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课程的参考_世界政治论文

“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课程的参考_世界政治论文

《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一课的参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一课论文,冲突论文,政治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教版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选修)下册中增加了《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冲突》两课,本文对《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的内容作一个简要说明,以方便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一课主要讲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政治情况。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冷战后的国际形势、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

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第一部分“冷战后的国际形势”的重点是讲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及其形成原因。

冷战的结束打破了原有相对稳定的两极格局,前苏联的解体意味着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失败和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冷战后的美国无论军事、经济还是政治等方面的实力都是其他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美国充分利用这个有利的时机,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强化北约军事集团,推动北约东扩,打着“人权、民主”的旗号,随意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事务进行干涉,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和其他国家多极化的主张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与斗争,这种矛盾和斗争将推动世界上各种力量开始新的激烈竞争并逐步走向多极化。迄今为止,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世界格局,建立多极化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冷战结束后,世界存在公认的五大力量中心,即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这种“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标志着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超多强”的存在表明,国际格局既不是单极,也不是多极,而是单极化与多极化相互较量,这种较量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将持续下去。在单极与多极的较量中,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在注重本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力争在新在世界格局中取得优势地位。美国最先致力于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和开发,高科技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2年度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高达2904亿美元,1998年度已出现700亿美元的财政盈余。经济实力的提高为军事实力的增强提供了保障,美国军费开支不断增加,1999年高达2766亿美元,是俄、英、法、德、日和中国6个国家军费开支总和的1.67倍。欧盟在经济方面努力追赶美国,并加速欧洲共同防卫建设的步伐,作为一个在经济、政治、外交等各个领域实行不同层次一体化和协调合作的主权国家联合体,欧盟已成为能对国际政治格局有重大影响的力量。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日本,正向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方向努力。俄罗斯推行经济“复兴战略”,强化核威慑力量,重振大国地位。中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发展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大国(国家联盟)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有利于多极化的国际格局的建立,也有利于新的大国关系的建立。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进程是符合时代进步的表现,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在建立多极化政治格局的过程中,世界各国应该遵循平等、合作、互利的原则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秩序。

二、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冷战后,美国失去了主要敌人,遂改变其全球战略,把全球战略的目标定位为保持其在世界新格局中的领导地位,在全球范围推行新霸权主义。美国的全球战略具体表现为两洋战略:在欧洲和大西洋地区,加强美欧军事同盟,通过北约东扩,利用和控制欧洲,防范俄罗斯东山再起;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加强美日军事同盟,利用和控制日本,遏制中国的统一和崛起。

美国的新霸权同以往的霸权主义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形式有所不同。美国新霸权是以推行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为主,在全球范围推行强权政治,注重协调与其它大国的关系。正如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所说:无论我们的国家如何强大,都不能单方面达到所有目标。在核扩散、地区冲突问题上,美国既要寻求盟国的支持,又不得不维持和适应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安全关系。

冷战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经济、政治等等)随即爆发。巴尔干地区、中东地区、南亚地区以及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动乱不仅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深受其害,而且也对世界和平进程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美国为了达到其称霸的目的,打着“尊重民族自决权”的旗号,积极参与地区冲突,实际上是推行强权政治,使得一些地区冲突难以解决。例如,美国插手的对南联盟的战争,挑起、激化了某些国家业已存在的民族矛盾,干扰、破坏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和平进程和内部和解进程。这些国家的分裂主义势力以“民族自决”为名,威胁国家主权与稳定,并争取西方大国的支持,使得这些国家陷入分裂的困境。其中,车臣问题和东帝汶问题的相继激化,表明地区冲突有可能引发国际形势新的动荡。

三、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

1990年,联合国大厦北侧庭院里竖起一尊雕像:一名战士骑着战马,手握长矛,刺向一条用原苏联和美国两枚中程导弹作为躯体的恶龙。这尊雕塑表达了世界人民要求裁军、期盼和平的强烈愿望。

冷战后,美国调整其核武器计划及禁止核试验政策,于1993年7月宣布赞成早日开始多边谈判和早日缔结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联合国大会于1995年通过决议,要求在1996年9月份第51届联大开幕前达成全面禁止核试验协议,并将文本提交联大审议通过,然后供各国签署;经过努力,于1996年8月拟订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文本。在1996年9月10日的联合国大会表决中,共有158票支持这项条约,使其终获通过。条约规定,缔约国将作出有步骤、渐进的努力,在全球范围内裁减核武器,以求实现消除核武器、在严格和有效的国际监督下全面彻底核裁军的最终目标。所有缔约国承诺不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并承诺不导致、鼓励或以任何方式参与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

虽然核裁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称霸与反称霸、单极与多极的斗争非常激烈,国际裁军与军控进程近年来陷入停滞状态:冷战的产物北约军事集团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在欧洲不断东扩;美国为谋求“绝对军事优势”,以防止某些“无赖国家”导弹袭击为由,开始加紧研制并准备部署“国家导弹防御体系”和“战区导弹防御体系”。1999年10月,美国国会参议院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议案,这是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参院首次拒绝接受一项军控条约,使核裁军进程严重受挫。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表明,禁止核试验条约事实上已经被打破,拥有核武器国家的增多使得核战争的威胁增大。

当前,由于力量对比失衡,冷战影响依然存在,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近期内军控和裁军难以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多极化、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客观上有利于军控和裁军;随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将对军控和裁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国关系的不断调整,也有利于推动裁军和防止军备竞赛失控。这些都将为新世纪的军控和核裁军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一些地区冲突不断的同时,有些地区正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走向缓和,以朝、韩关系的缓和为主要例子。

二战后,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干涉下,朝鲜半岛一分为二,但实现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是半岛南北双方人民的共同愿望。自70年代起,半岛南北方就开始举行政治、军事、经济等多种渠道、各个级别的会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进入90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冷战结束,半岛南北方之间在交往更加密切。1990年9月,朝、韩双方总理在汉城举行第一次总理级会谈,双方交换了旨在结束40多年来敌对状态的建议。1991年12月,第五次总理会谈在汉城举行,朝鲜总理和韩国总理签署了《北南和解互不侵犯和合作交流协议书》。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上台后,提出了“阳光政策”,建议南北方互派特使和举行南北首脑会晤。

2000年6月13日至15日,朝、韩两国领导人金正日和金大中进行历史性的首脑会晤,并签署了《北南共同宣言》,宣言的具体内容如下:1、南北双方决定,国家统一问题,要由其国家的主人——我们民族相互联合的力量自主地加以解决。2、南北双方认为,南方提出的旨在实现统一的邦联制方案和北方提出的初级阶段联邦制方案互有共同性,双方决定今后将朝着这一方向推进统一的进程。3、南北双方决定,在今年8·15之际交换离散亲属访问团,并尽早解决未转变思想的长期在押犯等人道主义问题。4、南北双方决定,通过经济合作均衡地发展民族经济,并加强社会、文化、体育、卫生、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以增进相互间的信任。5、南北双方为早日将上述协议事项付诸实践,决定在近期开始当局间的对话。

朝、韩双方领导人积极开展对话与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半岛和平与稳定,必将对两国关系和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产生积极影响。朝、韩两国的首脑会谈为朝鲜半岛的缓和开了一个好头,但由于长期存在的敌对情绪和诸多矛盾、分歧,加上美国可能进行的阻挠,使得和平统一进程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标签:;  ;  ;  

“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课程的参考_世界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