包括与地有可靠连接的各种金属结构、管道、设备构架等,除特殊规定外,如这些自然接地体能满足规定的接地电阻的要求可不再另设人工接地体,但输送易燃易爆物质的金属管道不能作为接地体。(2)当允许而又可能将各种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的接地同时使用一个总的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值应满足其中最小电阻值的要求。(3)接地体之间的电气距离不应小3m,接地体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5m(利用建筑基础深埋接地体的情况除外)。

2、电气防雷安全技术。第一、二类民用与工业建筑物或构筑物应有防击雷、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第三类民用与工业建筑物或构筑物应有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防直击雷一般采用装设避雷网或避雷带,对面积较大的屋顶装设避雷网,网格宽度不应大于10m,屋面上的任意一点距避雷网均不得大于5m,当有三条以上平行避雷带时,每隔24m处需加设相互跨接线决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间等可沿屋顶的四周装设避雷带,突出屋面的砖砌通风道可装设环状避雷带;金属透气管应与避雷带(网)连接。当采用避雷针保护屋面的突出物时,其保护角按45°计算。防直击雷的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其间距不应大于24m,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的冲击电阻不应大于,接地体围绕建筑物敷设。进入建筑物的埋地金属管道及电气没备的接地装置,宜在人户处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接闪器是用来吸引雷电的,是直接遭受雷击的部分,所以它是用良导体材料制成并且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接闪器的结构有避雷带、避雷网、避雷针等以及兼作接闪器的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接闪器采取镀锌或涂漆等防腐处理。接地体的作用是使雷电流迅速流散到大地中去,因此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要小,其长度、截面、设深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发生雷电时,雷电波可能会沿着金属管道或架空线路侵入室内危及人身安全或设备损坏的现象,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为:将进入建筑物的各种线路和金属管道宜全部埋地引入,并在人户处将其有关部分与接地装置相连接。当低压线全线埋地有困难时,可采用一段长度不小于50m的铠装电缆直接埋地引入,并在入户处把电缆的金属外皮与接地装置相连接。当电源采用架空线入户时,应在入户处装设阀型避雷器,该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应与进户线的绝缘子铁脚、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避雷器是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有效措施。

3、电气漏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漏电保护开关可以对低压电网中的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进行有效的防护,这是其他保护电器(如熔断器、断路器等)所不能比拟的。断路器和熔断器主要作用是用来切断系统的相间短路故障的,正常时要通过负荷电流,其保护动作值要按避开正常负荷电流整定,故一般较大,而漏电保护开关只反应系统的剩余电流,正常运行时系统的剩余电流几乎为零,在发生漏电或触电事故时,电路产生剩余电流,初始值一般甚小,因此它的动作值可以整定得很小,而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如人员触电投备绝缘损坏碰壳接地等)则出现较大的剩余电流漏电保护开关能可靠地动作,切断电源。为了保障漏电保护装置正常工作,漏电保护开关在投入运行后使用单位应建立运行记录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漏电保护开关投入运行后,每月须在通电状态下按动试验按钮检查漏电保护开关动作是否可靠,雷雨季节应增加实验次数。为检验漏电保护开关在运行中的动作特性及其变化,应定期进行动作特性试验。退出运行的漏电保护开关再次使用前应按上述规定的项目进行动作特性试验。漏电保护开关进行动作特性实验时,应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检验合格的专用测试仪器,严禁利用相线直接触碰接地装置的试验方法。漏电保护开关动作后,经检查未发现原因时,允许试送电一次,加果再次动作应查明原因,必要时必须对其进行动作特性试验,不得进行连续强行送电,除经检查确认为漏电保护开关本身发生故障外,严禁私自拆除漏电保护开关强行送电。定期分析漏电保护开关的运行情况,及时更换有故障的漏电保护开关,在漏电保护开关的保护范围内发生电击伤亡事故,应检查分析未能起到保护作用的原因,未调查前应保护好现场不要拆动漏电保护开关,使用漏电保护开关,除按漏电保护特性进行定期试验外,对断路器部分应按低压电气有关要求定期检查维护。

结束语

如果发生电气安全故障,将会对个人、企业或国家造成经济损失,重则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因此提高电气安全技术,对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及防止各种电气设备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峰.浅谈建筑工程中电气安全的技术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5)

[2]蒋正威.建筑工程中电气安全的技术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3]张洋.电气安全技术及其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2)

论文作者:康俊昌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  ;  ;  ;  ;  ;  ;  ;  

电气安全技术探析论文_康俊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