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风险及防范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对策论文,风险论文,论我国论文,外汇业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内外金融市场背景及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一)国内外金融市场背景
国际方面,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市场波动率大幅攀升,在信用危机和流动性危机以及金融机构破产、重组等影响下,实体经济也遭受波及。从利率走势看,美联储从2007年9月份开始陆续减息10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从5.25%降至0.25%。同时推出购买国债等多种刺激经济的量化宽松政策。其他主要经济体中,除澳大利亚央行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准点至3.25%以外,欧洲基准利率仍保持在1%,而英国基准利率则为0.5%。从上述数据来看,短期内全球经济的复苏道路仍然曲折。
国内方面,2008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累积的效果已在2009年逐步体现,但经济发展仍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挑战,比如美国等一些经济体采取对我国出口征收高额关税等措施,出口、消费下行压力较大。从汇率走势看,受美国经济走弱以及各国央行储备资产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美元虽然在全球经济大环境中处于相对弱势,但美元由于其国际货币的地位以及美国政府需要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出负责任的态度,导致美元兑人民币并未出现大幅贬值。尽管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但中国经济仍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09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问题逐渐缓解,商业银行对企业信贷的恢复,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保持了稳定的趋势,全年并未出现大幅波动。这也正是保证我国在经济危机中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1.人民币汇率短期保持基本稳定。2009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将与美元走势、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及央行的政策意图密切相关。2009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宜以“稳”为主。其一,央行2009年工作会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密切关注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其二,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人民币国际结算规则”,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分别开展了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是对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的重要支撑;其三,从2009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分析,我国上半年GDP增速在一季度创下近10年季度新低,随后在二季度强劲反弹,上半年拉动经济反弹的主要因素是投资,而出口显然拖了后腿,三、四季度要保持出口对GDP的贡献,完成全年GDP保八任务,人民币汇率稳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数。
2.人民币汇率长期仍有升值压力。首先,世界金融危机使得美国、欧元区与日本经济集体陷入衰退,中国经济面临外部需求急剧萎缩,中国出口增速也连续下滑,但是市场仍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远优于美国,从2009年3月份预测GDP增速为6.5%,到6月份预测为7.2%,再到稳步实现8%的GDP增长目标,可以发现,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的态度非常乐观。其次,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中国外汇市场上美元依然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未来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或将持续。2009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超过2.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依然在不断增加,这说明流入的外汇资金依然远大于流出的外汇资金,热钱流出尚不足以抵消贸易顺差对外汇储备增长的贡献。最后,从短期来看,美元仍将保持强势地位。由于金融市场不稳,美元无法进入持续走弱通道,如果金融市场企稳,则全球资金可能流向美国,争抢因危机而被低估的股票和企业债券,美元同样难以立即走弱。从中长期看,如果全球主要经济体将在2009年下半年企稳,或者欧美主要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风潮逐渐平息,金融机构的逐利性将重新抬头,那么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作为全球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优势将导致国际资本的重新回流,那么人民币的升值空间将继续扩大。
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已发生了变化,汇率的波动与市场结合更加紧密。在当前金,融形势下,商业银行在拓展外汇业务的同时,应加强对金融市场汇率变化的研究,对汇率走势及风险进行提前研判,确保商业银行外汇资产的安全运行。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风险
(一)外汇业务风险概述
外汇风险又称为外汇市场风险。外汇风险有两个引发因子,其一是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银行、企业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给其境内外客户带来的风险,比如世界金融风暴导致雷曼兄弟等企业倒闭而给持有雷曼债券的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其二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化而给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本文所指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风险仅指汇率风险,是商业银行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与负债,因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其价值上涨或下降的可能。
(二)外汇业务风险分类
外汇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之一,包括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结售汇、外汇买卖等业务。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由于其受政策影响较大,业务比较专业,所以风险相对独立。外汇业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汇资金交易风险。商业银行是经营外汇资金交易业务的重要金融机构,在外汇资金交易中是作为中介而存在,在供求者之间、在整个对外金融活动中积极参与并成为交易的中心。商业银行的外汇资金交易风险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一是指商业银行外汇资金政策及制度风险,外汇资金交易政策和制度风险是由于商业银行违反国家外汇资金交易政策或未按照相关制度及操作规程办理外汇资金业务产生的风险。由于我国是外汇管制国家,加之外汇资金业务专业性很强,商业银行在经营外汇资金业务时应该遵守国家外汇管理政策,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及操作流程,比如商业银行应制定外汇授信管理制度、外汇保证金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使外汇资金交易在制度和规则框架内进行;其二是指商业银行外汇资金交易操作风险,操作风险主要包括银行对汇率走势的判断是否正确,对客户资金交易保证金管理是否完备,交易价格的确定是否合理,对衍生产品的组合是否科学。以结售汇价格风险为例,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上形成的价格发布当日外汇中间价,商业银行在中间价的基础上加减点差得出各币种结售汇客户价格和总分行平盘价格,当市场汇率波动超过客户价格和总分行平盘价格之差即会给银行带来外汇交易风险;其三是指商业银行外汇资金交易敞口风险,敞口风险主要指结售汇和外汇买卖未平盘资金,由于汇率的波动,这部分资金敞口可能存在汇率变动的风险,表现为汇率损益重估风险。以结售汇美元多头敞口为例,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大,商业银行因为持有美元即会带来汇率损失,如果商业银行持有的某一币种的多头敞口存在流动性风险,该币种汇率即会下降,同样也会带来汇率损失;其四是指商业银行外汇资金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指在外汇交易中由于当事人违约而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比如客户到期不能或不履行期汇合约的交割而造成的违约风险。
2.外汇会计账户风险。商业银行的外汇会计账户风险主要体现在会计报表、外汇账户以及外汇损益重估之中。商业银行外汇账户包括客户在银行开立的银行账户和商业银行在其他金融机构开立的资金交易账户。银行账户(如外汇存款账户、外汇贷款账户)的重估价值会随着汇率的变动而变动,损益集中体现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等报表中。商业银行资金交易账户反映的是以外币为交易币种,以人民币反映损益的账户,商业银行的外汇敞口如果控制不合理,外汇资金交易账户的市值会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而发生变动,同样存在较大的汇率风险。另外,商业银行的外汇会计风险还反映在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中,国内商业银行的外汇资本金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在境外股票市场,通过公开发行上市募集的外汇资金;二是由境外的战略投资者认购一部分股权形成的外汇资本金;三是由国家通过外汇储备注资方式形成的外汇资本金。受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银行的外汇资本金折算成人民币资本数额也会发生变动。如果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升值,则商业银行的总资本金数额可能会发生较大缩水,这无疑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和经营绩效会产生不利影响。
3.外汇客户信用风险。世界金融风暴及人民币汇率波动不仅直接提高了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经营风险,同样也影响商业银行客户的外汇财务状况,从而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从事出口业务的外贸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增加。以造船企业为例,假如造船企业的利润为20%,造船企业的合同一般为远期合同,交易金额较大,如果人民币升值20%,企业按照支付时的汇率结汇,利润就可能降至零,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超过20%,造船企业就会亏损。2008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欧美地区进口商违约风险急剧上升,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贬值,银行破产率明显升高,导致信用证结算方式风险增加。同时,大宗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使很多历来不但心收汇问题的大型企业,开始面临信用风险。据江苏信保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10月份,共接到可能损失案件222件,报损金额高达6547万美元,同比上升135%。其中美国、欧洲地区报损金额430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180%。可见金融风暴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均会导致出口企业利润下降,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和远期合约的违约风险。
4.外汇理财业务风险。随着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日益频繁,意愿结售汇的逐步实现和汇率形成机制调整后,从事国际贸易、有外汇收支的客户外汇资产与负债的汇率风险逐渐扩大,需要利用银行外汇理财产品对所持外币资产及负债进行保值和增值,促使商业银行外汇交易的种类、数量和规模不断上升。外汇管理部门也相应地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如国家外汇管理局从2005年8月2日起允许扩大远期结售汇业务的范围并放开对交易期限的限制,允许商业银行进行结售汇业务自主报价,允许商业银行开办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商业银行积极研发外汇理财产品,各种衍生产品应运而生。虽说外汇衍生产品的创立本意是为汇率风险规避者提供一种资产避险和保值手段,但其独特的虚拟性和杠杆性,又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投融资工具。而且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一般不列入交易者的资产负债表,潜在盈亏不会影响财务指标,避免了对资信状况的影响,所以,交易者不增加资产总额便可以增加收益。商业银行在自主报价,大力发展远期、掉期、保证金等外汇衍生产品的同时,其综合汇率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三)我国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下经营外汇业务,没有经历过真正弹性汇率的有效检验,风险意识比较淡薄,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和控制体系,外汇风险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外汇业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表现在:
1.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上世纪中叶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等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是固定的,金融市场主体基本没有汇率风险的威胁。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汇率的波动性迅速显现,市场交易主体面临着汇率风险的冲击。同时市场全球化和业务国际化也使商业银行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币资产和负债,世界不同经济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叠加了汇率等市场风险因素,局部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的震荡会迅速波及其他金融市场,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冲击,从而使商业银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增加。
2.外汇资产负债结构不够合理。在汇率存在较大波动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负债的头寸配比及币种搭配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抵抗风险能力。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不能超过85%,也就是说央行认为商业银行的外汇存贷比超过85%这个限度就是外汇资产负债不匹配。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一直高居不下,外汇贷款的期限结构也不尽合理,使得外汇资产和负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下表验证了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负债的存贷比及贷款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从存贷比数据来看,各商业银行外汇存贷比合计每个季度均超过了人民银行规定的85%的限度上线,主要原因是,其一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企业和个人均将闲置的外汇存款结汇以避免汇率风险;其二是外汇理财产品大量涌现,储户手中保留的外汇为了保值增值转而投资外汇理财产品;其三是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会造成企业和居民对外汇贷款的需求增加,但商业银行的外汇资金来源并没有显著增加。上述原因造成商业银行外汇存款上升缓慢,外汇贷款需求增加。从外汇贷款资金结构来看也不尽合理,表1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不断增加,但短期贷款却在下降,在外汇资金来源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外汇贷款结构不合理必将造成外汇资金周转缓慢,不利于商业银行对外汇存贷比的管理和控制,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增加了商业银行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
3.外汇风险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从外汇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外汇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风险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在外汇业务经营中,商业银行的不同部门虽然分别对外汇存款、贷款、贸易融资、外汇资金、外汇会计等业务进行管理和监督,但各部门常常从自我立场出发,各自为政,比如在外汇业务拓展、新产品研发、业务考核等方面无法做到紧密配合;另外,由于外汇业务的特殊性、复杂性,其风险往往只有少数业务部门关注,其经营状况长期不能被有效监控,无法建立持续监控的内控机制;外汇风险管理基础工作也很薄弱,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界定比较模糊,还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科学、有效的岗位职责管理体系。
从外汇风险政策的理解、执行和实施来看,大部分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和执行者不能充分掌握和完全执行外汇风险政策。外汇政策的发布不能覆盖到商业银行的每个执行者手中;由于外汇政策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员工对外汇政策的学习和理解不充分,执行存在偏差;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许多政策只是停留在纸上,在实施中执行不力,甚至根本不执行。
从外汇业务风险防范上来看,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事前防范机制和预警机制尚未健全。由于管理体制、技术条件、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商业银行对于外汇事前风险控制工作显得较为薄弱,风险管理部门未能总揽全部外汇业务风险管理工作,对于分散在各部门的风险管理未能起到检察和监督作用,防范外汇业务的风险制度不能有效结合。因此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制度只能建立在事后监督上,而对事前和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做得很少。
4.外汇业务专业人员严重短缺。外汇业务专业性强,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例如果断、机敏、谨慎是外汇交易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旦操作失误,往往造成重大损失。1995年2月26日,新加坡巴林银行期货经理尼克·里森投资日经225股指期货失利,导致有233年经营历史和良好业绩的巴林银行在全球金融界消失。2005年12月8日,由于瑞穗证券公司的操盘手操作失误,这家日本大型证券公司在16分钟之内损失了270多亿日元。上述案例虽然发生在国外金融机构,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经营提出警示。商业银行加强外汇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提高外汇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目前,商业银行从事外汇业务的专业人员,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特别是与绩效挂钩过分的“官本位”体系,极大弱化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发展。虽然,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后陆续培养了一批国际业务专业人才,但熟悉外汇业务的人才多集中在国际业务部,以内勤为主、外勤薄弱,因此国际业务专业人员的能力范围和施展空间受到制约,同时国际业务人员流动性低,缺乏活力,在职员工定期脱产培训不是,尤其到外资银行培训几乎是零。
5.外汇业务科技支持相对薄弱。我国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科技支持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落后。以国际结算业务为例,目前国际上国际业务普遍采用集中的处理模式,但我国许多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产品并不支持这种业务模式,有些银行的计算产品虽然实现了这一模式,但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合作公司手中;以外汇资金交易为例,外汇资金业务在报价、平盘、损益重估等方面同样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以保证价格具有灵活性、实时性、抗风险性,平盘和损益重估具有及时性,但目前许多商业银行的外汇资金交易仍然停留在电话报价,人工平盘的初级阶段;再有,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比如外汇信贷、国际结算、外汇资金、外汇清算、外汇会计均具有独立性,但彼此之间有着强烈的关联,需要科技帮助实现外汇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在这方面仍然存在缺陷,需要不断整合。
三、我国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出台相关政策,完善我国外汇市场的内外部环境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要进一步扩大银行间人民币汇率每日波动的限制,减少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改变市场内广泛存在的关于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单向预期,使人民币汇率的形成逐步走向市场化;二是引进更多的交易品种,引入更多的交易参与者,提高外汇市场的流动性,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的避险需求。政策上应尽快发展外汇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对冲与人民币有关的外汇风险。同时,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市场参与者单一,虽然目前即期外汇市场的主体已经扩展到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前者的交易要以实需为原则,但整体来讲,非银行的市场参与程度有限。所以要活跃外汇市场,政策上应放宽进入外汇市场的门槛,使不同需求的客户都能进入市场;三是商业银行应完善银行综合头寸管理政策,进一步扩大权责发生制的双向正负头寸区间管理试点范围,便于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对市场判断,灵活管理其外汇头寸。
(二)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充分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人的理念是最重要和最难改变的,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讲,企业文化就是领导者的文化,其中理念文化居于企业文化首位。因此,转变经营理念必须首先从商业银行最高层领导开始,商业银行的最高层确定的外汇风险管理基调也将直接决定全体员工看待和处理外汇风险的态度与行为。商业银行最高领导者应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视信用风险忽视外汇风险观念。我国商业银行应按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由银行董事会承担外汇风险的最终管理责任。为了有效地进行汇率风险管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必须在思想上及时适应新的外汇业务机制,切实认识到外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要实现管理观念的转变,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首先要熟悉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本行的外汇风险种类,及时发现外汇业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董事和高级管理层才能很好地确定风险管理的战略、政策和程序,设定本行的外汇风险容忍度。只有整体提高商业银行全体员工外汇风险防范思想,各部门协调一致,才能真正实现经营理念的转变,提高商业银行抗外汇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职能部门合作,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支持
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由各职能部门合作完成,外汇业务风险也分布在各职能部门中间。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各职能部门应该通力合作,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尽快完善风险制度、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将制度和办法落实到实际业务中,才能完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比如对于外汇资金业务中的定价机制,平盘方法、操作流程、风险管理、IT系统建设以及市场营销等,商业银行各管理部门应先完善其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在此基础上才能大力发展外汇业务。一是要指导相关企业了解和使用出口押汇、进口押汇、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保理等贸易融资工具,并且要使他们了解和应用人民币远期、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如何进行套期保值;二是要对企业涉及到外贸合同签订时币种的选择、最终收汇、结售汇时间的确定等提出一些策略性的建议。例如我方为出口方,可与对方选择人民币、欧元、日元等强势货币签订出口合同;对出口到美国或产品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商,加紧出口收汇,尽早结汇以及尽可能延期买汇。总之,商业银行的各部门同样应该加强合作,提前做好新产品制度建设、产品流程建设和系统开发与维护建设,确保新产品既能及时为客户提供相应的避险、保值、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又能在实际运行中符合国家和银行的法律、法规。
(四)完善外汇风险监管信息系统,加强外部监管职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风险监控已经发展成为依托信息技术平台进行监控的现代监控体系,但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可以说与信息化紧密相连,但是许多商业银行信息化重点仍是维持外汇业务的经营,对外汇风险监控体系的信息化投入处在较低水平,稽核、审计等风险控制部门中关于外汇业务风险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几乎为零。由于风险管理所需大量的业务信息缺失,或者数据不一致性,商业银行无法对风险进行准确的度量,这将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实施。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实现外汇资金交易的动态实时风险监控。为了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银行首先要对外汇业务进行分类,然后对每项业务进行风险敞口、敏感性、情景等方面的识别和计量分析,做到提前了解和预测银行所面临的相关不确定性的来源以及可能的后果,达到防范汇率风险的目的。其次,商业银行应大力加强外汇监控信息系统建设,确保被监控的外汇数据准确、可靠和安全,并能够及时改进和更新。商业银行的外汇信息监控系统应当能够支持对外汇市场风险的度量,对外汇产品的风险进行事前预告、事中监控、事后检验。最后,商业银行在加强监管系统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外部监管的作用。外部监管同样是控制外汇风险的重要手段。中航油事件的教训之一,就是在整个事件发生过程中风险管理系统形同虚设,同时,审计人员也缺乏外汇专业知识,有效审计汇率风险当然只是一种奢谈。外部监管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汇率风险管理的政策、措施,制定关于银行外汇业务的监管要求、监管方式和有关程序,建立全国统一、完整、具体的量化标准和实施细则,建立客观的监管标准和奖惩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外汇交易运作监管弱、日常营运监管少、汇率风险信息披露不充分的局面。
(五)严格控制外汇敞口头寸,大力发展外汇做市商功能
从国外研究和市场经验来看,银行通过主动控制外汇及衍生产品头寸的大小对银行的利润影响是不显著的,相反,银行外汇业务的主要利润来源于银行作为外汇及其衍生产品的做市商而获得。为此,银行要做到的是尽量使其资产和负债的币种动态地、连续地达到匹配。具体来说,银行应尽量通过限定交易员各种货币的日间额度、隔夜额度和止损点的设定,减少风险的暴露头寸;通过识别交易对手的信用程度并控制与同一交易对手的最大累计交易额、最大清算额,减少外汇交易中的信用风险;通过设定银行各种货币的营业当天、一周、一月、总和的现金流量限额,来减少流动性风险;通过控制资产、负债的外汇净额,减少汇率波动可能造成的折算风险。同时,银行应加强外汇及衍生市场的做市功能,在报价时要充分考虑各种货币库存的风险大小、银行做市的成本与收益的匹配,以达到在风险有效的控制下稳定地获取银行所报外汇买卖价差的利润。
(六)加强外汇业务培训,培养一批外汇业务专业人才
商业银行防范外汇业务风险,需要培养一批外汇业务专业人才。目前在开办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中,只有中国银行实现了全行办外汇业务的目标,外汇业务人才较多。对于其他商业银行,外汇业务人才均集中在国际业务等少数部门,由于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主要体现在存款、贷款、利润等方面,外汇业务在考核业绩的份额占比较少,管理者重视程度不高,分散于支行、网点的外汇业务人员由于繁重的人民币业务考核而忙碌不堪,无法得到有效培训,无法得到领导的赏识。并且,商业银行的外汇交易人员和外汇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与激励机制同国外银行相比,差距相当明显,致使商业银行沦为名副其实的“人才培训基地”,外汇业务人员流失严重。建立起一支稳定、高效的外汇业务人才,需要领导层从战略上高度重视;需要在尊重人才的理念上进行变革;需要在选拔人才以及考核、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上进行创新。商业银行需要培养出一批既具有扎实外汇理论基础,同时还具有丰富的市场运行经验,对经济金融大势有深刻的洞察力的外汇业务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大力发展外汇业务的同时做到有效地控制外汇业务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标签:外汇论文; 银行论文; 外汇风险论文; 人民币汇率论文; 汇率风险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论文; 外汇交易论文; 外汇交易市场论文; 银行资产管理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银行监管论文; 交易风险论文; 汇率变动论文; 外汇政策论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交易银行论文; 银行资产论文; 银行汇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