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静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人民医院 湖北 宜城 441400)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冠心病患者100例,按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则是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再进行认识行为干预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的治护总有效率为94%,常规组的治护总有效率为74%;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识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住院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认知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7-0200-01
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因病变造成的血管狭窄阻塞形成的缺血性心脏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有文献报道,认知行为干预护理能有效的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1]。故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证实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作用,以我院10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住院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节选2017年5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其中常规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6.5±12.3)岁,实验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6±10.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2],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患者及患者家属已知情同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通过我院专家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法,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药物治疗,具体包括相关身体体征指数,指导服用药物。实验组则是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具体方法:(1)医护人员应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情绪波动,若发现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2)医护人员应通过沟通了解患者患病原因,引导患者认识并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促使身体恢复。(3)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放松训练方式,认知行为干预每隔两天进行一次放松训练,每次持续时间为45min,连续进行28天。(4)在患者住院时,应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传,引导患者家属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冠心病患者治疗护理效果就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分析,判定标准,显效:心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能正常活动;有效:心功能逐渐恢复,住院时间延长;无效:心功能未得到改善,住院时间延长。总有效率=(显著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并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护效果比较
与常规组的74%相比,实验组总治护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常规组。经数据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护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治护总有效率(%)
实验组502918394
常规组5021161374
P----<0.05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74%,经数据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
组别例数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
实验组503215394
常规组5027101374
P----<0.05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社会上公认的心身疾病,有研究显示,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存在各种程度的焦躁、紧张的不良情绪及不良行为习惯[3]。为了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有些综合医院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是加强服药的依从性及心理沟通,缓解患者不安心理,树立患者的对医护治疗的信心。
认知行为干预护理主要由放松训练方式为主,具体护理过程则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引导患者认识并改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及缓解负面情绪[4]。本研究显示,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的总治护率、护理满意度都优于常规组,说明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治护率,这点与马红娟等研究结果一致[5-6]。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护理提高了住院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徐亚莉,张卫红.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9):1690-1692.
[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实用内科学》第13版[J].中国医刊,2009,44(12):43-43.
[3]卢斌,郑淑琴.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J].内科,2016,11(6):954-956.
[4]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和认知程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20):111-112.
[5]马红娟,马文霞.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7):227-227.
[6]吕海瑞,李婷.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2):195-196.
论文作者:潘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常规论文; 实验组论文; 认知论文; 例数论文; 满意度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