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良肢体位摆放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作用。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取我院就诊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历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良肢体位摆放康复训练,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肌痉挛、关节痉挛以及肩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进行良肢体位摆放康复锻炼,对促进患侧肢体活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同时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良肢体位摆放;脑卒中;康复护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312-02
脑卒中属于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类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动脉血管痉挛、闭塞等多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异常不足,使脑组织呈现一种缺血缺氧状态,进而导致脑部组织、细胞发生坏死,出现不可逆损伤的一类脑血管神经疾病。脑卒中在临床上主要以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为典型特征[1]。脑卒中发病后,随疾病快速发展,可导致患者出现肢体、语言等功能障碍。据相关研究记载显示,其发病治疗1年后,其复发率可高达16%左右,增加患者痛苦,并增强其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2]。因此,在临床中需辅助康复护理干预对提高临床预后疗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中,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进行良肢体位摆放康复锻炼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资料
研究时间: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取我院就诊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历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扫描检查显示,无早期大面积梗死,可排除颅内出血[3]。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23:20,平均年龄(65.5±5.8)岁,试验组患者男女比例=24:19,平均年龄(65.8±5.6)岁。上述资料对比后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疏导,让患者认识疾病,并正视疾病,指导家属多陪伴以及鼓励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保持病室内环境温馨、干净整洁,空气对流通畅,再给予营养饮食支持干预,以便提高机体抵抗力。在进行护理过程中,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定期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同时指导家属每2小时翻身一次,可有效预防压疮,并保持正确姿势,可防止关节痉挛或组织粘连。
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良肢体位摆放康复训练,具体内容如下:(1)给予患者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将患侧肩胛骨向外延展,并垫一个枕头,使肩关节处于外展或外旋位;对于肘关节可以在后上方部位垫软枕,使肘关节以及腕关节伸直,尽量避免上肢内收;对于前臂则可以处于旋位或者中立位,并使手指向外伸展,在患侧肢体的髋侧部位放置放一个枕头,可以防止骨盆向后倾斜,同时可预防患者出现强烈的伸直肌痉挛情况,并应用枕头支撑踝关节以及膝关节等部位,并进行关节外展、内旋等活动,给予患者穿“丁字鞋”,可防止发生足下垂。(2)患侧卧位:为了增加对患侧肩胛骨部位的刺激,需给予患侧上肢的肩关节部位呈90度前屈,并伸肘、伸指以及手心向上;对于患侧肩胛骨下肢,给予伸髋、踝屈背、膝稍屈约90度,对于健侧肢体需根据自身情况给予舒适体位。(3)健侧卧位:患侧肩胛骨上肢处于需垫软枕,且头部不宜高过头顶,同时使肩关节向前屈曲90度,并将肘部以及腕部等部位分别伸展,且掌心向下;对于患侧骨盆、膝关节以及髋部等均垫软枕,呈迈步状,切不可使足部处于悬空状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各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采用MBI量表评分,一共100分,<40分显示重度残疾,存在运动及生活障碍,自主生活能力差;41~60分;>61分显示情况良好,生活基本可自理。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程度采用FMA量表评分表示,主要包括上下肢体活动,其中上肢66分,下肢34分。以FMA评分<50分,显示为存在严重运动功能障碍。同时对干预后患者发生肌痉挛、关节痉挛以及肩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几率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中的研究数据结果,通过应用SPSS16.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一的处理与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值检验),若两组对比有差异,则P<0.05,显示可纳入统计范畴。
2.结果
2.1 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试验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详情如表1。
表1 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3.讨论
据有关研究统计记载,脑卒中疾病诱发因素主要包括吸烟、高血压、饮酒等,这些因素极易导致脑部血管或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痉挛,可形成血栓,随着血液微循环可堵塞脑部血管,导致大脑出现缺血缺氧情况,最终引发脑卒中。脑卒中发病后,若不及时在短时间内开展有效治疗,可能会影响脑部功能,甚至出现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等严重后遗症。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与安全。有关研究报道显示,早期康复护理对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可减轻肢体功能障碍。
本次研究中,针对脑卒中严重肢体功能患者实施早期良肢体位摆放康复锻炼,主要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后制定的康复计划。体位摆放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机体的新陈代谢,同时进行肢体体位摆放活动,如给予患侧肢体不同特殊体位、肢体动作训练等,通过使患者肌肉以及骨骼发生生理性以及形态学等方面的变化,可减轻肌肉萎缩,促进肩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踝关节以及膝关节等部位活动,可减少关节畸形或内翻,尽量减少由运动神经所引发的痉挛现象。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进行良肢体位摆放康复锻炼,对促进患侧肢体活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同时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惠琳娜.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2017,12(6):158-159.
[2]王慧,路霞,彭莉君.50例脑卒中患者良肢体位康复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 2016,6(33):199-200.
[3]王希悦,谢家兴,张红云,等.康复护理标识的制作及在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4):493-496.
论文作者:杨丽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9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脑卒中论文; 肩关节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