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3)
摘要:劳动是人的本质,是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生产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用劳动去解释整个世界,把社会历史看成是劳动异化和劳动扬弃的历史,把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归结为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通过研究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关系,形成以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为基础的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虽然以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关系为蓝本,但劳动异化现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愈演愈烈,中国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劳动异化现象俨然存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仅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文明的提高,也是精神文明的重塑。要真正实现现代社会主义富强文明和谐发展,就要回归人的本质,使劳动成为乐活的方式而不是谋生的手段,使人人能都自由自觉地活动,这才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最高要求。
关键词:手稿 劳动 异化劳动 人的本质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关系、共产主义思想作了论述。异化劳动理论在《手稿》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论述异化劳动理论是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总的批判为基础的。他开篇研究了工资、利润、地租三个基本的经济范畴,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及其尖锐化的原因,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家,认为他们 “没有向我们说明劳动和资本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原因”,也无法正确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基本规律。而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必须弄清楚私有制、贪欲以及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以及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也就是要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的经济关系。在《手稿》中,马克思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异化劳动问题。
马克思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异化劳动的规定。
第一,从生产活动的结果来看,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产品相异化,即“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这是异化劳动的第一个规定。马克思认为,人本来就是同自然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劳动对象本应该与他联系在一起,但是,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中,劳动者不但得不到他自己的劳动产品,反而要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去换取这些劳动产品,被这些他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所奴役。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第二,劳动产品不过是活动的结果,比劳动对象异化更为根本的是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异化不仅表现在生产活动的结果上,还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劳动本身的异化首先是指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外在的东西”就是“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劳动不属于他的本质除了包含非自由和不是目的本身这样的哲学意义以外,它还具有所有权方面的意义,即“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马克思还说劳动的“外在”性质也表现为劳动“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在经济事实中劳动不但让渡给别人,劳动还被别人无所顾忌地安置在冷酷的分工和机械生产体系之中,因此,劳动才呈现出使劳动主体的“体力和智力”不仅不能自由发挥反而受到折磨和摧残的形态。
第三,人的真正本质在于劳动,由于劳动变成了异化劳动,人就失去了自己的类生活和类本质。这是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由于存在着异化劳动使自然界同人相异化,使人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因而异化劳动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异化劳动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人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证明了自己是类存在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异化劳动夺走了人的类生活,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了缺点。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都变成了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了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人相异化,同样也使在人之外的自然界同人相异化,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第四,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也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异己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敌对关系。这是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人同人相异化是劳动者同劳动产品、劳动者同劳动活动本身和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马克思指出:“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适用于人对自己的劳动、对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对自身的关系的东西,也都适用于人对他人、对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了异化劳动表现的核心就是人同人的异化。
马克思从有关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出发,指出了扬弃劳动异化的前景。既然私有财产成了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成了实现外化劳动的方式,所以扬弃私有财产就应当成为消除劳动异化的条件。“因此,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
马克思虽然是立足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来研究社会劳动关系中的异化现象,但中国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异化劳动理论依然适用。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伟大成果,使我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提升的同时,现代性所滋生的异化现象也层出不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个生产实践中,出现的以生态系统破坏、自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出现“金钱至上”“商品拜物教”崇尚的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出现了冷漠隔离、利己主义的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甚至于出现个人自我内心价值标准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异化以及自我矛盾的类本质异化等现象,无不体现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社会的对立、人与他人的对立、人与其自身本质的对立。《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追求自由自觉地劳动,或者根据后来马克思主义普遍定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种种的现象,无不表明,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追求现代化的同时,有多少的后顾之忧。
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成果时,也没忘记批判的看待自身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构建人类民运共同体,打造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格局,矢志不渝的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以期实现人本质的回归。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宣庆.试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02).
[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者:(德)马克思(Marx K.) 人民出版社,2000-05-01 ISBN:7010030197
作者简介:石荣婷(1990年7月—),女,汉族,陕西省宝鸡市人,硕士在读,西北政法大学。
论文作者:石荣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马克思论文; 相异论文; 本质论文; 关系论文; 自己的论文; 手稿论文; 同人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