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视野看洋节的流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野论文,跨文化论文,看洋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09)09—0108—04
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经济飞速发展,与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渐频繁。跨文化传播使得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形态进入国门,洋节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种。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曾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哈尔滨、广州、武汉、长沙等城市进行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过洋节。在“您所知道的洋节有哪些”一问的统计结果中发现,居首位的是圣诞节,所占比例为97.2%;第二位是情人节,其所占比例为92.7%;第三位是母亲节,其所占比例为89.7%;第四位是愚人节,其所占比例为56.5%。洋节在中国的流行由此可见一斑。有研究表明,已经流行于青年群体中的有些节日如圣诞节和情人节呈现在其他群体中扩散的趋势。可见洋节已经逐渐走入中国人的生活。[1](p108)
一、洋节流行的原因分析
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分属不同质的文化,他们所表达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各不相同。洋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陌生新异的。而陌生新异的洋节却能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成为一种流行的元素而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1.文化的普同特性。
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人都有着共同的人类实践活动,因而他们之间能够相互沟通、交往,他们中间存在着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它是人们沟通交往的基础。不同文化之间的这种共同的价值观构成文化的普同性。文化的普同性是指对所有文化来说都普遍存在的文化特征和行为。[2](p337)也就是说不同质文化之间有着共同的东西,而这共同的东西就是文化间沟通的基础。文化的这种普同特性可以使不同文化的成员产生认识上的一致和情感上的共鸣,拉近人们的心理距离,消除沟通障碍,从而能接受来自于他文化陌生新异的东西。从心理角度来说,人们也存在着一种共性心理倾向,在接触外来陌生信息时,他们往往更倾向于接受那些反映共同观念、共同爱好、共同情感和要求的信息,否则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中国人认同洋节正是因为洋节中有使中国人情感上产生共鸣、认识上一致的共有文化观念的存在。洋节中的母亲节、父亲节符合中国传统忠孝思想;圣诞节、情人节中的“狂欢”、“浪漫”则契合中国人的喜庆、团圆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些能使中国人情感上产生共鸣的东西,洋节才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进而形成一种流行文化潮。再者,节日是各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中记录下的自己民族生存、发展和变革中最有意义的日子,人们会以不同的仪式、不同的活动予以庆祝,加以纪念,因而具有一定的向心力和亲和感。这是所有中外节日的共同特性,只不过活动的形式不同、内涵各异罢了。正是有了文化中的这些共有观念,使中国人从心理上消除对异质节日文化的排斥感,洋节才能在我国文化土壤里落地,风靡一时。
2.中国文化的兼容性。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其“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价值和精髓。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认为: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的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相互冲突、融合,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生命、新事物的总和。[3](p26-27)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文化是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的,这种改变既是因其自身发展需要而发生着的改变,也是其适应其他文化、与其他文化共存的一种改变。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适应性的改变,这种积极的、与其他文化融合的主动性,而不是消极的、排斥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才使得中国文化有今天的辉煌。正是这种“和合”思想才有了在中国节日文化里出现外来的元旦节、五一节和中国传统节日共生共存的情景。中国文化的这种兼容性特点为承载着外来文化的洋节进入中国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生存条件。
3.社会环境的变迁。
经济发展是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原动力。世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人民和社会总是处于变化的状态中。这一持久的过程不断产生新的我们必须学会应对的社会前进的驱动力量。这种社会前进的驱动力量就是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化。中国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国际间经济交流活动频繁,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社会关系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原来以农业为依托的社会关系结构转变为以城市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结构,反映农事的中国传统节日显然难以满足这种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下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西方节日,更多的以城市生活为基础,注重社会性、社团性、社会关怀与人文关怀,弥补了中国传统节日不足的一面,满足了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下中国人的需求。因而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为国人接纳西方节日提供了心理基础。
4.商家传媒的共谋。
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文化市场也逐渐对外开放,使跨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互联网、卫星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为跨文化交流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方式多样的交流创造了条件。在跨文化交流中,大多数人更多地是通过大众传媒接触外来文化的。新闻媒体对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追逐,以及浓墨重彩的渲染,大量的国外电影、电视剧对圣诞节等洋节文化的传播等,逐渐使过洋节的生活方式融入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形成潮流,广泛流行开来。
在日益增多的对外交流活动中,国外商家在节日进行商品促销的经营手段也流入国内,并为国内各商家所借鉴。每到洋节的日子里,国内各商家使出浑身解数。一方面,通过在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等多种媒体中不断投放广告,将消费洋节等信息渗透到都市人的神经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商家根据洋节的特点装扮卖场,以营造出异域节日的气氛,给喜欢新奇的人们创造出欢乐购物的环境。洋节就是这样在商家与传媒的共谋下逐渐为国人们所接受,并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洋节流行凸现的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这其中必然包括节日等民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国人愈来愈高涨的过洋节的热情使我国一些民俗学家和学者们感到担忧,因为他们从中看出国人在生活方式上对西方强势文化的趋同心理。十博士将此提升为“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4]洋节的日渐兴盛,传统节日的不断淡化,引发了许多学者、民俗家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他们担心年轻一代因为缺乏丰厚的传统教育根基,久而久之可能会在外来文化面前丧失自我,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的确,洋节的流行给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其折射出的思维方式,甚至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生态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
1.价值取向的偏移。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体现和传承各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个节日都传递着各自的价值观。中国的传统节日或依据自然节气的变化,或依据民间传说而设定,如清明节、中秋节和春节、中秋节等,讲究的是尊重长辈、全家团圆,反映的是重伦理、道德的特点。所折射出的传统价值观要求人们以集体为重,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而来自于西方的洋节日起源于宗教活动或祭祀活动,多为娱乐性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等。注重的是狂欢、自由、张扬个性,具有消费和享乐的特点,所折射出的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强调个人主义。洋节在国内的流行说明洋节所传递的价值观也多多少少为国人们所接受。中外传播史告诉我们,传播产品总是带有某种价值观。[5](p36)洋节可看作是西方向他国传播输出的一种文化产品,认同了传播产品,附着在其上的价值观往往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同。中外节日所展现的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人们在接受洋节的价值观时不可避免会和本民族的价值观发生冲突,从而引发两个转向:正迁移和负迁移。洋节的价值观所体现的民主、自由、个性化使人们从中国传统的一统化意识形态回归现实生活,有利于人们个体主体性的成长。洋节在中国被认同,体现的是多元价值观的存在和发展,允许有不同的价值和追求,允许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和使命。它所带来的价值观多元化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是洋节给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带来的正迁移作用。洋节的流行使中国的节日文化趋于娱乐化和消费化。“洋节文化”因其所固有的商业性、消费性和局限性,往往对个体主体意识过分宣传,而这种夸大的主体意识导致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很容易转化为利己主义、个人主义,表现为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一味崇尚自我、唯我独尊、我行我素。价值观呈现出紊乱的态势。这样洋节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观发生了负迁移。这是与中国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气氛格格不入的。
2.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
文化身份通常被认为是某一特定文化独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民族或族群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它预定人的社会角色的功能,以确定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同时又严格地限制其思想和行为的范围。人从出生到死亡,其生活的轨迹预先就规定妥了。作为民族特定文化一分子的节日,它是各民族的人们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把自己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变革中最有意义的日子记载下来,并组织不同的活动予以庆祝和纪念。传统节日往往承载着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而,从出生就一直生活于中华民族节日文化氛围中的国人,与生俱来就在自己民族节日文化中确证其文化身份,知道自己的社会角色以及在社会中的行为规范。然而西方节日文化的进入,不可避免会给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带来强烈的冲击。过于猛烈的文化移入浪潮,使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无法在短期内同化洋节带来的新文化价值观。同时,对于过洋节的人来说,由于无法被主流文化接纳,短时间内也无法对已有文化造成改变,容易造成文化认同危机。因而人们在对自我身份的阐释和对西方节日文化的认同中面临着自我身份需要准确阐释的焦虑。人们生活在两种并存的意识之中,我到底是谁,我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我可不可以同时成为两者?中外节日文化的相互碰撞,导致能够辨识的民族文化特性出现模糊。在此语境下,怎样凸现民族节日文化身份特征,发挥本土节日面对现实问题的言说能力,避免被西方文化所遮蔽,就成了整个社会的集体诉求。
3.文化生态的不平衡。
文化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文化的一个概念。生态系统(ecosystem)一词最先是由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的,生物群落同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不同种群生物之间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就是生态系统。“文化生态”是套用自然生态的模式来描述文化多样性及各种文化形态存在与发展的条件状况。文化生态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在主流文化价值观主导下,各种文化传统、文化样式、审美理想和价值观等在当代文化环境中和谐共生、繁荣发展的状态。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文化生态系统已不是纯粹的本民族、本土文化,而是形成了一个多种要素不断运动的、系统不断发展更新的跨文化生态系统。它包括两大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就本土文化而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产生于汉民族社会生活的沃土,有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具有其延续性而不易消失,从而保持其完整性,这就是民族的个性。随着洋节在我国的盛行,洋节文化所表达的价值观和本土文化发生碰撞,势必会影响整个民族节日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洋节这个文化生态中新的文化“物种”在增强我国民族节日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在挑战着原生节日文化的主位性。它们与原生节日文化争夺发展空间与资源,对本民族节日文化的健康成长和发育构成了有力的冲击和威胁。这突出表现在洋节“登陆”本民族节日文化生态圈导致我国主流节日文化的价值和地位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表现为对洋节的狂热和对传统节日的淡化,民族节日文化生态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态势。
三、如何应对洋节流行
麦克卢汉早在上个世纪就断言,人类社会(整个世界)将变为“地球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跨国界跨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往来日益频繁,多元文化传统也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共享的资源。源自于西方的洋节在中国大地上风行,表明它突破了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中国,超越了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从他国的评判和取舍中得到文化的认同,进而成功地将本民族节日文化的区域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这很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借鉴。面对席卷全球的跨文化交流浪潮和中外文化间的壁垒日渐消解的国际形势,中国本土节日文化如何既保持一个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同时又能使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精髓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局限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文化大生态,将本民族的节日文化资源转变为世界共享的资源,将是我们目前必须面对的课题。
首先,重塑自我,让节日有更多的文化选择。随着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历史已将人们带入了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互动、多元一体化的跨文化交流的崭新时代,传统节日赖以生长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已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心理需求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反映农耕生活的中国本土节日很难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而外来的洋节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只有赋予传统节日以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的内涵,传统节日才能重塑自我。霍尔曾经说过文化就是交流,交流就是文化。任何文化要发展前进,就必须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对话,吸收其文化中的优质成分,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质,促使自身进步。本土节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对话,离不开对他国有益文化成果的学习与借鉴。因此,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充分借鉴一切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节日文化建设的有益因素,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增强人们和谐精神的文化成果,使和谐的节日文化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而且适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
根据学者张弘提出的“动态文化交流观”[6](p83)的观点:文化总是在动态中存在的。一种文化总是处于和其他多种文化的接触和交融中,并出于自身目的对外来文化进行有机化融汇和整合,以取得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吸收洋节中的外来文化的因素进入本民族文化,这并不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否定,而是对本土原有民族文化品性和境界的提高,是对本民族文化中与现代化不相适应方面的克服。只有使本民族文化吸纳多元文化中对其有用的精华,本土节日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获得时代的规定性,才能为促进本民族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历史机遇。中国人既过春节也过洋节,说明中国人在继承和保持自己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在接受着洋节传递的西方人文的价值观,丰富本民族节日的文化内容。
斯宾格勒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莱布尼茨式的单子,即使有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干扰,也不能完全改变文化的历史进程。”[7](p6~7)由此可见,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不可能湮灭自己的民族文化,因为民族文化的精神已经融入民族成员的心灵深处,形成了不可磨灭的思维定势和情感积淀。因此,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和扬弃,创造属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与时代文化相结合的新的节日文化,创造我们以本土节日文化为核心的多元节日文化,让节日文化有更多的选择,是符合文化发展历史的一种明智选择。
其次,加强本土节日文化的民族性建设,增强国际影响力。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本土节日文化不能回避、也难以逃脱外来节日文化的冲击;面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本土节日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加强自己民族的节日文化特色和个性建设,保持自己节日文化的应有地位。去年,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被法定化,体现了国家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为强化本土节日文化的精神价值提供了机会。张岱年先生指出:“当民族精神发扬充盈之时,民族文化就发展前进;当民族精神衰微不振时,文化就处在停滞状态之中。这也是一条文化发展的规律。”[8](p357)在全球跨文化交流的狂潮中,中国节日文化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坚持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树立中国节日文化的独特形象,打造中国的文化身份,提高中国本土节日的文化影响力。
世界节日影响中国,中国节日也能走向世界。同样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通过各种对外交流的渠道,把中国的本土节日文化系统中的先进文化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天人合一是传统中国人的最高价值观,也是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灵魂所在,它体现的是传统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意识。只有在与天地和谐共处的气氛中,人们从世间感受到的欢乐才更真切。此外,中国本土节日里蕴含有丰富的伦理道德理念,如和睦共处、诚实正直、敬老爱幼等,在倡导世界和平的今天,这种伦理精神是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推进全球文化的相互认同与融合,有利于消除人类文化问的疏离隔膜乃至误解敌对。
再次,构建健康的文化生态圈,实现本民族节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族节日文化是一个处于世界文化体系之中、由不同文化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如果系统内各种构成要素能够依照特定原则组织、建构相互关系,使整个文化系统获得内在一致性,呈现稳定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和谐状态,此即为和谐的民族节日文化生态。良好的文化生态有助于文化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不良的文化生态则严重影响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实现本民族节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构建健康的文化生态圈,保持节日文化生态平衡。在目前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就要不断地确立传统节日自身文化价值存在与价值意义的意识,更要不断地确立洋节文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意识,不断地确立传统节日与洋节的协调、通融关系的意识。传统节日要完善自身对于构建文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调适、融通的能力,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吸纳对象世界,认同洋节的价值主体地位,认同文化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及“种群”。但是节日文化生态平衡不能错误地理解为洋节与传统节日的一体化;相反,文化生态平衡追求的是在全球化浪潮下本民族节日的历史、文化、传统、特色的传承、延续与发展,目标是实现本民族节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和谐的民族节日文化生态。一个成熟的节日文化,应该是既注重洋节的感性体验又不放弃本民族节日的价值理性维度的意义追求。如此,才能营造出一个有利于人性丰富发展需要的健康的节日文化生态。只有建立健康的节日文化生态圈,才能对不利于健康肌体发展的种种因素产生抵抗的能力,本民族节日文化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
总之,洋节可以说是西方向世界其他国输出的一股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中国完全有能力、有实力培养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今天,通过在全世界开办孔子学院等方式,这股中国的软实力已经可以输出到海外。我们的节日不仅需要具备与洋节对话的条件与能力,同时也需要增强中国节日文化对国际文化的影响力。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必须保持其民族性。只有通过对自己节日文化的特质和魅力培养,中国节日文化才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联合国前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也指出:“今天对每一个文化所提出的挑战,就是看他是否能够一方面保持自己的特性,另一方面把自己的特性变成正在形成之中的、世界文化表达方式之一。”[9](p14)面对文化的发展呈一个动态多元竞逐的状态,我们必须把握好历史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