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班主任,最让老师揪心的就是“学困生”,认为他们格格不入,其实相反,他们更加需要教师给予特别的关注。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有克服学习任何困难的信心。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对“学困生”进行转化的措施研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法来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一、实行目标分解,在合理的目标下内化自信
定什么样的目标才算恰当?目标太易,不具备挑战性,孩子反而没有动力;太难则会导致失败带来挫败感。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教师或家长联系任务去把握,宜采用“目标分解法”,的策略。如活动之初,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不要一下子提出较高要求,令学生望而生畏。特别是对于一个后进生,除了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外,还要帮助他们正确设置目标。只有目标设置正确,才有目标实现的可能,也才的努力的方向、前进的动力。假如给后进生设置的目标偏高,后进生以自身当前条件根本无法实现,那么这种目标激励对他来说成功可以能性极小,更有甚者会让他认为自己无用,被罐子破摔,产生消极情绪。教师应从较低要求 开始,让学生“跳一跳”就可摘到“果子”,品尝到成功的滋味,然后再加大力度,让学生“拾级而上”,最终达到成功的“巅峰”,从而顺利完成预期设 定的整体目标。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目标分解”的方法,应用行为改变技术,使学生逐步养成,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转化一位经常不做作业且学习成绩不佳的"后进生"时,我先只要求他肯做作业,然后在逐步补课后要求他逐步提高作业正确率,对他的作业,用“稍有进步”、“有进步”“大有进步”和“还需努力”等文字来评定其成绩,不断地采取多种奖励办法对其做出的努力加以强化。学生良好习惯也就逐渐形成了,也开始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
适当的目标要以适当的评价标准来加以强化。在这一方面我们最易犯的错误是持一种非此即彼的判别标准,没有完全达到目标是没有成功,没有成功就是失败。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或家长硬套一些目标,例如,认为功课必须达到90分以上才算成功。以这种整齐划一的标准,对每个孩子作非此即彼的评判,不可避免地会给部分学生带来挫败感。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起点;即使在同一孩子身上,不同的活动领域或不同的学习科目也存在不同的具体情况。只要孩子付 出努力,只要孩子对照自己的起点有所进步,他就应得到肯定和鼓励。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暂时后进的学生,若等他们有了优点再去表扬,那他们被表扬的机会就太少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主动帮助他们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为表扬创造条件,让小小的成功去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积极参与锻炼,在成功的体验中找回自信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对于学生的过份保护,过份操纵,不放心他们独立介入生活中的“难题”,自己一手操纵,这是对学生的力量估价过低的表现。剥夺实践,不仅障碍了能力的形成,而且使学生丧失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 聪明的老师是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锻炼,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找回自信。
学生锻炼的方式很多,我平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
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班队活动的内容、节目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总结各个环节,老师均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
二是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传统的固定班委制,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也干不好班干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实行轮流班委制,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 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
三是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打扫卫生时,有的老师往往帮学生甚至替学生扫地、抹桌、擦窗;办黑板报时,有的老师往往帮着学生设计、排版、画刊头、写美术字等,这种担心学生‘小’做不好事而亲历亲为的做法,恰恰丢失了许多让学生锻炼的机会。我在工作中力戒这种做法,结果是,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去书店里买板报书,有的去找相关的板报资料,有的画画,有的写字,同学们兴致勃勃,板报很快就办好了。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会越做越好,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增强了自信心理。
三、完善同伴关系,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
宽松和谐的氛围和和谐的同伴关系,对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大有益处。因此,我们教师要致力为学生创造良好伙伴关系的环境,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使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在集体中获得同伴的认可,获得心理的满足,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一般缺乏自信的学习。往往是由于学习成绩差,而其他非智力因素方面并不是不如别人。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并在集体活动中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为这些缺乏自信的学生提供表演舞台,让学生扬长避短,逐渐克服自己的劣势,共同感受活动喜悦,集体的温暖,从而强化自信的力度。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爱护这个集 体,时时刻刻想着为这个班集体争光。一是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当班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我都会让学生知道,这个荣誉来之不易,都 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二是开展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祖国,给学生讲清楚,我们班是祖国的一个小小的分子,爱国就得 爱我们班集体。三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强化集体荣誉感意识。我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整齐佩戴红领巾。通过花功夫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班风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来,教室和公共场地的打扫,非得老师督促不可,现在,老师不在场,同学们也能认真打扫,同学们不仅自已不随手乱丢乱扔,注意周围的环境, 还监督别人,以防破坏周围环境。以前个别学生让老师督促完成课堂练习,现在家庭作业也完成的工工整整的,有的学生还主动预习新课。
另外,还可以为学生创造在公开场合发言的机会。有些同学只有在小组里才敢发言,就多让他参加小组活动。多来鼓励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发挥长处,从容自如地表现自己,克服孤僻的心态和行为。
四、学会自我娱乐,放松身心,树立自信
一个人若能注意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进行多方面的自我娱乐活动,就可以在自卑、烦闷抑郁时有效防止心境的压抑,使心理活动在自我娱乐中得到休整与放松,预防心理障碍。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使其学会通过自我娱乐,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组织有益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必要的放松,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通常,学生心理有压抑,往往渴望得到家长、教师、同学的支持和理解,也希望通过一些活动来实现心理活动的迁移,在活动中忘却过去,找回无忧无虑的自我。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有效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课余活动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文娱活动、运动会、主题班会、郊游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可以使学生树立信心、培养意志,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倾诉衷肠和倾听心声,以真挚的友情去帮助朋友排除烦恼,化解郁闷,树立信心和克服困难。
总之,我们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对所以学生来说,自信,犹如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只要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关心他们,注意他们,再辅以适当的方法,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定能重塑他们的自信
论文作者:黄亦初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学生论文; 目标论文; 自信论文; 集体论文; 教师论文; 心理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3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