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改革与理论创新互动中发展中国教育学--新世纪前五年中国教育基础理论的回顾与思考_教育哲学论文

在实践改革与理论创新互动中发展中国教育学--新世纪前五年中国教育基础理论的回顾与思考_教育哲学论文

在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发展中国教育学——新世纪第一个五年中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第一个论文,新世纪论文,互动论文,五年论文,理论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60(2006)04-0001-09

新世纪第一个五年,是中国社会经历转型性变革的重要时期,这一背景下教育实践的转型变革推动了教育学理论创新,也促进了教育学术转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领域五年来究竟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提出和解决了哪些问题,形成了哪些有价值的经验,尚存在哪些问题、困难和障碍等等,都是需要认真加以总结和反思的。

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提供的立项申请论证、开题报告和部分结题报告,以及对一部分立项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文本查询和数据库查询,同时参考《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1-2005年(上海教育出版社逐年出版)相关内容,梳理出“十五”期间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主要进展及教育学自身发展的基本状态。

一、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聚焦的基本问题与学术热点

2001年以来的五年中,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从总体上呈现出以“转型”为主题的“复调式”展开,且展开过程又集中地表现出对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对实践变革、对教育学科自身发展的密切关注。

(一)教育基本理论课题研究中对人的关注、实践关注和学科关注

1.对教育活动中“人”的关注

对人的关注在教育研究中具体体现为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领导发展的关注。这里主要概述前两种关注。

——学生发展关注

对学生发展的关注一是体现在许多面向实践的立项课题从研究宗旨上体现的关照,二是通过立项直接展开对儿童对学生的研究,如儿童文化研究、儿童探究学习研究、学生实践能力研究等等。“新基础教育”以促进学生主动健康成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共通的价值理念。儿童文化研究课题界定了儿童文化的概念,探讨了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的相互影响,提出要变革传统文化,创建适宜儿童成长的社会和新文化等观点。儿童探究学习的机理与模式研究课题,以新课程改革实施为背景,研究了探究学习的内涵与实质,提出了探究学习的渗透性、差异性和递进性原理,并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中,归纳、提炼出渗透性探究学习和独立型探究学习这两大类模式,还就探究学习的评价进行了讨论。学生实践能力研究课题,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目标,通过研究,提出了实践能力的四种构成要素,即实践动机要素、一般实践能力要素、专项实践能力要素和情境实践能力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结构形态,此外,还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一新的视角,重新评估了我国在实施综合实践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与发展策略。

——教师发展关注

在已结题的项目中,既有从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及成长路径切入的研究,又有通过促进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如合作研究、课例研究、叙事研究、专题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等形式,提升教师个人反思与实践能力。其他一些项目,如“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校本教育研究等,也把通过研究性实践、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促进教师成长作为重要途径。

2.对教育实践变革的关注

“新基础教育”在探索性研究阶段,主要集中在学校变革中的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这两大方面的研究,尚未进入到学校变革的层面。在发展性研究阶段,“新基础教育”研究致力于揭示社会转型与学校转型的内在关联,揭示学校转型的基本方面和新型学校的本质特征,加强了对“新基础教育”所涉及的一系列教育理论的基本问题,对学校的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更新性研究。在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基础性学科改革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学科教学改革的理论认识。

在已经结题的课题中,以促进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研究课题,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的校本教育研究课题,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研究课题,从课程、教学、教师培训不同角度,着力于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又着眼于教师个人实践能力的提升;民间教育哲学研究课题,则从高等教育批判功能入手,以批判和反思的姿态体现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怀。

3.对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关注

“十五”期间进行的课题研究有不少是直接诉诸于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如“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学研究中的‘中外关系’问题研究”课题组,分析了教育学科建设问题的当前表现,探讨了“本土化教育学”、“中国特色教育学”和“原创教育学”这些核心问题,指出:“简单移植、缺少分析、尤其是对文化背景的分析,是教育学本土化在方法论上存在的最根本问题之一”;中国特色追求中教条化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体系情结、对相关学科的依附等问题,制造了中国教育学研究表面繁荣背后的贫困;原创教育要坚持的本土立场、实践立场、教育学立场和研究者个人立场;最后提出,四种立场还只是作为“时代学”、“事理学”、“为人学”的中国教育学“研究”转型的标志,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与“体系”之争,若能以新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二元对立的线性因果思维方式去把握,有希望找到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而实现转型的门径。

“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式与学派关系研究”课题组,探讨了范式与学派之间的基本关系,并以研究范式的视角对教育社会学的变迁、演进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西方一些典型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得出有关研究范式与学派关系的若干结论。“西方课程社会学新发展研究”课题组,从课程研究这一领域入手,探讨了西方教育社会学的传统与变革,指出了西方课程社会学在“掘进式”深度发展时期呈现的一些基本特征。

(二)以转型为主题的教育学科研究基调

进入新世纪以来,转型成为社会、教育乃至学术研究的主旋律,教育研究领域中,转型集中体现在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和教育社会学研究中。教育转型的讨论已经全方位、多层面地展开:或从历史视域梳理社会变革与教育转型的关系,或从宏观层面重新讨论“教育是什么”,或从教育活动与改革的基本单位——学校层面展开整体系统式的分析,还有从微观角度讨论社会转型对学生人格转型的影响。

社会转型的讨论引发了大量教育观念和教育问题的具体研究,其中一部分是各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全景式拓展:教育基本理论突出讨论了教师教育智慧、教育哲学关注到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途径,教育社会学对“教师是社会代表者”提出质疑,课程教学论把课程教学改革能否深入与教师专业发展价值联系在一起。再如教育中的生命意识引起了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学论、德育原理等学科的共同关注,讨论了教育与生命发展、教育的生命价值、教育的生命基础等重要问题。还有知识论的转换问题,因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而成为原理性和前提性论题,在教育管理领域也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新概念,表明“知识”问题完全超出了认识论范围,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共同问题。将这三个主题的内涵进一步聚焦,则不难看出教育学科的研究已形成对社会转型背景下教育转型中人的问题的普遍关注。

社会转型引发的问题中,也有一部分反映了不同学科领域的特殊问题,如教育基本理论中的制度改革研究、教育政策研究与教育法学研究,就是转型催生出来的相对新的学科领域;教育哲学中关于教育价值的讨论,正是被转型过程中的价值冲突所激活;教育社会学中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正是社会转型中利益矛盾所引发和凸显。

(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显现的研究热点

1.在全球化的时空背景下探讨中国教育的传统与现实

正像传统宗教中的理性主义精神一直在西方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进程中起“内在支撑”作用,中国教育实践同样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作为根基的,因此,有的研究课题试图揭示中国是如何在新的全球教育文化频繁接触的历史条件下依据自己的理解来建构教育事业的;与此同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社会正在走一条有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一种描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有的研究者根据十六大精神和国内外关于教育发展的最新理念,力图建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目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发展进程报告的分析框架;西部开发是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的重点战略,有的研究者立足于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基础,发展特色教育,并为西部人民提供文化类型理论指导和发展模型。此外还有对西部地区校本课程实践的调查及课程特色形成机制的研究。

2.在基本理论的视角下考察我国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课程和教学论一向被视为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以来,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应用和操作层面,然而,一些研究者注意到,课程教学问题不仅自身有相当的理论含量,而且不能离开宽厚的基础理论支撑。在申报材料中有关课程和教学问题研究的思路,可以大致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一是从相关基础学科如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拓展课程与教学问题的理论内涵;二是从学习理论研究入手,探索以新型学习方式革新传统的学校学习方式的途径,进而探索如何以革新的课程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学习,这就把学习论、教学论和课程论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借鉴社会学场域理论、活动理论、地方性知识构建理论和行动研究思路来探讨教学的实际问题。这些无疑表明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理论视角都较之以前大大扩展。还有的研究从课程社会学角度,站在“全球化”高度,用“国际视野”来观照“西方课程社会学研究”的新发展。四是从课程实施层面,探讨我国新课程中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等相关理论,为课程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3.新形势下学校的变革与教师的发展备受关注

全球化与本土化事实上是同一过程,在全球化增强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文化价值的普适性的同时,也在丰富和发展着不同本土文化价值的特殊性乃至世界整体文化面貌的多样性。在多元文化受到越来越广泛关注的形势下,教育如何适应多元文化发展需要、培养年轻一带跨文化适应能力等问题也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有研究者开始关注多元文化与教育发展的关系,并力图在此基础上分析学校教育发展与教师发展间的互动关联,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教师发展模式。有的研究者关心中小学教师职业素养的重新构建及教师培养范式的研究,着眼于教师发展观念的更新和职业素养建构方式的创新。也有研究者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考察国外的历史走向及有效经验,从中获得启示与参考,进而探索适合国情的教师教育。也有通过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的案例研究,探讨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的独特性、不可复制性等特质,提出教育实践对教师成长的重大意义。此外还有对当代教师职业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及对教师生命状态与生命发展的关注等课题研究意向。

4.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开始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随着我国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注的日益增强,一些研究者开始注意到教育这样一个促进政治民主的重要途径,着手研究国民教育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和作用、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关联、现代教育的政治基础这一类问题,这些研究者批评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教育与政治关系论述失于片面、空泛和陈旧等问题,呼吁要深入透彻地研究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双向影响,探讨教育推动政治文明建设的运作方式以及“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

5.教育领域中的法律问题和制度建设引起重视

如果说以往的研究比较侧重于观念/理论和实践操作两个对举的层面的话,那么这五年中,教育法律和教育制度这一“中间层面”问题开始引人注目。一些研究者从“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中国教育法规的基本原则”乃至一些具体的与教育实践相关的法律问题等不同层次提出了研究的课题;还有的研究者将教育制度的建立问题,置于我国社会转型的特定背景下加以研究,力图系统地探讨教育制度的概念、结构、功能以及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等等问题。

6.教育学基础理论及学科体系建设继续受到关注

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研究的繁荣势必引起对教育学自身建设的注目,有的研究者尝试从历史、结构—功能、心理三个维度,来探索建立一个全面研究人类社会生活中全部教育现象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有的借鉴当代建构主义教育哲学的理论成果,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构性的教育哲学智慧、教育哲学体系和教育哲学理论;有的则以本土的学校实践研究为支撑,吸取现象学运动的哲学启示及其方法论精华,探讨教育学术创新和教育理论建设问题。

除此而外,一些研究者的选题也是很有新意的,如:“虚拟时代中国青少年人际交往及其关系的文化研究”,“教育(学校)建筑理论与典型案例研究”等等。同时还能看到,一些研究者提出的选题中,凡含有“哲学”字眼的,都是在“实践哲学”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如“学校教育哲学”相当于“学校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哲学”则是“对高等教育一些主要问题的基本观点”,“学习的哲学”被解释为“理论上位、行动下位”的一门实践性的哲学。一言以蔽之,这里说的哲学,是行动者的“philosophy”(这里理解为哲理),而不是哲学家的抽象思辨。

二、教育基本理论学科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一)“十五”期间教育基本理论学科发展的基本脉络

“十五”期间,我国的教育学科建设经历了学科存在价值与发展空间的寻找、学科研究转型、学科发展意识觉醒与迷乱,进入到“问题意识增强、本土研究强化、重建力量集聚”的新阶段。①

1.教育基本理论学科生存价值与发展空间的寻找

进入新世纪以后要做的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清理基地”,也就是说,明确新的发展方向和新的研究领域,是构筑学科发展新平台的首要工作。教学论作为历史悠久的老学科,在受到“课程论”、“教学设计”等新发展起来的相关学科冲击之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危机,继而严肃地反思自己的存在价值;教育社会学则面临着怎样提高教育社会学的专业化水平?怎样呈现出既不同于社会学又有别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特性?后一个问题也是所有交叉学科都需要回答的问题。

在生存空间的探求上,不同学科从自己原有状态出发而呈现不同的路向:一些学科在概论式研究基本完成基础上,突出分化研究与体系化并行,或加强宏观层次的研究(如教育社会学),或加强宏观层次研究(如教育管理学);教育哲学、教育基本理论则把基础与视野的拓展、多元对话,看作实现理论重建的重要前提,并要求进一步明确学科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属性、内在话语系统与研究逻辑;教学论、课程论意识到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要逐渐实现学科理论范式的重建,从规律的实证走向意义的解释。

2.社会转型、教育转型过程中的学科转型

新世纪的第二个年头,以“转型”为主题的变革在全社会渐成共识,也在教育学领域中“复调式”展开,对教育转型的直接研究,既呈现出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中的生命意识、知识论转换等共性问题,也存在各具体学科面临的要解决的特殊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促使教育学科的研究由反思走向转型式重建。反思带来的最大变化是研究立场的转变,即开始关注教育学科本身的特殊性,研究教育本身;教育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无根问题”和“无土栽培现象”也促使研究者深入思考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教学论研究在反思理论与实践关系中,不仅指出了教学理论的“实践乏力”问题,也直接给出了“教学论实践转向”的重建尝试。其他学科,如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从构建体系式的研究中走出来,转而审视本领域内中实存的问题;教育社会学以主导性学科意识形成为契机开始重建,课程论则从基本观念更新和一系列新概念、新命题的研究做起。

3.学科发展意识的觉醒与迷乱

转型使教育学科群内的分化、交叉与综合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使原来结构比较单一的教育学科群呈现出丰富、多类、多层和纵横交错的结构状态。这种由一到多的转化,不仅给教育学科带来生机,而且使其结构有了一种“内生长力”,例如,2003年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在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教学论、课程论、中外教育史、比较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都有反映,这似乎预示着以实践领域为划分标准的综合学科会加速发展。一到多的变化,也引发了学科群内边界模糊、相互包含的问题。教育学科这种“内生态”的变化,包含着生长与发展、交叉与融合、矛盾与碰撞,也带来了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范围的扩大、深化和下移。当然,这种分化与综合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学科发展问题。

在转型中,教育学科的实践转向也形成强劲势头,一些新兴的学科,如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课程论等,与实践的关联方式是直接为决策服务,甚至以专家的身份直接介入决策过程或参与决策实施过程;另一些学科如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学论等,面向实践的主要策略是以原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为框架,下移研究重心、关注实践中的相关领域,并对这些领域中的问题作出学理上的辨析与辩护、批判与重建。

与此同时,教育学科研究的方法论意识也呈现出逐渐觉醒、走向普遍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注意方法论问题,有些学科在研究实践中探索新的方法及相关的方法论问题。教育学科大多已经走出对自然科学研究中实证方法的迷信心理,开始意识到学科研究的对象性质、研究任务和目标不同,会决定方法选择上的差异。对于那种简单演绎式地搬用其他学科的结论,进而引出教育研究结论的“捷径式”研究开始有了警觉。相对于以往推崇分析抽象而言,现在开始注意用聚类、综合的思想方式来认识现象;相对于以往关注状况和结果的研究,现在开始强调对关系、转化、条件、情境、过程的研究。也就是说,复杂思维的认识方法开始被更多的人看重、谈论乃至尝试。

4.教育学科重建力量的积聚与增长

与前三年相比,教育学科的研究多了些深思、少了些浮躁。思考的深化首先表现为问题的开掘与聚集,体现为研究者的问题意识加强。问题意识一是表现在强调问题的原发性,二是强调提出“真问题”,三是一些重要、核心问题的提出和讨论,常常引出更多的问题,产生纵横拓展效应,如关于教育学学科独立性问题的讨论,引出了教育学是一个领域还是一个学科的争论,也引出了有关教育学立场、思维方式、理论品性、话语方式等深层问题。思考深化还表现为反思力度的加强,如关于百年学科发展世纪问题、学科自身存在价值、学科范式的梳理、学科知识特性的探讨等等,其反思的深度都是前所未达的。

近几年持续出现的本土研究强化,使不同性质、不同特长的学科得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发挥出理性的力量,我们说今天的教育学科已到了学科重建力量集聚与萌动的阶段,是有充分证据的。首先,学科反思的深度已触及到学科深层结构,如对学科的性质、独立性、存在价值、立场、方法论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其次,对学科中基本概念、命题的更新与重建也在不同程度上加强,在一些相对传统的基础学科中尤为突出;第三,有些研究与变革实践密切结合,其过程就包含着对教育、学校、教学过程的重建理解和重新构建;第四,研究方法论的更新意识提升;最后,以某种观念为核心而形成的教育理论著作或书系在增加,如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丛书、“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等等。创建中国教育学派的追求,也从一种呼唤、酝酿,进入到探索实创的行动,“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十年“新基础教育”研究基础上的明确提出,就是这种尝试的一种表现。

(二)从部分成果的检索与统计看“十五”立项对教育学科发展的促进

2004年,我们对2001、2003这两个年度立项的课题进行了专题分析,考察这些课题对我国教育学理论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利用“中国期刊网”数据库的篇名、关键词及作者查询方式,并辅之以图书馆目录查询,笔者对部分立项主持人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及其与立项课题的相关度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重点是2001年在教育基本理论学科组评审立项(不含教育史专业)的27位主持人(其中有6名青年基金和青年专项主持人)、2003年在同组立项的4名青年基金和青年专项主持人的阶段性成果,还有评审时一些申报数较多、选题较新的研究主题在期刊上发表情况,大致如下:②

2001年立项自2002年至2004年被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的文章,个人最高者31篇,最低者0篇,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相关度最高者100%;在有收录文章的25位作者中,最高篇数为31篇,最低为1篇,其中与规划办立项课题相关的文章最高者15篇(该作者全部收录文章也为15篇);有4位作者发表文章的收录数分别为15,11,9,4,却均无一篇与立项成果相关。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基金和青年专项的主持人基本都是“高产”的,2001年立项的5名主持人,其发表的与立项相关的文章,分别为7,5,5,4,3篇;再检索2003年立项的4名青年项目主持人,从2003年至2004年间,收录相关文章分别为16,3,2,0篇。

此外还进行了“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互动”、“新兴学术热点”这三个主题的检索,主要结果是:

1.学科建设繁花迷眼

如前所述,2001年的申报者对教育学学科建设包括新兴学科的创建表现了极大的兴趣,检索过程中,输入“教育学”之后再进行“学科建设”的二次检索,查得51篇(2001~ 2004),其中又有不少“新学科”冒头,如“元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学”、“财经教育学”、“量子教育学”。而在申报材料中见到过的“儿童生理教育学”、“中国民间教育哲学”、“教育力学”却不见踪影,还有一些“新学科”,相关文章不少,却几乎出自一人之手,应者寥寥。

一些“老的”学科保持了强劲的话语势头,如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等等,关键词查询结果,自2001年以来的收录文章中出现“教育哲学”的有301篇(篇名中出现的有152篇),出现“教学论”的有366篇(篇名145篇);受课程改革影响,出现“课程论”一词的收录文章也高达98篇。

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以“教育社会学”为检索词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检索系统,查出的35种我国作者编著的《教育社会学》教材类书籍,除4种外都是2000年以前出版的;用同样的方法得到《教育法学》的教科书自1992年至今共16种,其中2001年以后出版的有8种之多。这表明,教育社会学已经走过了构建学科体系的基础阶段,进入有关分支领域深化研究的阶段。这两门学科在近几年的学术论文中的一个共同点,都是一方面着眼于学科建设与发展,探讨学科性质、价值取向以及学科研究的本土化等问题,另一方面,着力解决教育现实中的法律关系、学校法律地位、教育公平问题或课程领域及课堂、学校及家庭等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学问题。

输入“中国教育学”这一主题词,尽管得到的文章不多,但似乎每篇都有分量,内容涵盖学科反思与重建、学派创生、学科体系更新等等。2002年以来,在此前一些文章探讨教育学终结危机及寻求科学化、规范化道路上,学界发起了新一轮的对教育学学科性质、研究视角、概念体系及话语方式的审视、反思和重建。

叶澜对20世纪中国教育学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出现的带共性的问题,即教育学发展的“世纪问题”——包括政治、意识形态与学科发展关系问题,教育学发展的中外关系问题和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等进行了学理上的透析,指出这些问题是影响教育学发展的根本问题,反思这些问题,有助于新世纪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原创性发展和教育学独特学术品质的形成与提升。

项贤明提出,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历程。教育学在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矛盾甚至危机,但是这也是其前进的动力。教育学目前面临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对现实教育问题的解释能力的弱化。要摆脱危机,教育学必须从整个教育学科体系的整体出发,思考并实践自身的重建,走向总领教育学科群的在总体上全面研究人的成长发展及其一般规律的“成人”之学。

杨杏芳对教育学问题的发现与悖论的揭示,栗玉香对教育学话语方式的转换,郝文武对教育学研究方法,谭斌对教育学由宏大学科叙事理论向日常实践的转向,郑金洲对教育学改进的路向,侯怀银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及其特征,石中英对西方本质主义对中国教育学的影响(表面的生机和历史性后果)等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这是继1995年之后围绕教育学是否“终结”而展开争鸣以来,又一次显示了学术界对教育学作为学科的存在危机与寻求重建之路的严重关切。有鉴于此,新的五年规划指南对教育学学科建设应予充分考虑。

2.实践研究与理论重建双向建构

教育学的重建不是停留于纸面的概念符号的重新排列组合,理论的重建与实践的变革是双向建构、相互玉成的。对此,在教育基本理论学科组立项的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发展性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范例。该项目主持人在深度介入的实践研究中,不断发现理论的新的生长点,从2002年开始连续在《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课堂教学价值观、过程观及评价观更新与重建的学术论文,这批论文由于是在长期深入的课堂实践变革研究的基础上提升出来,因而既有学理的深度思考,又具实践上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在主持人后来的“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项目结题总报告中,又进一步提炼出“新基础教育”的十大创新之处,涵盖教育价值观(如把学校教育价值聚焦到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尤其是健康主动发展奠基之上)、学生观(如把学生当作“具体个人”去认识和研究)、教学观(如提出课堂五大资源和“互动生成式”的教学内在逻辑)、教师发展途径(日常的“研究性实践”)、教学评价(提出并实施以多元复合、随程推进、承前启后、促进转型为特征的学校评价)以及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等等方面,这些新思想和新实践的产生,既是理论构想启发下实践探索的结晶,又是理论进一步生长的起点。

3.新的学术视点命运迥异

在2001年课题申报材料中也出现了一些在当时看来较有新意的问题,如“在家上学” (home schooling)、“教育时机”、“教育舆情”等等,时隔三年,这些主题还在受人关注吗?笔者也进行了检索。检索发现:以“在家上学”为关键词的文章出现了11篇,主要是介绍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相关情况,只有一篇综述性的文章含糊地谈到我国也有一些家长,自己在家或聘请家庭教师负责孩子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不难看出,“在家上学”要正式走入中国家庭,还有待时日;教育舆情研究方面,这一主题词只在一篇调查报告中出现,显然也未成气候;“教育时机”出现频率倒是很高,计43篇,但大多数文章属于教育杂感之类,仅有一论一评,论者是一部新著——《教育时机论》的作者,评者就这部书展开评论。看来,教育时机问题虽然几乎无处不在,但要成为一个深刻的学术主题,也还需要时间。

三、“十五”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突破与存在的问题

“十五”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新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一些研究者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这些研究者不再满足从哲学到教育学的简单推演的思维模式,不再满足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论到我国教育学理论的简单推演模式,而是以动态、复杂、多向建构的整体思维模式构建我国教育基本理论,解决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特有的中国教育问题。

其次,一些研究者不再局限于方法本身的优劣之争,而是深入方法论层面,在研究方法的选择和综合运用上,着眼于研究对象与方法的适切性。如果说这样的研究在“八五”、“九五”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早已经出现,并取得一些瞩目的理论成果,那么,“十五”期间,其突破意义在于这些理论研究的成果,已经深入运用到教育研究的过程之中,并在实践领域结出丰硕成果。如“新基础教育”研究,把研究置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之下,紧紧抓住中国社会在这一背景下的转型性变革,探讨相应的教育转型的变革之路。他们提出“理论适度领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研究模式,创建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组成的研究者共同体,实践者不再只是研究的对象或研究的协从者,而是与理论工作者一样的研究者。从而突破理论研究限于问题解决指向的研究,把解决问题和促进人的成长结合起来,谋求“成事成人”的统一。

第三,一些研究者反省、批判意识增强,主要表现在对理论独立品性的追求,注重理论本身“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一些似乎不证自明的‘常识’进行批判性思考”。同时也表现在对教育政策以及政策所触发的相应实践行为进行追问与反思,并以积极的姿态,参与政策与实践的改善。如对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的揭示与解决问题的出路的探索,都表现出这样的意识。

当然,“十五”期间的课题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

1.有些课题申报之后较长时间没有产出相应的科研成果。也有一些研究仍流露很明显的简单思维的痕迹,把国外理论和模式作为自己研究推演的前提。

2.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与“十五”课题中一些扎扎实实的实践研究相比,不少应该进行实践研究的课题,往往止于理论的玄思,尤其是涉及实践形态的探索的课题,就显得缺乏足够的指导力度。

3.根据我们在“十五”期间搜集资料、撰写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的体会,学术腐败问题年年有发生,个别课题主持人也有类似行为。对此,除了研究者要自重自律,新五年规划的相关文件也有必要重申学术纪律。

收稿日期:2006-09

注释:

①有兴趣者可参见叶澜主编:《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1-2004各册总论部分的相关内容。

②由于少数期刊未进入“中国期刊网”检索系统,且2004年近期发表的文章可能未及时收录,因此这里的数据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距离,仅供参考。

标签:;  ;  ;  ;  ;  ;  ;  ;  ;  

在实践改革与理论创新互动中发展中国教育学--新世纪前五年中国教育基础理论的回顾与思考_教育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