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湖南邵阳 422001
【摘 要】目的 观察和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的98例尿路感染性疾病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等量电脑随机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微生物检验方式(实验组)进行干预及临床经验干预方式(对照组)进行干预,对比预防和诊治价值。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尿路轻度感染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方式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诊断,有利于更好的预防和诊断患者病症。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感染性疾病;预防;诊断
微生物感染指的是患者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等物质,由于感染性疾病种类较多,且该病症发生的概率较大,部分患者在入院前可能并未患有感染性疾病,在入院后受到医院内的微生物感染而发病,加重患者原有病情,导致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导致医疗纠纷事故的出现,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治疗的难度,提升患者机体康复速度,本实验研究就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的98例尿路感染性疾病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等量电脑随机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实验组的98例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5:24,患者年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80岁和25岁,年龄均值为(52.36±9.45)岁;对照组的98例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6:23,患者年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81岁和24岁,年龄均值为(52.77±9.25)岁。组间数值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可以用以实验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结合临床经验采取措施对患者病症进行干预,实验组应用微生物检验方式对患者病症进行干预,提取所有患者的患病菌株,对其进行微生物检验,对所有患者病症进行药敏试验,以便对感染情况进行合理控制,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概率,以此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药敏试验过程中,应合理采用纸片法和试管稀释法进行实验,试管稀释法的主要方式就是对细菌生长抑制的抗菌药物进行试管稀释,并将重点作为最高的稀释管,对试验菌株的敏感程度与试管中的药物浓度进行合理控制,以此确保试验菌株的敏感程度。纸片法试验过程中,应根据抑菌圈的大小情况及是否存在抑菌圈的情况进行分析。对试验菌中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与耐药性进行实验分析,并对比两种检验方式的检验结果,根据检验结果合理采用药物对患者病症进行干预[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菌株的感染程度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轻度感染、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三种。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x2,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尿路轻度感染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微生物检验结果对比分析
3 讨论
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泌尿系感染、伤口感染、肺炎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等多种病症,采用微生物检验方式进行干预,能够通过医生开具微生物检验申请单,将所收集的标本送往微生物实验室,对标本及时送检,并对标本进行培养,对各个环节进行鉴定,以合理诊断患者病情,合理采用药物对患者病症进行干预。微生物检验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就是进行药敏试验,纸片法应用的属于结合抗生素纸锭扩散,对扩散后抑制环的大小,对病原菌进行有效分析。也能够通过试管稀释法,对试验菌株的药敏性进行测定。由于感染性疾病在临床领域发生的几率较高,随着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不断提升,感染病防治的效果也不断优化,但是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必须合理应用质量控制方式,对室内质量、室间质量进行合理控制。且由于微生物检验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定性实验方式进行干预,该检验方式的难度较高,受到检验人员和检验经验的影响较大,在对标本进行采集、转运及保存的过程将直接影响标本是否合格,检验结果是否准确,这就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各个阶段的检验。进行微生物检验过程中,还需要对各个检验器材和试剂的质量进行控制,合理应用培养基,保证培养其的厚度、PH值及外观符合相关规定,确保培养基颜色为托名,合理组胺则染色液,对染色液的批号及存储条件进行合理审查,并每周对染色液的质量进行审核[3]。为降低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出现,必须改变临床根据实际经验用药的情况。
研究表明,实验组尿路轻度感染的概率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38.78%,且实验组中度感染的概率26.53%和重度感染的概率2.04%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应用微生物检验方式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检验,有利于合理分析菌株耐药性,根据药理性质对药物使用效果进行判定,以此降低感染概率的出现,优化临床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樊淑珍,马俐华,闫乐. 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7,39(3):55-59.
[2] 刘方久,蒋琴,王欣. CRP、CD64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3):327-329.
[3] 任玮,姚宝珍,李艳. 肝素结合蛋白和正五聚蛋白3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41(12):943-947.
论文作者:宁艳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患者论文; 微生物论文; 实验组论文; 性疾病论文; 菌株论文; 概率论文; 方式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