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怀[1]1998年在《咬合接触点计算机图像分析的研究》文中认为咬合接触的生理病理是口腔医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历来受重视,但由于咬合接触记录材料和技术手段的限制,对咬合接触的研究大多是定性观察,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认识有所局限,多理解为机械解剖的接触关系。硅橡胶的优越性能使其能准确记录咬合接触的真实状态,咬合接触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是由Millstein于80年代中期初步报告的用于研究咬合接触的定量分析手段。本文以硅橡胶为记录材料,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咬合接触的系列研究表明: 咬合接触并非单纯的机械接触,而是颅颌系统中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神经肌肉、颞下颌关节生理活动的综合体现,有其特有的生物学规律;咬合接触的病理改变与颅颌系统中某一部分异常有密切联系。 牙尖交错位咬合时,随(牙合)力增加,(牙合)间距离减小,咬合接触数目增多,(牙合)力从轻度到中等接触类型趋向稳定,提高了(牙合)的稳定性,适应(牙合)力增加的需要。咬合接触受咀嚼肌功能状态的控制,与牙周膜的生理特性相联系。 35名正常(牙合)人牙尖交错位中等(牙合)力时,咬合接触点全列牙平均约为70,以磨牙区最多,前磨牙区次之,前牙区一般没有接触。大多数(75%)上下前牙之间有80μm的(牙合)间距离,利于保护前牙免受移位性冲击。86%的后牙接触为稳定型,不稳定型为9.7%。咬合接触个体内左右两侧可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多数是趋于平衡分布的。 28名正常(牙合)人后退接触位咬合接触单颌平均为8.0±2.3,接触数目及比率从第二磨牙到第一前磨牙依次减少,前牙没有接触。所有受试者均为双侧接触,接触点分布呈明显的部位特征,上颌主要分布于前磨牙舌尖和磨牙远舌尖的近中颊斜面,下颌为前磨牙和第二磨牙颊尖的远中舌斜面,上述斜面间的滑动接触构成下颌从RCP→ICP运动的(牙合)导,其协调的空间位置关系是保证RCP双侧接触、维持RCP(牙合)平衡的保证。 35名正常(牙合)者肌接触位咬合接触数目单颌平均为16.6±7.2,位于后
钱宗才, 齐春, 杨庆华[2]1995年在《咬合接触点测量的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的建立》文中提出学研究中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和测量技术对路接触硅胶记录模型进行准确定量的分析测量,是获取接触数据的有效方法.本文阐述了接触图像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在接触测量分析中易被忽视的但值得注意的误差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解决.
谭泽松[3]2011年在《基于ABAQUS的咬合接触关系评测及其在下颌骨矫正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咬合接触关系的检测研究,在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关注,而在口腔医学等学科基础上结合有限元方法,解决下颌骨矫正手术中的咬合接触测量问题已逐渐成为发展趋势。本文以Mimics逆向反求、ABAQUS有限元分析为手段,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应用有限元法作为咬合接触关系测量的方法,该方法能在下颌骨畸形矫正手术术前对咬合接触关系进行评测,对正颌外科医师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针对咬合的力学模型和关节盘解剖结构过于复杂等问题,提出以咀嚼肌肌力牵引下颌骨运动的新方法,通过简化关节盘结构得出不同的咬合方式的简化力学模型。2.本文从有限元分析应用于生物力学问题研究角度出发,对生物力学模型如何贴近真实生物模型作了相应的研究,提出了上下颌骨及牙列的简化、边界条件的设定及材料赋值、简化关节盘的定义和咀嚼肌的加载方式的处理等方法,得到了咬合的有限元模型,并能很好地模拟出各种咬合方式。3.提出咬合片评测方法,结合咬合的有限元模型对正中咬合等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将应力云图转化成咬合点形式,研究得出一套完整的咬合接触评测方法,实现了对咬合接触关系进行评测。4.应用上述评测方法对两例下颌骨畸形病例进行了应用研究,通过咬合分析得到咬合接触关系较好的手术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截骨位置等对咬合接触关系的影响,得到较好的咬合接触的手术截骨方案。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有限元法应用于口腔医学进一步研究做出了展望。
王惠芸, 陈一怀, 刘继光, 钱宗才, 齐春[4]1997年在《生理咬合接触点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文中指出应用第四军医大学所建立的咬合接触点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牙尖交错位(ICP)及肌接触位(MCP)的咬合接触点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重要结果。ICP咬合接触点的生物学规律为:前牙不接触,前磨牙约有1~3点接触,磨牙的接触点最多,第一磨牙多于第二磨牙,约有7点,合计上下颌全牙列约计共有72点接触。MCP接触点单颌全牙列平均为16.5个,位于ICP稍前方,可供参考与应用。
王琰玲[5]2007年在《自然牙列下颌侧方咬合运动中(牙合)接触特征的研究》文中提出侧方(牙合)接触,作为侧方咬合运动的前导,在下颌功能运动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尖牙保护(牙合)与组牙功能(牙合),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自然牙列侧方(牙合)接触的两类基本形式,无优劣之分。然而最近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自然牙列下颌侧方咬合运动中还存在其它(牙合)接触型,两类基本(牙合)型对口颌系统的影响也有可能不同,因此他们对多年来的侧方(牙合)接触理论提出质疑,但并未明确侧方(牙合)型的具体分类及其对口颌系统的影响。牙列缺损修复、(牙合)重建、种植、调(牙合)及正畸等临床治疗中恢复哪类侧方(牙合)接触形式,目前亦尚无定论。本研究应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观察个别正常(牙合)人群侧方咬合运动过程中(牙合)接触点的动态分布特征,并对尖对尖颌位时的(牙合)接触形式进行分类,探索自然牙列侧方(牙合)接触形式是否可单纯分为尖牙保护(牙合)与组牙功能(牙合),以及颌位对侧方(牙合)接触的影响。因(牙合)力是反应口颌系统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在侧方(牙合)接触形式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各类(牙合)型受检者侧方咬合运动至尖对尖颌位时的相对(牙合)力,为阐明侧方(牙合)型与口颌系统的关系以及临床实践中恢复何种侧方(牙合)型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第一部分自然牙列下颌侧方咬合运动中殆接触型及其分布特征目的:观察个别正常(牙合)人群侧方咬合运动过程中(牙合)接触点的分布特征,并对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侧方(牙合)型进行分类。材料和方法:利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记录85名个别正常(牙合)者从牙尖交错位侧方咬合运动经尖牙尖对尖颌位至最大侧移位过程中的(牙合)接触信息,重点描述三种不同颌位下(牙合)接触频率,以及对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侧方(牙合)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邻近牙尖交错位时工作侧与非工作侧同时存在(牙合)接触,非工作侧(牙合)分离发生在侧方咬合运动后期邻近尖牙尖对尖颌位,(牙合)分离时以工作侧尖牙与后牙接触居多。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牙合)接触形式有六类:尖牙保护(牙合)(44.1%)、组牙功能(牙合)(20.6%)、工作侧多组前牙接触(2.9%)、仅工作侧第一前磨牙接触(8.8%)、工作侧前后牙同时存在(牙合)接触(20.0%)、工作侧非工作侧同时存在(牙合)接触(3.5%)。最大侧移位时以工作侧前牙接触居多。结论:将自然牙列侧方(牙合)接触形式单纯分为尖牙保护(牙合)与组牙功能(牙合)不能完全反映侧方(牙合)接触特征。第二部分不同侧方(牙合)型者尖对尖颌位时相对(牙合)力的比较研究目的:比较不同侧方(牙合)型受检者侧方咬合运动至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相对(牙合)力。材料和方法:利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记录实验一受检者从牙尖交错位侧方咬合运动至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牙合)力分布信息,计算尖对尖颌位相对牙尖交错位时的(牙合)力值,并就相应数据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所有受检者从牙尖交错位至尖对尖颌位作侧方咬合运动过程中(牙合)力均逐渐降低。不同(牙合)型受检者侧方咬合运动至尖对尖颌位时的相对(牙合)力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以尖牙保护(牙合)组与仅工作侧第一前磨牙接触组最低。结论:尖牙具有“应力缓冲”的能力,提示尖牙保护(牙合)是对口颌系统最为有利的侧方(牙合)型。
杨文丽, 林雪峰[6]2006年在《咬合接触的定量研究技术》文中认为咬合接触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研究手段的进步,咬合接触的研究发生了从定性观察到定量研究的发展。本文就咬合接触的基本概况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T-Scan咬合分析仪以及DentalPrescale系统等定量研究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张渊[7]2006年在《量化的咬合接触与颞下颌关节应力关系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指出咬合接触改变是口腔临床常见的疾病表现,也是临床治疗中必须经常涉及的内容,临床医生通过建立正常的咬合面形态来恢复正常的咬合功能。我们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咬合接触形态异常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重要病因,其可能的机制是异常咬合改变了咬合与颞下颌关节之间正常的生物力学关系。本实验采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求解肌力,建立T-Scan Ⅱ系统检测咬合接触特征和颞下颌关节压应力分布的颞下颌关节力学实验模型,建立包括咬合接触特征及双侧髁突、关节盘在内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进行咬合接触形态改变与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关系的三维有限元运算,从而探讨咬合接触形态改变对颞下颌关节应力影响的生物力学规律,以期为咬合异常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异常提供生物力学研究资料,为临床合理进行咬合面形态重建、准确恢复咀嚼系统生理功能、避免医源性病理咬合的发生,提供科学论据 本实验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采用优化设计的原理,在力系平衡的咬合与颞下颌关节系统里,将力系简化为:咀嚼肌是动力,咬合与关节是阻力,由于研究重点放在闭口咬合接近闭口止点的瞬间,此时肌肉收缩主要是咬肌、翼内肌、颞肌前束、颞肌后束。以关节力最小为目
张渊[8]2003年在《髁突在咬合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是人体中唯一保持较强终身改建能力的关节,改建活动与其所承受的咬合负荷密切相关,在咀嚼等生理活动中,咬合力传导至TMJ,因此TMJ所承受负荷对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一些疾病的形成及转归具有重要的作用。借助现有的先进的研究咬合特征的检测手段和广泛应用于生物力学研究中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咬合与TMJ的生物力学关系进行研究,并且通过改变咬合接触情况来观察TMJ应力分布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探索咬合面形态变化所造成的合力方向及大小的变化,对TMJ载荷的影响,以期对颞下颌关节的改建原因作一初步探索。 首先,应用T—scanⅡ咬合测定分析系统来分析调合前后TMD患者咬合情况的变化;其次采用CT图像与牙面形态三维扫描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建立包括关节盘、下颌骨和上下牙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设计了以下三个类型的工况,工况一:对前后牙不同牙位进行垂直加载。由于牙合面形态的引导作用,该垂直载荷将被合面各牙尖斜面分解为多个方向的分力,并通过下颌骨传导至颞下颌关节;工况二:改变下颌第二磨牙的加载位置,分别加载于其合面远中及颊面,由于模型设计为加载方向与咬合接触部位的加载平面相垂直,因此本工况实际上模拟了第一磨牙缺失,第二磨牙近中倾斜的临床咬合紊乱表现,以及锁合表现,其咬合的结果是加载负荷被咬合面结构引导为垂直于接触部位的异常方向的咬合力。工况三:选择第二前磨牙扭转30°,进行咬合接触部位加载,其意义类同于工况二,但模拟的是临床上常见的牙齿扭转错合畸形。通过对上述三种工况下髁状突应力变化的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通过咬合调改治疗,改变咬合接触特征,使咬合接触分布更加广泛,接触更加密切,其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具有明确的疗效。 2、采用本文所描述的实验方法,成功建立了包括上下颌牙列及双侧髁状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突在内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为今后模拟临床多种咬合载荷探讨额下颌关节应力特点创造了条件,并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3、运用上述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调合治疗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由于咬合加载的部位、方向和位置不同,在双侧踝状突上可产生不同的应力效应,其变化包括应力性质(拉或压应力)变化,应力强度(以压强形式表示)变化,以及应力分布特点变化等方面。这种应力特性的变化说明了咬合可以通过其外形对垂直载荷的引导效应,改变载荷的方向,影响躲状突的应力环境。 因此,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颤下颌关节生物力学环境与咬合力密切相关,而咬合面形态特点对咬合力 的传导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作用对颜下颌关节内的应力环境也 可产生重要的影响。2、牙列中咬合加载的前后部位不同,对双侧额下颌关节也会产生不同的应力 效果。3、改善或重建咬合面形态,是口腔医学临床上进行许多治疗的重要内容,通 过合理治疗合面形态,将对改善额下领关节的应力环境,促进其正常改建, 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一怀, 王惠芸, 马轩祥, 冯庆辉, 于龙[9]2000年在《正常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研究正常牙合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基本规律。方法 :采集 35名正常牙合受试者牙尖交错位硅橡胶牙合记录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量。结果 :75 .0 %的前牙有 80 μm牙合间距离 ,仅 3.3%的前牙接触。后牙区牙合接触数为 71.4± 7.4,磨牙区占 70 %以上 ,以第一磨牙最多。牙合接触人群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 ,其中仅 4人一侧牙合接触数目超过总数 6 0 %。 86 .1%的后牙牙合接触为稳定型 ,9.6 %为不稳定型 ,4.3%没有接触 (均为前磨牙 )。结论 :前牙不接触 ,有利于前牙免受移位性冲击
陈一怀, 王惠芸, 马轩祥, 马辰春, 唐吉飞[10]2000年在《不同力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不同 力下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变化规律。方法:用硅橡胶印模材料,采集21名正常 青年人轻度 力、中等 力及紧咬3种条件下的咬合接触记录模型,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测量。结果:相同 力下的咬合接触记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配对t检验,P>0.5)。 力增加,前牙区颌间距离减小,后牙区咬合接触数目增多。中等 力时,咬合接触主要集中在20μm以下。结论: 力增大,接触数目增多, 的稳定性增加。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咬合接触定量分析时,应采用中等 力下咬合接触记录模型,以20μm颌间距离作为接触标准。
参考文献:
[1]. 咬合接触点计算机图像分析的研究[D]. 陈一怀. 第四军医大学. 1998
[2]. 咬合接触点测量的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的建立[J]. 钱宗才, 齐春, 杨庆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95
[3]. 基于ABAQUS的咬合接触关系评测及其在下颌骨矫正中的应用研究[D]. 谭泽松. 浙江工业大学. 2011
[4]. 生理咬合接触点的计算机图像分析[J]. 王惠芸, 陈一怀, 刘继光, 钱宗才, 齐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97
[5]. 自然牙列下颌侧方咬合运动中(牙合)接触特征的研究[D]. 王琰玲. 南京医科大学. 2007
[6]. 咬合接触的定量研究技术[J]. 杨文丽, 林雪峰.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6
[7]. 量化的咬合接触与颞下颌关节应力关系的生物力学研究[D]. 张渊. 第四军医大学. 2006
[8]. 髁突在咬合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效应[D]. 张渊.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003
[9]. 正常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计算机图像分析[J]. 陈一怀, 王惠芸, 马轩祥, 冯庆辉, 于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0
[10]. 不同力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计算机图像分析[J]. 陈一怀, 王惠芸, 马轩祥, 马辰春, 唐吉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