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本与决策优化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字图书馆论文,资本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在过去的十五年中,信息技术的革命对图书馆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引起了图书馆功能的重大变革。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图书馆概念,也拓宽了图书馆的功能,加强了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的地位。21世纪的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自1995开展“信息高速公路”项目以来,加大了对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图书馆成为信息供应商和信息技术供应商的天堂。信息产品的采购与信息技术设备投资的显著增长,使图书馆在巩固其信息中心地位的同时,也使自身成为信息资本急剧积累的主要场所。然而,综观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无论在信息资源的采购与建设上,还是在信息技术设备的投资与管理上,盲目追捧造成的资本浪费现象普遍存在。笔者认为,信息资本与效率悖论问题,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在数字图书馆领域也同样存在。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本概念、信息资本构成及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基于信息资本的数字图书馆决策优化策略。
2 信息资本
二十世纪90年代初,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的货币资本迈入到了信息时代的信息资本(Information Capital,简称IC)。各种文献中与信息资本相关的概念与术语的用法并不完全一致,但其内涵却基本保持一致。本文首先列出信息资本的几种典型定义,然后探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本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2.1 概念
Ravi C.Gupta认为:“信息资本可以说是科学研究或商业经验的结果,信息资本与一些关于市场、技术、处理或产业等相关的特殊信息相关联,并且应作为公司或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对其进行管理和应用。有效的信息资本管理能够令人注目地改进一个公司或企业的竞争领导力,从而极大地增加公司或企业股东的财富。以前信息资本被看作为一种智力资产或者说是智力财产,信息资本可以是有形的、无形的或者是两者的混合。”[1]
Tsung-wu Ho认为:“信息资本是指一个组织的信息处理能力”。并提出了“信息资本积累”(information capital accumulation)的概念,指出组织已有的信息技术决定了组织的信息处理的初始能力,而后续增加的信息处理技术将积累成组织的信息资本。[2]
Shinozaki,A认为:“物质资本可分解为信息资本和普通资本,这里所说的信息资本不仅包括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还包括其相关设备的信息,如通信设备等。”[3]
周鸿铎认为:“信息资本是指与信息活动有关的资本的总称,主要包括信息、信息资源、维持信息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正常进行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设备、所形成的信息系统网络以及信息劳动者的价值等。”[4]
以上关于信息资本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信息资本是信息、信息技术和组织与个人价值的总称,是形成组织信息处理能力、实现信息资本效率和组织最终目标的力量源泉。”
2.2 组成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本可以由信息资源资本(Information Resources Capital)、信息技术资本(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apital)和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构成。如下图所示:
图1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本构成图
(1)信息资源资本(Information Resources Capital),是指数字图书馆内所包含的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总称。按其来源形态可划分为自主型、使用型,所谓自主型是指数字图书馆具有长期保管和利用的信息资源资本,包括自主生产和购买产权的信息资源产品。所谓使用型则是指只有使用权而无产权的信息资源资本,如国外引进的电子文献资源。其中使用型信息资源资本又可分驻留型和外部型,所谓驻留型是指在本地建立镜像站点,而外部型则是指未在本地建立镜像站点的信息资源资本,需要通过网络连接到外部站点才能使用的信息资源资本。
(2)信息技术资本(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ital),是指构建数字图书馆并提供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所需要的信息技术的总称。按信息技术在数字图书馆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三类:①基础技术型资本,主要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如服务器、存储设备、打印机、机柜等。②支撑技术型资本,主要指与网络有关的各种类型的通信设备和网络技术,如光纤、交换机、HUB、网络架构方案等。③应用技术型资本,主要指数字图书馆所涉及的各种应用系统的总称,如操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服务平台等等。
(3)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是指以知识为主体的参与组织或企业活动,并为组织或企业创造价值的资本形态。与有形的物质资本不同,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资本[5]。就数字图书馆智力资本而言,可划分为三类:①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数字图书馆员工所拥有的各人能力、经验、技能、知识、信息、创新能力等。②管理资本(Management Capital),是指数字图书馆或员工个人所具有的关于数字图书馆建设计划、信息组织管理、提供服务等用于实现数字图书馆最终目标所具有的能力。③用户资本(Users Capital),是指数字图书馆用户所隐含的有形或无形信息资本形态,如用户的基本情况、用户的信息需求历史和需求倾向、用户对信息的使用习惯和使用范围、用户对数字图书馆的满意度等等,用户资本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提供有效服务的关键。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本按资本消耗/增长情况又可分为四类:不变型资本、急速消耗型资本、缓慢消耗型资本和增长型资本。
(1)不变型信息资本,是指在数字图书馆中长期有效的信息资本,如由数字图书馆自己建设的信息资源、采购的具有长期使用的信息资源等自主型信息资源。
(2)急速消耗型信息资本,是指那些在急速消耗的信息资本,如国外引进的电子文献信息资源,一旦过了使用期,如不再续订,其信息资本就会消耗殆尽。这里主要指使用型信息资源资本。
(3)缓慢消耗型信息资本,是指信息资本消耗比较缓慢的信息资本的总称,如信息技术资本中所涉及的基础技术型信息资本、支撑技术型信息资本、应用技术型信息资本,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数字图书馆的运作。
(4)增长型信息资本,是指具有增值的信息资本的总称,这里主要指智力资本。尽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智力资本。尽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智力资本在某个阶段表现出衰退的现象,但就总体而言,由于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智力资本的整体发展仍趋于一个增长的趋势。
2.3 相互关系
尽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本的构成是相互独立的,然而在数字图书馆整体中,则具有极强的依存性,它们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金字塔型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本关系图
图2实线部分表示资本层次,虚线部分表示行为方式。
首先,信息技术资本层次构成了数字图书馆的基石,是决定数字图书馆性能与平台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构建数字图书馆必须首先考虑的方面,如果信息技术资本投入过少,则在数字图书馆性能与平台的应用中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投入过大,则会造成严重的浪费。因此,性能与平台的选择将决定信息技术资本的多少。
其次,信息资源资本层次构成了数字图书馆的内容,也是信息技术资本承载的对象。信息资源资本是数字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本,数字图书馆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信息资源资本的最大效益——提供最有效、最广泛、持续的信息服务。因此如何让信息资源资本发挥最大效益,成为数字图书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同样也决定数字图书馆的行为方式——理解并将其结构化。
第三,访问与利用层次构成了数字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接口,并决定了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行为方式和认知方式。
最后,金字塔顶层是智力资本层次,是数字图书馆最为宝贵的财富,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动态的能够给数字图书馆带来增值效益的资本,其行为方式就是对信息资源资本、信息技术资本提供有效的决策与管理方法,是影响信息资源资本与信息技术资本的效益的最直接因素。
3 决策优化
数字图书馆目前还未有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无法确切或大致估算出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只能通过用户的访问次数、电子文献的点击率和下载率来判断它的效益,这给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决策与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惑。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决策与管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将塑造形象作为决策依据现象也司空见惯,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归根结底就是缺乏有效的科学依据。信息资本概念的引进为决策优化带来了曙光,决策优化从本质上讲就是为了实现信息资本的最优化管理——“从数字图书馆用户群体需求出发,以最经济的信息资本投入,达到持续提供最有效、最广泛的信息服务的目标”。通过剖析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本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我们发现可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决策优化。
3.1 建立信息技术资本计划与投资控制的导向机制
Takeshi Murakami认为:“在过去的二十年,一些国家对设备的采购已从重型机械转向信息处理设备,但是尽管信息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总生产额统计表中并未找到信息技术资本投资所带来的益处,实验研究已经发现信息技术资本投资的边际产品比常规资本投资的边际产品要少,这就是目前倍受争议的信息技术生产力悖论。”[6]尽管数字图书馆目前尚未形成用于评估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评价体系,但是目前在信息经济领域中存在的“信息技术生产力悖论”现象对数字图书馆目前信息技术资本投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信息技术投入大于需求和信息技术更新过快所造成的信息技术资本消耗,在不追究经济效益的数字图书馆,同样也属于一种另类的“信息技术生产力悖论”。而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实现信息技术资本的最优化投资,则需要建立一种信息技术资本投入的导向机制。
2002年,美国DOI根据自己成功的信息技术投资经验制定了DOI信息技术资本计划与投资控制向导(简称CPIC),CPIC确定了一些用于确保信息技术资本投资是考虑周到的、实现有效成本和能够支持组织的任务和事务目标所需要的过程和活动。CPIC过程由五个连接的阶段组成一个循环的过程流[7],如图3所示。
图3 CPIC过程导向图
(1)预选择阶段(Pre-Select):提出IT投资计划,行政决策者评定每个投资计划,初选出那些支持组织战略和任务需求的方案;
(2)选择阶段(Select):实施投资分析,投资顾问部(IRB)选择出支持组织任务、能够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的IT项目;
(3)控制阶段(Control):组织通过仔细考虑、质量控制和行政评定后,在一个严格的、好管理的和协调的方式中开始执行IT项目;
(4)评估阶段(Evaluate):通过对IT项目执行实际结果与投资期望相比较来评定投资性能,从而确定项目需要改变和修改的地方,并修正项目投资过程;
(5)巩固阶段(Steady-State):评定成熟的系统,确认它们的持续有效性、评估支持持续维护的费用、评定潜在的技术机遇和考虑引退或代替一些可选择的东西。
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资本投入可借鉴美国DOI的成功经验——CPIC向导,建立适合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资本投入的导向机制,着重解决以下内容:
(1)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
(2)制定信息技术资本的风险管理;
(3)开展IT项目的性能评估;
(4)持续有效管理IT项目;
(5)与原有技术的兼容问题,以及后续投入的扩展与费用问题;
(6)建立IT项目相关的技术文档集。
3.2 构建基于用户资本的信息资源资本优化策略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一样,用户满意是他们的最终目标,也是图书馆管理最重要的评估指标。但事实上图书馆主体的各种行为活动中(特别是在信息资源建设和提供信息服务方面)真正能够贯彻按用户信息需求和用户服务满意的指导方针,却极为稀有。究其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用户资本是数字图书馆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认识到其重要性,但由于实现起来较为困难而知难而退,致使图书馆信息资源资本优化停留在空中楼阁。而构建用户资本导向的信息资源资本优化策略则可使空中楼阁变为现实。
基于用户资本的信息资源资本优化策略的流程框架模式如图4所示。
该流程框架体现了数字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不间断地对用户进行信息需求、服务满意度等用户资本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并将所获得的原始信息纳入到流程框架。
(1)持续进行信息产品研究与用户信息需求分析,建立与优化用户资本资料库,及时发现用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倾向和提供新的信息产品。
图4 基于用户资本的信息资源资本优化策略流程架构图
(2)以用户资本为导向,根据用户的信息与服务需求,规划信息建设与服务方案,建立和优化信息资源资本的构成。
(3)以优化的信息资源资本为导向,最大范围向用户展示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并通过反馈进一步优化用户资本和信息资源资本。
(4)提取用户资本中所存在的共性与个性信息,并以此为导向,向用户传递信息资源与服务。
3.3 建立智力资本管理策略
智力资本是决定数字图书馆决策与管理有效行为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是数字图书馆的宝贵财富,因此对智力资本进行有效管理在数据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智力资本的构成,智力资本管理策略的具体表现可以通过知识管理来实现。在社会经济领域,尽管由于对知识管理有着不同的理解,目前对知识管理尚未形成一个被大家认同的定义,但在某种程度上已达成了相当广泛的共识,即“知识管理是信息发展的新阶段,它要求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接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与知识的共享,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那么应如何实现知识管理呢?
图5 组织知识转换流程图
Abell和Oxbrow指出的知识管理项目的重心所在,他们认为:“开展知识管理项目应聚集于三个方面:(1)建立知识库;(2)促进知识捕获、创建、传递、使用与共享;(3)将知识作为组织的资产进行管理,并通过知识组织将其结构化[8]。”
Johanna Gunnlaugsdottir认为知识管理不仅仅是将组织或个人的显性和隐性知识管理起来,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组织知识生产与共享的流程与机制,并通过对组织知识类型的分析,提出了知识象限(Knowledge Quadrants)流程模式[9],如图5所示。
(1)内化(Internalisation),将外在的(Explicit)知识转换为个人的默契(Tacit)知识,即Explicit-to-Tacit;
(2)社会化(Socialisation),将个人的默契(Tacit)知识转换为组织公共的默契(Tacit)知识,即Tacit-to-Tacit;
(3)外化(Externalisation),对组织公共的默契(Tacit)知识进行文档处理,并进行组织、分类,形成新的外在的(Explicit)知识,即Tacit-to-Explicit;
(4)合并(Combination),将不同来源的外在(Explicit)知识进行合并处理,并形成新知识和实现创新,即Explicit-to-Explicit。
周鸿铎认为:“组织应对知识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包括知识优先,规定使用、推广和利用个人知识的道德规范等内容,注重个人的知识产权。”[10]
4 结论
尽管信息资本概念的提出起源于经济领域,但事实上在其它领域(如数字图书馆领域)同样存在。但综观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历程,关于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决策与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由于很少有人关注信息资本的作用和信息资本与效率的科学评估,近年来在经济领域倍受争议的“信息资本与生产力悖论”现象在数字图书馆发展中已初见端倪,为此本文分析了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本概念、信息资本构成及相互关系,并探讨了基于信息资本的数字图书馆决策优化策略:建立信息技术资本计划与投资控制的导向机制、构建基于用户资本的信息资源资本优化策略和建立智力资本管理策略。
标签:数字图书馆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信息技术服务论文; 项目组织论文; 图书馆论文; 决策能力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