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脂蛋白(a)和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李藜, 庄丽英, 周吉, 周哲慧, 蔡杏娟

李藜 庄丽英 周吉 周哲慧 蔡杏娟

(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上海 200002)

【摘要】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蛋白 (a) (Lp(a))水平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和肌酐比值(ACR)测定结果,将15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5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NC组),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a)。分析各血脂成分与ACR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DN组和CDN组Lp(a)水平明显高于SDM组,Lp(a)与ACR呈直线正相关(r=0.726,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Lp(a)水平与肾损害程度有关,可反映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

【关键词】脂蛋白(a)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108-0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尿毒症及死亡的严重后果,DN的发生率约为40%[1],故早期DN的发现和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脂蛋白(a)(Lp(a))已明确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近年来研究又发现Lp(a)水平与DN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测定15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p(a)水平及尿蛋白排泄量,观察Lp(a)水平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入选151例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就诊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74例,女性77例,年龄56.8±8.9岁,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泌尿系统感染、发热、心衰、既往肝肾疾病史,近1月内未服用影响血脂及肾功能的药物。DN的诊断以2007年NKF指南提出的定义:尿白蛋白和肌酐比值(ACR)>=30mg/g为标准,据ACR值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SDM组)47例:ACR<30mg/g;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56例:ACR30-299mg/g;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48例:ACR>=300mg/g。另选取5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均无器质性病变,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54.3±5.1岁,其性别比、年龄与入选糖尿病患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方法 所有对象禁食8~12小时后清晨空腹抽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a),同时留取晨尿,测定ACR。血清TC、TG、HDL-C、LDL-C测定采用酶法,试剂盒由东方顺宇试剂公司提供;Lp(a)测定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盒由上海申峰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在美国雅培C8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ACR测定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在Beckman Coulter Immage 800特种蛋白分析仪上测定,检测试剂由Beckman Coulter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血清Lp(a)值呈偏态分布,进行自然对数转换后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血脂及ACR 与NC组比较糖尿病各组血清Lp(a)水平均有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EDN组、CDN组与SDN组比较血清Lp(a)水平均有升高,EDN组与CDN组比较血清Lp(a)水平均有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NC组比较TG水平有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1

2.2 相关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血清Lp(a)水平与ACR呈直线相关(r=0.726,P<0.05)。Lp(a)水平与年龄、TG、HDL-C、LDL-C水平不相关。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代谢紊乱,高糖状态及血脂紊乱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功能失调,并因凝血、纤溶系统的失衡等原因,促进血栓的形成,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众多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血脂成分中Lp(a)水平与DN肾脏病变程度之间关系密切[2]。

Lp(a)是Kaare Berg于1963年发现的一种脂蛋白成分,由ApoB-100和ApoA通过二硫键相连接而成,与LDL具有相同的ApoB-100成分,由肝脏合成并可能有肾脏参与分解。于1988年国际Lp(a)专题会议上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Lp(a)血浆水平可能由ApoA基因决定,为独立于其他脂蛋白的致动脉硬化因子。有学者认为,肾小球硬化与动脉硬化发病机制及其与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有许多相似之处[3]。Lp(a)致肾损的机制可能为:(1)Lp(a)特有的ApoA结构与纤溶酶原具有高度同源性,能与纤溶酶原竞争结合纤溶酶原受体,阻止纤溶酶的形成,影响其溶栓活性,可促发血栓形成,促进肾小球硬化[4]。(2) Lp(a)可增加1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PAI-1)的生成,减少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生成,使二者失衡,纤维素增多沉积于肾小球内,加重肾损害[5]。(3)Lp(a)能与LDL受体结合,阻碍LDL的摄取和清除,LDL与肾小球内膜下基质结合,发生氧化修饰及被自噬细胞吞噬,引起泡沫细胞的形成,促进生长因子趋化激活物对肾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进一步损伤,导致细胞增殖、细胞基质增多、肾脏纤维化[6]。(4) Lp(a)可增加肾内TGF-β的表达,其中TGF-β1是多种因素导致糖尿病肾脏损害的共同途径。另外,Milionis H[7]等认为,由于DN患者对白蛋白滤过增多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诱导肝脏合成蛋白增加,故血清Lp(a)水平也增加,而肾脏的损伤可能影响其参与Lp(a)的分解代谢,两者互为因果,更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

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各组Lp(a)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在SDN、EDN和CDN各组中呈递增上升,表明随着ACR的升高Lp(a)水平亦升高,两者呈正相关,与我国罗金君的研究结果一致[8]。结果提示血清Lp(a)水平可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程度。目前DN可分为肾小球高滤过期、临床静止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临床肾病期、终末肾病期,其中前两期无尿白蛋白排泄异常,故一般无法早期发现。而且有研究发现,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患者l0年中仅有30%~40%转为蛋白尿,有30%微量白蛋白尿消失。由此表明仅以微量白蛋白尿尚不能完全作为判断DN的指标。本研究中将肾小球高滤过期和临床静止期归为SDM组,研究结果示SDM组患者中Lp(a)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已有所升高,提示在肾功能减退早期即有Lp(a)的升高,较ACR更能敏感地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并预测糖尿病DN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Lp(a)异常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清Lp(a)水平对判断DN肾损伤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故建议加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Lp(a)的监测,以更好地评估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程度,及早干预,对积极延缓DN的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荣萍.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4):557.

[2] 张长明,龙艳.脂蛋白(a) 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3):266-270.

[3] Massy ZA,Kim Y,Guijarro C,et al.Low density lipoprotein induced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 6,marker of human mesangial cell inflammation:effects of oxidation and modulation by lovastatin [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0,267(8):536-540.

[4] Huang SY,Zhong RH,Liang MX,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lipoprotein(a) and activity of coagulation in old diabetic mellitus[J].China Joural of Modern Medicine,2004,19(17):34-36.

[5] 史胜端,苏胜偶.血清脂蛋白(a)和凝血纤溶的改变与2 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5,32(9):375-377.

[6] 林善锬.当代肾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233.

[7] Millionis H,Elisaf M,Tselepis A,et al.Apolipoprotein(a) phenotypes and lipoprotein (a) concent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J]. Am J Kindey Dis,1999,33(6):1100-1106.

[8] 罗金君.血清脂蛋白(a)的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8, 14(1):34-36.

论文作者:李藜, 庄丽英, 周吉, 周哲慧, 蔡杏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3

标签:;  ;  ;  ;  ;  ;  ;  ;  

血清脂蛋白(a)和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李藜, 庄丽英, 周吉, 周哲慧, 蔡杏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