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河西走廊乡村旅游发展探析论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河西走廊乡村旅游发展探析论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河西走廊乡村旅游发展探析

胡凯莉/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河西走廊(以张掖市为例)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西走廊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河西走廊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河西走廊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乡风文明

一、河西走廊发展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类型丰富多样,除海洋外别的自然景观全部都可见到;河西走廊在历史上被多个少数民族统治过,创造了众多绚丽的民族文化,留下了丰富的遗址遗迹,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河西走廊由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很多农村仍旧保持着比较传统的生活方式;河西走廊在祁连山冰雪融水的灌溉下,绿洲农业也较为发达。以上诸多条件,使得河西走廊地区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具有很大的潜力。

二、河西走廊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河西走廊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拥有国家级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9个,乡村旅游经营主体1500多家。[1]2019年7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关于公示第一批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的的公告》,其中河西走廊地区的酒泉市敦煌月牙泉镇月牙村、酒泉市敦煌市阳关镇龙勒村、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镇天堂村、张掖市民乐县民联镇东寨村、张掖市临泽县板桥镇红沟村[2]榜上有名。除此之外,就张掖市而言,甘州区平山湖乡平山湖村、碱滩镇古城村、临泽县倪家营镇南台村、板桥镇红沟村、肃南县大河乡西柳沟村、高台县合黎镇五三村、民乐县民联乡东寨村、山丹县李桥乡高庙村等12个村也都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三、河西走廊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

现阶段河西走廊乡村旅游产品比较单一,大多数农村的旅游项目只是紧紧围绕农家乐展开,自主创新不够,主题不明确,河西民族特色不突出。

(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

河西走廊很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依旧很薄弱,大多乡村的道路依旧是山路,难以吸引自驾游游客,同时“一日游”现象也普遍存在,很难留得住游客。

(三)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河西走廊的乡村旅游企业在管理方面也不够科学,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限制了自身发展。在提供旅游服务方面,由于缺乏专业素养,乡村旅游服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3]

(四)农村贫困人口参与度不高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西走廊发展乡村旅游可以采取“政府引导、公司运营、村民参与”的发展模式。以张掖市为例,政府可以将张掖本地现有的乡村自然资源以特许经营权的形式转让给企业,企业在保留自然生产、生活、生态的同时,用“景区化”的打造手法,对其进行整体包装和品牌塑造,重点提高整体美观度、旅游舒适度和环境休闲度,将整个乡村打造成一个大旅游景区。

四、河西走廊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倡导河西走廊乡村旅游发展与“PPP”模式相结合

河西走廊大部分贫困地区村民对国家政策的了解依旧存在滞后性,难以跟上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对发展乡村旅游没有很好的认识,导致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贫困人口的参与度不高,制约了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进程。[4]

将乡风文明、节日活动、美食、风景、生活、产品等汇总起来,设计开发、组织开展有新意的旅游产品活动,开发出游客参与性较强的旅游产品。[5]以张掖市为例,可以在自然景观和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生态体验区,积极开发一些乡村休闲娱乐项目,如当地居民出租庄稼地,游客自己种植庄稼;利用当地气候优势,打造规模化瓜果园,突破一直以来当地居民自耕自足的发展现状,开发瓜果采摘等旅游项目。

(二)河西走廊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

从小,苏石就听村里村外的人说他爸是个流氓,但苏石不信,他爸怎么会是流氓呢?他爸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他为女人戳瞎了自己的双眼,母亲丢下他和姐跟别的男人跑了,他爸都没有吭一声,只是全心全意地将他们姐弟拉扯大。从小,在苏石眼里,他爸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可是今天,他…他……

㉟郑石桥、安杰、高文强:《建设性审计论纲——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审计》,《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年第4期。

同时也要将张掖本地的饮食和民俗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中,可以在乡村中打造地道的美食小吃街,让当地居民参与到甘州搓鱼子、鸡肉垫卷子、牛肉小饭、炒炮、鱼儿粉等地方特色美食的经营中,让游客可以品尝到地地道道的当地美食。当然,在体验美食的同时,也要让游客感受到本地的民俗文化,在张掖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将裕固族婚礼、高台“倒秧歌”、高台剪纸、高台民间刺绣等民间艺术与地方美食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为分析各年级加法口算广度的差异性,采用SNK方法,以P<0.05显著性差异为依据,根据组间及组内变异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5个等级,等级越高代表口算广度值越大,具体见表8.

充分利用已不居住的老房子,在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翻新成具有当地乡村气息的特色民宿,突破乡村一日游的现状,让乡村旅游能够留得住游客。真正营造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氛围,突出“乡、野、土”的农家风味,让游客能够看得见水,望得见山,记得住乡愁。

(三)开拓河西走廊乡村居民多元参与途径

河西地区,以农业城市为主,发展乡村旅游,可以采用“企业+农户”的形式,将农民土地进行流转,企业经营、当地居民参与,从以前的种庄稼发展到“种风景”,开发观光农业、建设苗木种植观光基地及生态公园等,当地居民在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下,政府可以采取安置就业、项目开发、输送客源(类似于丰收了游甘肃活动)、指导培训等多种方式让居民更好的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中。

五、结语

河西走廊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给农村居民带来经济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另一方面,河西走廊的少数民族大都分布在乡村或牧区,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同时,当地的民俗文化也得以发展,有利于建设乡风文明、提高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度。

柳红喜欢闻公公身上的烟味儿。或许不仅仅是烟味儿,公公身上有着香烟味、汗臭味以及其他气味混杂在一起的男人味儿。这男人味儿很尖,很刺鼻,但柳红就是喜欢闻。都说男人是臭男人,但这臭男人身上的味儿,却让柳红心醉。每次洗衣服时,柳红都会偷偷地闻苏长河换下的脏衣服,那上面就有着她喜欢的气味。

参考文献:

[1]赵宏亮.基于县域尺度河西走廊乡村旅游集聚度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 (5):215~220.

[2]第一批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公示,我省12个村在列[N].兰州晨报,2019-07-13.

[3]瞿明欢.发展乡村旅游 助力精准扶贫[J].经营者,2019,33(1):7.

[4]李兴华,贺艺,薛从庆,等.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研究——以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7(11):101~104,109.

[5]陈碧妹.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探析——以安顺传统村落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9(4):82~86.

[6]王新源,刘世增,陈翔舜,王小军,王彬,万翔.河西走廊绿洲面积动态及其驱动因素[J].中国沙漠,2019,39(04):212~219.

[7]李纳.甘肃河西走廊民居建筑艺术特征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9.

[8]张亮晶,曹瑾.河西走廊区域旅游合作绩效及协同发展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9(06):108~113.

★指导老师: 赵宏亮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西学院第九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编号:220 (科技立项编号)。

作者简介: 胡凯莉(1998-),女,汉族,甘肃白银人,本科,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标签:;  ;  ;  ;  ;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河西走廊乡村旅游发展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