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高考研究进展_高考论文

近十年来我国高考研究进展_高考论文

近十年来我国高考研究的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近十论文,进展论文,年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考历史的研究

只有对事物的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更清楚地认识事物,所以高考历史研究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们根据不同的角度对我国高考制度的沿革历程进行回顾,按高考发展的特点将建国之后的高考历程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例如分成五个发展阶段:建国初期的过渡阶段(1949~1951年),统考制度建立阶段(1952~1965年)、废除统考阶段(1966-1976年)、恢复考试阶段(1977~1984年)、改革阶段(1985以后)。①也有学者按高考发展的特点把高考历史分成四个阶段:高考的初创与探索(1949~1964年)、高考的停止和教训(1965~1976年)、高考的恢复和重建(1977~1984年)、高考改革的多元化(1985~现在)。②还有学者在对建国以来历次高考科目改革进行全面的梳理的基础上,把我国高考划分为七个历史时期:高考科目改革的探索期(1949~1965年)、高考科目改革的毁伤期(1966~1976年)、高考科目改革的恢复期(1977~1980年)、高考科目改革的酝酿期(1981~1984年)、高考科目改革的试验期(1985~1990年)、高考科目改革的推广期(1991~1997年)、高考科目改革的深入期(1998年至今)。③也有学者只对1977年恢复高考到如今这段历史做了考察,同样也是按科目设置把它分成了三个阶段:改革实验阶段(1978~1992年)、改革深入阶段(1993~1998年)、进一步深化阶段(1999~现在)。④

二、高考模式

自1977年以来,我国一直努力探讨高考模式改革的问题,并提出和实行了一些有益的高考模式。每次提出新的高考模式都会引起社会的热烈的讨论,人们对各种高考模式的利弊进行了讨论,以待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高考模式。对高考模式讨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对各种高考模式利弊的分析和新高考模式的设想。

(一)对各种高考模式的利弊分析

1.文理分类的高考模式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施行文理分类的统一考试模式。1994年,在会考的基础上,全国统一采用了“3+2”的科目设置方式,由国家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正、客观的特点,曾对高等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但是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深入,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推进,这种招生考试制度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学者们对文理分科的统考模式的缺点分析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没有把生物、地理列入高考科目;第二,导致学生过早进行文理分科;第三,破坏了正常的教学时间;第四,难以满足各高校的要求。⑤⑥

2.文理不分科的高考模式

1985年,上海市开始探索在高中会考的基础上改革高校入学考试制度。直到1987年,上海开始进行“3+1”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尝试进行文理不分科的高考模式。参照“3+1”科目设置,1999年广东省开始实行“3+X”的科目设置。文理不分科的高考模式代表了考试的发展方向,有着合理的一面。文理不分科高考模式的选择性和综合性特点,正是文理分科高考模式所缺乏的,文理不分科高考模式有明显的进步。它“有利于加快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使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有利于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助于各高校各专业办出特色。”⑦但是文理不分科的高考模式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局限,学者们的批评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缺乏测量学依据,更不合逻辑;第二,缺乏考试科目甄选的客观性,缺乏公意性;第三,导致严重的偏科现象,并且使偏科现象合法化、公开化和极端化;第四,不是真正的公平竞争,把高考的不公平性精致化和深刻化;⑧第五,在实践中往往导致过分重视三大科教学。⑨

(二)新高考模式的设想

针对高考模式中出现的一些弊端,学者们对高考的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1.分年度考核的模式⑩

针对“一考定终身”的不足,有的学者提出分年度考核九科的高考模式。其要点是:每学年考核2~4门课程。各录取院校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分数组合方案。该模式克服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有利于高校选拔全面发展、基础宽厚又有专业潜能的学生。高校在招生录取时更具自主权和灵活性。但该模式最大的缺点是极易造成学一科丢一科的现象。学校、师生为了应试会出现只注重当年所考科目,忽视已考科目的问题。同时,这种分年度的考核选拔职能,还缺乏相应的指标来体现,使招生录取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

2.以高校组合形式命题考试(11)

由于国家在大学招生中实行统考统招,造成中学办学缺少个性特点,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为此,有人鉴于1958年各高校单独命题的高考模式费力、费时、标准太多,加重了考生负担等问题,提出实行以学校组合形式命题的联考模式。几种性质和录取要求一致的高校,联合组成招生委员会,自己命题,单独组织考试、招生。其他普通院校可以自愿参加全国统一的高考招生。这种考试模式的优点在于:特殊专业和一流大学可以自行命题,自行招生,体现高校的自主权。这种高考模式的不足则在于:各高校组合形式命题,使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巨大,组织复杂;对于报考多所学校的考生而言,必定会增加考试负担。

3.“2+1证+X选择”高考模式(12)

“2+1证+X选择”高考模式是由张雷和陈德志提出来的。它的具体内容是:“2”是以语文为主涵盖政、史、地的文科综合和以数学为主涵盖理、化、生的理科综合,考查中学教材中的必修内容;“1证”是英语等级证书,“证”应设立国家外语等级考试,可以这样设想三级:达到一级会考合格,达到二级可以报考一般本科、高职院校,达到三级可以报考重点高校和一般院校中外语、外贸等专业,同时,也可作为社会招工的参考;“X选择”为高校选考科目,是中学9门文化课和音、体、美共12门中1门或2门,一般不超过2门。对于高校招生,各高校可以根据2门综合考试总分和外语等级划定录取线;也可以根据2门综合成绩和外语等级划定最低控制线,再按专业特长成绩高低录取。这种高考模式的优点如下:首先,可以克服“3+X”模式中由于过分重视语数外而导致其它学科基础知识不全的群体偏科现象;其次,外语等级考试侧重基础知识考试,且与高考时间分离,又可减轻学生考试负担;第三,“X选择”为特长科测试,“X选择”权要交给高校,“X”范畴为高中所开的必修、选修、活动等全部课程,包括音、体、美。“X”要涉及必、选修、活动等课程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学科素质,有利于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将选修课、活动课教学计划真正落到实处,也为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创造条件。

4.国家统一组织、高校自定科目(13)

既然全国统考统招模式与各高校自行命题各有利弊,人们自然想到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国家统一组织,高校自定科目的模式,即高中的九科课程全部开考。还可增设综合能力考试,由国家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各高校根据专业自选相关的4~6门为考试科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大学指定的考试科目,也可多报多考,扩大学校报名的选择范围。这种模式,一方面保证了命题质量和标准的统一,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便于操作;另一方面,也具有科目组合灵活的特点,给高校和考生以较大的自主权,考生可通过多报多考,增加录取机会。但是,这种模式同样没有明显地避免统一考试形式单一、考分决定命运的缺点。同时,考生可能为扩大录取机会而每科都参考,这将给考生带来沉重的学业负担,也给录取工作增加了难度。这种综合的模式在汇集了两种模式的优点的同时,也汇集了两种模式的缺点。

5.“高中会考+综合考试”的高考模式(14)

该模式所设置的科目为高中所学的九门学科和一门承载各科知识、注重创造力考查的综合科目。由国家对九门学科统一命题进行会考。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课,可采用等级考试的办法。学生可以提前、多次参加等级考试,以最高等级的最好成绩为准。各高校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语、数、外成绩。学生只要达到这个学校的要求,即可取得录取资格。而综合科目则融合了各学科的知识,强调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此外,个别学校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加试或单独考试某些科目等。

三、统一高考的存废之争

随着高考历史的向后推移以及高等教育规模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统一高考的一些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这些弊端引发了高考存废的争执。

(一)高考废除论之声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各界一直激愤地抨击“片面追求升学率”,并对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群起而攻之,个别学者提出要废除全国统一高考体制。更有学者认为,“统一高考制度泯灭人一生中最有创造性年华的发展,让富有想象力的学生沉湎于死记硬背和冗长繁琐的揣摩求证之中”,“如果说鸦片战争迫使我们废除科举制以图强兴国,那么我们今日主动改革以致废除统考制度,就是要避免鸦片战争的历史悲剧重演”。(15)

(二)高考存在论之声

虽然一部分的学者对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群起而攻之,但是更大部分的学者还是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统一的高考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厦门大学的两位学者刘海峰教授和郑若玲就认为必须坚持统一的高考,从传统文化、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高考改革的制约等问题来看统一高考在防止人情困扰、维护公平选才方面有其优越性;从高校招生考试方式的演变历程、统考具有规模效益等优点诸方面,现在要坚持统一高考;从公平的角度来看,使人人享有平等参与高等教育竞争的机会,是统一高考制度存在的根基。

四、高考与教育公平

随着高考中入学机会、考试内容、招生制度问题等教育内部出现的不公平现象越来越影响着教育的声誉、制约着个人的发展,高考中的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者们对此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数线的倾斜

现在中国的高考实行分省统一录取制度(1952、1953年实行全国统一录取除外),各省市区的录取定额并不是按照考生数目平均分布,面向全国招生的高校一般由各省根据所分配的名额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当然,国家也制定了一些特殊的招生政策。然而近几年,随着高考竞争的加剧以及几个直辖市与一些中西部省份高考录取率差距的加大,高考的录取分数线正越来越向某些省区尤其是京、津、沪等几个主要城市倾斜,由此引发越来越多的议论。

(二)保送过程中的腐败

保送制度建立于1988年,旨在有利于选拔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高中应届毕业生,避免一部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考生因分数被淘汰。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例如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擅自审批高校招收保送生的资格,个别高校把投放保送名额与赞助挂钩、点名录取,个别中学弄虚作假、推良不推优、送官不送民等不公平的现象,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这些不公平的现象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

(三)考试内容不公平

高考命题的内容是在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去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不同的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和质量有很大的差别。并且我国长期处于一种城乡二元结构之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高考内容无视城市和农村考生、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考生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的全国统一大纲和统一标准,这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四)录取过程缺乏透明度

录取过程缺乏相应的监督,没有透明度。“每年的高考录取现场,都是一个权力的‘竞技场’,托关系、打招呼、递条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主管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每人都有一张精心编织的‘关系网’,‘按分数由高到低录取’的原则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变成了‘按分数由高到低+按关系由近到远录取’”(16)。

(五)高考移民的问题

高考移民现象,主要是指准备参加高考的高中生为了获得更好的高等教育资源,将户籍从录取分数线较高、录取率较低的地区,迁往录取分数线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通过户籍迁移的途径,跨省参加高考。这种现象在全国多个地方出现,引起的社会反响越来越大。学者纷纷分析其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

从以上对我国学者对高考研究的几个方面的探讨之后,我们发现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合理、合适的高考模式的探讨。虽然学者在对已有的高考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设想构建新的高考模式,但是这些模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对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要实施这些模式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而构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高考模式显得更加重要。

第二,解决高考中不公平现象对策。对于解决高考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学者们大多数从教育投入、教育政策这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在当前我国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探讨解决高考中不公平的现象,以给广大的考生一个公平的起点,这是值得深思的。

注释:

①张海燕、宋玉冰:《中国高考的历史分析与前景展望》,《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3期,第22~23页。

②胡中锋、董标、李方:《我国高考的回顾与反思——兼论构想“新高考制度”的出发点》,《江西教育科研》,1997年第4期,第62~67页。

③胡甲刚:《建国以来高考科目改革历程》,《教学与管理》,2003年第10期,第71~74页。

④唐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论高考内容改革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素质立意的演进》,《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7期,第66~68页。

⑤⑨(12)张雷、陈德志:《谈我国高考模式改革》,《生物学教学》,2002年第7期,第21~23页。

⑥⑧董标、胡中锋:《高考模式变换:问题与影响》,《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11期,第41~44页。

⑦胡中锋、董标:《高考科目改革新走向》,《瞭望》,1999年第26期,第48~50页。

⑩(11)(13)(14)参见陈黎、刘珩铃:《关于高考模式改革的思考》,《教育探索》,2000年第4期,第20~21页。

(15)冯增俊:《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与中华民族创新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26~31页。

(16)乔学杰:《教育公平:失衡与重建——以高考录取为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68~71页。

标签:;  ;  ;  ;  ;  

近十年来我国高考研究进展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