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达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四川 达州 635000)(2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系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高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对其远期疗效的观察。方法:选取本院170例高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100mg/d,治疗组则给予患者小剂量阿司匹林50mg/d。结果:两组患者的aPPT、PT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明显的延长,且血小板聚集率也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出血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高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更安全,有效性与一般剂量或大剂量相当。
【关键词】阿司匹林;不同剂量;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5-0108-02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现如今,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该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发展,如在早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本院将对170例高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对远期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70例高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85例。对照组中,男患者47例,女患者38例,年龄在69~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5.24±5.21)岁;治疗组中,男患者49例,女患者46例,年龄在68~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4.78±5.32)岁。所有患者的症状均符合临床的诊断,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写知情同意书,同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批准;排除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者,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力衰竭患者、肝肾衰竭者,精神严重障碍者,排除不愿参加本次研究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先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患者阿司匹林100mg口服,每天一次,连续治疗12周。治疗组则联合给予阿司匹林50mg口服,每天一次,连续治疗12周[1]。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aPTT、PT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并对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出血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均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的各项凝血指标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情况
本次研究中,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aPPT、PT以及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PT、PT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明显的延长,且血小板聚集率也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aPPT、PT以及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表)。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出现再发心绞痛8例,心力衰竭1例,出血2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再发心绞痛7例,心力衰竭2例,出血5例,急性心肌梗死0例。治疗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对比对照组16.4%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冠心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症状。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但有相关研究显示,可能与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栓塞、先天畸形以及结缔组织疾病等因素有关[2]。在流行病学方面,该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多见于16.4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且男患者多于女患者,而在我国,该病约占心脏病死亡数的10~20%,在临床中,阿司匹林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抗小血板药物,可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在以往的临床中,医生为了使阿司匹林治疗达到最佳的效果,常采用的药物剂量为100mg/d,虽然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但会增加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对患者的预后恢复带来一定的影响[3]。本次研究数据中,小剂量阿司匹林和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后在改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凝血功能方面的临床效果相同,且在停药后2年内的随访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由此可以看出,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其的远期疗效无太大的改变。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与常规阿司匹林治疗相比,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高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更安全,有效性与一般剂量或大剂量相当。
【参考文献】
[1]蔡雷.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疗效观察[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06):1000-1001.
[2]赵倡武,张颖,乔雯雯,陈建涛.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疗效分析[J].西藏医药,2017,38(01):38-16.4.
[3]王京,张金冉,高燕,孙小军,王晨霞.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机制及远期疗效[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03):298-300.
论文作者:苟润泽1,刘梅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患者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冠心病论文; 两组论文; 血小板论文; 远期论文; 小剂量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