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九河生态治理案例的规划实践探索论文_张龙龙

太原市九河生态治理案例的规划实践探索论文_张龙龙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太原 030002

摘要:全国的城市双修工作于2015年开始,经过3年的实践,城市双修已经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取得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太原市作为全国的资源型城市之一,城市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太原市建成区内拥有若干防洪河流水系,经过长期的城市发展,河道两侧生态环境恶劣,阻碍城市的交通联系,同时河道两侧也存在大量的棚户区,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屏障区域。笔者通过太原市9条河道生态治理及两侧用地整治的实践工作,希望对河道生态修复的功能、土地梳理及整治的规划策略、规划的实施保障措施、河道改造完成后的实施成效等内容总结成功经验。

关键词:生态修复;土地整治;保障机制;实施成效

1引言

太原市作为我国中西部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长期依靠各种能源资源的消耗拉动城市的经济发展,生态功能退化、环境承载力降低等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以建成区内的防洪河道污染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太原市政府于2015年启动了9条防洪河道的生态治理和两侧土地整治的双修工作。

2河道治理及土地整治的问题与挑战

2.1现状存在问题

2.1.1生态环境恶劣及防洪功能不畅

太原市天然形成“一湖点睛、一水中分、九水环绕”的水韵龙城格局,但其水质多年来一直属劣V类,生态环境恶劣。汾河及东西两侧的河道均承担太原市的防洪功能,防洪标准为50-100年。河道的局部防洪堤坝年久失修,已经溃不成形,防洪的功能存在隐患。

2.1.2制约城市交通联系及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布局

太原市的汾河及东西两山将城市的建设用地分割为南北向的带状用地。九条城市防洪河道又将带状的城市建设用地分割为若干街区,街区之间的南北向交通联系由于河道的阻隔长期交通联系不畅,形成若干交通堵点。由河道分割形成的若干街区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在各个街区中布局不均衡,然而河道的分割加剧了这一现象,仅仅一水之隔造成对岸的居民无法就近方便的使用公共服务设施。

2.1.3城市滨水景观破坏严重

河道中现状的水体全部为未经处理或简单处理的城市污水,该区域的气味和空气质量污染严重。河道两侧的绿化带也没有按照规划和绿化标准实施,城市的滨水景观风貌破坏严重,已经影响了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省会的城市风貌,同时也制约了太原市举办的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相关大型会展、文体活动。

2.2河道治理及土地整治面临的挑战

2.2.1河道沿线单位污水排放

据不完全统计9条河道两侧约有300余家单位和小区的污水直排河道水体,河道整治的过程中需对污水的集中排放进行整治。本次改造的河道上游由于工程施工条件、经济投资等原因列为远景实施,而河道上游的污水排放直接影响了本次整治河道的水体环境和质量,所以河道上游两侧的污水排放成为本次改造的难点之一。

2.2.2河道两侧土地整治的安置

河道两侧存在大量的棚户区和小型企业,为了不影响河道两侧的城市景观风貌,政府希望两侧的棚户区改造、企业外迁与河道整治同步进行,而实施棚户区改造的安置房与企业的异地安置成了最大的难题。9条河道改造涉及的棚户区改造户数和小型企业数量较大,如何妥善解决好居民和企业的安置也是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3河道治理及土地整治的规划实施路径

2015年住建部将三亚列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双修)”首个试点城市,开启了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双修工作。太原市政府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于2015年启动了“九河治理”的生态修补工作,希望通过9河治理达到自然生态功能恢复,周围城市路网结构完善,城市绿地布局优化,城市生态景观提升。

3.1河道治理策略

3.1.1建立河道上游污水集中收集系统

河道上游两侧的道路为县乡道路,道路下方没有城市的市政管网接入,两侧居民区和企业的污水简单处理后直排河道,对河道下游的自然水体造成巨大的污染,且河道上游为远景治理。为了不影响河道下游水体的质量,经过详细的现状调查,解决各种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后建立了一套独立的污水收集系统,该系统最终接入城市的污水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河道两侧快速连续交通系统

太原市由汾河天然分隔为“河西、河东”两个板块,太原市形成东西向的“钟摆式”交通,东西向交通压力较大。急需通过河道两侧道路的建设改善东向向交通矛盾。通过实施河道道路两侧规划的15米的防护绿带,提升了河道两侧的景观风貌,间接带动了周边土地开发及土地价值,形成城市的风道,改善了城市的小气候。

3.1.3河道行洪能力的提升

9条河道均为太原市的防洪河道,河道整治前两侧的河堤没有按照标准砌护,河道内堆放的生活垃圾也影响了河道的行洪能力。本次河道治理彻底的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建设,对河堤和河道都进行了砌护和绿化美化,所有河道的防洪标准都达到了百年一遇。

3.2土地整治策略

为了便于说明情况,本文以太原市九院沙河为例介绍土地整理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确定用地梳理范围及内容、河道沿线绿地划定原则、河道沿线用地功能整合及实施时序建议。

3.2.1用地梳理范围及内容

九院沙河两侧用地梳理范围为:原则上河道两侧各1个街坊,当临近河道1个街坊外有连片改造更新用地时,可适当扩大规模。9条河道确定的梳理内容分为3个方面:

(1)摸清梳理用地的权属、边界、现状用地性质、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等要素;(2)分析现状与各要素与上位规划的关系,评估分析存在问题;(3)提出地块更新建设构想及建议。

按照上述梳理内容,共梳理出6个连片改造地块,面积共计16.07公顷,共涉及拆迁面积约23万平方米。6个连片改造地块作为河道沿线棚户区改造的安置用地,极大地缓解了河道改造带来的拆迁压力。

3.2.2河道沿线绿地划定原则

原则上以河道蓝线外扩30米为基准划定绿线,同时确保沿河道路红线与规划绿线之间距离不得小于5米。具体按照以下标准划定:

(1)对于新绿线控制宽度比现行控规绿线宽度窄的,按照“就宽”原则,以现行控规绿线划定河道绿线。但河道蓝线走向发生较大变化的路段,以新绿线划定河道绿线。

(2)对于新绿线控制宽度比现行控规绿线宽的,按照“就宽”原则,以新绿线划定河道绿线。

3.2.3河道沿线用地功能整合及实施时序建议

经过详细的现状调研和相关审批信息核实,按照上述绿线划定原则划定绿线后,河道的范围划定完毕。为了提升改造河道后沿线用地的土地价值,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品质,市政府提出对河道沿线规划的公共服务设施、绿地、中小学、连接的道路等设施同步实施,并要求按照拆迁的难度确定实施时序。

结语

“九河治理”工程成为太原市城市双修的标杆工程之一,通过九河治理工程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形成太原市东西向的城市风廊,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品质和便利度,使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更好的共享,使城市的交通体系更加完善,为后续太原市修建地铁1、3号线预留了交通空间。太原市2018年启动城市双修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希望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空间、交通出行、老旧小区、历史文化、景观风貌等制约城市发展的短板进行修补,对城市的山、水、林、田、湖进行保护和生态修复。作者希望通过剖析九河治理的案例对未来城市的双修工程起到借鉴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汝恺.对“城市双修”的几点在认识[N].建筑时报.2017-04

[2]王丽娟.“修”出绿水青山“补”齐城市短板[N].中国改革报.2016-12-15

[3]林汝恺.“城市双修”,为建筑市场提供了新的“牛市”[N].建筑时报.2017-02

[4]李晓晖.“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思辨与三亚实践[N].规划师.2017

[5]邹兵.存量发展模式的实践、成效与挑战—深圳城市更新实施的评估与延伸思考[N].城市规划.2017

[6]黄海雄.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复,助推城市转型发展[N].城市规划.2017

论文作者:张龙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太原市九河生态治理案例的规划实践探索论文_张龙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