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盾构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分析论文_高熙辉

地铁盾构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分析论文_高熙辉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38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构建步伐加快,地铁做为城市的标志之一,为人们的出行拓宽了更加便捷的渠道,有关地铁的施工问题也引起了关注,地铁处于地下的管线结构中,安全风险情况难以管控,带来了诸多施工的掣肘影响,盾构施工通过盾构机挖掘隧道,结合其他的施工条件,循环往复的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推进施工进度,能够保障在有限的工期内完成地铁的支架填充,开挖的过程中,潜在的地质条件干预,不仅会逐渐的累积成本造价,且存在较强的安全隐患,盾构施工能够在排除地面的干扰下,持续的为地铁的技术导入开辟空间,可采取有序的风险管理模式,强化盾构技术,使得施工安全推进。

关键词: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前言:盾构施工有着安全而又经济的优势,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利用盾构器材,缩减人力的支出,避免在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下,造成劳动力的过多折损,做为地铁等交通要塞必要的环节质疑,盾构施工已经在国内外的地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崇,由于盾构施工产生的危险影响也越发的被关注,技术人员应扬长避短的发挥出盾构施工的优势,规避盾构施工存在的危险,通过安全的系统管理分析,归根究底的排除盾构施工隐患,在成本的节省下同步获得地铁施工效益的最大化。

一、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1.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在地铁施工的前期进行的,通过地铁施工环境、地质差异等条件,做出潜在的风险规避,其中必然要结合施工前的勘察与测量,以具体的数据分析,通过有关指标的系统整合,联系施工中各种复杂的关系,提炼出较为明显的风险问题、潜在的风险问题、较为严重的风险问题,施工中可能突然发生的风险问题,辨识风险的同时也能够挖掘现场施工的优势,因地制宜的发挥出盾构施工的价值,在人力的经验辨析,自动化的技术辨析,方案的综合辨析后,层次化的辨识问题,避免初始辨识阶段的遗漏,同时要出示风险的关联性元素,风险的根本原由,表面呈现问题,可能性的动态变化等,为施工制定计划方案提供决策意见。

2.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应结合现场的情况,对地铁盾构施工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发生后产生的危害影响,可能带来的造价损失等做出预估,通过有关策略的风险缩减方式,预估中应了解风险会带来的影响范围,为后续风险发生后隔断连带的施工环节,最大限度的将风险控制在预设的范围内做好铺垫,并准确的把握造成此类风险的大概工程推进环节,在某一项技术的施行上,重点的提出注意事项,避免其再次受到人为的干扰,增大风险的概率。

3.风险评价

评价是在风险的预估处理后,利用科学测评技术,针对风险带来的直观影响,与潜在的其他关联风险,进行综合的测评,了解风险值,以此评判盾构施工中是否能够接受有关风险干预,从而决定风险处理的方式,这样一来能够极大的缩减成本的支出,并不一定在风险问题上都需要进行度量填补,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必进行过多的风险干预,缩减资源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风险控制

控制阶段,就应做出合理的考虑,以综合性的方案,强化细节问题的处理,随着技术的推进,及时的跟进监控与监督。实施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风险预防、风险缓解、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等。风险控制的关键是如何尽快采取合适的行动。需要强调的是,整个风险管理过程是一个闭环系统,随着风险控制计划的实施,风险会出现许多变化,这些变化的信息如果及时反馈,风险管理者就能及时地对新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从而调整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新的风险控制计划,这样循环往复,保持风险管理过程的动态性就能达到风险管理的预期目标。

二、地铁盾构施工的安全控制

1、设备方面的安全管理

1.1盾构机的型号选择

在进行盾构施工时,选择合适的盾构机型号是降低事故发生率的关键环节,施工单位在中标后要对当地的地质情况进行深入的勘查,例如:施工区域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围建筑物等,最后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组织相关专家和设计人员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型号合适的盾构机,保证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1.2盾构主轴承的选择

对于盾构机来说,主轴承是盾构机的关键部件,盾构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因此一旦主轴承出现故障对于整个施工过程是灾难性的事故。因此对于主轴承的选择,要选择能够达到10000万小时使用寿命的轴承,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1.3盾构的压气作业

盾构设备都装设了压气系统,通过前提通道向刀盘内注入无油空气,以提高压力,一般压力值可以达到1.0^-2.5MPa,能够保证平衡外侧土体的压力。但是为了保证施工员的良好适应性,在通道处还装备了过渡增压舱,一旦工作人员出现不适应,可以进行减压过渡治疗。施工员在进行开舱作业时,为了将少事故发生率,应该尽量做好以下儿点:第一,尽可能在稳定的地层中进行开舱作业;第二,更换刀具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

1.4盾构刀具更换

随着地质条件的变化,隧道掘进过程中盾构刀盘的刀具有较大磨损,必要时需要对刀具进行更换,进行刀具更换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当地质条件不好、开挖面地层有可能失稳时,应预先对地层进行加固处理,可采取注浆或洞内加支撑等办法防止岩土掉块对仓内作业人员的伤害,尤其是作业人员在搬运刀具过程中遇意外物体打击极易失衡,轻则将刀具掉人刀盘内,要花费相当时间才能打捞上来;重则人易被滚刀碰伤,甚至有可能滑入刀盘底部,被滚刀二次击伤,造成严重后果。除了对地层采取必要的措施外,还要做好其它准备工作,如对刀盘内的积土或淤泥和泥浆进行清理,尽量保持刀盘内作业空间位置,搭设稳固的临时支架和作业平台,提供充足的照明,包括行灯等局部照明工具。选派技术精、能吃苦、体质好的作业人员进行刀具的更换工作,尤其相互之间要配合娴熟,尽量缩短盾构机停止时间,防止土体失稳。

2、施工用电管理

盾构机掘进用电一般是采用双回路专供的电缆,供电电压达10kV,隧道内环境潮湿,随着盾构向前不断推进,高压电缆也要经过多次连接,接头要选用优质的专用接驳器,电缆要固定好在隧道内,并留有一定活动余地,悬挂高度合适,至少要比运输车辆高,防止运输车辆脱轨后击断电缆,造成严重后果。

3、隧道内临时轨道运输

和其它工法施工隧道不同,中小直径的盾构隧道几乎均采用轨道运输系统。由于盾构机的掘进速度很快,往往运输是限制施工速度的一个瓶颈,因此,运输车辆一般设计得较长,碴土斗也设计得很大,占用了隧道很大空间。管片底部为圆弧形,对轨枕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运输车辆容易脱轨,有可能威胁人行道上人员的安全,尤其是碰到盾构机专用高压电缆时,后果不堪设想。施工轨道要严格按有关技术规范执行,对轨距、轨道高差、弧度、接缝等重要参数要重点检查,轨枕保证足够的刚度,并和管片上的螺栓保持固定或焊接,避免滑动变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施工前,对掘进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充分的分析评估,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控制措施,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杜绝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朱武.地铁盾构施工的安全及风险管理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5(12):204-205.

[2]张立茂.不确定条件下地铁盾构诱发建筑物安全风险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4.

[3]王飞.深圳地铁某项目盾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4]仲晓慧.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8):207-209.

[5]李正超.基于安全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

论文作者:高熙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地铁盾构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分析论文_高熙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