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基石--对西南少数民族的认识_民族问题论文

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基石--对西南少数民族的认识_民族问题论文

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基石——学习《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石论文,少数民族论文,民族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章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号召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精辟的论述,特别是他在主持西南局工作时,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同西南地区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民族问题的方针政策和原则方法,充实、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创造性地解决了解放初期西南地区较为复杂而又最为重要的民族问题,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制定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成功地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民族理论,坚持和运用邓小平关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以指导当前和今后的民族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对于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全面、正确地领会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集中地体现于1950年7月21日他在欢迎赴西南地区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的讲话《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一文中。中央派民族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主要是为了疏通民族关系,沟通和融洽民族间的情感,打破历史造成的民族隔阂,调解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纠纷,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直接向全国各少数民族同胞传达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对他们的深切关怀,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的民族政策,征求少数民族对中央人民政府各种政策的实施意见,使全国各少数民族建立起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信任。邓小平同志的讲话,集中地反映了他关于在新时期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篇讲话可以说既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基石,也是邓小平民族理论形成的标志。

一、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中,始终贯穿着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思考和处理民族问题的一贯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们的工作态度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70页)在实际工作中他也是这样做的。比如,在解放初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情况下,他敢于提出“什么是正确的阶级立场?就是现在不要发动阶级斗争,做到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团结,这就叫正确的阶级立场。”(《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9页)“不能由外部力量去发动少数民族内部的所谓阶级斗争,不应由外部的力量去制造阶级斗争,不能由外力去搞什么改革。”(《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4页)所有少数民族内部的改革,都要等条件成熟后,由少数民族自己来搞;他还提出少数民族地区不搞减租,不搞土改,但如果他们有这个要求,而且是大多数人的要求,不是我们从外面给他们做决定,而是由他们自己做决定,就应该进行。这充分体现了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邓小平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总之,在全篇讲话中,不论是对哪个问题的分析,都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有总体的分析和阐述,又有对当前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的分析和阐述,堪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典范。

二、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邓小平提出并阐述了一系列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

1,充分认识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从讲话中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始终将民族问题放到关系政权稳定、国家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位置和高度来认识,并下决心要解决好民族问题。他说:“少数民族问题,在西南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一个是西北,一个是西南。恐怕西南比西北还多,而且情况也比较复杂。”(《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1页)特别是他根据我国国境线上居住的绝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指出:“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得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因此单就国防问题考虑,也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1页)这就把民族摆到一个全新的视角上来认识和考虑,把民族问题摆到关系国家安全与稳定的高度来重视和加强,警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和放松民族问题。他还说:“我们进军西南以来,有这么一个概括的认识:西南的民族问题复杂,西南民族问题必须解决好。”(《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3-164页)在讲话的最后又说:“依靠同志们的工作,我相信可以解决西南最复杂的又是最重大的问题……民族团结问题,至少可以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70-171页)关于民族问题的长期性,他说;“少数民族要经过一个长时间,通过事实,才能解除历史上大汉族主义造成的他们同汉族的隔阂。我们要做长期的工作,达到消除这种隔阂的目的。”(《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2页)在谈到西康实行区域自治使用名称时,他说:“这还是一个名称问题,其他问题就更复杂了。”(《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5页)正是因为考虑到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他强调采取积极稳妥的态度来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他指出:“要采取非常稳当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把民族关系搞好。”(《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4页)“对少数民族的许多事宜,不盲动,不要轻率地跑去进行改革,不要轻率地提出主张,宣传民族政策也不可轻率。”(《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4页)在民族问题上“不能患急性病”,但也“不能因为怕患急性病就睡起觉来,要稳步地做,摸准情况前进。”(《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4页)

2,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团结,建设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针对当时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搞好团结,消除隔阂,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中国的历史上,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隔阂是很深的”(《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2页),但他又坚信,“我们是有条件消除民族隔阂的”。“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消除这种隔阂,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2页)“我们完全可以解决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把各民族团结好。在世界上,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在中国,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也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3页)在具体方法上他提出首先要抛弃大民族主义,以换得少数民族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两个主义一取消,团结就出现了。他还指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阂的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2页)

3,在诚心诚意地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邓小平指出:“只要我们真正按照共同纲领去做,只要我们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就会把事情办好。”“要使他们相信,在政治上,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真正平等的;在经济上,他们的生活会得到改善;在文化上,也会得到提高。”(《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2页)由此看出,这篇讲话总的思想就是要让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实现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经济上要消灭贫困和落后,发展贸易,实现农、工、牧、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文化上,要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教育和卫生。通过这些措施,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在政治建设方面,他积极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让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在谈到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时,他强调:“如果半年不兑现,一年还不兑现,他们就会不相信我们的政策。这个政治上的问题,不解决不行。”(《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5页)他还说:“少数民族的事应该由他们自己当家,这是他们的政治权利。”(《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6页)在当时对如何实施民族区域自治还没有具体办法,只有《共同纲领》规定的几条粗略原则的情况下,邓小平同志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先实行自治,条件还不成熟的地方先建立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甚至还可以在联合政府下面,实行小区域自治,建立民族乡等。这些都有力地推进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

在经济建设方面,他提到了粮食、市场、贸易、金融等问题,并强调政治要以经济为基础,如果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动摇政治的基础。不把经济搞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就是空话。他还特别强调了贸易问题,指出“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很重要的一环是贸易,经济工作应当以贸易为中心。”(《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7-168页)要帮助少数民族把自己的贸易活动组织起来,把经济搞活,使他们在贸易中获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逐步地从农、工、牧、商等方面发展起来。

在文化建设方面,他强调要尽快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要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一些教育事业,办培训班和建立学校,要发展少数民族的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他根据西南人才缺乏的实际,提出“必须迅速建立民族学院”《(《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8页),在此之后,贵州、西南、云南三个民族学院在1951年内相继成立。为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和民族干部。

4,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做好上层分子的统战工作。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邓小平曾多次提到要同少数民族同胞“商量”,比如“所有这些事情,政治的也好,经济的也好,文化的也好,现在都要开始去做。所有这一切工作,都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同少数民族商量。他们赞成就做,赞成一部分就做一部分,赞成大部分就做大部分,全部赞成就全部做。一定要他们赞成,要大多数人赞成,特别是上层分子赞成,上层分子不赞成就不做,上层分子赞成才算数。……要对上层分子多做工作,多商量问题,搞好团结,一步一步引导和帮助他们前进。”(《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8-169页)对此,他特别强调指出:“我们的工作方法就是刚才谈的,一切事情和他们商量”(《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70页);在谈到向少数民族地区派干部时,他说:“派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少而精,要派真正能帮助他们的干部,至于用什么名义,这要跟他们商量。”(《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6页)再如就康东划县问题,他说:“有一个原则,他们不赞成就得取消,另外划。”(《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6页)在谈到西康情况时,他说到:“尊重藏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住喇嘛寺等,这样就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2页)在谈工作态度时他说:“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方面,也要老老实实。”(《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70页)这些都体现了他十分重视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

5,对民族问题实行分类指导原则,不搞一刀切,这也是邓小平同志处理民族问题的一条重要原则。比如,邓小平同志在其讲话中谈到民族区域自治时,他说康东应该先开步走,因为条件具备;而大凉山虽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但当时条件不够,只适宜于成立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云南、贵州也适合于成立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还可以在联合政府下面,实行小区域自治,比如一个民族聚居乡。再比如贵州苗族人的减租和土改问题,他主张“凡是种的土地是汉人地主的,就实行减租、土改,而种的土地是苗族地主的,就不实行减租、土改,由他们本民族慢慢地采取协商的办法解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9页)对民族政策,他还指出:“在汉族地区实行的各方面的政策,包括经济政策,不能照搬到少数民族地区去,要区分哪些能用,哪些修改了才能用,哪些不能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7页)

6,研究、制定并坚决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邓小平同志清醒地认识到正确的政策在解决民族问题和促进民族繁荣发展中的重要性,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的相互隔阂及不信任的社会状况,这一问题显得更为迫切,更为重要。因此,解放西藏时,他指出:“到西藏去,就是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政策就是生命,要用正确的政策去扫除中外反动派的妖言迷雾,消除历史上造成的民族隔阂的成见。”(《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黄光学主编,第59页)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他通过西藏问题讲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的重要作用,指出西藏解决是“实行正确政策的结果”。并且说,“历史上的统治者,何尝没有宣布过好的政策,可是他们只说不做。我们的政策只要确定了,是真正要实行的。”(《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3页)针对民族政策的特殊性,邓小平同志还说:“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出另外一套政策,诚心诚意地为少数民族服务。”(《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67页)他还要求派往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要少而精,要懂民族政策,不允许因不懂政策在民族问题上出乱子。

三、邓小平民族理论对当前民族工作的指导意义

当前,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与解放初期相比有了许多新的内容,但是也还存在着许多相同和类似的情况。比如当前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已经从原来的消除隔阂变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使之逐步与全国的发展相适应。因此,当前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真正建立起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团结友爱、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将会给民族地区带来很多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会带来许多挑战,民族地区将面临许多困难,承受多种压力。这样,就使得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民族工作和民族问题也将面临许多急需要解决的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用邓小平民族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民族工作做好。

首先,要进一步充分认识民族工作和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树立民族问题无小事的观念,扎扎实实地把民族问题处理好,把民族工作做好。在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我们要在学习邓小平关于民族问题理论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认识,增强我们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以邓小平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为指导,认真思考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地区面临的新问题,进一步贯彻和实施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性问题。其次就是要诚心诚意地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步伐。诚心诚意地帮助,不是包办代替,也不是恩赐,更不能以救世主自居,而是要支持、引导和启发各民族自己去做。特别是在当前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一定发展的情况下,更要尊重民族意愿,尊重少数民族代表和上层人士的意愿,更加注意在党的领导下让各民族自己当家作主,让各民族自己解放自己,自己办好自己的事。一定要依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依据具体的问题实行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并坚决执行,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脱贫步伐。

作为民族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的培养目标一定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既懂民族政策,又懂经济建设,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标签:;  ;  ;  ;  

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基石--对西南少数民族的认识_民族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