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姬宝军,王金珂

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河南濮阳 457000

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2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治疗前后CT检查,比较患者CT征象转归情况,以此明确CT检查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毛玻璃影、树芽征、厚壁空洞、肺实变、支气管壁增厚检出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结论: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应用CT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利于其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CT检查;肺结核;临床价值

肺结核作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患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发热、咯血等为主,此病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几年,在先进技术与设备支持下,螺旋CT的应用日渐广泛与普遍,但关于其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应用研究较少。为了充分发挥CT检查的临床作用,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2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对比分析显示,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5月~2016年5月,以我院收治的12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0例,女42例,最小20岁、最大68岁,平均(33.2±2.4)岁。纳入标准:①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治疗前后均采用胸部CT检查;③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咳嗽、发热、咯血等症状;④均无意识、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

1.2方法

利用Philips 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厚度7~10mm,电压120~130kV,电流175~220mA,部分患者给予增强扫描,记录治疗前后CT征象。

患者确诊后,给予抗结核治疗,具体方法为2HRZE/4HR。强化期,给予HRZE四联用药,疗程2个月,继续期,给予HR两联用药,疗程4个月。具体用药为:H为异烟肼,0.3g,1次/d,po;R为利福平,0.45-0.6g,1次/d,po;Z为吡嗪酰胺,0.5g,3次/d,po;E为乙胺丁醇,0.75g,1次/d,po。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毛玻璃影、树芽征、厚壁空洞、肺实变、支气管壁增厚的检出率[1]。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示为(n)与率(%),组间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毛玻璃影、树芽征、厚壁空洞、肺实变、支气管壁增厚检出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肺结核作为慢性传染性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等特点,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结核菌感染者高达20亿,其中约10%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肺结核病患者所占比重偏高。经调查显示,我国肺结核患者接近500万人,其中初治患者耐药率高达45%。为了提高肺结核诊治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工作者积极探索新型、有效的检查方法。

随着螺旋CT的出现,在胸部疾病的鉴别中优点显著:分辨率高、无重叠等,与传统胸片检查或传统痰细菌学检查相比,前者优势凸出,特别是在微小病灶方面,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资料。但目前,关于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CT检查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2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均给予了CT检查,其结果为治疗后各CT征象检出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此临床结果表明,采用胸部CT检查,保证了检查资料的准确性与客观性,从而保证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身心健康,利于其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国内学者[2]以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结果为治疗后CT征象检出率均低于治疗前,与本研究报道一致。

结核杆菌侵入肺泡后,出现以渗出、变质与增生为主的病理变化,经相互转化后,甚至会出现坏死、空洞、播散等病变。因此,临床上应用CT检查,能发现肺部病变的多型性,因此,活动性肺结核的CT征象检出率较高,如:毛玻璃影与肺实变,经规范及有效治疗后,各征象被全部或部分吸收[3]。

根据临床实践可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主要采用化学治疗;联合用药,保证了强化期及巩固期治疗效果,但临床实践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案,并且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情况与用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则应及时告知医师,以便于有效处理,保证治疗效果。

在化疗药物作用下,患者机体状况明显好转,其抵抗力与免疫力均会有所提高,病灶中结核杆菌会被逐渐消灭,进而阻断了其播散,此后病变被吸收,有所缩小,或呈现为纤维化、钙化,待病理转归后,CT检查征象也会呈现出转归变化。相关学者[4-5]经研究指出,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后,CT征象出现了薄壁空洞、钙化、纤维化等,通过对本研究结果分析可知,CT征象吸收率均在90%左右。CT检查和常规检查方法相比,病灶显示细致与敏感,分辨率高,用于肺结核病的诊治,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采用螺旋CT检查,准确呈现了病灶,提高了临床诊治效果,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日后应利用大样本与多中心研究,以此进一步明确CT检查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牛文一.31例活动性肺结核治疗前及治愈后的CT征象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7(01):40-41.

[2]曾建勋.GE双排螺旋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4,10(06):2126-2127.

[3]熊思远.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探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32(08):65-66.

[4]俞志中,何亚群,刘茂林.CT检查在肺结核诊断及转归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05):638-639.

[5]罗光慧,张建平.CT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2012,05(28):37-38.

论文作者:姬宝军,王金珂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姬宝军,王金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