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施工由于施工工序复杂,土石方工程量较大,并且与桥涵、水电管线以及排水等工程相互交错,在施工中极易受到地质、水文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将会对居民的行车安全以及人身安全产生危害。因此,道路路基施工应充分结合当地施工地形、地质水文、所在地区气候、市政道路等级、地下设施状况等来选择最合理的施工方法,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本文结合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及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的施工特点,对道路路基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道路工程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也逐渐变得成熟完善。路基作为道路整体结构的基础,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及结构稳定性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对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是保证道路整体质量的前提条件。
1、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1.1结构稳定性。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一定要保证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措施来保障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2强度。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要保证路基强度。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至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
1.3水温稳定性。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会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2.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施工特点
2.1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的施工多属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在工程的施工区域内设计专业类型较多,构造物多、地下设施管线等纵横交错;专业之间以及社会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工作较多,干扰多,致使施工变化较多。
2.2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施工除了路基(路床)本身,还涉及到土石方调运、沿线涵洞、路肩、边坡、排水管线、挡土墙等项目。
2.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辅以人工配合作业。在人工配合进行土石方作业时,必须有专人进行指挥,采取流水或者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3.1施工测量
在路基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测量,主要是道路中线的恢复及定出结构物位置等工作。测量的主要目的是将设计图纸上的结构物位置、高程坐标及形状测定在施工场地上,并在施工中进行指导施工,使得施工能按设计图纸严格进行。路基的施工测量主要包括中线、导线以及水准点的复测。在施工测量中,施工人员应熟悉掌握图纸,并为满足路基在施工中的需要,应在中线复测时增设加桩的地面标高以及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在进行测量放线时,应保证横断面的定位轻度,使后期路基和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在施工前应对地下各种管网进行认真查找,以免在施工中造成地下管线的断裂。
3.2挖方路基施工
在进行大规模的路基开挖前应先做好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原地表进行清理和挖除工作,并做好排水沟和截水沟以确保排水通畅;根据当地的土质情况做好路基防渗工作。此外,在进行挖方作业时必须确保边坡稳定,以免对邻近建筑物产生干扰或损害。土方的开挖工作一般采取分层开挖,并在整个开挖过程中应尽量确保路基排水通畅。土方开挖一般以挖掘机开挖为主并辅以自卸汽车运输。若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则应以人工开挖为主。在整个挖方过程中应严格参照设计图纸的放样坡度进行,避免少挖、超挖或挖洞取土现象造成的返工或浪费。开挖时应自上到下的进行,不能乱挖,并随时确保边坡的稳定性。若在施工时遇到土质改变必须修改施工时,应及时上报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填方路基施工
在进行大规模的路基填方施工前,应先选择一处填方路段进行试验,在试验段内测定出土的松铺系数、工人平均及最大台班完成量、设备最佳组合以及达到不同压实度所需的压实遍数。在施工前应先进行清表,将原地表的植被及结构物挖除,若填土高度低于80cm则可在原地表清理完成后将表层土翻松30cm,再将其平整压实后方可进行填筑。若填土高度超过80cm,则可在清表完成后先将路基基底整平并碾压,之后再进行上部土方的填筑。填方施工一般分成填作区、震压区、检测区及平整区等地段。在填筑施工时应按照各区间进行流水施工,首先使用平地机按照试验测定的松铺系数进行土方摊平,并严格控制每层土的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路床顶层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则不得小于8cm。在土的摊平过程中应保证在每层土方都有一定的路拱以保持路基内的排水畅通。每侧每层填土的宽度都应大于路基宽度,并保证每侧宽度超出50cm以保证边缘土体压实度能够满足要求。之后则可进行土体的碾压,在碾压时第一遍不开振动,之后再由弱变强进行振动碾压,对于直线段应由两边向中间碾压,小半径的曲线段则应由内向外按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在碾压时,应使每侧轮机重叠土体0.4~0.5m,防止出现漏压、死角等现象,确保碾压均匀。在碾压完成后应按检测频率对碾压效果进行定期检测。
在填方路基的施工中应分层进行填筑,下层压实后方可继续进行上层填筑,并且要及时测定含水量,对不同的填筑土质要分别进行干密度的标定。在分段填筑时若纵向搭接处不在同一时段填筑,则应对先填地段按1:1进行放坡并分层预留台阶;若搭接地段同时填筑则应分层交叠衔接,并且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在填方施工中应严格控制路堤的坡度及几何尺寸,并在每层压实后的削坡中不得缺坡以确保路堤稳定性。
3.4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一般利用截水沟、边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将地表水排出;对于大面积积水则可用水泵或挖沟排出;对于路基的地下排水则一般采用盲沟、暗沟、渗井等方式,渗水量较小可以时可使用粘性材料,若水量较大则可使用带渗水管的渗沟排水。
3.5路基坡面防护施工
路基施工会改变地层的平衡状态使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到各种自然条件(雨水和风化)侵蚀。因此为防止路基坡面因雨水侵蚀或岩石风化而发生水土流失,需要根据边坡的土质、岩性、高度、坡度、水文地质条件及当地材料等对坡面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证路基坡面的稳定性。现阶段,路面防护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种植植被和水泥加固。
在路基坡面上种植植被是一种施工简单、费用低廉、效果良好的坡面防护措施。植被能够覆盖地表土,调节土体湿度,并能有效防止雨水冲刷,还可改善道路两旁的生态环境,对于整个路基都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坡面防护选用的植物应具有根系发达、易生长、多年生、耐寒等特征,若选择种植花草则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在坡面防护中不宜选用乔木这样不利于边坡稳定的植物,而是选用根系发达且生长迅速的低矮灌木。若坡度较高,则应采用格种草防护或砌石框防护。若为西部缺水干旱地区,则大多采用草坪植生带,即将草籽、肥料和土拌匀后裹于土内,待草籽发芽成草后不仅能起到固土作用,而且无纺布纤维腐烂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效果良好。
除此之外还有水泥加固防护,石砌圬工防护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防护方式。在路堑边坡多采用连片带窗孔的护面墙,而在路堤边坡则多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但从环保角度讲,建议使用种草护坡更佳。
4.结束语
市政公用工程的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难度虽然不大,但因施工场地比较狭小,工艺比较复杂且交通流量影响较大,因此,在其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不同外界因素的制约,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会对路面的使用寿命及舒适性产生直接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道路工程的造价、工期及质量。因此在施工中必须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并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及标准进行施工,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保证道路能够发挥出相应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雷刚.浅谈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管理[J].科技信息,2014,15:279.
[2] 陈伟.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路基施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3:189.
论文作者:谢安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路基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道路论文; 防护论文; 工程论文; 稳定性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