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污水回收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污水回收的现状、污水处理的方法和污水再利用措施进行简单阐述,希望对我国污水再利用问题的解决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污水;回收再利用;现状;发展前景
前言
水是地球上各类生命体生存所必须的珍贵资源。然而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水资源浪费和各种水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加剧了已经出现的淡水资源供需矛盾,导致了水资源短缺现象。而且由于地表水量供给不足,人类开始大幅开采地下水,产生了地面下沉等诸多不良后果,给人类社会活动造成了隐患。为了解决这一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采用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节制用水、污水回用和雨水蓄用等。
1 国内外污水回用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1国外污水回用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1.1美国
美国再生水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开始大规模使用则最在20世纪60年代。《2005年美国水资源使用评佑报告》显示,美国的年均用水量大致为 5.66×1011h/w,巨大的用水量成为美国再生水发展的动力和契机。目前美国经处理的污水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冷却、农业灌溉、城市杂用、景观娱乐、地下水补给等方面。
1.1.2日本
日本国土面积小,可利用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差异大,导致其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这使得日本从1962年就开始进行污水资源化管理的研究,政府方面大力开发节水措施,推广污水回收再利用技术。1980年开始以东京为首,再生水利用设施迅速发展,目前日本再生水的主要用途有河流补给、农业灌溉、娱乐:景观、融雪、冲厕、生产服务业以及工业用水等。
1.2 国内污水回用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尝试采用污水灌溉的方式来回用污水,一直到60年代后,对于污水灌溉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成果。国家“七五”、“八五”期间,“城市污水资源化的研究”和“城市污水回用技术”两项课题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其中相应的污水回收利用技术被提出。在“八五”期间,国内很多城市,尤其是北方如北京、大连、西安、太原等缺水城市,相继建成了将再生水用于工业、景观等方面的污水回用示范工程,为我国的污水回用积累了经验。
1.2.1北京
北京总体来说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城市,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300m3/人,仅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严重限制了北京的经济发展,因而污水回收再利用的发展迫在眉睫。
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在石景山区开始利用当地钢铁厂排出的工业废水回用于灌溉,其灌渠主要分布于城清河、坝河、通惠河和凉水河,主要灌溉区域为朝阳区、丰台区和通州区;截至2001年,北京市回用于农业的再生水和污水水量占农业总用水量的2.8%。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污水经过处理后开始回用于城镇生活及工业用水;截至2006年,已建成中水回用设施200多套,并且城中部分工厂开始修建内部污水处理单元,用以将厂区产生的各种污水处理后再利用,其中,在2002年,北京市政府与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共建了规模为47×104t/d的中水回用工程,再生水被稳定用作北京第一热电厂、北京东南郊工业区的冷却用水以及北京南部的市政杂用水。不难看出,目前北京市再生水回用主要用于工业、农业及市政等方面。
1.2.2 大连
大连位于我国辽东半岛,属于低山丘陵区,受气候影响,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这些自然条件从根本上决定了大连是一个贫水区。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大连的用水需求逐渐增大,这使得海水人侵等现象发生,导致大连逐渐变成了污染性缺水区。
基于此,大连开始涉足再生水回用领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997年开始,大连开发区的绿化灌溉普遍采用再生水;1998年,滨海公园再生水工程建成,这是大连开发区的第一条再生水管道;同时,各污水处理厂陆续开始建设污水深度处理装置。近年来,大连的污水再利用慢慢从最简单的绿化灌溉演变到回用于工业生产。其中,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和大连春柳河污水处理厂联合接受了国家建设部下达的“八五”攻关课题——“污水回用于工业”的研究;90年代初,国家建设部对于该项目的鉴定表示,其出水水质达到了三级标准,被定 为全国第一个“回用水示范工程”。同时,按市政府“十五”期间的再生水规划,大连市新建污水处理厂三座,扩建两座,运行后,污水处理率达78%,市中心供水量与污水处理量基本达到平衡。
1.3 国内外污水回用对比
虽然我国的污水回用已经得到足够重视,但是从目前国内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污水回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和一些发达国家或污水回用起步较早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污水回用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应用方面来看都还远远落后。从数据上看,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并不高,城市污水利用率和二级处理率分别仅有30%和15%,污水平均回用率也只有10%。但在各方支持下,目前我国污水回用的发展非常迅速,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市污水回用率可以达到55%以上。
2我国污水回用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趋势
我国污水回用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日程,国家开始重视水环境质量,加大环保支出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近年来污水回用的应用区域逐渐从水质污染较轻的地区推广至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技术服务的对象也从对水质要求相对较低的农业灌溉水逐步转向水质标准非常严格的饮用水。从污水回用的发展方向上来看,我国当初的目标是采用经济合理的方法尽量使污水被资源化回收利用,目前已发展到致力开发新技术,在保障严格的水质标准的同时提高回收利用率。现阶段,国际上已有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污水处理厂开始采用矿物质技术,国内也开始研究光催化以及超声波处理技术,这都是污水回用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2.2存在的问题
2.2.1资金问题
推广污水回收利用需要一定数量和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以及匹配的仪器设备,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目前国内许多地方政府在环保上的资金投入都非常有限,同时国内的水价相对于发达国家很低,经济效益过低,无法支撑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更新,这就造成了很多地区的污水处理率以及回收利用率很低。
2.2.2技术问题
污水回用需要考虑水质、地理位置、时间季节等诸多实际因素,而目前国内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技术都借鉴国外的经验,并不一定适合我 国复杂多变的污水状况,这也是国内大部分地区污水处理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2.2.3群众接受度
目前国内群众对于污水回用技术的认知不够,会产生回用水使用的心理障碍。北京一项面向大众的问卷调查显示,人们对于将污水回用作为饮用水和可接触身体水的接受度非常低,这也是国内无法将再生水广泛回用于各方面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 语
污水回收再利用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减少污染排放、提高土壤质量、节约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是解决目前水资源短缺及水体污染问题非常有效的办法。我国在发展污水回用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未来在不断革新污水回用技术以及逐步完善污水回用水的水质指标等各种条件的基础上,污水将逐步实现资源化管理,这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达秀.城市生活污水回收再利用分析[J].科技风,2019(06):117.
[2]宋晓红,李振海.日本污水处理及回收再利用实例分析[J].电力环境保护,2006(01):37-39.
论文作者:荣东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污水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水资源论文; 大连论文; 再利用论文; 我国论文; 北京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